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六

经籍考

经【孝经】

宋史艺文志孝经类二十六部三十五卷【不着録者二部六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孝经类三十五部一百二十八卷

朱申孝经句解一卷

申见周礼类

吴澄孝经定本一卷

澄见易类

澄自序曰夫子遗言惟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所述醇而不杂此外传记诸书所载真伪混淆殆难尽信孝经亦其一也窃详孝经之为书肇自孔曾一时问答之语今文出於汉初谓悉曾子门人记録之旧已不可知古文孝经以为泰时孔鲋所藏昭帝时鲁国三老始以上献刘向卫宏盖尝手校魏晋以後其书亡失隋时有称得古文孝经者其间与今文增减异同率不过一二字而文势曾不若今文之清顺以许慎说文所引及桓谭新论所言考证又皆不合决非汉世孔壁中古文也宋大儒司马公酷尊信之朱子刋误亦据古文未能识其何意今观邢氏疏说则古文之为伪审矣又观朱子所论则虽今文亦不无可疑者焉疑其所可疑信其所可信去其所可去存其所可存朱子意也故今特因朱子刋误以今文古文校其同异定为此本以俟後之君子云

朱鸿曰吴子章句经一章传十二章其内合五刑一章去闺门一章删去古文二百四十六字

董鼎孝经大义一卷

鼎见书类

江直方孝经外传二十卷

直方字思正蜀人

张萱曰元至元中南充江直方摘孝经指示切要条为之说仍集经史子集中嘉言善行合经义者依经分类为之羽翼

项霦孝经述注一卷

霦浙江临海人洪武时为按察司佥事

潘府孝经正吴一卷

府字孔修上虞人成化进士累官太常寺卿事蹟具明史儒林传

朱鸿曰上虞潘府疑孝经与中庸文体相类首章孔子极言孝道之大以告曾子其下十二章皆推明首章未尽之旨断非孔子先自作经又自作传以释之也因作孝经正误效中庸章第其序次亦多牵强

罗汝芳孝经宗旨一卷

汝芳字维德号近谿南城人嘉靖进士累官云南参政明史儒林传附见王畿传中

【臣】等谨案传称汝芳从永新顔钧学钧学释氏故汝芳之学亦近释

黄道周孝经集传四卷

道周见易类

道周自序略曰臣绎孝经疑义有五着义十二疑义五者因性明教一也追文返质二也贵道德而贱兵刑三也定辟异端四也韦布而享祀五也此五者皆先圣所未着而夫子独着之其文甚疑十二着者郊庙明堂释奠齿胄养老耕耤冠昏朝聘丧祭乡饮酒是也

朱垣曰先生在白云库中手写孝经百二十本本本各别今观集传乃以孝经为经以礼记孟子错综为纬与前日写本絶不相同

陈有度曰先生尝言圣贤学问只是一部孝经今观集传以一部礼记为孝经义疏以孟子七篇为孝经导引其他六籍皆肇是书盖郑孔所未发也孙承泽曰漳浦黄先生孝经集传以孝经为经以二戴礼仪礼为疏义错综宏博见其苦心读书沈珩曰紫阳朱子孝经刋误因文删定无所增加尝欲掇取他书之言别为外传以发此经之义而自谓未敢盖若有待焉晚岁修明三礼则以仪礼为经若二戴记及诸经史所载有及於礼者各附本经之下惟丧祭二礼未就属门人黄干续成之漳浦黄石斋先生绍明紫阳之意成孝经集传一书以孝经为六经之本而仪礼二戴记皆为义疏他若游夏诸儒及子思孟子所传备采之谓之大传经传各条之下先生以穷理所得畅厥发明谓之小传

姚舜牧孝经疑问一卷

舜牧见易类

熊兆孝经集讲一卷

兆泰州人始末无考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六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三十九 唐紀五十五·司马光
  ●卷十一·邵伯温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三·李心传
  第四十六回 得新怀旧人面重逢 纳后为妃天伦志异·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乾隆
  ●卷下·李岳瑞
  庚子国变记·罗惇曧
  卷之九百五十五·佚名
  尚史卷三十五·李锴
  ◎新国会选举丑剧·刘以芬
  第三五二呈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十四日一二二○三--一一·佚名
  一三四六 盛京将军嵩椿奏办理陆锡熊等校阅文溯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一○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北征录》并将原书及《一统志》黏签进呈片·佚名
  ●淮城纪事·佚名
  卷一百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朱弁

      魏曹植诗出于《国风》,晋阮籍诗出于《小雅》,其余递相祖袭,虽各有师承而去风雅犹未逺也。自魏晋至宋,雅奥清丽尤盛扵江左,齐梁已下不足道矣。唐初尚矜徐庾风气,逮陈子昻始变,若老杜则凛然欲“方驾屈宋”而能允

  • 卷十七·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七 宋 王十朋 注 燕集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所治小斋戏作 江湖渺故国【厚江湖渺霁天】风雨倾旧庐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演退之小儿诗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尺椽亦

  • 诗债·闻一多

    小小的轻圆的诗句,是些当一的制钱——在情人的国中贸易死亡的通宝。爱啊!慷慨的债主啊!不等我偿清诗债就这么匆忙地去了,怎样也挽留不住。但是字串还没毁哟!这永欠的本钱,仍然在我帐本上,息上添息地繁衍。若有一天你又回来,爱

  • 列传第五十八 孝友 李密 盛彦 夏方 王裒 许孜 庾衮 孙晷 颜含 刘殷 王延 王谈桑虞 何琦 吴逵·房玄龄

    大矣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而立体,道贯三灵;资品汇以顺名,功苞万象。用之于国,动天地而降休征;行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若乃博施备物,尊仁安义,柔色承颜,怡怡尽乐,击鲜就养,亹癖忘劬,集包思艺黍之勤,循陔有采兰之咏,事亲之道也。属属

  • 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脱脱

        ◎文苑一   ○宋白 梁周翰 朱昂 赵邻几 郑起 和岘冯吉   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橅,可以豫知矣。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

  • 卷三十·志第十一·礼三·脱脱

        ◎礼三   ○宗庙 禘袷 朝享 时享仪   金初无宗庙。天辅七年九月,太祖葬上京宫城之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以时荐享。自是诸京皆立庙,惟在京师者则曰太庙。天会六年,以宋二帝见太祖庙者,是也。或因辽之故庙

  • 卷八十九·志第三十九·百官五·宋濂

        ◎百官五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吏属六十有二人,别置宫臣宾客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校书郎二员,中庶子、中

  •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七、嗜好一斑·秦翰才

    溥仪欢喜打哥尔夫球,打网球,打抬球,打鸡毛球。在西花园有一个球场,在同德殿有一个球室。和溥仪打网球的,有一个四川人吴少香,他是勋五位,宫内府内务处营缮科科长。还有一位做通译的林田。据《记事簿》载: 康德五年(一九三八)二

  • 束皙传·房玄龄

    束皙字广微,陽平元城人。汉代太子太傅..广的后代。王莽末年,..广的曾孙孟达躲避战乱,从东海迁居到沙鹿山的南边,于是去掉..字的足旁,便改姓束。祖父束混,是陇西的太守。父亲束龛,是冯翊太守,都有好名声。束皙博学多闻,与哥哥束

  • 卷之七十八  菽園雜記六(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124.一意孤行的苻坚·林汉达

    苻坚在王猛生前对王猛是言听计从的,但是他却没有听王猛临死留下的忠告。王猛认为前秦的敌手是鲜卑人和羌人,但是苻坚却十分信任从前燕来投奔他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cháng)。王猛劝他不要进攻东晋,但苻坚却把东

  • 吴乃琛·周诒春

    吴乃琛 字賮忱。生于浙江杭州。已婚。初学于杭州求是书院。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二年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科。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入威斯康心大学。习经济政治学。宣统二年。得硕士学位。回国。历

  • 提要·黄道周

    【臣】等谨案儒行集传二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编取儒行一篇分十七章上卷之目曰服行第一自立第二容貌第三备豫第四近人第五特立第六刚毅第七又自立章第八下卷之目曰儒仕第九忧思第十寛裕第十一举贤第十二

  • 附卷上·王安石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新义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附卷上     宋 王安石 撰考工记【一】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

  • 俱舍论记 第一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一卷沙门释光述分别界品第一之一将释论文。三门分别。一明论缘起。二释论题目三随文别解盖俱舍论者。筏苏槃豆之所作也(筏苏名世。槃豆名亲。印度有天俗号世亲。世人亲近供养。故以名焉。菩萨父母从

  • 观音义疏记·知礼

    凡四卷。宋代知礼撰。又称观音经义疏记、观音别行疏记、别行义疏记、别行疏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内容注解智顗之观音义疏。与‘观音玄义记’同为阐扬天台性恶法门之要书。其注释书有观音经义疏记科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