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奏谳书十六

原文:

淮陽守行縣掾新郪獄,七月乙酉新郪信爰書:求盜甲告曰:從獄史武備盜賊,武以六月壬午出行公粱亭,至今不來,不知在所,求弗得,公粱亭校長丙坐以頌繫,無繫牒,弗窮訊。七月甲辰淮陽守偃劾曰:武出備盜賊而不返,其蹤蹟類或殺之。獄告出入廿日弗究訊,吏莫追求,坐以繫者無繫牒,疑有奸詐,其謙求捕其賊,復其奸詐及知縱不捕賊者,必盡得,以法論。.復之:武出時,與髳長蒼……蒼曰:故為新郪信舍人,信謂蒼,武不善,殺去之。蒼即與求盜大夫布、舍人簪褭余共賊殺武于校長丙部中。丙與發弩贅荷捕蒼,蒼曰:為信殺。即縱蒼,它如劾。.信曰:五月中天旱不雨,令民[上“羽”下“于”] ,武主趣都中,信行離鄉,使舍人小簪褭[“辶”内“部”在半部分]守舍。武發  ,信來不悅,以謂武,武踞不跪,其應對有不善,信怒,扼劍驀詈,欲前就武,武去。居十餘日,信舍人來告信曰:武欲言信丞相、大守。信恐其告信,信即與蒼謀,令賊殺武,以此不窮治甲之它,它如蒼。丙、贅曰:備盜賊,蒼以其殺武告丙,丙與贅共捕得蒼,蒼言為信殺,誠,即縱之,罪,它如蒼。詰丙、贅、信:信,長吏,臨一縣上所,信恃,不謹奉法以治,至令蒼賊殺武;及丙、贅備盜賊,捕蒼,蒼雖曰為信,信非得擅殺人,而縱蒼,皆何解?丙等皆曰:罪,無解。. 言如信,布死,余亡不得。診問蒼、信、丙、贅,皆關內侯。信有侯子居洛四楊里,故右庶長,以堅守滎陽,賜爵為廣武君,秩六百石。蒼,壯平君,居新郪都隱(?)里;贅,威昌君,居故市里;丙,五大夫,廣德里。皆故楚爵,屬漢以比士,非請侯子。布、餘及它當坐者,縣論。它如辭。.鞫之:蒼賊殺人,信與謀,丙、贅捕蒼而縱之,審。敢言之,新郪信、髳長蒼謀賊殺獄史武,校長丙、贅捕蒼而縱之,爵皆大庶長。律:賊殺人,棄市。.以此當蒼。律:謀賊人殺人與賊同法。.以此當信。律:縱囚與同罪。.以此當丙、贅。當之:信、蒼、丙、贅皆當棄市,繫。新郪甲、丞乙、獄史丙治。為奉當十五牒上謁,請謁報,敢言之。

译文:

淮阳郡郡守巡行新郡县录囚文书。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七月乙酉(初二),新郪县令信爰书:求盗甲报告:甲随从狱史武外出巡查盗贼。武于六月壬午(二十九日)出巡公梁亭,至今未归,不知去向,寻找没结果。公梁亭校长丙怀疑是求盗甲杀害的。没有逮捕证,就将甲关押起来,也不审问。

七月甲辰(二十一日),淮阳郡郡守偃举劾。新郪县狱史武出巡盗贼至今未返回,有迹象表明,他可能已被人杀害,告发到县狱已有二十天左右,倘未审讯。县廷未经查巡追究,就认定告发人求盗甲为嫌疑犯,没有下拘捕证,就将其关押在狱中。此案疑有奸诈。应追捕杀人凶手,查明其中的奸诈,对于故纵而不逮捕贼人者,务必彻底查清,以法论处。

经复审得知:狱史武外出时与髳长苍……苍供认:从前曾是新郪县令信的舍人。信曾告诉苍,武不是好人,将他杀死。苍就和求盗大夫布、舍人簪袅余共同将武杀死在校长丙的管区内。丙和发弩士卒赘将苍抓获。苍供认是根据县令信的吩咐而杀的。校长丙随即将苍释放。其他情节与劾书所说相同。

信供认:五月中天旱无雨,便命令百姓举行求雨祭祀。由武负责主持城中的祭祀活动。信外出巡视各乡,并指使舍人小簪袅[“辶”内“部”在半部分]看家。武却派遣信的小舍人[“辶”内“部”在半部分]参加求雨祭祀的舞蹈。信回来后很不高兴,并为此而质问武。武见信时坐而不跪,答问很不和善。信很愤怒,握剑大骂,向武逼进。武走开了。过了十几日,信的舍人莱告诉信:武要向丞相、太守告发信。信害怕告发,即与苍合谋,令杀害武。因此不深入追究求盗甲与此相关的案情。信交代的其他情节与苍所说相同。

丙、赘供认:二人均以预防盗贼为职责。苍将其杀害武的事诉了丙。丙和赘共同将苍逮捕。苍说是为了信而杀害的。事实确是如此,即把苍放了。这是犯罪。其他情节与苍所说相同。

诘问丙、赘、信:信作为长吏,高居一县之上,自恃位高权重,不依法治事,以至于命令苍杀害武。丙、赘二人的职责就是预防盗贼。但抓获杀人犯苍后,又把他放了。苍说是为县令信而杀,难道信可以随意杀人,就将苍释放了?你们对这些作为有何辩解?丙等均承认是犯罪行为,无可辩解。

[“辶”内“部”在半部分]的交代与信的口供相同。求盗布已死亡,另一参与杀人者余在逃,尚未抓获。

验问:苍、信、丙、赘是否都是关内侯?信是侯爵之子,居住雒阳杨里,原为右庶长,因坚守荥阳有功,赐爵为广武君,秩六百石;苍,爵壮平君,居住新郪县都隐里;赘,爵威昌君,居住故市里;丙,五大夫,(居住]广德里。都是原来楚国爵位,可与汉时的士相比,并非诸侯子。布、余,以及其他当坐罪者,县廷已经断决。其他问题见状辞。

审定:苍故意杀人,信主谋,丙、赘抓获苍后,又将其释放,一切经审讯属实。兹禀告如下:新郪县县令信、髳长苍共武。校长丙、赘捕获苍后,又将其释放。爵皆大庶长。

《律》:“贼杀人,弃市。”按此条律文判处苍的罪。

《律》:“谋贼杀人,与贼同法。”按此条律文判处信的罪。

《律》:”纵囚与同罪。”按此条律文判处丙、赞二人的罪。

判决:信、苍、丙、赘等皆判处弃市刑。拘押监狱。

新郪县令甲、县丞乙,狱史丙审理。呈上本案有关文书五件,请断决批示。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三回 三镇连兵张家覆祀 四王僭号朱氏主盟·蔡东藩
  卷三十六下·朱熹
  李春来朱桂珍之狱·佚名
  二百八十六 江宁织造隋赫德奏细查曹(兆页)房地产及家人情形摺·佚名
  目录上·鄂尔泰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自序·施景琛
  卷四·张廷玉
  汪泽民传·宋濂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三·丁传靖
  卷十八·雍正
  卷一百二十七·雍正
  卷三十九·宋敏求
  卷六十九·佚名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荆南倡和诗集·周砥

    元周砥明马治仝撰过任彦升钓台马治寂寂山水郡依依今古名斯人同化尽系缆旧台倾汀树烟中没寒禽沙际鸣无人坐垂钓永念彼平生【任有出宜兴郡哭范仆射诗序云永念平生】周砥雪树参差短寒山迢递明春流钓台没残照夕岚轻万化同

  • 卷二百八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二槐类七言古孔林瑞槐歌       【元】纳 延阙里隂隂槐树古百尺长柯挟风雨宻叶盘空拥翠云深根贯石流琼乳苍皮皴蚀纹异常天成篆籕分毫芒防丝萦错科斗乱云气飞动龙鸾翔

  • 卷一百三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狩猎类五言古和诸葛览从军游猎    【陈】张正见治兵耀武节纵猎骇畿封迅骑驰千里高罝起百重腾防毙马足饥鼯落剑锋云根飞烧火鸟道絶禽踪方罗四海俊聊以习军戎和张侍中看猎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弘治四年十一月癸酉朔钦天监进弘治五年大统历 上御 奉天殿受之赐给文武百官颁行天下○晋府革爵方山王钟铤奏乞复爵前后凡五十余疏不允至是复援赵府南乐王例以请礼部覆奏 上曰钟铤革爵为紊乱宗支重事与上王所犯不同难

  • 卷之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五百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五月。乙卯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子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都察院代递广东道员潘文铎、请革秕政以清盗源一摺。广东闱姓。久经承饷。暂

  • 卷之七十九·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九 传第六十三 阿拉善厄鲁特部总传 阿拉善厄鲁特部至 京师五千里东界宁夏西界甘州南界凉州北界瀚海袤延七百余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下·袁枢

    宋 袁枢 撰秦并六国【二】周赧王元年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齐伐燕取子之醢之遂杀王 齐宣子薨子哙 湣王地立】二年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荘豹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

  • 南唐书卷十八·马令

    宋 马令 撰亷隅传第十三呜呼崇高富有人之所欲也其崇高乎天地之间者若鹪鹩巢于一枝一枝之外无所居也其富有于万物之上者若偃防饮于长河满腹之外无所容也天地亦大矣万物亦众矣一身之所为曽未得其万万之一而固已厌足则

  • 程思廉传·宋濂

    程思廉,字介甫,其祖先系洛阳人,元魏时迁云中,安家于东胜州。思廉因太保刘秉忠的荐举,在裕宗王府内供职,以谨慎老实称著。后命为枢密院监印。平章政事哈丹巡视河南,任命他为都事。丞相史天泽尤其器重他。此时,正规划攻取襄樊,任

  • 卷七上·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七上     宋 沈枢 撰宰相门 李克答魏文侯置相之问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戚臣在

  • 卷一百八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赏罚晋悼公时郑人赂晋以师悝师触师蠲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悼公以乐之半赐魏绦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绦辞

  • 卷九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襄公三十年考异足利本传三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三作二永怀堂同 士文伯曰然则二万二千六百有六旬也二千作六千永同注亥字二画在上

  • 附錄二   瑜伽菩薩地決擇釋〈原出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及八七〉·欧阳竟无

      復次菩薩邪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勝利應當了知.菩薩於正   行中安立法行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應當了知.菩薩能生淨信譬喻應當了知.菩薩   於正行中安立所學應當了知.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六(小乘论音)·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阿毗昙八揵度论三十卷 玄  发智论二十卷 琳  法蕴足论十二卷 琳  集异门足论二十卷(上帙十卷琳下帙上卷音入后卷)  右四论八十二卷同此卷音。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澄观

    如来名号品第七(入第二会)疏。二会来意者。于中有二。一对后辩来。以一分六会。今是初故。又前举下对前辩来疏。又远答名号海问者。自是十海为总意耳疏。佛于其中说普法者。就此普法自有四义。一境智合说。真俗双照曰

  • 太清修丹秘诀·佚名

    太清修丹袐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书分三节,言内丹法:首为《采神灵砂修丹法》。其法先服美食药物补气,导引行气、漱咽津液以种砂,然后用白细瓷盆淘取金砂,密封贮之,然后依法服

  • 东林十八高贤传·佚名

    往余令钟陵。曾过东林寺虎溪桥上远公社。竟作牛马走骚驿之场。为之慨然。去今十余年。乃得东林十八高贤传读之。诸公皆粪壤富贵。膏肓泉石。心超净秽之区。境际人天之胜。令人脉脉心动。抠从亡阶。况亲承接引。妙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