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万夀盛典初集卷十四

典礼三【祭告二】

五月初十日丙戍昧爽

钦差致祭官员齐赴礼部领香帛祭文

御仗分诣直省

礼部祠祭司为钦奉

恩诏事礼科抄出本部等部题前事康熙五十二年四

月十六日题本月二十二日奉

旨长白山医巫闾山等处遣觉罗歪三致祭辽太祖陵遣殷济纳致祭南海遣马云霄致祭颛顼高阳氏等陵遣王臣致祭黄帝轩辕氏等陵遣蔡升元致祭西岳华山及江渎等处遣查弼纳致祭南镇会稽山遣拉都浑致祭夏禹王陵及明太祖陵遣周起渭致祭东岳泰山等处遣孙柱致祭少昊金天氏等陵孔子阙里遣廖腾煃致祭中岳嵩山等处遣李先复致祭

太昊伏羲氏等陵遣明安致祭南岳衡山遣罗占致祭炎帝神农氏等陵遣陈汝咸致祭女娲氏等陵遣邹士璁致祭北岳恒山等处遣李敏啓致祭江西赏赉绿旗兵丁着额尔气去福建赏赉绿旗兵丁着穆赛去广西赏赉绿旗兵丁着许廷臣去云南赏赉绿旗兵丁着瓦哈立去贵州赏赉绿旗兵丁着朱廷柱去余依议钦此钦遵到部随劄钦天监叧选得五月初十日寅时吉等语相应知会????往致祭官员於初九日斋戒一日初十日早俱齐集本部领香帛祭文

御仗纛牌伞等项前往致祭可也

头等侍卫觉罗歪三之兀喇地方及辽东祭长白山之神北镇医巫闾山之神混同江北海之神

副都统马云霄之广东祭南海之神

内阁侍读学士查弼纳之陕西四川祭西岳华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江渎之神

内阁侍读拉都浑之浙江祭南镇会稽山之神吏部左侍郎孙柱之山东祭东岳泰山之神东镇沂山之神东海之神

兵部左侍郎李先复之河南祭中岳嵩山之神淮渎之神济渎之神

通政司左通政兼参领罗占之湖广祭南岳衡山之神

太常寺卿李敏啓之山西祭北岳恒山之神中镇霍山之神西海之神河渎之神

闲散大臣殷济纳之辽东祭辽太祖陵

副都统王臣之近畿祭颛顼高阳氏陵帝喾高辛氏陵商中宗陵金太祖陵金世宗陵明宣宗陵明孝宗陵明世宗陵在顺天府望祭元太祖陵元世祖陵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之陕西祭黄帝轩辕氏陵周文王陵周武王陵周成王陵周康王陵汉高祖陵汉文帝陵汉宣帝陵唐高祖陵唐太宗陵唐宪宗陵唐宣宗陵後魏文帝陵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周起渭之浙江江南祭夏禹王陵明太祖陵

户部右侍郎廖腾煃之山东祭少昊金天氏陵帝尧陶唐氏陵先师孔子阙里

左副都御史明安之河南祭太昊伏羲氏陵商高宗陵周世宗陵汉光武帝陵宋太祖陵宋太宗陵宋真宗陵宋仁宗陵

通政司右参议陈汝咸之湖广祭炎帝神农氏陵帝舜有虞氏陵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邹士璁之山西祭女娲氏陵商汤王陵

祭长白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头等侍卫觉罗歪三致祭於

长白山之神曰维 神天作崇高地锺灵异发祥有自延祚无疆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运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北镇医巫闾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头等侍卫觉罗歪三致祭於

北镇医巫闾山之神曰维 神永障辽阳肇封虞代灵威有赫作镇北方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运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祭北海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头等侍卫觉罗歪三致祭於

北海之神曰维 神灵协天池位尊北陆羣生永赖大泽无涯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运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南海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副都统马云霄致祭於

南海之神曰维 神德协离明功高长养永资广利流?炎荒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运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西岳华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内阁侍读学士查弼纳致祭於

西岳华山之神曰维 神少昊储精崑仑竞秀祥流仙掌泽布灵池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运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西镇吴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内阁侍读学士查弼纳致祭於

西镇吴山之神曰维 神秀秉金天功齐华岳灵威有赫作镇西方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江渎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内阁侍读学士查弼纳致祭於

江渎之神曰维 神岷山导源南国作纪百川并纳九泒同归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南镇会稽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内阁侍读拉都浑致祭於

南镇会稽山之神曰维 神秀挺越山功施浙水灵威有赫作镇南方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东岳泰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吏部左侍郎孙柱致祭於

东岳泰山之神曰维 神名着岱宗位尊乔岳发生庶类膏泽东维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东镇沂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吏部左侍郎孙柱致祭於

东镇沂山之神曰维 神望配岱宗泽流海国灵威有赫作镇东方朕缵受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东海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吏部左侍郎孙柱致祭於

东海之神曰维 神秀唘扶桑祥徵析木百川向若万壑朝宗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中岳嵩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兵部左侍郎李先复致祭於

中岳嵩山之神曰维 神宅土居中极天表峻储精二室被德羣生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淮渎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兵部左侍郎李先复致祭於

淮渎之神曰维 神源导胎簪泒分桐柏黄流并乂颍水同清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济渎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兵部左侍郎李先复致祭於

济渎之神曰维 神隐见分流洁清秉德安澜千里沛泽羣生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南岳衡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通政司左通政兼参领罗占致祭於

南岳衡山之神曰维 神表正离宫纲维南纪灵锺岣嵝秀挺祝融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北岳恒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太常寺卿李敏啓致祭於

北岳恒山之神曰维 神标镇冀方锺灵北陆纲维坤轴拱卫神京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中镇霍山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太常寺卿李敏唘致祭於

中镇霍山之神曰维 神德配嵩高位侔衡岳灵威有赫作镇中邦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西海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太常寺卿李敏唘致祭於

西海之神曰维 神广纳坎流长涵兑泽百川永奠万宝告成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寜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河渎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太常寺卿李敏唘致祭於

河渎之神曰维 神泒衍星源精符云汉百川咸纳四渎称宗朕缵承鸿图抚临区宇殚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寜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太昊伏羲文【历代帝王文同】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左副都御史明安致祭於

太昊伏羲氏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建极绥猷莫不泽被生民仁周寰宇朕躬膺宝历仰绍前徽夙夜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寜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祭先师孔子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 月  朔越日

皇帝遣户部右侍郎廖腾煃致祭於

先师孔子曰仰惟 先师德符三极道冠百王集羣圣之大成垂万世之至教朕高山仰止向往维殷夙夜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寜谧百姓乂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羣祀之?修特遣端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治尚永贻仁夀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臣】闻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盖王者德业隆盛治道光昌而後郊焉天神格庙焉人鬼享幽明合漠之故非偶然也粤稽皇古以来国有大庆则有告祭之礼其廵狩征伐望禋类禡不在庆典至於常星不见之夜祥光照室之期肇修祀典天地交通神人和悦史册所传未之有也我

皇上道侔天地化洽神人咸五帝登三王文德武功被

四表而格上下平时敬

天尊

祖每逢祀典必躬必亲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幸曲阜则躬奠孔林

幸会稽则亲祭大禹羣祀咸修万灵和协休哉至治久

矣光於神明矣兹

万夀六旬普天率土莫不喁喁向风以身际太平躬逢盛事欢欣鼓舞於光天化日之下民气悦和至此而极以是而交於神明其感格当更有出於黍稷馨香之外者乃际此昌期

特修祀典因礼臣之请而

天地

太庙社稷

命大臣而行礼因

恩诏之颁而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历代帝王先师阙里遣重臣而分祭燔萧灌鬯感格隂阳玉帛牺牲交驰海

宇凡兹承祭诸臣莫不仰体

圣心寅恭肃穆以供乃事煌煌钜典可不谓隆欤有唐开元肇兴圣节亦有报赛之文然黄冠土鼓仅息田夫沈狸疈辜未全古法赛白帝岂如祭

天地

祖宗之隆报田祖岂如祭名山大川历代帝王之重所谓上明元天光启大圣下彰皇化垂裕无穷以今视昔规模大小岂得并论哉至若礼臣议奏不过循例将应遣官员列名上请已耳

皇上以监赏之事即寄之致祭之官差遣不致重复邮传免於绎骚一祀事也而恤兵爱民规画尽善於以知

圣天子冲穆之衷运六合於一心?万几於宥密故随所措施凡有禆於民者无不兼举而并行之敬神即以勤民諴民因以凝休由是而锡眉夀介繁祉

垂拱万年与天无极岂非人和神悦之所必至哉

万夀盛典初集卷十四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三十九·王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第十七卷 宋·缪荃孙
  浦阳人物记卷下·宋濂
  诸葛忠武书卷十·杨时伟
  一三二 小河与新村下·周作人
  于忠传·李延寿
  王审琦传·脱脱
  太不花传·宋濂
  尾声·辜鸿铭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同治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
  卷之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火并·许自昌

    【迎仙客】〔净戎服杂持礼上〕事谋始。费商量。权在我。任主张。他们似虎更如狼。今日容情到底有参商。女无美恶。入宫见妬。士无贤否。入朝见忌。昨日晁盖数人相投山寨。本该留他。只是我区区一个书生。颇无过人谋

  • 卷三·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三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杜臆韦曲在京城三十里贵家园亭侯王别墅多在于此乃行乐之胜地然此游必在天宝之季禄山未乱之先故花蕃盛如此编者误置在乾元初耳】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 卷十六·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六  宋 郭知达编古诗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蔡邕拜中郎将校书东观邕以经籍去圣久逺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中表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

  • 卷一百二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二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庆湖集卷上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櫽括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

  • 巻二十二·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二   明 袁表马荧 编王检讨集一五言古诗感寓吾闻上古初浑灏本一气羲皇肇人文龙马飒已至轩鸿垂衣绅唐虞臻至治橧巢邈以逺黼黻日云贵云胡苍姫还酒薄真味鳯衰其如何寥落匪一世其二双

  • 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四·赵尔巽

      都兴阿弟西凌阿 福兴 富明阿 舒保 伊兴额滕家胜 关保   都兴阿,字直夫,郭贝尔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阿那保孙。父博多欢,正黄旗蒙古都统。都兴阿由荫生授三等侍卫,晋二等。咸丰三年,从僧格林沁赴天津剿粤匪,破之于杜家

  • 河间公拓跋齐传·李延寿

    河间公拓跋齐,是烈帝的五世孙。年青时就勇猛魁梧。太武帝征讨赫连昌时,马失前蹄,贼人逼近皇帝,齐以身掩护遮挡,和敌人拚死决战,才把敌人打退,太武帝得以上马。当时要是没有齐的话,太武帝就差点没命。太武帝换成常人衣服要进入

  • 陆光祖传·张廷玉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祖父陆淞,父亲陆杲,都是进士。陆淞任光禄卿。陆杲任刑部主事。陆光祖十七岁时,与父亲同时在乡试中举。不久考中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授职为睿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发布命令让京郊的百姓修筑边墙

  • 舆服五·徐松

    衮冕【宋会要】真宗咸平五年二月,大理寺丞李坦言:「臣闻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殖焉殖:原作「极」,据本书《舆服四》引坦奏改。。是故礼者,治国之柄;服者,饰身之仪。前代成规前:原作「历」,据本书《舆服四》引坦

  • 卷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卷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歌颂二十【词臣十二】万寿诗【七言排律三十韵】翰  林 院  编 修【臣】须 洲万年历数膺仁寿一统车书会荡平巩固金瓯鳌极正调和玉烛泰阶明乾施广大同元始坤载含宏合利贞皥皥王

  • 中庸译文·子思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

  • 小雅·鹿鸣之什·佚名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

  • 春秋左传原目·杜预

    春秋左传原目春秋经传集解隐公第一【音义】【解佳买反旧夫子之经与丘明之传各卷杜氏合而释之故曰经传集解隐公名息姑惠公之子母声子諡法不尸其位曰隐第一此不题左氏传公羊谷梁二传既显姓别之此不

  • 自强不息的楷模·孔子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啊!我只看见他进取,从来没有见他停止过。” 【读解】 可惜什么?可惜颜渊早死,只活了32岁。而不是可惜他只关进取,不知停止。 这一段是

  • 卷二上·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传卷二上    明 王应电 撰地官上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书周官曰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太宰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七·王日休

      参禅者多不信净土。以谓著相。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说甚善。极不易到。反成弊者多矣。今故详言参禅之弊。且引事迹为证。与诸修行不知其要者。并举而言。故此卷名指迷归要。  青草堂后身曾鲁公  宋朝有二青

  • 缘起·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缘起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述宗门列祖之机缘拈颂。禅灯诸录。载之详矣。宋元诸尊宿。见后学罕能通究。复为采摭机缘。系以拈颂。别订集本。流布丛林。使学者备考明辨。易若指掌。此真大法光明幢也。

  • 元始上真众仙记·葛洪

    略称《上真众仙记》、《元始上真记》、《众真记》。又名《枕中书》,《枕中记》。旧题葛洪撰。刘师培《读道藏记》未加否定。书一卷,书中所述的主要内容是诸神仙结精化生、官号及治所等。对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