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八 江苏巡抚杨魁奏呈续缴违碍书籍单

五○八 江苏巡抚杨魁奏呈续缴违碍书籍单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十六日

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今将苏州书局搜访违碍各书目同续缴重复违碍书籍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掖垣封事》一部,八本。明大梁宋一韩着。

《榕城二集》一部,三本。明金坛张明弼着。

《甲乙编年录》一部,五本。抄本。碧水翁编李清辑。

《东明闻见录》一部,二本。抄本。明瞿共美记。

《思文大纪》一部,二本。抄本。无撰人名字。

《国变纪实》一部,一本。抄本。无撰人名字。

《从野堂存稿》一部,六本。明江阴缪昌期着。

《经武要略正集》一部,二十二本。明庄应会纂。

《抚辽疏稿》 一部,十二本。明李化龙着。

《丁清惠遗集》一部,八本。明嘉善丁宾着。

《謏闻续笔》一部,二本。抄本。张怡着。

《梁溪唱和集》一部,一本。吴应箕、顾杲着。

以上共书十二种,均有谬妄违碍语句,应请销毁。

《明实纪》七部。 《通纪集要》三十部。 《通纪直解》九部。 《通纪辑录》二十二部。《明纪编年》四十八部。 《明纪会纂》四部。 《通纪纂》二十四部。 《捷录大成》四十八部。 《明注略》六部。 《明从信录》五十三部。 《明法传录》二十三部。 《广汇记》三部。 《甲申大事纪》二部。 《颂天胪笔》七部。 《陈眉公杂录》一部。 《东夷考略》十九部。 《边事小纪》一部。 《所知录》三部。 《江变纪略》一部。 《历代帝王统系图纪》一部。 《后场名山业》十七部。 《广古今议论参》六部。 《台中疏略》一部。 《隐秀轩集》九部。 《七录斋集》十五部。 《沆瀣集》二部。 《偶居集》 一部。 《已吾集》八部。 《拟山园集》三部。 《吕留良家训》三部。《白耷山人集》三部。《喜逢春》四部。《两朝从信录》四十七部。《三朝要典》十六部。《三大征考》四部。 《嵞山集》十一部。 《后场纪年》十八部。 《四夷考》十三部。 《白石樵真稿》十七部。《王季重集》三部。 《晚香堂集》二十三部。 《明职方地图》六部。 《陈眉公集》二十三部。《田间文集》六部。 《寒支集》三部。《容台集》二十一部。 《玉镜新谈》二部。《晚村文集》二部。 《卽山集》三十三部。《避园拟存》六部。 《无梦园集》五部。《辽筹》一部。《今乐府》一部, 《太乙山房集》七部。《壶山集》一部。 《曾庭闻集》一部。《石臼集》十五部。 《壑云篇》三部。 《明季遂志录》一部。 《名山藏》二部。《求是堂集》一部。《田间诗集》十部。《惭书》十部。《生气录》三部。 《崇相集》二部。 《文远集》四部。 《宝日堂集》二部。 《抚齐牍草》一部。《择焉小草》一部。 《翰海》四十一部。《兴朝治略》一部。《翰林馆课》一部。《二二场玉函时务考》一部。《策衡》三部。 《环中堂集》六部。 《傃庵野抄》十一部。 《宪章外史续编》一部。 《甲申纪事》九部。 《雪庐焚余稿》二部。 《纶扉简牍》三部。 《酌中志》二十二部。 《启祯野乘》二十二部。《大事记》六部。 《明奏议》三部。《浮山集》五部。 《万历疏抄》二部。 《天佣子集》三十九部。 《钱牧斋尺牍》七十七部。 《独漉堂集》十四部。 《白牙集》三部。《媚幽阁文娱》二十七部。 《中兴颂治》一部。 《晚村讲义》九十四部。 《天盖楼四书语录》四十九部。 《雪屋集》八部。 《泰昌实录》二部。 《守官漫录》二部。 《象胥录》四部。 《夕阳寮诗》一部。 《博物典汇》四十六部。 《孤树裒谈》二部。 《苍霞草》五部。 《吾学编》十部。 《屈翁山诗集》六十五部。 《左忠毅集》九部。 《清閟集》五部。 《公槐集》二部。 《棘门集》五部。《响玉集》二部。 《明经济文录》一部。 《登坛必究》二十三部。《三藩纪事本末》七十五部。《潭西诗集》三部。 《潜确类书》二十五部。 《按辽疏稿》十部。 《书牍》五部。 《明经世编》九部。 《古今治平略》十二部。 《增定皇明馆课》三部。 《苍霞余草》三部。 《名文宝符》九部。 《武备志》三部。《徧行堂集》四部。 《苍霞续草》七部。 《明经济文辑》六部。 《亭林集》二十五部。《干禄集》二部。《周忠毅奏议》五部。 《备变集》四部。《匡时集》七部。 《莲须阁集》十部。 《明季甲乙事略》二部。 《同时尚论录》三部。《邹忠介奏疏》三部。 《明末诏疏》一部。 《金太史集》六部。 《阃外春秋》一部。 《高子遗书》二十五部。 《落落斋遗集》九部。 《楼山堂集》三部。 《策式典》五部。 《策类典》五部。 《列朝诗集》四十八部。 《永历纪年》二部。《元晏斋集》二部。 《先拨志始》十一部。 《历朝通鉴辑略》四部。《翁山文外》二部。 《翁山诗外》十七部。 《李氏焚书》十八部。 《纶扉奏草》一部。 《纶扉续奏草》二部。《明分省人物考》二部。《明名臣言行录》四部。《双槐岁抄》二部。 《续秘籍》二部。 《史外》二部。 《太白剑》二部。《一木堂集》七部。《地图综要》十二部。 《状元策》二十七部。 《峄桐集》一部。 《范玺卿集》一部。 《文太青集》一部。 《读史纲》四部。 《翁山文钞》一部。 《明纪全载》五十一部。 《陈几亭集》十一部。 《岭南三家诗》九部。《道援堂集》六部。 《寰宇分合志》一部。 《明代野史》一部。《羣书备考》九十七部。《啜墨亭集》一部。 《秋士偶编》一部。 《萧然吟》二部。《存笥稿》三部。《明季遗闻》四十六部。 《幸存录》十八部。 《女直考》三部。《燕市诗》一部。《明世法录》八部。 《四六新书》五十二部。 《新书广集》三十四部。 《晚村续集》五部。 《大义觉迷录》十部。 《广东新语》四十九部。《经济录》一部。 《历朝捷录》五十八部。《鸿书》五部。《通纪会纂》六十四部。 《明鉴易知录》十五部。《捷录法原》十四部。《捷录真本》一部。 《留青集》九十部。《八编类纂》七部。《尺牍新抄》十九部。《四六初征》十六部。《萤芝集》五部。《古今全史》二十二部。《天外谈》八部。 《明纪略鼎脔》一部。《感旧集》七十部。 《天下名家诗观》七部。 《广治平略》二十八部。 《东林列传》六十七部。《明人诗钞》七十八部。《辽事实录》六部。《议撮》一部。《杨忠烈文集》七部。 《阅新阁疏草》二部。《广东文集》六部。《孙高阳集》一部。《宝蘂栖诗》一部。 《壬申文选》三部。 《鸿宝应本》三部。 《山晓阁明文选》十五部。 《山晓阁续明文选》三部。 《江左三家诗钞》十部。 《绿雪楼集》一部。 《留垣疏草》七部。 《兵镜》一部。《晦村初集》二部。 《督师纪略》一部。 《文镫岩诗集》一部。《明诗别裁》六十五部。《箧衍集》六十八部。 《行厨集》二部。《梅村集》十二部。

以上各书二百二十九种,共三千十二部,系节次奏进,今重复查出。又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集》三十部,又附缴江西逆犯王锡侯《字贯》一部、内国朝诗观二集》一部、《唐诗试帖详解》十九部、《书法精言》一部,同起出《萤芝集》不全板片一副三百三十块、《明纪全载》板片一副二百三十五块、《天佣子集》板片一副一百八十八块,一并咨解军机处投收销毁,合并陈明。(转录自《文献丛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刘昫
  王隱晉書卷十一·汤球
  ●卷十一·陶宗仪
  卷第一百四十九·胡三省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光宗慈懿李皇后传·脱脱
  赵扌为谦传·张廷玉
  廖永安传·张廷玉
  卷二十九·佚名
  卷一百六·佚名
  卷十九·孔毓圻
  189.狄青不怕出身低·林汉达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沐昂

    附录: 沧海遗珠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着编辑者名氏前有正统元年杨士奇序称都督沐公所选又称其字曰景顒黔寜王之仲子佐兄黔国公爲朝廷鎭抚西南一方考明史黔寜王沐英之子晟爲黔国公鎭云南昂爲右都督倾云南都司

  • 卷二百·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七 沈与求 次韵刘殿院赠钱圃翁 平生丘壑心余事不挂目藜杖南山来要使富幽瞩异哉小玲珑蟠峙苍弁腹修藤结悬崖飞溜响空曲伏石状卧虎腾拏杂奔鹿砑然牙吞吐侧路

  • 赵秉文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 明昌中,应奉翰林文字,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封天水郡侯。开兴元年卒,年七十四。《金史》卷一一○有传。诗、文、书、画皆

  • 卷二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十五·张廷玉

        庞尚鹏 宋仪望 张岳 李材 陆树德 萧廪 贾三近 李颐 朱鸿谟萧彦孙维城 谢杰 郭惟贤 万象春 钟化民 吴达可   庞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江西乐平知县。擢御史。偕给事中罗嘉宾出核南

  •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张廷玉

        吴良 康茂才 丁德兴 耿炳文 郭英 华云龙 韩政 仇成 张龙 吴复周武 胡海 张赫 华高 张铨 何真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雄伟刚直。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

  • 卷八十五 晉紀七·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盡閼逢困敦(甲子),凡二年。   孝惠皇帝大安二年(癸亥、三O三年)   春,正月,李特潛渡江擊羅尚,水上軍皆散走。蜀郡太守徐儉以少城降,特入據之,惟取馬以供軍,餘無侵掠;赦其境內,改元建初。羅尚保太城,遣使求和

  • 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战国策卷四·鲍彪

    宋 鲍彪 注齐【东有菑川东莱琅邪髙宻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乗清河以南勃海之髙乐髙城重合信阳西有济南平原】威王【田齐桓公子元年安王二十四年癸卯】上之事【此东郡濮水之上实衞地】赘子死章子走【皆以名子之犹婴

  • 张亮传·李百药

    张亮,字伯德,西河隰城人氏。年轻时有才干,初事尔朱兆,拜平远将军,因功封隰城县伯,食邑五百户。高祖在晋陽讨伐尔朱兆,兆逃奔秀容。兆手下都秘密地向高祖表示归顺的心意,惟独张亮没有启疏。兆败,窜逃穷山之中,下令亮和苍头陈山提

  • 汝南王元悦传·李延寿

    汝南王元悦,喜爱读佛经,阅读史书,性情不类常人,洒脱不羁,难以揣测。元悦的妻子闾氏,是东海公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元悦并不以礼相待。有个叫崔延夏的人,以旁门左道和元悦交游,给他配合仙药松子白术之类,经常随意外出采药,住在城外

  • 卷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五学校考【十三】祠祭褒赠録後【三】雍正十三年训勉圣裔皇上御极之初衍圣公孔广棨入觐奉上谕至圣先师功在万世我皇考尊师重道备极敬诚典礼之隆超越往古尔为後裔尚躬行实践勤学读书勉为

  • 卷十一·傅恒

    <经部,春秋类,御纂春秋直解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十一【壬辰】敬王十有一年定公名宋昭公弟亦襄公庶子也元年昭以去冬薨定以今夏立鲁盖半载无君矣乃即以定之元冠年者史追书也圣人因之以系国统也春先君防既逾年嗣

  • 西来演说集弁言·太虚

    概夫黄杨运厄,中原板荡,而蜀境未康,人尤憔悴!忧时之士,悲愿莫抒,困极思感,因歆予乐之求而丐救于释尊;于是数百年衰歇之佛学,始稍稍讲明于成都,渐及于全川;成都佛学社其矫矢也。然病需医,津需梁,况泛叶舟于怒涛骇浪中,不有良柁师,彼岸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耶舍。聪明利根。极大巨富。阎浮提中。最为第一。服天冠璎珞。著无价宝屐。其于中夜。与诸妓女。相娱乐已。各还寝息。忽从眠觉。见诸妓女。或有伏卧。或有仰眠。头发蓬

  • 徐志摩小说选·徐志摩

    本书收录了《吹胰子泡》《童话一则》《小赌婆儿的大话》《香水》《珰女士》等五篇小说。徐志摩的小说华丽而令人神往,遗憾的是他的小说长期被人所遗忘!打开志摩的小说,犹如打开了一坛陈年的琼浆,犹如深山里采撷到一去奇花

  • 坦庵词·赵师侠

    又名《坦庵长短句》。词别集。南宋赵师侠(一作“师使”)撰。一卷。师侠,字介之,新淦(今属江西)人。燕王德昭七世孙,淳熙进士,曾为江华郡丞,宦迹遍及湘、赣、闽。与叶梦得有交往。此集收词一百五十四首,为其门人尹觉编

  • 妇人集·陈维崧

    一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 (今属江苏)人。康熙十八年 (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馆修《明史》,后病卒。著有 《箧衍集》(已著录)。是集收录了有关明末清初一些颇有才气和行为贞烈

  • 古文孝经孔氏传·孔安国

    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经 一卷。旧本题汉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注音。孔安国,字子国,西汉著名经学家。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皆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