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成祖仁宗景帝之死及其他

明世宗中年好道,斋醮无虚日,其后卒死于金石,固尽人知之。若成祖、仁宗、景帝均非善终,则以史多讳言,不尽为人知也。成祖死于仙,方晚年多暴怒,不能治事。《明史》卷二九九《袁珙传》:“礼部郎周讷自福建还,言闽人祀南唐徐知谔、知诲,其神最灵。帝命往迎其像及庙祝以来,遂建灵济宫于都城,祀之。帝每遘疾,辄遣使问神。庙祝诡为仙方以进,药性多热,服之辄痰壅气逆,多暴怒,至失音。中外不敢谏。忠彻一日入侍,进谏曰:‘此痰火虚逆之症,实灵济宫符药所至。’帝怒曰:‘仙药不服,服凡药耶?’忠彻叩首哭,内侍二人亦哭。帝益怒,命曳二内侍仗之,且曰:‘忠彻哭我,我遂死耶?’忠彻惶惧,趋伏阶下,良久始解。”灵济宫祀事详孙承泽《春明梦余录》。

仁宗之死,传闻异辞。或云死于雷,或云为宫人所毒,见皇甫录《明纪略》、杨仪《螭头密语》。陆釴《病逸漫记》则云:“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

景帝之死,陆釴《病逸漫记》:“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查东山《罪惟录》所记同。

明诸帝中最雄武残暴者无如太祖,衡石量书,初未尝溺于女色。顾中年时曾纳陈友谅妾,后颇以为悔,于所颁《大诰》中自白其事,忸怩作态,亦大可笑也。《大诰·谕官无作无为第四十三》:“朕当未定之时,攻城略地,与群雄并驱,十有四年余,未尝妄将一妇人女子。惟亲下武昌,怒陈友谅擅以兵入境,既破武昌,故有伊妾而归。朕忽然自疑,于斯之为,色乎?豪乎?智者监之。”

诸帝中最昏庸无识者莫如熹宗,顾熹宗实一无才之工程师,使其不为帝王,当为不世出之大匠。李逊之《三朝野记》卷二:“上性好盖房屋,自操斧锯凿削,巧匠不能及。日与亲近之臣涂文辅、葛九思辈朝夕营造,造成而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当其斤斫刀削,解衣盘薄,非素昵近者不得亲视。王体乾等每闻其经营鄙事时,即从旁传奏文书,奏听毕,即曰:‘你们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下移,魏忠贤辈操纵如意,而崔呈秀、魏广微辈通内者亦如桴鼓之旋踵也。”此所记出刘若愚《酌中志》卷一四。

原载《文史杂志》第二卷第二期1942年2月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之三百九十·佚名
  卷二十六·陈均
  第二卷 时令·缪荃孙
  孔奂传·姚思廉
  沈光传·魏徵
  李格非传·脱脱
  孙承宗传·张廷玉
  吴中传·张廷玉
  徐忠传·张廷玉
  齐纪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497)·司马光
  食货八·徐松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二·高晋
  汉哀帝·苏辙
  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二·彭定求

        卷502_1 【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姚合   露荷迎曙发,灼灼复田田。乍见神应骇,频来眼尚颠。   光凝珠有蒂,焰起火无烟。粉腻黄丝蕊,心重碧玉钱。   日浮秋转丽,雨洒晚弥鲜。醉艳酣千朵,愁红思一川。   绿茎

  • ◆杨总管果(西庵集)·顾嗣立

    果字正卿,祈州蒲阴人。金正大初登进士第,元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略司幕官。中统元年,拜北京宣抚使。明年,入拜参知政事。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官。其年薨,年七十三,谥文献。正卿美风姿,善谐谑,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工为文章,诗尤长于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顾大典

    第十一齣 承璀授阃【画堂春】〔丑扮内臣从随上〕葳蕤重曡琐深宫。扫除近侍飞龙。秉权何日逞雄风。阃外师中。花明淑景静年芳。阊阖春云接苑牆。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自家乃是兴庆宫中一个内臣吐突承璀是

  • ●卷二·邵伯温

      仁宗好用导引术理发,有宫人能之,号曰梳头夫人。一日,帝退朝,命夫人理发,嫔御列侍。帝袖中有章疏,左右争取之,帝不能止。有从旁读者,盖台臣乞放宫女章也。众闻之默然,独梳头夫人叹息曰:“今京师富人尚求妾媵,岂有天子嫔御,外臣

  • 卷九·连横

    度支志连横曰:台湾,天富之国也;官山府海,利尽东南。荷人得之,欲以掌握通商之霸权。顾其时地利未启,移民未多,归入不过十敷万盾,故犹仰东印度公司之津贴也。延平建宅,万众偕来,蓄锐待时,百事俱举。养兵之数,多至七十有二镇。使镇为

  • 第五十九回 惩奸党唐主施刑 正乐悬周臣明律·蔡东藩

      却说唐使冯延鲁、锺谟,自周遣还,又释归南唐降卒,共五千七百五十人。嗣又将许文缜、边镐、周廷构等,也一并放归。先是冯延己、陈觉等,自诩多才,睥睨一切,尝侈谈天下事,以为经略中原,可运掌上。延己尤善长聚咏,著有乐章百余

  • 千百年眼卷三·张燧

    子夏《易》说《易》:"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摩之。"相观而善之谓摩,鸣鹤以相和成声,好爵以柑摩成德,子夏《易》说如此。今本作縻,縻,牛缠也,取系恋之义,然不如摩厉之说为长,以韵读之又叶也。儒者说《春秋》之失儒者

  • 班马异同卷二十七·倪思

    司马相如传下   汉书五十七相如为郎数嵗防唐蒙使畧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军兴法诛其渠帅率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遣相如责唐蒙等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

  • 卷二十二·佚名

    六月二十日(丙辰),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常青、蓝元枚曰:阅蓝元枚所进图内,该参赞等驻扎之鹿仔港迤南东螺社、麦仔寮二处,在红线外,近海边处所,有贼巢二处。现在,鹿仔港一带,一切军粮、文报,皆由海面通达,幸而贼匪无能,未于此处占踞。倘

  • 卷之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六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宋 宋敏求 编大臣册国公册高士亷改封申国公文册李积改封英国公文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册羣臣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册唐临吏部尚书文册段宝玄

  • 食货三九·徐松

    市籴粮草太祖建隆元年正月,诏:「江北频年丰稔,谷价甚贱,宜命使置场,添价散籴粳糯,以惠彼民。」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七月,诏斩宦官周庭峭。坐赍诏至宋州视官籴,擅离籴所,出城饮酒,遗失诏书故么。 至道二年八月,诏江南两浙淮南诸州置

  • 維摩詰所說經卷下·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一]香積佛品第十〈正宗分境 自他二利〉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   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一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一卷 (之上)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圣教万差。要唯有二。谓声闻藏及菩萨藏。教声闻法名声闻藏。教菩萨法名菩萨藏。声闻藏中所教有二。一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声闻声闻者。是人先来求声闻道。

  •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归命净诸恶趣王  如来应供正等觉  一心敬礼释师子  说曼拏罗灭恶趣  我今为利益诸众生故。于如来所说根本大教。演说观想净诸恶趣大曼拏罗法

  • 犍椎梵赞·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夜布里鑁(二合)冒地谟隶(引)啰尾誐摩曩波替(引)摩(引)啰誐(引)誐凌(二合)誐誐(引)誐凌(二合一)誐誐(引)誐凌(二合)誐(引)誐誐(引)誐里(二合)伽曩伽

  • 春风堂随笔·陆深

    《春风堂随笔》·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陆深撰。杂记闻见凡二十三条。末附所载《歙砚志》一篇。

  • 易用·陈祖念

    五卷,明陈祖念著。书前序称:“义理无穷,非言之能尽。故传注于汉,疏义于唐,议论于宋,日起而日变,而《易》之用则随时随事可以自察。是以君子居则观象玩辞, 动则观变玩占, 圣人所以言《易》者,如是而已。《传》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