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歌咏门

  熙宁间,奉诏定蜀楚秦民(氏)三家所献书,得一弊纸,所书花蕊夫人诗〔共〕三十二首,乃夫人亲笔,而辞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自唐至今,诵者不绝口,而此独遗弃不见取。前受诏定三家书者,又斥去之,甚可惜也。谨令缮写入三馆而归,口诵数篇于丞相安石。明日(与)中书语及之,而王冯京愿传其本,于是盛行于世。夫人,伪蜀孟昶诗人,事具《国史》。苕溪渔隐曰:余阅此词,如:“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往碧波中。”“梨园弟子簇池头,小乐携来候宴游。试炙银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遇着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床前。”“内人追逐采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兰〔棹〕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厨船进食簇时新,侍坐无非列近臣。日午殿头先(宣)索脍,隔花催唤打鱼人。”皆清婉可喜。花蕊又别有逸诗六十六篇(首),有(乃)近世好事者旋加搜索续之,篇次无伦,语意与前诗相类者极少,诚为乱真矣。聊摘其一二云:“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闲向殿前骑御马,掉鞭横过小红楼。”“春日龙池小宴开,岸边亭子号流杯。沉檀刻作神仙女,对捧金杯水上来。”

  〔王子甫〔《渔隐丛话》后集卷四○〕

  用世宗时,陶尚书谷奉使江南,韩熙载遣家妓〔以〕奉盥,及旦,有书谢,略云:“巫山之丽质初临,霞侵鸟道;洛浦之妖姿自至,月满鸿沟。”举朝不能会其辞。熙载因召家〔妓〕汛之,云,是夕忽当浣濯焉。〔《缃素杂记》,同上〕

  唐高宗燕群臣,《赏双头牡丹诗》,上宫昭容一联云:“势如连璧友,情若臭兰人。”计之,必一英奇女子也。〔《许彦周诗话》,同上〕

  《东坡后集》有《题织锦图上回文》〔三首〕。其一云:“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人随远马(雁)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其二云:“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其三云:“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头白自吟悲赋客,断弦(肠)愁是断弦琴。”《淮海集》载东坡《跋》云:“余少时见一江〔南〕本,其后有人题诗十余首,皆奇绝,今记其三首。”然则此诗非东坡所作也。少游又云:“子瞻记江南所题诗本不全,余尝见之,记其五绝,今以朴子瞻之遗。”即《丛话前集》所载《回文诗》五首是也。世以为少游所作,亦非也。〔《苕溪渔熄》,同上〕

  苏蕙《织锦回文诗》,所传旧矣。故少常沈公复传其画,由是若兰之才益著,然其诗回旋书之,读者唯晓外绕七言,至其中方则漫弗可考矣。若沈公之博古,亦谓辞句脱〔略〕读不成文。殊不知此诗织成,本五色相宣,因以别三四五七言之异。后人流传,不复施采,故迷其句读,非辞句之脱略也。政和初,予在洛阳,于卫晋玉许得唐程土南效此〔诗〕,并申П之(所)释,而后晓然。是诗初不舛脱,盖沈公未尝见此本耳。然申П所释,但依士南之设色,其七言数火,其色反黄;四言数金,其色反绿:于五行为弗类。意苏氏诗图之色为不耳(尔)。今因冠诗于画,遂别而正之。三四五七言之诗,各随其(所)行而为之色。观者见其色,则诗之言数可知已。至于士南之文,既有释者,则赋采自从其旧,而并录于其(弁)首云。〔《东观余论》,同上〕

  载《璇玑图序》云:“前秦安南将军窦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妻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挞辱,滔深恨之。阳台又专何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苏氏年二十一,滔镇襄阳,与阻台之任,绝苏氏之音问。

  苏悔恨自伤,因织锦回文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字,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名曰《璇玑图》,遣苍头赍至襄阳,滔览锦字,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迎苏氏,恩好愈重。”苕溪渔隐曰:“王初寮有《点绛唇》一词,送韩济之归襄阳云:“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且伴仙(山)翁醉。

  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将归思。晕红萦翠。袖(细)织回文字。”初寮用〔前〕

  事以其汉上故〔事〕,然于送人之词,似难用也。〔《侍儿小名录》,同上〕

  南齐杨侃性豪侈。舞人张静婉腰围一尺六寸,能掌上舞。唐人作《杨柳枝》辞曰:“认得杨〔家〕静婉腰。”后人却除家字,只使杨静婉,误矣。李太白云:“《子夜吴歌》动君心。”李义山云:“莺有(能)《子夜歌》。”晋有子夜女善歌,非当时可及也。〔《许彦周诗话》,同上〕

  古今诗人咏妇人者,多以歌舞为称。粱元帝《妓应令诗》云:“歌清随涧响,舞影向池生。”刘孝绰看《妓诗》云,“燕姬臻妙舞,郑女爱清歌。”北齐萧放《冬夜对妓诗》云:“歌还《团扇》后,舞出妓行前。”弘执恭《观妓诗》云:“学(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尘。”陈阴铿《侯司空宅咏妓诗》云:“莺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陈刘删亦云:“山边歌两(落)日,池上舞《前溪》。”

  庾信《赵王看妓诗》:“绿珠歌扇薄,飞燕舞衫长。”江总《看妓诗》云:“并歌时转黛,息舞暂分香。”隋卢思道《夜闻邻妓诗》:“怨歌声易断,妙舞态难收(双)。”陈元ロ《春园听妓诗》云:“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释法宣《观〔妓〕诗》云:“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娇。”王《咏妓诗》云:“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刘希夷《春日闺人诗》云:“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

  以歌对舞者七,以歌扇对舞衣者亦七。虽相缘以起,然详味之,自有工拙也。杜子美取以为艳曲云:“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复斋漫录》,同上〕

  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伦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三斛买之。梁氏之居,旧井存焉。耆老云:汲饮此井者,诞女必多美。里闾以美色无益于是(时),遂以巨石填之。苕溪渔隐曰:山谷诗云:“欲买娉婷供煮茗,我无一斛明月珠。”用此事也。〔《太平广记》,同上〕

  石季伦《王明君辞》云:“延我以(于)穹庐,加我阏氏名。”阏氏,单子妻也。上乌前,下章移切。《前汉匈奴传》曰:“冒顿后有爱阏氏生少子。”颜注:“阏氏,匈奴皇后号。”刘贡父云:“匈奴单于号其妻为阏氏耳。颜便以皇后解之,大俚俗也。”《西河旧事》云:“失我祁连岭,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盖北方有焉支山,山多〔作〕红蓝,北人采其花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妇人妆时,用此(作)颜(颊)色,殊鲜明可爱。匈奴名妻阏氏,言可爱如胭脂也。钱昭度作《王昭君诗》云:“阏氏才闻易妾名,归期长似俟河清。”则误读氏字为姓氏之氏矣。〔《艺苑雌黄》,同上〕

  古今辞人作《明妃辞曲》多矣。意皆一律。惟吕居仁独不蹈袭,其诗云:“人生在相合,不论胡与秦。但取眼前好,莫言长苦辛。君看轻薄儿,何殊胡地人。”〔《苕溪渔隐》,同上〕

  韩子苍《题昭君图诗》:“寄语双鬟负薪女,灸面谨勿轻离家。”余考《唐逸士传》云:“昭君〔村〕至今生女必灸其面。”白乐天诗:“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乃知灸面之事,乐天已先道之也(矣)〔《复斋漫录》,同上〕

  《汉书》竟宁元年,呼韩邪来朝,言愿婿汉氏。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昭君字嫱妃(配)之,生一子。株累立,复妻之,生二女。至范晔书始言入宫久不见御,积怨,因掖庭令请行。单于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惊悔,欲复留,而重失信夷狄。然晔不言呼韩邪愿婿,而言赐以宫女,又言字昭君,生二子,与前书皆不合。其言不愿妻其子而诏使从胡俗,此自(是)乌孙公主,非昭君也。《西京杂记》又言:“元帝使画工图宫人,〔宫人〕皆赂画工,而昭君独不赂,乃恶图之。既行,遂〔按〕诛毛延寿。”《琴操》(之按)又言:“本齐国王穰女,端正闲丽,未尝窥看门户。穰以其〔有〕异,人求之不与。年十七,进之帝。以地远不幸。欲赐单于美人,嫱对使者越席请往。后不愿妻其子,吞药而卒。”盖其事杂出,无所考正。自信史书尚不同,况传记乎?要之,《琴操》最牾矣。按昭君,南郡人。今秭归县有昭君村,村人生女,必灼艾灸其面,虑以色选故也。昭君卒,葬匈奴,谓之青冢。晋以文王讳昭,〔故〕号明妃云。”

  〔韩子苍《昭君图叙》,同上〕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彭定求
  ●又编·贺裳
  古今风谣·杨慎
  卫立中·隋树森
  前集卷三·罗椅
  邵瑞彭·龙榆生
  古诗镜卷九·陆时雍
  变与不变·徐志摩
  第十八歌 亮月弯弯照九州·刘半农
  卷一百七十三·曹学佺
  卷四十七·郭元釪
  卷三百六十·陈廷敬
  序·黄曾樾
  刘辰翁词作鉴赏·佚名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九·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三·陈衍

    一、前清同治间,恭忠亲王长军机,沈文定(兆霖)由山酉巡抚入为枢臣,眷任甚隆。光绪初,左文襄(宗棠)厕焉,不能久于其位,出督两江。仁和吴子(观礼)久客文襄幕,辛未始成进士,得馆选,著有《圭盒诗》,多关系时事。其最传者为《冢妇篇》、《小

  • ◆胡处士天游(傲轩吟稿)·顾嗣立

    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别号松竹主人,岳之平江人。当元季之乱,隐居不出。邑人艾科晋卿为之传曰:天游有俊逸才,七岁短吟,具作者风力。名籍籍一世,视伯生、子昂,不输一筹也。负高气,孤立峻视,曾不一起取斗禄自污。扼腕当时,俯仰太古,鸣之

  • 卷五十七·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七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叶法善掘地得古曲几上十八字歌 【题拟】岁年永悲,羽翼殆归,哀哉罹殃苦,令我不得飞。 【见《太平广记》卷七十七引佚名《广德神异录》。】有神降于郑绎 【《说郛》作「浠」、《

  • 卷一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一韩休韩休京兆长安人举贤良累官礼部侍郎开元二十一年拜黄门侍郎与萧嵩同秉政休敷陈治道多鲠直帝重之终太子少师諡文忠诗三首奉和御制平胡南牧正纷纷长河起塞氛玉符【一作兵】徵选士金

  • 卷三·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平湖沈季友编宋传贻先生辅广广字汉卿父逵流寓崇德生广少读濂洛书慨然愿学从吕祖谦游复师事朱子与黄干并称时号黄辅庆元初伪学禁兴蔡元定贬死广独侍熹不去入京师居太学南集同志讲学不辍尝扁其

  • 列传第一百一 韩愈·欧阳修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

  • 志第六 礼乐六·欧阳修

    二曰宾礼,以待四夷之君长与其使者。 蕃国主来朝,遣使者迎劳。前一日,守宫设次于馆门之外道右,南向。其日,使者就次,蕃主服其国服,立于东阶下,西面。使者朝服出次,立于门西,东面;从者执束帛立于其南。有司出门,西面曰:“敢请事。”

  • 卷三十三·唐·蒋一葵

    【牛僧孺】 〔字思黯,弘之后。弘封奇章公,僧孺亦封奇章公。初至京,以所业谒韩文公、皇甫员外,二公大喜,令于客户坊税一庙院以居,且诲之曰:“某日可游青龙寺,薄暮而归。”其日,二公联镳至彼,因大书其门曰:“

  •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遗书二百二种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遗书二百二种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七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敬陈续获遗书,恭折奏闻事。窃臣遵旨购觅遗书,业将历次觅获各书,缮具书目,节经奏报,恭候勅交四库全书处核定饬取。并以尚有各

  • 一、姜之世系·傅斯年

    《左传》一部书是如何成就的,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切地断定;但,一、必不是《春秋》的传;二、必与《国语》有一亲密的关系;则除去守古文家法者外,总不该再怀疑了。《国语》《左传》虽是混淆了的书,但确也是保存很多古代史料的书。

  • 卷八十·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八十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尔雅释宫第五宫谓之室节疏言屋见于垣上穹隆然也【隆误崇】其内谓之家【案大雅緜疏引李巡云谓门以内也】东西墙谓之序疏敷重

  • 卷三十·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三十     宋 易祓 撰匠人为沟洫匠人所为之沟洫有与遂人合者有不与遂人合者遂人言夫间有遂是举一夫而言也而匠人言田首之遂则举其百亩而言之遂人言十夫有沟是举旁加而言也而匠人言九夫之

  • 指月录卷之十七·瞿汝稷

    六祖下第六世 ▲睦州刺史陈操尚书问僧。有个事。与上座商量得么。曰合取狗口。公自掴口曰。某甲罪过。曰知过必改。公曰。恁么则乞上座口吃饭得么 斋次。拈起胡饼问僧。江西湖南还有这个么。曰尚书适来吃个甚么。公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六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六卷辨因果非有非无义 广辨正因缘因义 广辨了因缘因义 师子吼更设七翻难责无佛性 第一谓人无性人可作天天可作人义故知无性 第二论阐提断善根故知无佛性 第三有初发心故知无佛性 

  • 卷第七十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广东惠州曹源奯山本微禅师潮州傅氏子。上堂。诸方浩浩说禅。宛似畵梁春燕。古树秋蝉。

  • 象棋的故事·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斯·茨韦格的小说。“我”在一艘从纽约开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远洋客轮上,碰见了世界象棋冠军琴多维奇。“我”受好奇和敬仰之心驱使,怂恿一个象棋爱好者——富有、高傲的工程师马克·柯诺尔邀琴多维奇赐弈一

  • 成实论·佚名

    梵名Satyasiddhi -s/a^stra 。凡十六卷。又作诚实论。诃梨跋摩(梵Harivarman )着,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间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成实宗之根本经典。‘成实’即‘成四谛之实’之意。论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