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伍员谏许越平(哀公元年)

——穷寇不可不猛追

【原文】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1),报檇李也(2)。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3)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嚭以行成(4)。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尽(5)。’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6),灭夏后相(7)。后缗方娠(8),逃出自窦(9),归于有仍(10),生少康焉。为仍牧正(11),惎浇能戒之(12)。浇使椒求之(13),逃奔有虞(14),为之疱正(15),以除其害(16)。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17),而邑诸论(18)。有田一成(19),有众一旅(20),能布其德而兆其谋(21),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22),使季杼豷(23),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24)。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25),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26)。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后虽悔之,不可食已(27)。姬之衰也(28),日可俟也。介在夷蛮而长寇仇(29),以是求伯(30),必不行矣。”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31),而十年教训(32),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33)!”三月,越及吴平。

【注释】

(1)夫差:吴王阖庐的儿子。越:诸侯国名,姓姒,国都在会稽,即今浙江绍兴。夫椒:越国地名,在今江绍兴北。(2)檇(zui)李:越国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北。吴王阖庐在这里被越国打败,受伤而死。(3)越子:越国国君勾践。楯:同“盾”。甲楯:指全副武装的士兵。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十二里。(4)种:文种,越国的大夫,楚国人。嚭(pi):伯嚭,伯州犁的孙子,吴国的太宰,楚国人。(5)这两句话后被收入《古文尚书.泰誓》。滋:长,多。尽:彻底。(6)有过:古代的国名,在今山东掖县北。浇:有过国的国君。斟灌、斟鄩:夏的同姓诸侯。(7)夏后相:夏朝的国君,夏朝第五代君主。(8)后缗:相的妻子。娠:怀孕。(9)窦:洞,孔。(10)有仍:古代诸侯国名,后缗的娘家,在今山东的济宁。(11)牧正:管理畜牧的官。(12)惎:忌恨。戒:提防。(13)椒:浇的臣子。(14)有虞:古代诸侯国名,姓姚,在今山西永济。(15)疱正:管理膳食的官。(16)除:避免。(17)二姚:指有虞国君虞思的两个女儿,虞是姚姓国,所以称二姚。(18)邑诸纶:把纶邑封给他。纶在今河南虞城东南。(19)成:十平方里为一成。(20)旅:五百里为一旅。(21)兆:开始。(22)女艾:少康的儿子。豷(yi):浇的弟弟,戈国国君。(24)旧物:指夏代原来的典章制度。(25)丰:壮大。(26)同壤:同处一方,国土相连。(27)食:消除。(28)姬:指吴国。吴国为姬姓国家。(29)介:处在......中间。夷蛮:指楚国和越国。(30)伯:同“霸”。(31)生聚:养育人民和积聚财富。(32)教训:教育和训练。(33)外:后。为沼:变为湖沼,意思是国家灭亡。

【译文】

吴王夫差在椒山打败了越军,报了檇李战役吴国战败之仇。接着,吴军进入了越国,越王勾践率领五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退守到会稽山,并派大夫文钟通过吴国太宰伯嚭去请求讲和。吴王夫差准备同意越国的请求。伍员说:“不可答应。臣下听说:‘树立德行不如越多越好,去去除病痛不如越彻底越好。’从前有过国的国君浇杀了斟灌后又去攻打斟鄩,消灭了夏朝君主相。相的妻子后缗正怀着孕,从墙洞里逃出去,逃回娘家有仍国,在那里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当了有仍国的牧正,他忌恨浇,又时刻提防着浇的迫害。浇派大臣椒去抓少康,少康逃到了有虞国,在那里当上了疱正,得以避开了浇的杀害。有虞的国君虞思这时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为妻,并把纶邑封给了少康。少康有方圆十里的土地,有五百名士兵,能够广施德政,并开始谋划复兴国家,收罗夏朝的遗民,按抚属下的官员。少康派女艾去刺探浇的情况,派季杼去引诱浇的弟弟豷,结果灭掉了过国和戈国,复兴了夏禹业绩,祭祀夏朝的祖先并祀享天帝,恢复了从前的典章制度。现在是吴国比不上有过国的强大,而越国却比少康强大,如果越国再壮大起来,岂不是很难对付吗?越王勾践能够爱护人民,注意施行恩惠,施行恩惠不会失掉人心,爱护民众而不忘掉有功的人。越国同我们国土相连,又世世代代有冤仇。在我们战胜越国时不把它灭掉,却要保存它,这就违背了天意,助长了仇敌,日后即使后悔,也无法消除祸患。吴国的衰亡,已经为期不远了。吴国处在夷蛮之间又助长仇敌,想用这种办法去谋求霸权,必定行不通。”吴王夫差没有听从伍员的话。伍员退出来后对别人说:“越国用十年的时间养育了人民和积聚财富,用十年的时间对人民进行教育和训练,二十年之后,吴国大概会变成荒凉的湖沼了!”三月,越国和吴国讲和了。

【读解】

读了这个故事,很让我们疑心,这是否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因为伍员,也就是伍子胥,真的是料事如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竟然就在二十年后灭掉了吴国,应了伍子胥的预言。当然,这个故事没有造假,不是假冒伪劣产品,而是真实的历史事实。

这样我们的确要佩服伍子胥的眼光和头脑了。他是清醒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理性的精神和现实主义态度。他识破了越国在兵临城下之时媾和来保存实力的意图,援引历史教训来告诉吴王夫差,却未被采纳。

这又一次告诉我们: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发展虽然不是重复循环的,但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确乎要栽大跟头。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的“少康中兴”,就是一面镜子。国家虽然亡了,但留下了复仇的种子,为日后的复兴提供了火种。星星之光,可以燎原。少康就真的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灭掉仇敌,光复了祖先的业绩。

教训之二,是对陷入困境的“穷寇”,要穷追猛打,直至彻底消灭,不留任何祸根,不时敌手有任何东山再起的希望,也就是要灭掉“种子”。还是毛主席英明,他老人家早就手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鲁迅先生也极力倡导通打“落水狗”的精神,即使狗儿落入水中做出哀求的可怜状,也要通打之,否则,它一旦爬上岸来,又会咬人的。古人也总结过不能纵虎归山,要不然会遗害无穷。从这个方面来说,吴王夫差放过越王勾践,实在是养虎遗患,玩火以至自焚。

教训之三,从越王勾践的角度说,在明知对手强大时,及时的表示屈服,要求媾和,以便保存实力,另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是迫不得已最好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勾践不愧为识时务者,在即将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甘拜下风,屈居人下,以屈求神,保住了复仇的种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教训之四,要有坚韧不拔地坚持下去的毅力,事业终将成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勾践大概是牢记住了这一点,并且再退一步,加上十年,用两倍的时间来为复仇作准备。这个过程也够漫长的,其中的屈辱辛酸,非局外人所能体验。以国君的身份,卧薪尝胆,这要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在长期的艰难困苦之中,人的精神随时都会有崩溃的可能,随时都可能因挫折而彻底的放弃希望和努力。但是勾践坚持下来了。因此我们也要敬佩勾践,佩服他的坚韧不拔地向目标挺进的毅力。

猜你喜欢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晏婴
  卷八 尊贤·刘向
  孟子精义卷八·朱熹
  卷二十六下·严虞惇
  卷二十六·黄伦
  卷四十九·山井鼎
  大车·佚名
  卷一·吕祖谦
  卷第六 书证·颜之推
  卷八(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出法品第三十一·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八·唐慧琳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佚名
  卷九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断袖·孟称舜

    〔贴上〕日上小姐和申生在庭前密语,今晚间把房里陪伴的都打发到奶奶房内去了,意是怎么?待湘娥姐来,商议了,瞧破他。〔丑笑上〕飞红姐,你道世间罕不罕?一桩怪事几曾见,小小姐儿惯成精,今夜房中学偷汉。〔贴笑介〕你道这奇了,这还

  • 第四十九章 凯旋见母·屠隆

    〔小生戎装将士随上〕虎体熊腰将相孙。金貂家世受君恩。乱军尽入含元殿。天子宵奔苑北门。身督六军倡锐气。心知九庙鉴忠魂。天淸宫阙回銮日。父老人人掩泪痕。木龙驹腰有靑萍。家传黄石。身当国难。志立

  • 卷十八·邵雍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击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十八      宋 邵雍 撰冬至吟 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盃盘吟 林下盃盘大寂寥寂寥

  • 第三折·贾仲明

    (荆楚臣冠带上,诗云)独携琴剑入长安,垂手功名自不难。何限彩楼招婿者,偏我无心懒去看。小宫荆楚臣。自离了松江赴京,一举状元及第。所除句容县令,判簿皆缺,止下官一人。方才到任数日,只等事定,去取顾玉香未迟。近奉府帖,下差往

  • 第四折·郑廷玉

    (正末上,云)老夫包拯,为这件事用尽心力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这些时废寝忘食,眼睁睁一宵无寐,坐早衙事事休题。唤张千,刑案里,唤该房司吏。别公事且勿行提,只那桩最耽干系。 【迎仙客】不由我心似痴,意如迷,那桩事不

  • 卷三·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三明 黎民表 撰七言古诗木假山歌为邝子乾作越城古桧青虬枝万仞孤生沧海湄繁隂婀娜巢鵷凤盘根偃蹇藏蛟螭明堂大厦应难致匠石挥斤几回弃礧砢已受风霜蚀崚会有云霄气山人家在扶溪边邂逅神物

  • 列传第八十三 韦张严韩·欧阳修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六代祖范,有勋力周、隋间。皋始仕为建陵挽郎,诸帅府更辟,擢监察御史。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以殿中侍御史知陇州行营留事。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硃泚,陇州刺史郝通奔降楚琳。始,泚以范阳

  • 第十五回 骋辩词张畅报使 贻溲溺臧质复书·蔡东藩

      却说宋廷驰诏入关,召还柳元景以下诸将,诏中大略,无非因王玄谟败还,柳元景等不宜独进,所以叫他东归。元景不便违诏,只好收军退回,令薛安都断后,徐归襄阳。为这一退,遂令魏兵专力南下,又害得宋室良将,战死一人。  原来豫州

  • 卷十一·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一(宋)吴缜 撰○十一曰载述脱误衡王传误唐义识字误常山及薛谭字误程处亮名不同韦伦传记襄州事误严善思传误王同皎传误狄仁杰传误宰相世系表脱漏不载者宰相世系虽有名而计目中脱漏者宁王传

  • ·赏加布政使衔谢恩摺·丁曰健

    奏为恭谢天恩,并陈感激下忱,仰祈圣监事。   窃臣于本年五月二十日接奉军机大臣字寄,同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前因丁曰健奏剿灭彰化贼匪,全台一律安定;当经谕令丁曰健、曾元福督防各军,将余匪严加搜捕。兹据丁

  •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本传是张苍、周昌、任敖、申屠嘉四个人的合传。(车千秋及以后几个人的传记并不是司马迁所作,而是后来褚先生的补作。)在这四个人当中,刻画得最为出色的是周昌和申屠嘉。从这两个人身

  • 吕太后本纪第九·司马迁

    解惠全 白晓红 译注【说明】吕后名雉,字娥姁(xū,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野心家。这篇本纪成功地塑造了吕后这样一个残忍刻毒、权欲薰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详细地记述了吕后篡权及其覆灭的过程:从吕后在

  •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范晔

    (党锢、刘淑、李膺、杜密、刘祐、魏朗、夏馥、宗慈、巴肃、范滂、尹勋、蔡衍、羊陟、张俭、岑晊、陈翔、孔昱、苑康、檀敷、刘儒、贾彪、何颙)◆党锢列传,序,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说人的好恶本性是相同的,而所

  • 段韶传·李百药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年时善骑会射,有武将之才。因他是武明皇后姊姊的儿子,高祖很是器重,常安排在自己的左右,作为心腹看待。建义初年,为亲信都督。中兴元年(531),跟随高祖抗抵尔朱兆,参加广阿大战。高祖对韶说:“彼众我寡,

  • 元善传·魏徵

    元善,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叉,是西魏侍中。 父亲元罗,最初担任梁州刺史,到元叉被杀时,逃到梁国,官至征北大将军、青冀两州的刺史。 元善年幼时跟着父亲到江南,他天性好学,于是通读了五经,尤其精通《左传》。 侯景之乱时,元善到了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七选举考贤良方正【制科 访求荐举附】宋宁宗嘉定五年诏求怀德抱材之士诏曰方今人才非止一途然山林畎亩之间怀德抱材不求闻达者岂无其人所在监

  • 芣苢·佚名

    ——体悟天地人间的节律【原文】采采芣苢①,薄言采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注释】①芣苢(fuyi):植物名称,即车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中·彦悰

    京弘福道场释彦琮撰贞观十一年春正月。帝欲宣畅祖风遵嵩本系。爰发明诏颁告黎元云。老君垂范。义在于清虚。释迦贻训。理存于因果。论其教也。汲引之迹殊途。求其宗也。弘益之风齐致。然则大道之兴。肇于遂古。源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