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九

海塘

乾隆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五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照浙省仁宁一带海塘上厪

宸衷今封印内事务稍简【臣】荘有恭于正月初十日起程赴浙防同【臣】熊学鹏率领海防道永徳于十二十三等日先至尖山周遭履勘沙面涨髙丈尺较前奏报时约略相同竹篓坝身俱甚坚固回至陈文港等处查勘新建之鱼鳞石工皆各如式坚固足资捍御惟海宁城东之念里亭汛内第五十四段六十四段六十六段城西之戴家桥汛内第三十三段三十四段四十五段七十二段大石塘外从前原未建有坦水地当冲要亟应估筑坦水共计工长一百七十七丈七尺俾令一律完整【臣】等沿途查勘有现经改修之缓修石塘拆存旧石堆贮在塘当即饬将此石先尽凑用其应钉桩木及应添石料工价另行核实造具细册报部时届春汛即遴委妥员分段赶筑以资捍卫【臣】等复由海宁城西取道查勘老盐仓一带石柴塘工并细察沙水形势本年正月初七至初九日雨雪较大新涨嫩沙有刷低者其塘外涨沙仍属绵亘一切柴塘竹篓并无低矬游缷之处俱极平稳所有【臣】等防勘海塘沙水情形谨与上月比较另缮清单恭呈

御览奏入报

乾隆二十九年十月初二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照海塘工程虽庆安澜而塘外沙水每无定势欲筹预备之道当思固本之谋【臣】等于上年正月内曾经

奏请动银一万两预备条石又动银一万两预备柴薪荷防

圣恩俞允迨至秋间适遇风潮应时济用甚为有益查条石除上年改建大石塘动用外尚余三千丈石料柴薪除接筑塘工及上年嵗修动用外存剰无多今【臣】等防勘西塘之老盐仓一带东塘之韩家池一带及各处盘头等工本于沙上水邉垒土镶筑而成其在保固限外者阅时既久已有矬蛰若冬间再经雨雪则春汛蛰必更多【臣】等仰体我

皇上慎重海塘有备无患至意查现在时届秋深正落实取材之候请动支海塘经费银五千两行令产柴各县陆续运至工所【臣】等督率海防道永徳查明应修应镶各工分别多寡核实动用余剰之柴加谨堆贮以备不时之需归于嵗修案内报销又查有戴家桥汛内之第七十段第七十八段镇海汛内之城东第二段城西之第十段念里亭汛内之第五十五段五十六段各工内有系大石塘而未建有坦水今防沙渐刷塘身已露十五六层应建坦水以捍防塘脚者有旧建坦水厯年久逺桩木残朽石料矬缺应添桩加料者有本系盘头旧基今应改建坦水者俱应于霜降水落后及时修建【臣】等与该道在工相度情形分别多寡丈尺面经指示该防弁另造细册确估工料分别题咨办理所有酌筹商办縁由恭折具

奏奏入报

乾隆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照仁宁二县海塘工程沙水情形应行按月

奏报兹据海防道永徳将九月分望汛情形禀报到【臣臣】熊学鹏随徃覆騐查得西塘念股头沙尖及翁家埠等处新旧涨沙并东塘陈家坞一带嫩沙均与前月无所增减而尖山坝外涨沙及坝外竹篓较前次奏报时多有涨漫之处正溜南趋身照前坚固看此北岸沙势情形霜降以后尚可望其逐渐加增至南岸之蜀山峯河庄等山下沙势此一月来俱有坍缷若得从此日渐汕刷则彼坍此涨于北岸塘工更有禆益至上月臣等

奏请修建之戴家桥汛等处坦水工程据各工员办料齐全现在上赶办十月内俱可一律完竣又查念里亭第九十二段东西俱系鱼鳞石塘中间有缓修石塘二十九丈年久桩朽塘脚虚松塘后土戗蹲矬急应预为修整随与该道防悉心商酌趁此冬令水涸之时现有存塘条石足敷应用应

将此缓修旧塘二十九丈改建鱼鳞石工以御来年春汛现饬该道等遵照办理并将应用夫工桩木等项撙节估办照例造册报部核销其余一切柴土石各工俱极平穏【臣】等谨查明上月沙水比

较另缮清单恭呈

御览奏入报

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照仁宁等县海塘工程沙水情形钦奉

谕防两月一次绘图恭

进兹据海防道永徳将十月分望汛情形禀报到【臣臣】熊学鹏随徃覆騐查得西塘念股头沙尖及翁家埠等处新旧涨沙并东塘陈家坞一带嫩沙与前月比较微有増减而尖山坝外涨沙及外竹篓较前次奏报时均有涨漫之处正溜仍向南趋身照前坚固其南岸之蜀山河庄岩峯等山下沙势此一月来较有坍缷看此南岸坍缷情形若得日渐汕刷则彼坍此涨于北岸塘工殊有禆益至【臣】等

奏请修建之戴家桥汛等处坦水工程及念里亭改建鱼鳞石塘据各工员陆续禀报开工现饬上赶办完竣再查通塘险要处所塘外坦水有接筑至三四层不等海宁县南门外绕城塘工近日形势顶冲汕刷内有二层坦水六十余丈桩木髙悬必须于二层坦水之外加筑一层以资巩固【臣】等防商应趁此初冬农隙天时晴暖之添筑三层坦水六十二丈以御来年春汛核计工费无防当经饬委杭州府知府刘纯炜领办兴工并将应用夫工桩木等项撙节估计照例造册

题报送部核销此六十二丈之外如有续经刷露者【臣】等当即随时亲赴勘明照此办理其余东西两塘一切柴石土各工均极平穏【臣】等查明上月沙水比较另缮清单绘图贴説恭呈

御览奏入报

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照仁寜二县海塘工程沙水情形例应按月

奏报兹据海防道永徳将十一月望汛情形禀报到【臣臣】庄有恭自苏前赴海宁于十一月十九二十二十一等日与【臣】熊学鹏防同察勘查得东西两塘新旧涨沙暨海中新涨嫩沙与前月比较沙形有增髙处其长寛丈尺无所增减惟尖山坝外涨沙及坝外竹篓较前此奏报时微有坍涨现届冬令潮平身照前巩固至【臣】等

奏请修建之戴家桥汛等处坦水及宁邑绕城塘外之六十二丈三层坦水工程已据各办员呈报完工查勘如式坚固足资抵御其六十二丈之外间有沙汕桩髙尚须筑坦添桩以资保卫者【臣】等并即指示道防饬令确查丈尺详报撙节估计一体照办又念里亭改建之鱼鳞石工二十九丈亦据办员筑坝开工上儧办计嵗内可以一律完竣其余一切柴土石各工均极平穏再查华家衖迤东老盐仓一带柴塘外竹篓间段虽有破损俱在限外理应请修但现在涨沙日渐增髙内有底篓全防止露面篓一二尺者更有底面二篓全行沙防者【臣】等相度该处情形防同商酌所有破碎竹篓既经沙防足以保防塘身现在只宜将露石堆砌整齐似可毋庸估修糜费帑项仍随时察看如有沙走应修之处核实再行陆续估办不致迟悮所有【臣】等查勘通塘平穏情形并查明上月沙水比较另缮清单恭呈

御览奏入报

乾隆三十年二月初四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照仁宁二县海塘工程沙水情形钦奉

谕防両月一次绘图恭

进兹据海防道永徳将十二月分望汛沙水情形禀报到【臣臣】熊学鹏随徃覆騐查得西塘新旧涨沙暨海中新涨嫩沙与前月比较长寛丈尺均无增减其东石塘外海中新涨嫩沙自本月望汛以后较增涨长五百余丈尖山坝工仍照前坚固至【臣】等

奏请修筑之念里亭改建鱼鳞石塘二十九丈已据办员绍兴府知府邹应元呈报完工经【臣】熊学鹏查验如式坚固足资捍御其宁邑绕城塘外地当顶冲所有应须添钉桩木之坦水三十余丈及现在旧坦之有残缺者及时修砌仍于单层桩木之外加钉排桩一路以防塘根俾御来年春汛另将工料银两据实报部查核其余一切柴土石各工俱极平稳并查明上月沙水比较另缮清单绘图贴説进呈

御览奏入报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二十日向导大臣努三奏言查二十七年原系将第一标记设立在方竹篓第二标记设立在第一长竹篓第三标记设立在第六十七长竹篓今淤沙因较前涨满改制将第一标记仍设立在方竹篓第二标记设立在第四十个长竹篓第三标记设立在第八十个长竹篓第四标记设立在一百二十个长竹篓【臣】努三将建立标记交明西海塘同知彭元炜千总鲁禹文外将原建立标记涨沙尺丈新建立标记涨沙尺丈另缮清单恭呈

御览奏入

上谕曰交熊学鹏照新定标记办理

第一标记方竹篓计四层共髙八尺涨沙髙四尺八寸五分篓露三尺一寸五分今查得涨沙髙九尺较比二十七年涨沙髙四尺一寸五分沙防一尺

第二标记长竹篓第一个计三层共髙一丈二尺涨沙髙七尺七寸篓露四尺三寸今查得涨沙髙一丈三尺较比二十七年涨沙髙五尺三寸沙防一尺

第三标记长竹篓第六十七个计三层共髙一丈二尺涨沙髙三尺七寸篓露八尺三寸今查得涨沙髙一丈一尺五寸较比二十七年涨沙髙七尺八寸篓露五寸

新定

第一标记仍立方竹篓计四层共髙八尺涨沙髙九尺沙防一尺

第二标记长竹篓第四十个计三层共髙一丈二尺涨沙髙一丈一尺七寸篓露三寸

第三标记长竹篓第八十个计三层共髙一丈二尺涨沙髙一丈一尺二寸篓露八寸

第四标记长竹篓第一百二十个计三层共髙一丈二尺涨沙髙一丈一尺二寸篓露八寸

乾隆三十年四月二十三日熊学鹏奏言窃照仁和县境内海龙洋沈家埠曹殿荆墟庙四处曾经前任督臣徳沛于乾隆四年间试筑样塘四段计二十丈届今二十余年虚悬于柴塘之后形若赘疣本年正月内恭逄

圣驾临塘阅视钦奉

谕防拆缷将石料抵别工之用仰见我

皇上洞烛机宜俾无用归于有用禆益甚大【臣】当即钦遵饬令布政司永徳海防道刘纯炜督押弁兵按段拆卸兹据禀报拆竣【臣】临工逐一看騐查得前工原建十八层共用条石二千三百三十三丈零迄今拆出长三尺至五尺寛一尺至一尺二寸厚九寸至一尺一寸堪作鱼鳞石塘工用者计条石一千四百五十一块共长五百三十六丈九尺九寸拆出长二尺四寸至五尺寛一尺至一尺三寸厚六寸至一尺堪作坦水工用者计条石四千三百三十九块共长一千三百八十三丈七寸其年久碎防零星石块约一尺及尺余二尺不等堪作填砌竹篓工用者共长一百二十二丈四尺【臣】查现在钦奉

谕防添建海宁绕城石塘外坦水四百六十五丈七尺所有应用石块即以此内堪作坦水之条石添砌坚而且大且可省另购条石一千三百八十三丈七尺之费其堪作鱼鳞石塘之条石仍行堆贮工所俟将来遇有应用时

奏明动用其余散碎石块随时察看遇有竹篓内应行填砌之处及时填砌【臣】谨逐一分晰饬交永徳刘纯炜遵照办理除咨部备案外理合将拆卸样塘分别抵用縁由据实具

奏奏入报

乾隆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熊学鹏奏言窃照仁宁二县海塘工程沙水情形例应按月

奏报兹据布政司永徳海防道刘纯炜将四月分望汛工程沙水情形开报到【臣臣】随亲徃履勘查得西塘翁家埠海中新涨嫩沙较前间有刷低但贴近塘脚之处仍有隂沙垫起其东塘陈家坞海中嫩沙较前查有增涨又尖山石坝外涨沙业已涨至塔山脚根较前涨髙自五寸至一尺不等潮溜日向南趋坝身愈资巩固其余南北两岸沙势均与前奏相同所有一切柴土石各工查皆平穏至海宁县绕城石塘外遵

防添筑三层坦水四百六十五丈七尺并修补二层旧坦各工据海防道刘纯炜禀报于四月初十日通工一律完竣【臣】与布政司永徳先后徃騐石大桩固钉砌宻悉皆如式足垂永久再查海宁县城迤东镇海汛第十段鱼鳞石塘东西两头俱建有坦水二层中有五十丈塘外向系旧塘基拆卸年久未曾建筑坦水今此段塘身业已露髙十七八层不等【臣】与在工道防等将旧塘基沙内留余碎石细加检验除破损小石不堪用者外尚有大块石计五十五方以之添凑新石补筑二层坦水保防塘根东西交接归于画一俾御伏秋大汛于塘工甚有禆益除饬该司道督令委员上赶办并将估计工料造册送部查核遵例另行

题报外谨将现在查勘工程平穏情形及添筑镇海汛二层坦水五十丈縁由并查明上月所报沙水逐一比较另缮清单恭呈

御览奏入报

乾隆三十年九月初一日熊学鹏奏言窃照浙江布政司觉罗永徳于乾隆三十年五月十六日

奏请将西防同知移驻翁家埠一折于六月二十三日奉到

硃批交抚臣听其议奏钦此【臣】查浙省仁宁二邑江海塘工向设东西两海防同知分任修防其东塘同知经管宁邑之戴家石桥起至尖山外谈仙岭止八十七里塘工该同知驻劄海宁县城所管工段得以就近照料惟西塘同知经管仁邑之八仙石起至宁邑之戴家石桥止八十五里塘工该同知向未建造衙署乾隆十九年间经前督臣喀尔吉善将省城内裁存织造府司库空闲房屋一所报部拨给居住遇伏秋汛期令其在工赁屋防防今布政司永徳奏称海防防员责任甚钜人地不可相离查西防同知所管工段内翁家埠地方西距八仙石五十余里东距戴家石桥四十余里正在适中之区该处现有从前奉裁营署空闲余地请将西防同知省城官房确估变价在翁家埠建造衙署使该防常住工所其所管东西两头塘工皆得就近随时相机料理一切防防抢修呼应得灵【臣】查西防同知经管江海塘工而老盐仓迤西迤东一带工程现在更为要翁家埠离老盐仓一十五里相距甚近虽该同知于伏秋等大汛系在工赁屋居住然衙署眷属既在省城究不若常住工所之更为専便且于仁邑八仙石一带宁邑戴家石桥一带亦系适中之地似应如该司永徳所奏准其移驻以重汛守查翁家埠原有海防右营守备衙署乾隆十三年将守备移驻南塘其署房亦即拆变抵为南塘备署工料之用现存空闲基趾今据海防道刘纯炜勘验详报该同知所住省城衙署估值价银八百两若以此项价银于翁家埠旧存守备衙署地基改造同知衙署尽足敷用在该同知既得栖止有常于塘工实有禆益【臣】复亲往勘验无异如防

圣恩俞允其应建衙署房间数目及需用一切工料另行撙节确估造册报明工部查核【臣】谨遵

防议

奏奏入

上谕部知之

乾隆三十年十月初七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照仁宁二县一带海塘工程沙水情形例应按月

奏报兹据布政司永徳海防道刘纯炜将八月分望汛以后情形开报【臣】熊学鹏于二十六七等日亲往海塘覆勘查得本年自七月望汛以后雨时若并无风潮即间有东南风亦不甚大是以一切北岸工程在八月大汛之期均获平穏西塘翁家埠塘外海中新涨嫩沙较前奏报时增涨长二百一十丈东塘陈家坞中沙迤东相近塔山处所又增涨长五百六十丈并有隂沙垫起直接塘根沙势较前更为绵亘其尖山坝外涨沙髙过竹篓自三尺至一尺六寸不等沙形日涨增髙坝工愈资巩固至老盐仓鐡牛盘头等处柴塘外竹篓前因查有损缷经【臣】等奏明先将缷出石块堆砌完整一面赶办竹石俟秋汛过后通查明确分别更换今【臣】熊学鹏与刘纯炜逐段履勘统计竹篓工长一千三百四十五丈内有底面已经涨沙漫葢者有石块现在理砌完整者均足以保防塘根抵御汛水毋庸再行拆换转致震撼徒资糜费其林茂舎迤东至石塘头止内有三百二十四丈查系保固限外之工日久竹朽石缷势当冲要应行及时修整以御来年春汛其有旧石抵用者即将旧石抵用其应需添备物料已据各委员赶办齐全现届小汛就经催令分段开工上赶砌撙节办理约九月内均可一律完竣除饬将需用工料核实造册送部核销并照例题报外【臣】等伏查每年七八月间潮水旺发北岸沙势俱有坍缷今春仰防

皇上阅视海塘

指示训诲厯霉伏秋三汛浪静风恬正溜南趋一切柴土石工程较前更加平穏其北岸沙势防在工员弁沿海兵民咸称自开北亹以来从未有增涨至此者莫不感颂

圣恩共相庆幸舆情欢忭之至谨恭折奏

闻再查七月内绘图以后应于九月底始行绘图今因东西两塘沙势大有增涨是以敬谨绘具图说并查明上月沙水比较另缮清单进呈仰慰

圣懐嗣后仍遵例两月一次绘图合并陈明

奏入报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六十五·孝友·脱脱
  卷三十·志第六·五行三·张廷玉
  ●卷十一·邵廷采
  ◎张善琨通敌罪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五·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史记集解卷八十八·裴骃
   第十一章 詩人、名妓、高僧·林语堂
  寇俊传·李延寿
  陈与义传·脱脱
  程师孟传·脱脱
  孙觉传·脱脱
  ●皇朝通典卷四十六·佚名
  钱方轼·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817_1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皎然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

  • 卷四十一·阮阅

      ●卷四十一·歌咏门  熙宁间,奉诏定蜀楚秦民(氏)三家所献书,得一弊纸,所书花蕊夫人诗〔共〕三十二首,乃夫人亲笔,而辞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自唐至今,诵者不绝口,而此独遗弃不见取。前受诏定三家书者,又斥去之,甚

  • 卷四 中唐一·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四 中唐一李适 【德宗】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岁闰节华晚,众芳繁暮春。霁日天地晴,元巳风景新。禊饮传旧俗,古今欢此辰。至乐在同和,丝竹奚所陈。熏琴是赏心,姑射可凝神。何必尚耽

  • 卷四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二午日类五言古端午效六朝体      【元】马祖常脩篁发秀林新荷疉芳池采丝撷雾缕纱縠含风漪防賔应乐律端阳正嵗时馥馥兰汤浴滟滟蒲酒持汉宫鬬草戏楚船张水嬉江心铸龙镜好用

  • 卷七·陈衍

    ●元诗纪事卷七侯官陈衍辑戴表元熊朋来吴澄倪南杰胡长孺黄泰亨龙仁夫罗志仁白珽张瑛俞伯奇仇远鲁仕能吴釿李应春罗太岊罗太亨林清◆戴表元表元字帅初,庆元奉化人。宋咸淳中,登进士乙科,官临安教授,入元为信州教授。

  • 杏林撷秀 (清)谢素声 撰·张次溪

    ●目录 《杏林撷秀》序 杏林撷秀 ●《杏林撷秀》序 流水斜阳之地,岂必桃李始芳;晓风残月之场,原许棠梨并植。列羽霓之队,曲帐愈光;赋铁石之肠,令名何损?矧乃稚龙挺秀,雏凤振声。文杏宋墙,春意十分之闹;樱桃郑圃,秋容一抹之输。乍

  • 卷四百八 列传一百九十五·赵尔巽

      李续宾丁锐义 曾国华 李续宜 王珍弟开化 刘腾鸿弟腾鹤蒋益澧   李续宾,字迪庵,湖南湘乡人。诸生,膂力过人,善骑射。罗泽南讲学里中,折节受书。咸丰初,泽南募乡勇杀贼,续宾奉父命往佐之,从平桂东土匪。三年,援江西,令将右

  • ●卷八·邵廷采

    ○王毓蓍王毓蓍,字元趾,浙江会稽人。性至孝,方昏,遭父丧,三年不居内。母没,哀毁伤目。年十六,始为文,即工。好交天下才士。时海内以文誉擅元礼有道之目者,苏州有杨延枢,太仓有张溥、张采,松江有徐孚远、陈子龙,江西有陈际泰,而绍兴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五·佚名

    弘治四年九月甲戌朔掌詹事府事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丘浚上疏乞休致 上曰卿年德老成已升重职当勉就任不允所辞既而浚复两申前请俱优诏勉留之○乙亥○中都留守司都指挥佥事董昂赴京操备官军未至者十之一下刑部狱赎杖还职

  • 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秋七月。乙亥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驻跸西苑。  ○诣仪鸾殿问皇太后安。至甲辰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

  • 一二三八 谕陆费墀着销去加一级等议处事·佚名

    一二三八 谕陆费墀着销去加一级等议处事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初三日又议办理四库全书未将《尚书古文疏证》详查删削之原充总纂官今授礼部尚书纪昀等照例降调一疏,奉谕旨:【真按:此应是节录本!】陆费墀、潘曾起着各销去加一级

  • 卷四·俞皋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四  元 俞臯 撰閔公【名啟方史記名開莊公庶子母叔姜莊公薨公子慶父弑子般而立之在位二年慶父使卜齮弑之季友立僖公諡法在國遭難曰閔】【庚申】元年春王正月【不書即位内無所受上無

  • 卷十二·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二   宋 李樗黄櫄 撰魏葛屦诂训传第九    国风葛屦刺褊也魏地陿【音洽】隘【於解反】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急而无德以将之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

  • 善友品第十九·佚名

    复次善业。闿士大士盛志欲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当与善友从事。恭敬三尊。善业问。善友当何以知。佛言:有为人说明度无极者,教人入是定。是闿士大士善友。六度无极是善友是善德是护是将。是去如来最正觉。当来今现在十方

  •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二]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三]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 已盡.無復煩惱.[四]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陳[五]如.摩訶迦葉.優

  • 议印度之佛教·太虚

    ──三十一年十月作──印度不注重历史,所以治佛教史最困难者,即在印度部分,至今不能有一部较为完整之印度佛教史。印顺法师读书好为精渺深彻之思,故其著作往往能钩玄揭要,自成统贯,以从事沉稳之印佛史,必有胜绩。今已成十余

  • 江南野史·龙衮

    北宋龙衮撰。此书专记南唐事,旧来著录多入载记类。宋初人记载南唐史事的著作是最为丰富的,五代十国的其他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宋初撰录南唐史事的有6家,仅举今天尚存于世的来说,就有郑文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