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八

雍正二年四月

上谕十九道

初三日怡亲王等议奏副河道总督嵇曾筠请设标下河兵应不准行奉

上谕嵇曾筠已授副总河职衔伊奏请添设河兵一事尔等议覆无庸添设但总河驻劄南河兼管运河於河南黄河相去甚远猝有紧要工程实难相顾故将河南黄河另着副总河管理若无标下官兵难共驱使总河标下十河营兵数甚多或令齐苏勒酌拨分给务期永远可行尔等详议具奏

又三法司议奏侵隐庄亲王财产之府佐领下人焦弘勲拟绞监候秋後处决奉

上谕杨缵绪田家谷俱有言职风闻事件向许奏闻焦弘勲一案三法司堂官俱已画题伊等并不画题若议罪之处与伊等意见不合即应另行啓奏伊等既不画题又不另奏非欲沽名即系狥私尔等传谕杨缵绪田家谷令其明白囘奏此案既有御史二人不肯画题该部不行声明亦属不合嗣後凡会稿事件如有不画题者尔部即行声明具奏

初五日奉

上谕据苏尼特阿霸垓阿霸哈纳尔蒙古人等俱称连年灾伤今又遭大雪牲饩俱已倒毙等语若差官查奏始行加恩则现今乏食之人恐至饥馁着参领多索里侍卫纳兰驰驿前往查核发户部帑银二万两前去会同阿霸垓公德木楚克逐一查明计算实在无畜牧不能度日者将此银两着四旗酌量散给均使沾恩初七日奉

上谕自戊子年来朕之无知兄弟数人种种妄行以致

皇考暮年愤懑之处难以枚举未尝贻

皇考一日之安也是以肌体消瘦血气衰耗伊等非惟不自引咎毫无爱恋之心且固结党援希图侥幸由来人矣伊等如此妄行朕时时殚竭心力寛慰

皇考保全伊等不但伊等知之谅亦衆所共知也朕即位後不念旧恶惟笃兄弟之谊恩予包容指示教诲冀其改过以期终始保全伊等不知感恩罔悛旧恶益复妄行在昔

皇考时朕尚以兄弟之故如彼周旋岂今绍承大宝而有凌逼兄弟指瑕求疵之理乎允禩素行隂险狡诈

皇考深知曾於朕兄弟前屡降

谕旨不可悉数亦难悉记今姑举其一与衆知之康熙五十

三年

皇考自热河囘銮驻驆要亭允禩遣人以将毙二鹰上进皇考

皇考甚怒朱批

谕旨以示朕及诸皇子捧閲之下俱无奏言朕独缮摺具奏

所批

谕旨诚亲王收贮现今缴上谅此

严旨允禩未必得知即允禵亦断不以告也

皇考所遗谕旨诸王大臣一经捧閲即知之矣朕岂有意凌虐苛责之哉自朕即位不计允禩从前诸恶惟念骨肉兄弟优封亲王任以总理事务理应痛改前非感朕包容委任之意输其诚悃以辅朕躬乃不以事君事兄为重犹以同辈诸弟允禟允禵为伊出力之故怀挟私心由此观之其大志至今未已也诸凡事务不实心办理有意隳废使朕受不美之名且每遇奏事并不身到亦不检点苟且草率付之他人故激朕怒以治伊罪朕断不使伊志得遂也朕之此弟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非允禟允?等可比朕今惟加以教诲令其囘心改过至诚佐理政治堪为得力之人斯不但成朕友于之谊亦以全

皇考慈爱之衷伊果抒忱於朕即无异尽心於

太祖

太宗

世祖

圣祖矣如此则诸王大臣谁复外视伊者不但伊自受恩传之子孙亦永永勿替若仍不知悛改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寛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昔

皇考年十五执巴图鲁公鳌拜往事可鉴朕若果欲将允禩治罪当令其不及措手岂有於衆前三复教诲之理朕实望其囘心耳尔诸王大臣亦宜时加劝化务令改悔并皆留心详视允禩果能囘心改过明於君臣大义感激朕恩表里如一尔等即据实陈奏若怙过不悛亦断不可隐讳允禩

圣祖仁皇帝之子朕之弟也安可目视其日即於凶恶乎伊之善恶若不据实奏明稍有隐匿非惟负朕更有何顔瞻拜

景陵朕向日并无希望大位之心倘如伊等营谋朕亦不让伊等伊所纠合之人朕岂不能纠合伊能市私恩小义之名朕岂不能邀取朕素无此志他人容或不知深知朕者无过允禩也

皇考以大位付朕朕念

皇考四十五年顾复深恩勉承大统仰荷

皇考诒谋之重大夙夜只惧不遑寝食天下几务无分巨细务期综理详明朕非以此博取令名特以钦承

列祖开创弘基仰体

皇考付托至意为

社稷之重勤劳罔懈耳尔诸臣内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谓允禩贤於朕躬有足取重之处能有益於

社稷国家朕即让以此位不少迟疑为君非易事若只图一

身逸乐亦复何难必欲继美

皇考则更无难於为君者矣朕既受

皇考所付重任则朕之一身上关

宗庙

社稷不得不为

皇考之圣神犹防允禩等之奸恶不能一日寜处朕身视皇考何如耶且於

皇考则为父子於朕则为兄弟父子之於兄弟相去甚远伊

等在

皇考时毫不逊顺恣意妄行匪朝伊夕至今犹然不止所当

深虑朕可不念

祖宗肇造鸿图永贻子孙之安乎大臣等参奏允禩摺子曾与诚亲王恒亲王淳亲王看过王等云此所奏虽是而犹未尽

皇考大内所降谕旨伊等不知之处甚多随以

皇考从前所降谕旨缮摺具奏尔等将此摺传示诸王大臣

又奉

上谕允禩既再三恳求奏称若将各摺宣示诸王大臣臣更有何顔面行走等语

皇考所降朱笔谕旨与朕比时囘奏摺子传示衆人之处着暂行停止俟其改悔其诚亲王及大臣等所奏摺子着宗人府内阁一并钤印封固内阁另行敬谨存贮又

谕刑部朕惟明刑所以弼教君德在於好生从来帝王於用刑之际法虽一定而心本寛仁是以虞廷以钦恤垂训周书以慎罚为辞诚以民命至重凡少涉疑之案寜过乎仁无过乎义也朕自临御以来一切章奏无不留心细览於刑谳一事尤加详慎诚恐法司未能平允情罪未能悉当朕心深用恻然故凡京城及各省题奏谳狱但少有可矜者无不法外施仁量加末减独念朝审重囚其情实者刑科必三覆奏闻勾除者方行处决而外省情实重因惟於秋审後法司具题即咨行该省无覆奏之例朕思中外一体岂在京诸囚宜加详慎在外省者独可不用详慎乎人命攸关自当同仁一视自今年为始凡外省重囚经秋审具题情实应决者尔法司亦照朝审之例三覆奏闻以副朕钦恤慎罚之至意尔部即遵谕行

初八日允?奉使口外不肯前往於雍正元年十二月进张家口揑称有

旨令其进口居住兵部奏

闻奉

旨交廉亲王允禩议奏允禩以作速行文令允?仍旧前往并将不行谏阻之长史额尔金交部议处等语具奏奉

上谕览所奏殊为多事允?於中途私囘不肯前往原奉差遣之处今又何必令其出口若仍令出口似朕有意将伊逐往严寒之地矣朕若遣往自必令伊前赴喀尔喀地方伊既已进口亦听其自便至额尔金原非允?意之所重现今指使允?之人尚未处分额尔金何必治罪着允禩再议具奏 允禩奏请将允?革去多罗郡王撤其所属佐领没入家产解囘交宗人府永远禁锢奉

上谕所奏着交诸王贝勒贝子公及议政大臣详议具奏允?卑鄙性成行止妄乱文学武艺蒙

皇考训谕数十年终於一无所成平生无一事可以上慰皇考圣心贻

皇考一日之悦豫抑且赋性隂险朕兄弟中最为微末无耻之人既不自知其庸懦无能又不肯安分守己恣意倔强览廉亲王所奏允?恶蹟似无虚语数十年来朕诸兄弟

皇考何尝藏诸深宫之中各人行谊昭然在人耳目不惟朕之兄弟知之举国孰不知之耶诸王大臣等务期各秉公忠维持大义自出意见议奏倘稍有迎合之念及苟且照廉亲王所奏议覆之处岂特隳坏尔等臣节更有何顔瞻拜

景陵且廉亲王所奏或出至诚或蓄他志在朕犹自迟疑未信此事惟赖诸王大臣公忠办理着速议具奏比时诸王大臣奏允?奉使不肯前往诈传

旨意私自进口不法已极应革去郡王撤囘佐领交宗人府永远禁锢臣等所议实秉至公即有

谕旨寛免允?臣等必不奉

诏奉

上谕此事交尔等公议欲识诸王大臣之意耳如欲治允?之罪则竟治其罪矣朕非不能执法之主岂有委尔等治罪之礼览诸王大臣议奏朕非鄙薄尔等所见实有不到允?朕弟也国法具在犯法即应治罪朕岂避加罪於弟之名而委之於人乎允?之事交与允禩者特以观其如何处置并无他意向来允禵允禟允?等俱奉允禩为师伊所指示即便遵行故朕望允禩教诲伊等使之改过乃不但不行教诲反激成伊等妄为朕所差遣之处竟不前往私囘观望居住口外数月又称奉旨进口如此不法任意妄行皆由允禩指示其意惟欲朕将伊等治罪以受不美之名允禩见小不明大体岂知此等无理无义乖戾犯法之弟治之以罪适足以昭朕无私之善政何碍之有经史谓社稷为重君次之若令朕躬有无益於

社稷诸王大臣以

社稷为重仿伊尹放太甲之所为朕亦视为忠爱之臣若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人等戴朕如父母畏法如雷霆则朕躬上关

社稷苟无益於朕躬即无益於

社稷矣朕今施以恩泽而不知感喻以法令而不知惧朕当

社稷为重虽系兄弟亦难顾惜朕自当明罚勅法候降谕旨此事诸王大臣理应将允?素行与今所作之罪明白指陈或照允禩所议治罪或加等减等治罪之处请旨定夺朕自降谕旨岂有以朕弟而听诸王大臣擅自定议之理乎此权亦不可付之诸王大臣也

初九日奉

上谕禁止私刨人参者原为穷民入山伤生者甚多所以立法甚严旧定律例不论已得未得俱解送刑部嗣以未得参之人未免往返拖累为可悯恻故於盛京刑部监禁每年差官前往审理朕思伊等俱系图利穷民春夏时被获监至九月十月方得审结延挨月日身受寒暑风雪饮食不能随时多致疾病死亡甚属可悯寜古塔有将军办事御史盛京有将军刑部并副都御史永福嗣後将各地方所获者即行审理作速完结年底令审理各官将一年内审结之案彚齐具本啓奏自今年为始将审理偷刨人参事件之部院衙门堂官停其差遣如此则案内之人无久禁冻馁之苦累矣

谕江南总督查弼纳漕运总督张大有署理江苏巡抚何天培朕惟漕运所经河道固以通国廪之挽输亦以便商民之利涉旗丁与商民自应一视同仁无容偏护而偏累也去年因秋冬雨少河流淤浅而旗丁人等不顾漕运维艰任意揽载客货致船重难行闻今春丹阳常州等处地方及沿途遇浅槩拏商船起剥且借名需索贪暴公行得贿者虽空船亦行释放不遂其欲者勒令当差有将货物行李抛弃河干纷纷露积或为风雨所损伤或为盗贼所窥伺该管漕运文武官弁漫无约束毫不经心小民营贩资生何以堪此扰害尔等系地方大吏皆当实心体恤稽察周详奉谕之後或再有起剥之事当各严饬所属官弁申明约束不得仍蹈前辙并出示遍谕军民人等使知朕一体轸恤之至意至张大有身任总漕粮艘往来乃其专责尤宜整肃纲纪厘奸去弊严明驭下毋使玩法犯科乃往往固执己见袒护下属任其沿河盗卖漕粮兼倚势藐法贻累地方甚属不合今除已往不深究外嗣後若仍不加意约束属员有心纵容及失於觉察再经朕访闻定行严加议处其钦承毋忽

十九日九卿等遵

旨询问御史田嘉谷杨缵绪会议焦弘勲一案不肯画题又不另议缘由具奏又田嘉谷杨缵绪各明白囘奏奉

上谕焦弘勲一案田嘉谷杨缵绪如何不画题若有不慊意处即当两议或将不画题缘由缮摺奏闻不然即应同三法司画题具奏言官尚许风闻言事乃在与议之例既不两议又不奏明缘由又不画题躭延命案是属何心因朕问及躭延之故始知由伊等不画题所致伊等既故为隐瞒设朕不问及不知伊等之不曾画题竟照法司所议完结伊等必退有後言以为人命案件三法司大臣官员不能详审定案是以我等不曾画题借此邀名干誉无所不至古人慎重民命每戮一人必谋之左右谋之大夫更谋之国人今纵不能谋之国人如何与议官员内尚尔议论不能全同况朕自即位以来屡经面谕大臣官员务宜矢公矢慎同寅协恭不可少有偏私拘执意见如有於心不合之处不妨奏闻朕自有定夺朕深望尔等之直言陈奏尔等自应仰体朕心直陈所见今观田嘉谷杨缵绪之所为是专务虚声自树党援非愚昧无知即其心叵测此等人如何用得事虽微小亦不可不防微杜渐此风断不可长田嘉谷杨缵绪着革职囘籍今尚在三年之内故但令革职囘籍如三年後大小臣工尚不能满汉一体同心协力犹有各执己见邀誉盗名者朕必治以重罪

十五日奉

上谕朕於朝会大典行礼有年见我满洲礼仪甚属废弛大非尊君敬上之道我

皇考神圣寛仁如此等处虽经目覩一切包容若为不知故

稽查之大臣官员仰见

圣度寛宏遂皆视为寻常并不约束纠参渐致疎忽不谨朕今即位既已深知若不整理严禁将来流弊无所底止我

皇考在位六十余年天下军民每一言及尚无不额手感戴而居官者反不知敬礼可以为人乎且

皇考在位六十余年深仁厚泽遍及四海九州而朝堂之上尚有不知竭诚尽敬干犯法纪者朕今何所恃而望衆人之无不致敬尽礼耶此等愚昧之人非可以寛仁感化祗得以法令治之国家大典攸关君臣大义所系朕亦无如之何朕自御极以来屡有谕旨近又申饬严禁乃奉旨未几而李建勲罗植於行大典礼之日即显违朕旨着将二人俱革职拏送刑部监候秋後正法并饬谕该稽察之御史侍卫等嗣後加谨严查遇有失仪者即行纠参若不纠参经朕另派之人查出必重治伊等之罪

十七日

谕太常寺赞礼郎读祝官内有人材可用办事勤慎者尔等即行题奏令其部内办事仍兼管行走亦无贻误祭祀之事再赞礼郎读祝官除祭祀外并无别事有常在园馆醉饮至祭祀之处犹有酒气者此等人虽能读祝尔等亦必题参革退

十八日署京口将军李杕奏请领催刘起鹏等补授骁骑校奉

上谕各省此类记名人甚多缺出之时皆将记名人题补但未记名之人若无补用之途伊等何以効力行走着该部行文各省将军等将未记名人内有人材可用弓马娴熟尽心効力者?选具奏

十九日奉

上谕前有条奏妇女入庙进香成羣聚会混杂行走妄费无益及入於别教妖言惑衆理宜禁止者曾降旨准行但并未禁止民人於名山寺庙中礼拜也今闻凡系寺庙槩行禁止不许民人叩拜又往髻山进香人等於金盏河地方挂号取税皆与朕旨不合其禁止太过之处在京着礼部查明具奏金盏河地方交与直隶巡抚令其查明具奏

二十日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青海大捷献俘

太庙是日

皇上御午门受俘奉

上谕此次平定青海实乃

皇考留贻之功故捷音到日恭告

景陵今造逆首恶吹拉克诺木齐等三人槛送到京朕令议

献俘

太庙之礼以慰

列祖在

天之灵诸王大臣等乃议及受俘归功於朕非朕本心可否祗行献俘不行受俘之礼诸王大臣等再察典礼具奏二十四日都察院奏请将散给流民余剩银两存贮五城以备赈饥粥饭柴薪等用奉

上谕此银存贮五城备用甚好遇有掩骸之事亦於此项银内动用但须核实毋得冒滥

二十六日奉

上谕允?不肯前往奉差地方并不请旨私自囘来诈称抱病任意出入边界朕已寛容数月伊毫无惶惧之意

公然违旨居住彼处近召入王大臣等严降谕旨允?未尝不知亦竟不差一人前来谢罪奏请殊失臣节其以朕为不能治伊之罪乎允?素系凶暴无知之人着革去王爵调囘京师永远拘禁将允?之子与伊家产佐领下人员如何措置并拘禁处所着各该管处另行请旨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七十·毕沅
  卷一百八十八 嘉祐三年(戊戌,1058)·李焘
  卷四前赵录四·崔鸿
  ●卷二·周密
  卷第十五·徐鼒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四  相鉴·于慎行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引用书目·李天根
  卷十一 哀帝纪 第十一·班固
  丑闾传·宋濂
  任栋传·张廷玉
  卷二十一·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家馀论·尚鎔

    曹子建《赠白马王彪》诗第六首,忽作旷达语,弥觉沉痛难为怀,而文势亦倍深曲矣。少陵“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等句,当从此等脱胎。子才仿《赠白马》诗,只知蝉联而下,略无纡

  • 笔札华梁 全文·上官仪

    ○ 八 阶   一咏物阶。二赠物阶。三述志阶。四写心阶。五返酬阶。六赞毁阶。七援寡阶。八和诗阶。  第一,咏物阶。诗曰:“双眉学新绿,二脸例轻红。言模出浪鸟,字写入花虫。”又曰:“洒尘成细迹,点水作

  • 第四折·关汉卿

    【正宫】【端正好】任劬劳,空生爱,死魂儿有国难投!横亡在三个贼臣手,无一个亲人救。 【滚绣球】俺哥哥丹凤之目,兄弟虎豹头,中他人机彀,死的来不如个虾蟹泥鳅!我也曾鞭督邮,俺哥哥诛文丑,暗灭了车胄,虎牢关酣战温侯。咱人“三寸

  • 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六·赵尔巽

      岳起 荆道乾 谢启昆 李殿图 张师诚王绍兰 李奕畴 钱楷 和舜武   岳起,鄂济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议叙,授笔帖式。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

  • 靖康朝野佥言 全文·佚名

    靖康元年丙午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至京城下,粘罕于城南青城屯兵,斡离不于城北刘家寺屯兵,环城列栅分地,为必拔之计。 闰十一月初六日卯时,有大星东南落,流光数丈。初七日,不见斗二夜。初八日夜,遗火焚蔡京宅,火光亘天,邻屋

  • 卷之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四一 不辩解说下·周作人

    这篇论“辩解”的文章是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〇)里所写,是去今二十年前,那时只为要写一种感想,成功一篇文章,需要些作料,这里边的杨恽嵇康,梭格拉底以及林武师,其实都是肴馔的“垫底”,至于表面的“臛头”实在只是倪元镇这一点。

  • 一 伏见馆·周作人

    鲁迅往日本留学,头一次往东京是在壬寅(一九〇二)年二月,至丙午(一九〇六)年夏回乡结婚。秋天再往东京,这里所说的是第二次的事情。那时他已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中途退了学,住在本乡区汤岛二丁目的伏见馆里,房间在楼上路南这一排

  • 梁太祖本纪·欧阳修

    (上)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宋州砀山午沟里人,其父朱诚是私塾教师,长兄朱全昱,次兄朱存。父死家贫,无法生活,跟随母亲到肖县刘崇家当佣工为生。朱全昱无其他才能,但为人诚实厚道。朱存、朱温有力气,朱温尤其凶猛强悍。唐僖宗

  • 第八章 后汉之兴·吕思勉

    第一节 更始刘盆子之败新市、平林之兵,本属饥民,苟以救死,徼幸昆阳一胜,王莽自亡,更始移都长安,遂若汉室复兴者。然功业终非可幸致,新市、平林诸将,其无规模大甚,遂至为赤眉所覆,而赤眉之不成气候,尤甚于新市、平林,于是出定河北

  • 二十九年·佚名

    (癸未)二十九年清康熙四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未,謝恩正使臨昌君焜、副使沈枰、書狀官李世奭,復命,上引見。枰、世奭,以兩西災荒孔棘,請移粟賑救,停捧軍布,命令廟堂稟處。1月3日○己酉,上謁太廟。1月4日○庚戌,流星出翼星下。

  • 卷五·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五     宋 范处义 撰 卫 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淇奥之序取诗之数语以形容卫武公之德曰有文章即诗之有匪君子也曰又

  • 卷第二十二·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二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七世中杭州龙华寺灵照禅师法嗣七人台州瑞岩师进禅师台州六通院志球禅师杭州云龙院归禅师杭州余杭功臣院道闲禅师衢州镇境遇缘禅师福州报国院照禅师台州

  • 身心之病及其医药·太虚

    ──十五年三月在江苏省立医科大学讲──现在所提出来的题目,因为、我觉得佛学与医学有相通之点。但是命题所包括之范围极为广泛,于此短小时间不能细为分析,只好撮其概要,共诸君略作讨论。通常有一譬喻,佛陀如医师,佛教徒─

  • 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印光

    汝欲光令汝圆觉妙心,廓然开悟(此心乃佛所证之心)。寂光真境,常得现前(此境乃佛所居之境)。《莲池愿文》虽有此语,切不可发痴欲其即得。若欲即得,必定著魔发狂,佛也不能救矣。譬如小儿,扶墙而走,尚难不跌倒。而欲飞行长空,遍观四海

  • 投笔肤谈·何守法

    中国明代军事理论著作。著者署为西湖逸士,似即为撰音点注的明代浙江人何守法,身世及生卒年不详。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弘锡堂刊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译注本。本书分上下卷,共13篇,以示“仿《孙子》之遗旨”(西

  • 市声·姬文

    章回小说。近代姬文著。二卷三十六回。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为背景,集中叙述了晚清工商界情景,表现了工商业者的生活及心态。书叙浙江鄞县巨商华达泉,欲与洋商争雄,挟资百万,在沪开公司,因用人不当,破产回乡。扬州豪商李伯

  • 奇女子传·吴震元

    明吴震元搜集历代女子“奇节者、奇识者、奇慧者、奇谋者、奇胆者、奇力者、奇文学者、奇情者、奇侠者、奇癖者”编纂成《奇女子传》。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卷十二《琐语之属》著录:“《奇女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