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七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六

熊孺登

熊孺登锺陵人登进士第元和中终藩镇从事诗一卷

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

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尽搜天地物无论此时情

日暮天无云

杳杳复苍然无云日暮天象分青气外景尽赤霄前渐吐星河色遥生水木烟从容【一作龙】难附丽顾步欲澄鲜但见收三素何能测上玄应非暂呈瑞不许出山川

新成小亭月夜

已被月知处斩新风到来无人伴幽境多取木兰栽

和窦中丞岁酒喜见小男两岁

更添十岁应为相岁酒从今把未休闻得一毛添五色

眼看相逐凤池头

寒食

东风泼火雨新休舁尽春泥扫雪沟走马犊车当御路汉阳公主谢鷄球

送僧游山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雪中荅僧书

八行银字非常草六出天花尽是梅无所与陈童子别雪中辛苦远山来

题逍遥楼伤故韦大夫

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逍遥楼上雕龙字便是羊公堕泪碑

戏赠费冠卿

但恐红尘虚白首寜论蹇逸分先後莫占莺花笑寂寥长安春色年年有

与左兴宗湓城别

江逢九派人将别猨到三声月为秋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八月十五夜卧疾

一年秖有今宵月尽上江楼独病眠寂寞竹窗闲不闭夜深斜影到牀前

正月十五日

汉家遗事今宵见楚郭明灯几处张深夜行歌声絶後紫姑神下月苍苍

曲池陪宴即事上窦中丞

水自山阿绕坐来珊瑚台上木绵开欲知举目无情罚一片花流酒一杯

董监庙

仁杰淫祠废欲无枯枫老栎两三株神乌惯得商人食飞趂征帆过蠡湖

赠侯山人

一见清容惬素闻有人传是紫阳君来时玉女裁春服翦破湘山几片云【湘山在泉州郡治後】

送马判官赴安南

故人交趾去从军应笑狂生挥阵云省得蔡州今日事旧曾都护帐前闻

送准上人归石经院

栴檀刻像今犹少白石镌经古未曾归去更?翻译寺前山应遇鴈门僧

寒食野望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

水生风熟布帆新只【一作唯】见公程不见春应被百花撩乱笑比来天地一闲人

湘江夜泛

江流如箭月如弓行尽三湘数夜中无那子规知向蜀一声声似怨春【一作东】风

蜀江水【来自蕃界】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若论巴峡愁人处猨比滩声是好音

寄安南马中丞

龙韬能致虎符分万里霜台压瘴云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甘子堂陪宴上韦大夫

武陵楼上春长早甘子堂前花落迟楚乐怪来声竞起新歌尽是大夫词

青溪村居二首

家占溪南千个竹地临湖上一羣山渔船多在马长放出处自由闲不闲

深树黄骊晓一声林西江上月犹明野人早起无他事贪绕沙泉看笋生

奉和兴元郑相公早春送杨侍郎

征鞍欲上醉还留南浦春生百草头丞相新裁别离曲声声飞出旧梁州

送舍弟孺复往庐山

能骑竹马辨西东未省烟花暂不同第一早归春欲尽庐山好看过湖风

野别留少微上人

若为相见还分散翻觉浮云亦不闲何处留师暂且住家贫唯有坐中山

经古墓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赠灵彻上人

诗句能生世界春僧家更有姓汤人况闻暗忆前朝事知是修行第几身

春郊醉中赠章八元

三月踏青能几日百囬添酒莫辞频看君倒卧杨花里始觉春光为醉人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六

猜你喜欢
  柳永·唐圭璋
  第二十八出 煮海·李渔
  ●卷三·葛立方
  丁卯诗集补遗·许浑
  起造一座墙·徐志摩
  序一(吴澄)·段克己
  原序·汪广洋
  宇宙·闻一多
  张琦·龙榆生
  卷56 ·佚名
  提要·佚名
  卷四十三·梅鼎祚
  卷四百四十三·陈廷敬
  卷八·佚名
  御选元诗卷五十四·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王玉峰

    第三十一齣 驱敌【北点绦脣】〔淨扮张元领兵上〕宝剑风生。绯袍云染。靴尖按踹破天关。怕什么韩和范。铁骑如云剑气雄。金城千里笑谈空。中原谩说多飞将。谁敢燕然勒汉功。自家姓张。名元。字雷复。乃西夏国一员大将

  • ●三朝聖諭錄簡介·杨士奇

      三朝聖諭錄,三卷,明楊士奇撰。楊士奇,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孤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編纂太祖實錄。成祖即位,入內閣典機務。仁宗時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未幾,命為兵部尚書。修太宗實錄,為總裁之一。宣宗

  • 东都事略卷四十五·王称

    列传二十八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也举进士知崇阳县又知浚仪县稍迁太常博士爲荆湖北路转运使入觐除虞部郎中授枢密直学士同知银台封駮司张永徳爲并州帅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按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徳边任若

  •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九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四裔表叙昔先王疆理天下建置侯甸而蛮夷戎狄犹错处内地春秋之世其见于经传者名号错杂然综其大概亦约略可数焉戎之别有七其在今陜西之临潼者曰骊戎即女晋献公以骊姬者

  • 一四 蓝门·周作人

    现在再往南走几步,与灶头间隔着一个明堂,就是台门里第四进屋的西端,本来这一进都是楼房,共有八间,但只有西边两间属于智房。再详细说是兴立两房所有的。后来立房断绝,在光绪乙巳丙午年间由兴房重建,楼下西偏是一条长弄堂,通到

  • 沈众传·姚思廉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祖父沈约,是梁特进。父亲沈旋,任梁给事黄门侍郎。沈众爱读书,文笔很好,初任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那个时候,梁武帝作《千字诗》,沈众为诗作注解。他和陈郡谢景同时被召进文德殿,梁武帝吩咐

  • 卷一百四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六宋 赵汝愚 编总议门总议二上真宗论时政      张知白臣闻创王业期於无穷者必政事为基是以王业盛者其政事必经久可取远大可法然後速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八下·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下 吴元年十二月甲子,上御新宫,以群臣推戴之意祭告于上帝皇祇,其略曰:“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臣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

  • 陈明寿·周诒春

    陈明寿 字受敏。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苏州。兄同寿。家中住址。上海法界白尔路吉益里十四号。未婚。初毕业于南洋公学。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业学校。习机器工程。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

  • 卷三·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三   明 姜寳 撰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諡法胜敌克乱曰庄】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属词谓以继弑君不行即位礼故也闵僖同三月夫人孙于齐胡传夫人文姜也桓公之弑姜氏与焉孔季彦曰文姜与弑

  • 卷三·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      元 吴澄 撰少仪【陆氏曰内则十年学幼仪此篇其类也方氏曰篇中所言不特少者然壮者之仪亦在少时所习郑氏曰少犹小也记相见及荐羞之小威仪范阳张氏曰先儒训少为小其意以为所记者小

  • 卷五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八【十八之一】在旧毛诗卷第十八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毛诗大雅郑氏笺荡考异古本注荡荡法度废壊之貌法度上有言字貌下有也之甚下同 其教道之道作

  • 襄公·襄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公至自晋。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仲孙蔑、卫孙林父子会吴于善道。秋,大雩。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

  • 惟念品第六·佚名

    昔佛在世时。弗加沙王与瓶沙王亲友。弗加沙王未知佛道。作七宝华以遗瓶沙。瓶沙王得之转奉上佛。白佛言:弗加沙王与我为友。遗我此华今已上佛。愿令彼王心开意解见佛闻法奉敬圣众。当以何物以报所遗。佛告瓶沙。写十二

  • 三十六、路逢达道·慧开

      五祖曰:“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且道:“将甚么对?”   无门曰:若向者里对得亲切,不妨庆快。其或未然,也须一切处着眼。   颂曰: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拦腮劈面拳,直下会便会。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七·窥基

    窥基撰三身义林三身义。略以五门分别。一辨名。二出体。三开合废立。四因起果相。五诸门分别。第一辨名者。佛地经说。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金光明经第二卷三身品说。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

  • 南华真经注疏·成玄英

    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改称《南华真经》。《南华真经注疏》即指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和唐成玄英的疏。郭象将向秀《庄子注》述而广之,别为一书,以阐扬老庄思想,认为:“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