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年

(乙卯)十年清大正六年

春正月

1月1日

○〈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八〉

一日。〈陰曆丙辰十二月初八日〉兩宮遣李堈公于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詞

○李堈公、李埈公以下宗戚、貴族謁見于兩宮。以新年問候也。

1月3日

○三日。醫院長芳賀榮次郞、醫官神岡一亨入診。

1月4日

○四日。特賜各消防隊賞金百四十五圓。以出初式,執行於仁政殿前也。

○醫院長芳賀榮次郞、醫官神岡一亨入診。〈三日間每日入診。〉

1月10日

○十日。兩宮寄附金一萬二千圓于明治神宮奉贊會。〈昌德宮七千圓,德壽宮三千圓,王世子二千圓。〉

○醫院長芳賀榮次郞、醫官神岡一亨入診。

1月12日

○十二日。醫院長芳賀榮次郞、醫官神岡一亨入診。

○太王殿下遣贊侍李弼均于東京。爲探王世子近節也。

1月16日

○十六日。本職次官小宮三保松依免,本職事務官國分象太郞被任本職次官,敍高等官二等。

○特賜土地調査局監査官吉田英三郞銀製記念品。以其退官也。

1月17日

○十七日。醫院長芳賀榮次郞、醫官神岡一亨入診。

1月18日

○十八日。特賜本職前次官小宮三保松賞金三千圓。以多年在職勤勞也。仍命王世子附事務囑託。

○兩宮特賜金一百圓于前掌禮院卿金興圭。以其妻貞夫人趙氏六旬也。

○本職持株漢城銀行大正五年度下半期利益配當金一千八百六十六圓零,本職會計課受領。

1月20日

○二十日。總督伯爵長谷川好道進獻臺灣産蜜柑一箱。

1月23日

○二十三日。本職持株朝鮮商業銀行大正五年度下半期利益金一千六百九十八圓零,本職會計課受領。

1月24日

○二十四日。命兩宮臨時用金一萬二千圓〈昌德宮八千七百圓,德壽宮三千三百圓。〉增額,以豫備金中支出。

1月29日

○二十九日。本職持株京城電氣會社大正五年度下半期利益金一千五百七十五圓,本職會計課受領。

二月

2月1日

○一日。〈陰曆丁巳正月初十日〉太王殿下設午餐會于石造殿。總督伯爵長谷川好道、軍司令官秋山好古、師團長日立花小一郞、參謀長白水淡、警務總長古海嚴潮、內務部長官宇佐美勝夫、司法部長官國分三亥、農商工部長官小原新三、鐵道局長官大屋權平、京畿道長官松永武吉、總務局長心得荻田悅造、外事課長久水三郞、侯爵朴泳孝、伯爵李完用、本職長官子爵閔丙奭、次官國分象太郞陪食。

○兩宮特賜金一萬七百圓于本職前次官小宮三保松,仍賜記念品。以退職,將歸還東京也。

2月2日

○二日。臨于植物本館,召見前本職次官小宮三保松。仍賜午餐,李堈公、侯爵朴泳孝、伯爵李完用、子爵趙重應、男爵趙東潤、閔泳瓚、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陪食。

2月3日

○三日。遣事務官玄百運于南大門驛,德壽宮亦遣贊侍劉燦,送前本職次官小宮三保松歸還東京之行。

2月7日

○七日。特賜金二百圓于前郡守金仁圭。以其子婚也。

2月11日

○十一日。兩宮遣李堈公于總督府,託紀元節祝賀轉奏。

2月15日

○十五日。命本職技手岩崎虎三出張于全州郡。以陸園墓附屬國有林野購入事也。

2月16日

○十六日。詣德壽宮,覲謁。王妃隨詣。

2月19日

○十九日。命本年度豫筭中兩宮內殿費一萬五千圓,以豫備金中支出。〈昌德宮一萬三千圓,德壽宮二千圓。〉

○命派本職屬官于高陽、坡州兩郡,各陵園墓附屬國有林野購入。

2月20日

○二十日。特賜總督府醫院長芳賀榮次郞制服地一著、白銀花甁一箱,軍醫部長佐藤恒久軍服地一箸,總督府醫官神岡一亨金一百圓,囑託醫安商浩金四百圓,看護婦李昌順金二十圓。以多月入診有勞也。

○臨于養心閤,帝國歷史,講話。

2月21日

○二十一日。臨于仁政殿,王妃同臨,召見李埈公以下宗戚、貴族及中樞院顧問、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仍賜午餐。以新年宴會追設也。

2月22日

○二十二日。武藤文吾、近藤左右一田中遷,竝本職事務官被任,敍高等官四等。本職事務官村上龍佶,李埈公附被命。

○兩宮特賜金于本職前事務官林文太郞、靑山淺治郞、增田英信有差。〈林文太郞四千圓,靑山淺治郞、增田英信各三千八百圓也。〉仍賜記念物品。以退官,將歸還東京也。

2月28日

○二十八日。特賜金二百圓于故議官南命熙〈純明皇后外祖〉練祭。

三月

3月2日

○二日。〈陰曆丁巳二月初九日〉接見總督伯爵長谷川好道、軍司令官秋山好古以下諸員于仁政殿,賜午餐。

3月5日

○五日。召見本職事務官近藤左右一、田中遷、武藤文吾。以新任也。

○兩宮特賜金六百圓于前贊政金思濬喪。

○宮內省圖書寮進獻《皇室略牒》一部。

3月12日

○十二日。本職以朝鮮銀行新株二百株、京城電氣株式會社新株三百五十株、朝鮮商業銀行新株七百五十五株,引受增資。

3月13日

○十三日。子爵閔泳韶喪,命遣事務官朴胄彬,德壽宮亦遣事務官玄百運致弔。又命遣典祀閔達植,德壽宮亦遣典祀申圭善致祭。仍賜祭粢料金〈昌德宮二千圓,德壽宮一千圓〉。

○遣附武官李秉規,德壽宮亦遣事務官朴胄彬于獨立門前故贊政金思濬葬儀式場。

3月16日

○十六日。各陵園墓有關係之國有林野讓渡事,農商工部長官回照承認。〈附帶諸條略〉

3月17日

○十七日。遣附武官康弼祐,德壽宮亦遣事務官李恒九于龍山驛故子爵閔泳韶葬儀式場。

3月22日

○二十二日。王世子千葉縣習志野演習後,還啓東京別邸。

○李埈公薨。

○總督府警視呼子友一郞被任本職事務官,敍高等官五等,仍被命李堈公附兼李太王附。本職事務官黑崎美智雄被命李埈公附。

3月23日

○二十三日。李埈公未有嗣子。命開親族會議于德壽宮內。以李堈公第二男鍝。爲其繼嗣。承太王殿下旨意也。

3月25日

○二十五日。本日誕辰祝賀停止。因李埈公喪也。

3月27日

○二十七日。李埈公喪,兩宮各賜金二千五百圓、白米三十俵、緞屬十疋、紗籠百雙。

3月29日

○二十九日。詣德壽宮,覲謁。王妃隨詣。

3月31日

三十一日。外賓謁見內規定行。〈一,殿下於宣政殿或仁政殿接見朝鮮總督之時。掌侍司長(或附武官)(將官)、贊侍、附武官三員侍立榻側,文份長官、次官、附武官(將官)或掌侍司長出迎於玄關,儀式果長(或儀式事務官)導至御榻之側。二,殿下妃、殿下同爲接見之時。女官二人侍立近側。三,政務總監、軍司令官接見之時。長官、次官、附武官(將官)(或掌侍司長)待于東行閣上階室,儀式課長及同事務官出迎于玄關、導入休憩室,小憩後,參殿。四,師團長其他同階級者接見之時。準前項臨機處理。五,德壽宮接見總督之時。贊侍二員侍立榻側,事務長及贊侍室長出迎于玄關,贊侍長導至榻側。六,前項以外,準各項處理。○圖本略〉

○兩宮特賜金二百圓于前典醫李海昌喪。

夏四月

4月1日

○一日。〈陰曆丁巳閏二月初十日〉本職儀式課所屬洋樂隊員及祭祀課所屬雅樂隊員給與額改正。

4月2日

○二日。命本職屬丹羽賢太郞往釜山港,迎帝室制度審議會委員岡野敬次郞、馬場鍈一。以王家制度取調事,將到京城也。

4月4日

○四日。王世子行啓于山梨縣下甲府。以士官演習也。

4月6日

○六日。遣本職事務官田中遷出張于東京。因王世子別邸增築工事也。

○昭憲皇太后三年祭,兩宮供御榊一對,進獻御菓子各一折于天皇、皇后兩陛下,仍賜金一百五十圓。

4月7日

○七日。命本職事務官權藤四郞介出張于水原郡。爲花山造林準備及陸軍兵營建築用材引渡狀況視察也。

4月10日

○十日。帝室制度審議會委員岡野敬次郞、馬場鍈一、囑託栗原廣太,謁見于兩宮。

○命本職典祀鄭萬朝、事務官黑崎美智雄、子爵李載崐、男爵韓昌洙、會同帝室制度審議會委員岡野敬次郞等,審議前皇室諸般制度慣例。

4月12日

○十二日。命本職事務官金東完、武藤文吾、趙東源、技師金倫求,出張于江原道平康、金化、淮陽及咸鏡南道元山、永興、定平、咸興等地。因咸興本宮行啓時道路、橋梁、停宿處所及其他準備狀況調査也。

4月14日

○十四日。臨于秘苑植物本館,賜午餐于帝室制度審議會委員岡野敬次郞、馬場鍈一、囑託栗原廣太。侯爵朴泳孝。本職次官國分象太郞會議員鄭萬朝等陪食。

4月15日

○十五日。命本職屬竹內堯三郞餞送岡野敬次郞于釜山。

4月16日

○十六日。引見宗戚、貴族及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竝其夫人,仍賜午餐陪食。以誕辰祝宴而〈因李埈公喪停止〉追設也。

○王世子演習終了,自山梨縣下甲府,還于東京別邸。

○兩宮特賜金一百圓于前協辦尹鎭佑喪。

4月17日

○十七日。臨于養心閤,開帝國歷史講話。

4月18日

○十八日。特賜金三百圓于贈侍從副卿李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司马迁
  卷五十一·志第十八·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一·李心传
  卷第七十九·胡三省
  宋史全文卷三十一·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世家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三十八·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七十五·裴骃
  卷六十九·司马迁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佚名
  赵王伦传·房玄龄
  卷七·黄训
  ●牧令书卷十三 筹荒中·徐栋
  选举一·徐松
  同治三年三月廿八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天安门·闻一多

    好家伙!今日可吓坏了我!两条腿到这会儿还哆嗦。瞧着,瞧着,都要追上来了,要不,我为什么要那么跑?先生,让我喘口气,那东西,你没有瞧见那黑漆漆的,没脑袋的,蹶脚的,多可怕,还摇晃着白旗儿说着话……这年头真没法办,你问谁?真是人都办不了

  • 卷三百五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九刘禹锡送春词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一作袂】向风挥佳人对镜容顔改楚客临江心事违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送李尚书

  • 入官第二十一·王肃

    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入官谓当官治民之职也孔子曰:“安身取誉为难。”子张曰:“为之如何?”孔子曰:“己有善勿专,虽有善当与下共之勿专以为己有者也教不能勿怠,怠懈已过勿发,言人已过误无所伤害勿发扬失言勿掎,有人失言勿掎角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庚戌朔御史宋兴祖言朝廷登用六卿欲其率属也傥属官丑诋堂官宁独鲜忠敬之心亦大非对君之体如户部侍郎李桢以郎中郑材<锍-釒>论乞休 皇上俯留欲其率属材则司属也司属有郑材桢不去不休堂官有李桢材

  • 三三八 寄谕海成闵鹗元查明拣存之书是否全行给还遇便覆奏·佚名

    三三八 寄谕海成闵鹗元查明拣存之书是否全行给还遇便覆奏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江西巡抚海<成>、安徽巡抚闵<鹗元>,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据杨景素奏,东省采访遗书,两次进呈书

  • 卷三 国统志三·黄遵宪

    孝明天皇嗣位。讳统仁,仁孝第四子,母新侍门院藤原氏。家庆薨,家定任将军。时美、英、俄皆迭以兵船来劫盟,宏化年丙午,美将必氏以兵舰来浦贺。嘉永二年己酉,英船来浦贺,剽掠下田。六年癸丑,美将披理兵舰四艘至浦贺,俄将布锸廷以

  • 唐明宗本纪·欧阳修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生于少数民族,无姓氏。父霓,为雁门部将,生子邈佶烈,以善于骑射被太祖选为侍卫,为人忠厚寡言,办事认真谨慎,太祖收为养子,赐名嗣源。梁军攻兖、郓二州,朱宣、朱瑾来求援军,太祖派李存信率兵三万去救援。存信

  • 张炜传·脱脱

    张炜,字子明,..州永年人,本名火景,与章宗近音改名。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及第,调任葭州军事判官,第二次升中都左警巡使。炜好谈功利,缺少操守,交结部下的老百姓阎元踂,缙绅轻视他,递升官至户部员外郎。承安五年(1200),天色长久

  • 卷十五·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五      明 黄佐 撰齎诏用宝国初置承勑监洪武九年以编修吴昇为承勑监令周孟东为监丞使以齎奉制敕为职寻罢之其後凡朝廷大礼颁诏天下本院官先撰诏文请旨裁定付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宝毕

  •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一人物志三十一大臣传十七【满洲正黄旗五 帅顔保 明珠傅逹礼 乌丹 素丹 鄂克济哈查弼纳 赫夀】帅顔保帅顔保满洲正黄旗人姓赫舍里大学士希福之次子也圣祖仁皇帝康元年正月

  • 松阳讲义卷二·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天命之谓性章中庸一篇乃是孔门传授心法这一章又是一篇之体要中庸所以为心法者以其放之则弥六合所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心之用也卷之则退藏于宻所谓寂然不动心之体也而这章内天命之性喜怒哀乐未发之中

  • 我们应有的心胸态度·梁漱溟

    社会上一般人,有的以共产党为洪水猛兽,有的以军阀为贪鄙糊涂,其实这都是因为隔膜的缘故。人与人彼此之间,都相差不多,距离是很近的;如果有距离,只是到末流时才大,开头是很小的。社会间的人,需要彼此了解;否则彼此隔阂,将会增加社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法称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集布施学品第一之一我闻地狱大险怖  无穷猛苦镇烧然谓昔曾无寂静心  故乐多闻亲大法闻已远离

  • 华严发菩提心章·法藏

      唐 法藏述华严发菩提心章凡例此章别有异本。而文画多纰谬。字句颇缺脱。今以梅尾南都诸本随义参订改正。笔削非私意也。每值文有大异系之鳌头。法界义镜曰。香象大师菩提心章载法界观门以明发心相。故今章明第四

  • 佛鉴禅师语录卷第四·无准师范

    普说善哉三下板。知识尽来参。既善知时节。吾今不再三。若据恁么告报。已是埋没诸人了也。直饶向未鸣板已前各自知时去。亦未救得一半。那堪三三两两聚头接耳。握节当胸。在这里听山僧胡言汉语。也大屈哉。彼彼丈夫。

  • 庸闲斋笔记·陈其元

    近代文言笔记集。12卷。陈其元著。有扫叶山房(上海)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申报馆(上海)铅印本、进步书局(上海)石印本;又见《清代笔记丛刊》第7函、《笔记小说大观》第1辑。卷首有同治十三年(1874)俞樾《序》。全书

  • 太上妙法本相经·佚名

    太上妙法本相经,简称《本相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原书至少有二十多卷。现《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三卷,收入太平部。另据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着录,敦煌遗书中有唐代《本相经》抄本残卷十二件。

  • 全家福·老舍

    当代多幕话剧。老舍著。初载《收获》1959年第2期,作家出版社1959年8月初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11月出版修订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8月初版的《老舍剧作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1月初版的《老舍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