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三 谕内阁传令各督抚予限半年迅速购访遗书

四三 谕内阁传令各督抚予限半年迅速购访遗书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内阁奉上谕:

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府。近允廷臣所议,以翰林院旧藏《永乐大典》,详加别择校勘,其世不经见之书,多至三四百种,将择其醇备者付梓流传,余亦录存汇辑,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统按经史子集编定目录,命为四库全书。俾古今图籍,荟萃无遗,永昭艺林盛轨。乃各省奏到书单寥寥无几,且不过近人解经、论学、诗文私集数种,聊以塞白。其实系唐宋以来名家著作,或旧版仅存,或副稿略具,卓然可传者,竟不概见。当此文治光昭之日,名山藏弆,何可使之隐而弗彰!此必督抚等视为具文,地方官亦第奉行故事,所谓上以实求,而下以名应,殊未体朕殷殷谘访之意。且此事并非难办,尚尔率略若此,其它尚可问乎?况初次降旨时,惟恐有司办理不善,藉端扰累,曾谕令凡民间所有藏书,无论刻本、写本,皆官为借抄,仍将原本给还。揆之事理人情,并无阻碍,何观望不前,一至于此!必系督抚等因遗编著述,非出一人,疑其中或有违背忌讳字面,恐涉手干碍,预存宁略毋滥之见,藏书家因而窥其意指,一切秘而不宣。甚无谓也!文人著书立说,各抒所长,或传闻异辞,或纪载失实,固所不免。果其略有可观,原不妨兼收并蓄。卽或字义触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朕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岂有下诏访求遗籍,顾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乎?若此番明切宣谕后,仍似从前疑畏,不肯将所藏书名开报,听地方官购借,将来或别有破露违碍之书,则是其人有意隐匿收存,其取戾转不小矣!且江浙诸大省,著名藏书之家,指不胜屈,卽或其家散佚,仍不过转落人手。闻之苏湖间书贾书船,皆能知其底里,更无难于物色。督抚等果实力访觅,何虑终湮?惟当严饬地方官,勿假手吏胥,藉名滋扰,众人自无不踊跃乐从。卽有收藏吝惜之人,泥于借书一痴俗说,此在朋友则然,今明旨征求,借后仍还故物,于彼毫无所损,又岂可独抱秘文,不欲公之同好乎!

再,各省聚书最富者,原不尽皆本地人之撰着,祇论其书有可采,更不必计及非其地产,则搜辑之途更宽,方不致多有遗逸。着再传谕各督抚等,予以半年之限,卽遵朕旨,实力速为妥办。俟得有若干部,即陆续奏报,不必先行检阅。若再似从前之因循搪塞,惟该督抚是问。将此一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 漢紀五十六·司马光
  ●卷十六·邵伯温
  卷十七 敬帝·王夫之
  ●凡例·姜侠魂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八·佚名
  首卷·佚名
  卷之二十一·佚名
  一三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办理文渊阁书匣章程事致纪昀函·佚名
  怀恩传·张廷玉
  麻贵传·张廷玉
  卷九十九·佚名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二百十四之六·雍正
  卷六十三·雍正
  二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五·阮阅

      ●卷四十五·伤悼门  雷有终自平蜀后,人为立祠。又尝以私财犒士,贫不能足,贷钱以给,比捐馆舍时尚欠三万缗,章圣特出内帑钱偿之。故魏仲先悼有终诗曰:“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新祠民祭祀,旧债帝填还。卤簿尘

  • 白云樵唱集卷二·王恭

    (明)王恭 撰○歌行赋髙漫士适安堂题于方壶所寄画小隠翻成大隠媒终南捷径近蓬莱君家草堂独萧洒半占峯南松际开草堂松际秋声里四壁清晖映乌几卷幔朝眠日出髙野鹤孤云祗如此孤云野鹤澹忘形嬴得丘园养性灵飞腾未应郎官宿嘉

  • 二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九十三首【癸酉一】癸酉元旦珠杓璧月共居寅瑞霭辉辉凤阙晨万国同朝大清朔百年喜遇岁朝春衣冠蹡济遵王会律吕和平奏乐钧休养繁滋诚有庆更思风俗要还淳新正试笔逹曙惟闻爆竹声致祥

  • 列传第二十四 裴子野 顾协 徐摛 鲍泉·姚思廉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晋太子左率康八世孙。兄黎,弟楷、绰,并有盛名,所谓“四裴”也。曾祖松之,宋太中大夫。祖骃,南中郎外兵参军。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

  • 武皇纪上·薛居正

    太祖武皇帝,讳克用,本姓朱耶氏,其先陇右金城人也。始祖拔野,唐贞观中为墨离军使,从太宗讨高丽、薛延陀有功,为金方道副都护,因家于瓜州。太宗平薛延陀诸部,于安西、北庭置都护属之,分同罗、仆骨之人,置沙陀督府。盖北庭有碛曰沙

  • 卷二十七·毕沅

      ◎宋纪二十七 ∷起强圉协洽九月,尽著雍涒滩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景德四年辽统和二十五年   九月,甲子朔,知华州张舒与官属率民钱修孔子庙,为民所讼,并坐赎金。因

  • 卷之四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六·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六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八宋岳飞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隂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人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

  • 王健·周诒春

    王健 字晋生。年三十三岁。生于北京。兄仲生。财政部佥事。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及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并任该校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初入苦歆预备学校。宣统二年。入瓦斯特工业学校。习化学。旋入威斯

  • 平书订卷三 建官第三上·李塨

    平书曰:近代建官之弊七,而取士之弊不与焉。任之不专,十羊九牧,可以诿过,不可以见功,使政事日坏而不知,弊一。用之不久,官如传舍,贤者不能尽其才,不肖者苟且以免罪,举天下无一任事之人,弊二。人才长短各有宜,乃司兵者转而司农,司刑者

  • 九经误字·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今天下九经之本以国子监所刻者为据而其中譌脱寔多又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二传既不列于学官其学殆废而仪礼则更无他本可雠其譌脱尤甚于诸经若士子各专一经而下邑穷儒不能皆得监本止习书肆流传之本则又往往异于

  • 卷二·王应麟

    王 《郑氏谱》曰:王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豫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始,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周公摄政,五年,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

  • 成公·成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夏四月辛未,滕子卒。郑公子喜帅师侵宋。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晋侯使栾□来乞师。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公子侧。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

  • 卷第四十一·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次第遍往诸佛国土神通三昧?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过于东方无数世界,复过尔所世界微尘数世界,于彼诸世界中入此三昧,或刹那入,或须臾入,或相续入,或日初分时入,或日中分时入,或日后分时入

  • 卷第二十四·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四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摄颂在前。尔时猛光王。在得叉尸罗淫女之舍。见增养来问言。卿何为来。即皆以事具答。王曰。我且欢乐待七日满当可共去。日既满已往石杵山。自驾其象象遂大吼

  • 升D先生和降E小姐·凡尔纳

    我们是卡尔费马特镇上的小学的一群孩子,总共30来人,20来个6岁至12岁的男孩子,10来个4岁至9岁的小姑娘。如果你想知道这个小镇的正确位置,根据我的地图册第47页,这是在瑞士信奉天主教的一个州里,离康斯坦茨湖不远,在阿邦泽尔

  •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佚名

    又名《素问遗篇》《素问佚篇》、《素问亡篇》。医经类著作。佚名撰,一作北宋刘温舒撰。一卷。温舒有《素问入式运气问奥》已著录。通常认为此系唐后之人因 《素问》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

  • 孟子音义·孙奭

    经书注释。北宋孙奭撰。2卷,卷首 1卷。孙奭奉敕校定,东汉赵岐注。当时因与王旭等 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孟子手音》二书, 并兼引了陆善经《孟子注》以成本书。《孟子音义》能 推究本文,参考旧注,采诸儒之善,删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