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二

经籍考

史【诏令奏议】

【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于正史编年外特立起居注一门而实録日历诏令等悉类叙焉考宋代以下起居注实録日历并皆散佚无可登载今从四库全书之例改为诏令奏议类云

宋史艺文志不立诏令奏议类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不立诏令奏议类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

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人参知政事绶之子进士一及第官至史馆修撰龙图阁直学士

【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原例以诏令并入起居注已载敏求所撰唐宣宗以下实録一百二十八卷而是书独遗考熙宁三年敏求自序称缮写成编会忤权解职顾翰墨无所事第取唐诏令目其集而弆藏之云云盖其以封还李定词头由知制诰罢奉朝请时也此书世无刋本辗转传钞虽稍有脱误而唐代典故实足藉以考证焉今补载于此

明世宗火警或问一卷

【臣】等谨案此书为世宗御制之文勅谕乃其附録然宣示中外是亦诏令类矣故载於此

杨士奇三朝圣谕録三卷

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时以辟召入翰林永乐初改编修官至大学士赠太师諡文贞

杨士奇代言録一卷 奏对録一卷

士奇见前

张孚敬谕对録三十四卷

孚敬初名璁字秉用永嘉人正德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忠

霍韬明诏制八卷

韬字渭先南海人正德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諡文敏

明诏令二十一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所载自明太祖至世宗嘉靖十八年止盖嘉靖时人所为也

丝纶提要便览一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所载乃明万历天啓中内阁票旨成式皆两房中书舍人抄撮而成者以其为当日王言之式故附録於诏令之末

以上诏令

陈次升谠论集五卷

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熙宁进士知安邱县以荐为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入为殿中侍御史进左司谏贬南安军监酒税徽宗立召为右谏议大夫复除名编管循州政和中复旧职卒

【臣】等谨案次升是集为其兄子南安丞安国所编凡録奏疏二百七篇马考未见盖已久佚不传今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采葺编次共得八十六篇又于历代名臣奏疏中增补三十篇厘为五卷读史者亦可藉以参证焉

【臣】等又案马考以章奏自为一门次於别集之後然奏议皆论事之文与纪传互证自应归入史部今从四库全书之例附载於诏令之後其或编入本集者则仍从集部着録再章奏类亦有别集总集之分今但统为一门不复以别集居前总集居後一依撰人时代为次焉

吕午左史谏草一卷

午字伯可歙县人嘉靖进士官至起居郎右文殿修撰知彰州

【臣】等谨案是编凡奏议六首皆嘉熙二年所上虽篇数无多而宋末时事颇可考见後附其子沆一

疏并方囘所为午及沆传亦多与宋史本传可以相证焉

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

淮字宗豫永嘉人洪武进士官至大学士户部尚书

諡文简士奇见本类

【臣】等谨案是书乃永乐十四年黄淮杨士奇奉勅编自商周以迄宋元分六十四门

商辂文毅疏稿略一卷

辂见编年类

【臣】等谨案辂是集为其子侍讲良年所编後有其孙汝颐跋称辂素庵文集凡数十卷两遭回禄悉

为煨烬幸此卷独存因锓诸梓云云则是书固为单行之本所载奏疏凡三十三篇

叶盛文庄奏疏四十卷

盛字与中崑山人正统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諡文庄

王恕端毅奏议十五卷

恕见经类

【臣】等谨案恕又有介庵奏稿六卷乃其官南京兵部尚书时所刻其吏部诸疏不在编内此为正德辛巳三原知县王成章合而刻之者故舍彼登此

谢铎黄孔昭赤城论谏録十卷

铎见经类孔昭字世显天顺进士官至工部侍郎諡文毅天台人

邵宝大儒奏议六卷

宝见经类

马文升端肃奏议十四卷

文升字负图钧州人景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端肃

王琼晋溪奏议十四卷

琼字德华太原人成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恭襄

杨一清关中奏题稿十卷

一清字应宁安宁人成化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襄

杨廷和文忠三録七卷

廷和字介夫新都人成化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忠

毛纪密勿稿三卷 辞荣録一卷

纪字维之掖县人成化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简

胡世宁端敏奏议十卷

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諡端敏

何孟春文简疏议十卷

孟春字子元郴州人弘治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以争大礼左迁南京工部左侍郎寻削籍隆庆初赠礼部尚书諡文简

毛伯温襄懋奏议二十卷

伯温字汝厉言水人正德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天啓初追諡襄懋

方凤改亭奏草一卷

凤字时鸣号改亭崑山人正德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

邵锡石峯奏疏四卷

锡字天佑号石峯安州人正德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孙懋毅庵奏议二卷

懋字德夫号毅庵慈溪人正德进士官至应天府尹

桂萼文襄奏议八卷

萼字子实安仁人正德进士嘉靖初以议礼骤贵官至大学士諡文襄

王以旗漕河奏议四卷

以旗字士昭江宁人正德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督三边諡襄敏

毛宪谏垣奏草四卷

宪字式之武进人正德进士官吏科给事中

张原玉坡奏议四卷

原字士元三原人正德进士官吏科给事中以疏论时事谪贵州新添驿丞嘉靖初复故官

邓显麒梦虹奏议二卷

显麒字文端号梦虹奉新人正德进士官监察御吏

夏言南宫奏稿五卷 桂洲奏议二十一卷

言字公谨贵溪人正德进士官至大学士为严嵩所构坐与曾铣交关弃市隆庆初复原官諡文愍

曾铣复套议二卷

铣字子重江都人正德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总督三边

张孚敬奏对稿十二卷

孚敬见本类

李遂督抚经略疏八卷

遂字邦良丰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諡襄敏

曾忭前川奏疏二卷

忭号前川泰和人嘉靖进士官至兵科都给事中

杨博本兵疏议二十四卷

博字维约蒲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襄毅

黄训名臣经济録五十三卷

训歙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副都御史

【臣】等谨案是书辑洪武至嘉靖九朝名臣经世之言不皆奏议之体故但以经济録为名其实奏议居十之九故附於此

唐顺之右编四十卷

顺之字应德武进人嘉靖进士官至淮扬巡抚【臣】等谨案是书所録皆历代名臣论事之文与黄淮等所编历代奏议体例相近并附於此

张卤嘉隆疏抄二十卷

卤字召和仪封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

张瀚台省疏稿八卷 疏议辑略三十七卷

瀚字元洲仁和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恭懿

周怡讷谿奏疏一卷

怡字顺之号讷谿太平人嘉靖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章焕平倭四疏三卷

焕字扬华长洲人嘉靖进士官至督理南京仓储右副都御史

谭纶襄敏奏议十卷

纶字子理宜黄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諡襄敏

高拱南宫奏牍二卷 纶扉内稿一卷外稿一卷 掌铨题稿十四卷 献忱集二卷

拱见经类

潘季驯司空奏疏六卷 两河经略【无卷数】

季驯字时良乌程人嘉靖进士官至总督河道工部尚书

董传策奏疏辑略一卷

传策字原溪上海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

吴文华粤西奏稿三卷 留都疏稿一卷

文华字子彬连江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諡襄惠

张檟存笥録一卷

檟字叔养江西新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

王锡爵文肃奏草二十三卷

锡爵字元驭太仓人嘉靖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肃

项笃夀小司马奏草六卷

笃夀字子长秀水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郎中

顾养谦冲庵抚辽奏议二十卷 督抚奏议八卷养谦字盖卿江南通州人嘉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总督蓟辽兼经略

安南奏议一卷 议处安南事宜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

沈一贯敬事草十九卷

一贯见经类

赵志臯内阁题奏稿十卷

志臯字汝迈兰谿人隆庆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懿

王家屏文端奏疏四卷

家屏字仲伯山隂人隆庆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端

李颐奏议二卷

颐字维贞余干人隆庆进士官至总督河漕

顾九思掖垣题稿三卷

九思字与睿长洲人隆庆进士官至右通政

姚学闵谏垣疏稿四卷

学闵字顺山武陵人隆庆进士官至给事中

万世德海防奏议四卷

世德山西偏头千户所人隆庆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总督蓟辽

李化龙治河奏疏四卷

化龙字于田长垣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諡襄毅

顾尔行两朝疏抄十二卷

尔行归安人万历进士官大名府推官

陈与郊黄门集三卷

与郊见经类

吴达可奏疏遗稿【无卷数】

达可字安节宜兴人万历进士官至左通政

周孔教中丞疏稿十六卷

孔教字明行临川人万历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总理河道

杨东明青琐荩言二卷

东明字啓修虞城人万历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

张贞观掖垣谏草五卷

贞观字惟诚沛县人万历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

马从聘兰台奏疏【无卷数】

从聘见经类

王纪畿南奏议六卷

纪字维理芮城人万历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杨天民全甫谏草十四卷

天民号全甫山西太平人万历进士官礼科给事中降永从县典史後赠光禄寺少卿

朱吾弼李云鹄萧如松孙居相留台奏议二十卷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云鹄字黄羽内乡人万历进士如松字鹤侣内江人并官南京御史居相字拱扬沁水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臣】等谨案吾弼尚有朱子奏议一编皆自晦庵集中抄出故不复録

朱燮元督蜀疏草十六卷 襄毅疏草十二卷 少师奏疏八卷

燮元字懋和浙江山隂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督四川贵州军务晋左柱国少师諡襄毅

姚文蔚右编补十卷

文蔚见经类

黄汝亨古奏议【无卷数】

汝亨字贞父仁和人万历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

黄起龙留垣奏议四卷

起龙字应兴蒲田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科给事中

黄建中留垣疏草【无卷数】

建中字良辅扬州兴化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户科给事中

逯中立两垣奏议一卷

中立见经类

周起元忠愍奏疏五卷

起元字仲先海澄人万历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江南以忤璫魏忠贤被害崇祯初追赠兵部侍郎諡忠愍改諡忠惠

钱春湖湘五略十卷

春字梅谷武进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刘懋兵垣奏疏一卷

懋字养中临潼人万历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吴玉侍御奏疏一卷

玉夀阳人天啓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

李嵩按晋疏草【无卷数】

嵩字影石枣强人天啓进士官至布政使

周堪赓治河奏疏二卷

堪赓字仲声宁乡人天啓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卫桢固真定奏疏一卷附刻一卷

桢固韩城人崇祯进士官至御史

徐宗夔二李先生奏议二卷

宗夔字傚虞苏州人

【臣】等谨案宗夔所编盖李梦阳李三才二人奏议也

以上奏议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脱脱
  卷八十一·列传第十九·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四·焦竑
  建康实録卷十八·许嵩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纪昀
  第三辑·佚名
  一三六二 军机大臣奏拟写着海宁全德承办文宗等三阁全书装潢庋架谕旨进呈片·佚名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佚名
  鲁褒传·房玄龄
  叶李传·宋濂
  中俄密约·佚名
  卷三十一·乾隆
  序·朱元璋
  光緒八年·曾纪泽
  卷之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北京第一舞台开幕记·李定夷

    第一舞台于三年开幕,即于开幕日失慎,全台尽付一炬。兹记其未炬前内容之组织与艺员之分配及开幕前之情形: (一)剧场之形式 该舞台虽不及东西洋各新式剧场之完美,求之于北京,已为不可多觏之大剧场矣。其舞台之组织,纯取西洋转

  • 二七八 大学士舒赫德奏将三宝解到书籍版片分别处理折·佚名

    二七八 大学士舒赫德奏将三宝解到书籍版片分别处理折乾隆四十年八月初一日*臣舒赫德谨奏:本月二十八日,接准浙江巡抚三宝咨称,续经查出违碍书籍共一百五十九部,书版一千二百二十九块,解送军机处,又续获可采之书一十四种,解

  • 卷十二·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二宋 吕中 撰仁宗皇帝弭灾异 修君徳雨雹火灾景佑三年大雨震电太平兴国寺灾朝议修复崇政说书贾昌朝言易震卦之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凡六爻之 以能自戒惧乃免咎责春秋传天火曰灾近年寺

  • 一三〇 小河与新村上·周作人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一月里,我做了一首新诗,题云“小河”。同年七月我到日本去,顺便一看日向地方的“新村”。这两件事情似乎很有连带的关系,所以一起写在这里,题作“小河与新村”。我写“新诗”,是从民国七年才开始的,所以经验

  • 颜日愉传·张廷玉

    颜日愉,字华阳,浙江上虞人。万历中乡试举人。崇祯初年授叶县知县,政治清平,但为上级所恶,被劾罢官。该县百姓到朝廷为他申冤,才被任用。后为静宁知州。罗汝才领导农民起义,日愉忙请固镇五道兵合剿,自己先率敢死队数人去招安。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三王礼考【九】册立  【册封附】【臣】等谨按纳后之礼着於春秋临轩册命载於後汉志东晋升平初讲求纳后礼仪始详唐开元礼有纳后及册命皇

  • 卷四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七选举考【一】【臣】等谨按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由选士三升至於司马辨论官材论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禄之昔之后王君公所

  • 一、亳—商—殷·傅斯年

    (一)商代发迹于东北渤海与古兖州是其建业之地下列数事,合起来可证成本节标题所假定。甲 《诗·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又,“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这个故事的意义,可以《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记说明之。有娀氏有二

  •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第三·晏婴

    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公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

  • 卷二十二·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二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张士见危致命章 乐天斋翼注曰此章见士当立其大节可字是大节无亏意已字是语助辞不作止字真西山曰义敬哀皆言思致命独不言思者死生之际惟义是徇有不待思而决

  • 卷七十一下·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一下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九下文公十一年考异足利本注欲其兄弟伯季相次伯作仲释文叔仲彭生叔又作州本或作叔彭生仲衍字【一叶】元文作叔彭生叔又作或作叔仲彭生仲

  • 大乘止观序·智旭

    钱唐胡子浸云。问。于华藏单子曰。何谓道。单子曰。性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废欤。单子曰。在璞之玉。匪剖弗见。在矿之金。匪炼弗纯。在缠之性。匪修弗显。必曰。性也。而可以废修也。彼芸芸者。熟无性耶。于是以

  • 佛法建在果证上·太虚

    ──二十三年四月在南京中国佛学会讲──这次到南京来,为世界佛学苑事,要与班禅大师面商,因为时间短促的缘故,本没有预备讲什么。昨天晚上与黄忏华居士谈论佛法上的问题,觉得一般研究佛学的,近来于佛法上生出很多的疑难,今天

  • 山房随笔·蒋子正

    元代诗论著作。1卷。蒋子正著。这是一部记载南宋后期诗人创作活动的随笔。书中也辑录了诗人散佚的诗篇,如《龙洲集》中未收的两首刘过的绝句。书中有一些与抗金战事有关的诗家见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宋亡的痛惜之情。

  • 明堂灸经·西方子

    针灸著作。旧题西方子撰。八卷。系参照《铜人经》、《千金方·明堂三人图》、《外台秘要》诸书编辑而成。约成书于北宋年间。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以图为题,分别载列正人头面、胸膺、腹肚、手足图,伏人头、手

  • 解夏经·佚名

    佛说解夏经,一卷,赵宋法贤译。与增一阿含二十四卷善聚品,佛说受新岁经同本。说七月十五日解夏之法。佛向舍利弗等问三业可忍。舍利弗亦向佛求可忍,并为五百比丘求可忍,尊者页擬舍说伽陀赞。

  •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二十五卷,赵宋施护译。有三十二品,与道行般若经同本。

  • 庄严菩提心经·佚名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菩提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为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与元魏吉迦夜所译之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之意趣相同。内容系解说菩提心行,明示十波罗蜜、十地,及各地所属之三摩地、地相所得之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