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戚继光练兵

戚继光(1528—1587)是十六世纪后期抗倭的名将,谁都知道。但是他后来在北边十六年,训练边兵,保障国境安宁这一段史事,却为他自己以前抗倭的功绩所掩盖了,不大为人所知。

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以都督同知被任命为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负责北边边防。

在抗倭战争时代,卫所官军腐朽了,不能打仗了。戚继光招募浙江金华义乌一带农民,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又以南方多水田薮泽,不利于驰逐,就根据地形,制定阵法;讲求武器精利,练成一支敢战能战的精兵,当时戚家军屡战屡胜的威名,是全国皆知的。

现在,他到北方来了,面对的地形有平原,有半险半易的地形,有山谷仄隘,各种地形都有。敌人呢,是擅长骑马射箭的,也和倭寇不同。用在南方打仗的一套办法来对付新的情况行吗?

经过调查研究,深思熟虑,他制定了一套新的训练办法。首先针对边军畏敌、争功的毛病,把军队重新加以组织,节制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行伍、旌旗、号令、行军、扎营都逐一规定了制度。每天下场操练,务要武艺娴熟。他指出:“教练之法,自有正门,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专拿应付上官检阅那一套来对付敌人是不行的。

为了在防御战上取得优势,他采用了骑、步、车、辎重结合的战术。还制定了阵法,在不同地形都可运用。吸收了和倭寇作战的经验,采用了敌人的武器倭刀和鸟铳,把原来的火器“大将军”、佛朗机、快枪、火箭等都加以改进和提高。长短兵迭用的原则进一步得到发挥。

更重要的是使将士和全军都有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在练了两年兵,修筑了防御工事以后,他大会诸将,登坛讲话,三天之内把所有问题都讲透了,要诸将回去以后,传与军士,要人人信服,字字遵守,万人一心。同时编了一部书叫《练兵实纪》分发给每队,每队择一识字人诵训讲解,全队口念心记,充分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为了给废弛已久的边兵以纪律的榜样,他调来浙江兵三千,刚到便在郊外等候检阅,恰好这天下大雨,从早到晚一刻不停,三千兵像墙一样站着,没有一个乱动的,边军看了,大吃一惊,才懂得什么叫军令、军纪。

在戚继光以前,守边的将军十七年间换了十个,大都是打了败仗换的。戚继光在边镇十六年,敌人不敢入侵,北边安定。他走了以后,继任者继承他的成规,也保持了边方几十年的安定。

经验是从实践得来的,经过总结,提高成为理论。但是实际情况又千差万别,拿此时此地的经验硬应用于彼时彼地,就非碰壁不可。这里又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问题。戚继光在南方、北方军事上的成功,原因是善于从实践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不以成功的经验硬用于不同的地点和敌人,而宁愿从头做起,以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原则来指导实践。在这一点上,戚继光练兵的故事在今天说来也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的。

原载《人民日报》1962年5月29日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张邵·李延寿
  卷二百十三 表五十三·赵尔巽
  卷二·西周·佚名
  卷一百七十四·毕沅
  ●三朝聖諭錄下·杨士奇
  卷之六十六·佚名
  ◎赵啸澜秽声四播·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四·佚名
  戴案纪略卷中·吴德功
  二 会馆·周作人
  牙忽都传·宋濂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二·丁传靖
  卷二百三十七·杨士奇
  ●皇朝通典卷八十四·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78 ·佚名

    王备 谒张文献公祠 停舟曲江浒,吊古谒遗祠。 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 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 芳春□行旅,落日归文狸。 唐宫替无事,衡鉴方独持。 弼谐展嘉猷,谠论非□□。 雝雝朝阳凤,粲

  • 卷六十一·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一    宋 陈起 编罗与之雪坡小藁 短歌行 金谷桃李丛畚锸费培植寒冰犹未半花叶已薿薿贞松生南山石老厥土瘠春回气尚浅生意几欲息东皇本无私托根异形色曾谓天地功不及粪壤力 寄衣曲

  • 卷一九九 唐紀十五·司马光

      起著雍涒灘(戊申)四月,盡旃蒙單閼(乙卯)九月,凡七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二十二年(戊申,公元六四八年)   夏,四月,丁巳,右武候將軍梁建方擊松外蠻,破之。   初,巂州都督劉伯英上言:「松外諸蠻蹔降復叛,請出

  • 卷之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五五 四库全书处副总裁金简奏核销制刻活版木字器具实用工料银两并请为定例折·佚名

    一五五 四库全书处副总裁金简奏核销制刻活版木字器具实用工料银两并请为定例折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二日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二日,臣金简谨奏,为奏闻核销钱粮数目事。前经臣奏请将四库全书内应刊各书改为活版摆刷通行,拟刻

  • 卷四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九 朱批莽鹄立奏摺 雍正二年四月十五日廵视长芦盐课监察御史【臣】莽鹄立谨 奏为钦遵 谕旨事窃【臣】一介庸愚至微至陋荷蒙 皇上特简廵盐於雍正元年五月初八日恭请圣训钦奉 上谕长芦盐法

  • 卷六十(哀十六年,尽二十七年)·孔颖达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已卯,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卫侯辄来奔。(书此春,皆从告。)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即瞒成。○还音旋。)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仲尼既告老去位,犹书“卒”者,鲁之君臣,宗其圣德,殊而异之。鲁襄二十二年生,至今七

  • 卷二·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曲礼下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集说言卿大夫有徙居他国者行礼之事不可变其故国之俗皆当谨修其典法而审慎以行之窃

  • 卷八十二·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二卿大夫之孝爱亲唐温大雅性至孝与弟彦博大有皆知名薛道衡见之叹曰三人者皆卿相才也后封黎国公改葬其祖卜人占其地曰弟则吉不利于君若何大雅曰如子言我含笑

  • 引·季本

    诗说解頥总论引予辑诗说解頥有正释三十卷字义八卷比诸家旧説为详然一以经文为主而于旧说多所破之览者或未防悉逹故述总论二卷以冠其端知总论然后知作诗之本义而考见得失由是而读全经则条理分眀可以得其指意之所在而凡

  • 卷五·黄中松

    <经部,诗类,诗疑辨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疑辨证卷五 上海黄中松撰 文王篇 序曰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郑笺曰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考书无逸云文王受命唯中身诗文王有声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所谓天命者天岂谆谆然命之哉

  • 朋友与社会信用·梁漱溟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或在社会上所取得的信用资望,与朋友很有关系。差不多真是可以以朋友作标准,而决定其在社会上之地位信用。仿佛一个人他自己不能有一个显着的颜色&mdash;&mdash;自己固然有颜色给人看,可是朋友帮助他

  •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七種異本。(一)梵文本菩薩地.住品地品.校註略稱梵本。(二)藏文本   勝友等譯瑜伽行地中菩薩地.全文二十二卷.略稱藏本。(三)北涼曇無讖譯菩   薩地持經.十卷.略稱地持。(四)

  • 攝大乘論本卷第一·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一]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二]總標綱要分第一   [三]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爲顯大乘體大故說.謂依大乘諸   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二·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有善比丘,或知修多罗藏,或解阿毗昙藏,或解毗尼藏,不希饮食趣得支命,持戒清净,或为人说法,威仪具足,令人欢喜,从邑至邑,从国至国,为人敬重佛法兴隆,如是比丘光扬佛法。有恶比丘,从善比丘闻受法已,为他讲说

  • 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佚名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丹诀于南北朝行世。述烧炼外丹、服药、求芝诸法。

  • 新元史·柯劭忞

    清末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内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纪传体元代史。柯氏不满于《元史》疏漏讹误,乃搜集《永乐大典》中元代史料及历代史著、金石、笔记、文集,域外史料除袭录洪钧《元史

  • 千岩和尚语录·千岩元长

    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学问高深,于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