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
嘉靖十四年十二月丁亥朔
○戊子广东连州盗文兴隆等起佥事吴玭参将程鉴等剿平之 先是河南以田赋不均请行丈量之法既而民有来言不便者而朝议亦以为纷更成法无益于民有诏田赋悉从旧额毋得轻变至是河南巡抚简霄言日既丈量则贫民有粮无地者得以免赔偿之苦而富民有地无粮者无以遂欺隐之计宜熟议其便除未经丈量者照旧徵派外其余丈量已定悉从新制中间若有富民增粮过多屡行愬告者委官查勘处豁或将欺隐田地量为均派或将减瞒等则量加增加或将轻折钱粮量移抵补务使贫富适均不至偏累庶于国法人情两便也户部覆从其议请通行天下抚按官自但有诡寄兼并告发者从公勘处随事改正不许一概丈量致生劳扰诏从之
○己丑先是 上谕大学士李时传示吏部以鸿胪寺卿王道中改补顺天府丞至是吏部左侍郎霍韬言阁臣面承 天语谅无可疑而臣等尤当关自以防伪妄因推王道中及顺天府府丞郭登庸二人以上 上是其防伪之言命改登庸为顺天府府丞道中为大理寺右少卿其鸿胪寺卿并寺丞当将选礼文习熟声音宣郎者为之已而都给事中王桢言鸿胪为总理之官职任匪轻若徒取声容亦为未称乞推科目中有文学行谊者不得以他途充选下吏部遂推山东布政使司左赞政窦明都给事王庚及鸿胪寺少卿吴祖乾等得旨以守制鸿胪寺少卿陈璋升本寺卿及其服趣来供职本寺随堂主簿张文澜萧泰升寺丞
○壬辰以灾伤免湖广武昌等府所属州县卫所存留税粮有差
○癸巳选收民间子女八十人入宫量给其家银币有差 改惠州府海豊县大波驿隶潮州府惠来县
○乙未以冬深无雪命顺天府官祈祷仍遣礼部尚书夏言侍郎黄宗明谢丕掌太常寺尚书陈道瀛偏祭群神谕曰冬月且尽时雪愆期朕心甚忧朕自宫中脩省祈 天诸臣供事者皆当竭诚以祷命百官斋三日
○丁酉升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吴山为应天府府丞 琉球国中山王尚清以受封遣王舅长史毛贯等进表谢恩献方物宴赉如例仍以锦币襍物赐其王 先是光禄寺少卿陈侃尚宝司司丞高澄奉使琉球其国以黄金四十两为赠侃等却不受至是国王尚情遣使谢恩以金奏进 上命侃受之不必辞
○己亥户部言承天府潜邸庄田湖池共八千一百三十余顷 皇旨赐司礼监太监张佐等止二百六十顷其余租银频年所入当以万计宜下所司稽其已徵或未徵或因灾免未及免者计数报上至于所赐佐等田租亦宜别其勤惰量为裁抑以示惩劝 上从其议仍命司礼监核内侍中不堪供事者奏闻定夺
○庚子以五年审录遣刑部郎中纪绣陈曜冯岳张臬王蓥郑朝辅胡道芳刘体元陈仲录王允脩员外张文藻杨伊志主事饶思聪大理寺正丘峻寺副辛珍分道恤录天下罪囚绣比直隶思聪南直隶江南文藻江北峻浙江岳江西臬湖广蓥四川伊志福建朝辅广东道芳广西体元云贵仲录狭西耀河南允脩山东珍山西 上谕诸臣务公明详慎逐一会审辩明勿偏执己见陷害无辜有亏国法
○辛丑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寝陵
○壬寅遣隆平侯张玮等为正使持节翰林院检讨李本为副使捧册封晋府新化王知庶长子新为晋王东城兵马指挥苗文奎女苗氏为晋王妃河中正表椁第二子知炬为河中王荣泽王表檈长子知为荣泽王夫人王氏为荣泽王妃庆成王奇浈长子表栾为庆成王夫人张氏为庆成王妃楚端王荣世子显榕为楚王辽王致格庶长子宪为句容王德王祐榕庶第七子原爔为临胊王周王睦敌第十四子勤然为汝宁王頴川王同金□亶庶长孙睦采为頴川王代王充燿庶第一子廷琦为泰兴王宁宣王聪氵□献嫡长子梭相为宁宣王蜀府南川王申锯庶第六孙让樨为南川王东城兵马副指挥花会女花氏为潘府辽山王妃监生马廷玉女马氏为荆府永定王妃
○丙午行大祫礼于 大庙命文武大臣徐延德郭勋邬景和陈鏸李时夏言张瓒梁材林廷霍韬捧 主
○丁未致仕吏部尚书汪鋐上问安 上嘉其诚敬优诏答之 广西田州士目卢苏杀本州州判岑邦相因纠归顺州土官岑瓛构引夷兵攻镇毁安府自民遇害者以万计巡按御史曾守约以闻兵部言卢苏先年扒置岑猛作乱后蒙朝廷宽恤授以官职自当尽忠图报今乃杀逐官男构引外夷荼毒生灵为地方患法当诛戮但土夷族类狼子野心争官仇杀乃其常习虽系建立衙门比之腹里自是不同若因仇杀之故輙兴问罪之师驱吾子弟攻彼虎狼杀戮之惨俱役之繁萧然糜费矣当相机处治先降诏切责宣布恩威开其自新之路若苏等能自缚投顺或宜少宽其诛否则调兵剿杀毋赦 上从部议命守臣亟为议处
○戊申以旱灾免凤阳等卫所屯粮有差 右都御史姚镆上辞总制三边兵部尚书之命言 陛下不以臣为不肖起臣于久废之余畀臣以总制之任但臣歉驭远之知鲜克壮之猷蚊蝱负山势必不前老马为驹恐难善后乞选贤能代臣听以旧秩致仕 上以中多赘语迹涉不逊命所司劾奏不得党护已而吏部言镆成有罪但以衰年久废拙于陈对情有可原 上曰镆为大臣自当尽诚任事如何说恐难善后之语忘逆不忠今冠带闲住不许再用 湖广九溪湾等处峒贼平捷闻 上嘉其功命升巡抚都御史习瓒俸一级总兵新宁伯谭纶岁加禄米四十石各赏银五十两彩币四表里巡按御史沈一定三十两二表里佥事张素参议刘恩布政使易瓒按察使张钺副将崔桐佥事王爚等俱赐赉有差指挥同知沈经等下御史逮问
○庚戌户部以山东灾伤请免济南等府所属州县税粮有差仍议折徵起运临德二仓改兑米九万五千六百石每石徵银六钱不为例从之 顺天府尹刘淑相等奏进春礼仪中有 孝静毅皇后几筵 上以 毅皇后久已祔 庙何得尚称几筵责淑相等对状淑相上伏罪诏夺俸两月 旌表浙江孝子丘绪等四人节妇林氏等九人贞女陈氏一人从巡按御史张景奏也
○辛亥总理河道都御史刘天和脩议治河事宜其一泗州 祖陵坐北面南地俱土冈西北自徐州绪山发脉经灵璧虹县而来至此聚止即今基运山 陵北有土冈南有小冈小冈之北间有溪水涨流其南面小冈之外即俯临沙湖西有陡湖之水亦汇于此沙湖之南为淮河自西而来环绕东流去 祖陵一十三里惟东南冈势止处俯临平地有汴河一道远自东北而来上有影塔卢湖龟山韩家柯诸湖及 陵北冈后沱沟之水皆入于河西面有本冈溪水引入金水河经 陵前东流亦入汴河以上诸水每岁水大则众流会合从东南直河奔注于淮水小则汇潴于 陵之东南二面四时不涸但遇夏秋淮水泛滥则西由黄冈口东由直河口弥漫浸灌与诸湖水合遂渰及冈足左右筑堤则西未龙脉交错北去 玄官密迹关系不细非臣所敢轻议也欲自 陵前平地筑堤则积水长盈群工难措欲东自直河口西自黄冈口上下五十余里间缮筑围绕恐此堤一成淮河泛涨之水稍其障其旁溢而 陵前湖河之水又将遏之北侵矣乞命钦天监官一员前来相度形势应筑应止伏候 圣裁具一原议寿春王坟北面包砌石岸以防冲决今则量水势浅深比坟低二丈六尺有余河岸以来洰坟三百四十余步且孙家渡既不开道可无他虞但黄淮二水合流泛涨不可不预为之防请离坟四面各百余丈外周围环筑土堤一座砌以石基植之榆柳以防不测但地脉或有所妨而石料不能卒办当早为之议也其一近年黄河入运仅能利济鱼台南自徐沛二百里亦自鱼台北至济宁及临清五百里间俱赖没水诸泉之利宜大加浚务俾匀水悉入漕河其一南旺周遭湖堤已筑成一百余里堪以积水其旧设减水闸埧俱宜查复其一鲁桥至沛县东堤一百五十余里旧议砌石以御横流今黄河既已南陡闸河汶泉水微培堤亦已高厚毋容更议其一河南原武县王村厂增筑月堤一十里其一孙家渡自正统时全河从此南徙弘治时于寒随开随淤卒不能通今赵殁河日渐充广若再开渡口并入涡河不惟二洪水涩恐亦有 陵寝之虞当如旧闭塞其一兰阳县铜瓦厢月河不必再浚盖黄河水势难与力争既已趋北不能复使东注也其一淮安清河口板闸迤西淤浅河道道并工浚筑为堤岸其一新庄清江等闸如济宁闸例以时闭开其一旧议祥符县之磐石口兰阳县之铜瓦厢考城县之蔡家口各筑添月堤臣等以为黄河之当防者虽北岸为重且水势湍悍冲徙靡常其堤岸之去河远者间获仅存而濒河者无不冲决当择其中去河最远大堤及去河稍远中堤各一道坍者增脩缺者补完断绝者接筑使北岸七八百里间联属高厚则前勘应筑各堤举在其中不待另筑矣但工役甚钜而时诎民穷须以渐脩举工部以其议为当 上从之
○壬子补荫故光禄寺卿冯兰子鲦为国子生
○癸丑以水灾免广东肇庆等府广西梧州等府税粮有差
○甲寅 命灵璧侯汤佑贤定西侯蒋傅俱管理红盔将军升义勇左卫指挥佥事陈谨为署都指挥佥事充三千营坐司官 先是命指挥佥事鲁瞻守备山丹瞻父都督同知鲁经言臣本庄浪人洪武初高祖阿失都巩卜失加率众归附升百夫长其后子孙世守兹土臣既以疾家居其部下土军 皇上敕臣瞻子管辖今瞻他徙军士嗷嗷不欲别附若士卒流移或生他患是堕先人之业而负世恩也惟今守故业为便兵部覆如其谓报可
○丙辰以明午元旦节遣京山侯崔元西宁侯宋良臣驸马都尉谢诏分祭 七陵长宁伯周大经祭 景皇帝陵及 哀冲太子坟彭城伯张钦祭 悼灵皇后陵余中官分祭如常 诏脩 祖陵 皇陵及白塔寿春等王坟 命天城守备署都指挥佥事李彬充大同中路右参将升惠湖守备指挥同知李霁为署都指挥佥事掌广西都司事
猜你喜欢 卷九十九 乾興元年(壬戌,1022)·李焘 卷十九 隋文帝·王夫之 大明宣宗章皇帝宝训卷之五·杨士奇 卷二十八·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三·佚名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李玄通传·刘昫 苌从简传·薛居正 郦希成、张清志传·宋濂 赵翿传·张廷玉 杨博传·张廷玉 卷二百二十二·杨士奇 卷六十五·雍正 卷四十、道光世局·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二·彭定求- 卷32_1 【祈谷乐章·肃和】褚亮 履艮斯绳,居中体正。龙运垂祉,昭符启圣。 式事严禋,聿怀嘉庆。惟帝永锡,时皇休命。 卷32_2 【祈谷乐章·雍和】褚亮 殷荐乘春,太坛临曙。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 陈与义·唐圭璋- 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生于元祐五年(1090)。登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绍兴中,历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寻参知政事。以病乞祠,提举洞霄宫。绍兴八年(1138)卒,年四十九。有无住词。 法驾导引 世传 
- 卷二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尊编廖 驹【一首】驹闽人有彊恕斋槀思亲戎马何时歇奔驰倦此身青灯孤馆客白髪倚门人书信连年絶家山入梦频归来未有日囘首一沾巾李孟璿【一首】孟璿名均海盐人以荐官府学训导 
- 卷三百八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三枸杞类五言古井上枸杞架 【唐】孟 郊深鎻银泉甃高叶架云空不与凡木并自将仙葢同影疎千防月声细万条风迸子隣沟外飘香客位中花杯承此饮椿嵗小无穷枸杞 
- ●南京·吴廷燮- 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析津尹统析津一府顺檀涿易蓟景六州天显十一年 赵思温 本传太宗即位以功擢检校太保保静军节度使天显十一年唐兵攻太原命思温援之既罢兵改南京留守卢龙军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兼侍中寻改临海军节度 
- 第二十五册 天命六年八月·佚名- 第二十五册 天命六年八月八月初一日,遣诸申二人,汉人一人,赍书与出征之四贝勒曰:“瘦马留彼处饲秣,壮马由诸贝勒携归。”初三日,赎斋赛贝勒之使者至,献马二千匹、牛三千头、羊五千只及斋赛亲生之二子一女。初三日 
- 八二二 寄谕闽浙总督陈辉祖据实覆奏查勘《孝经对问》等书事·佚名- 八二二 寄谕闽浙总督陈辉祖据实覆奏查勘《孝经对问》等书事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闽浙总督陈<辉祖>,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奉上谕:舒常、郑大进奏,查出明末人瞿罕所著《孝经对问》、《体 
-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于十一月十三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未登大内者,降 
-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司马光-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帝加元服。 [2]甲子(十六日),献帝举行加冠礼。 [3]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 
- 卷二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五书籍四方略亲征平定朔漠方略一部圣祖仁皇帝三驾朔漠亲征凖噶尔连破之噶尔丹穷蹙自伏其辜余部悉定振旅凯旋爰允廷臣之请纂辑方略自康熙三十六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十月系日纪事具载神谟凡四十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三人物志十三宗室王公传十一【原封和硕贝勒阿敏 温简固山贝子固尔玛浑 镇国公恭阿 原封和硕贝勒莽古尔泰 原封多罗贝勒德格类】原封和硕贝勒阿敏阿敏追封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 
- 定公卷二十六(起六年尽十五年)·何休-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月,公侵郑。(月者,内有︹臣之雠,不能讨,而外结怨,故危之。)公至自侵郑。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 
- 郊祀第六十九·苏舆- 周宣王時,天下旱,歲惡甚,王憂之。其《詩》曰:“倬彼雲漢,昭回於天。王曰鳴呼!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饑饉薦臻。靡神不舉,靡愛斯牲,圭璧既卒,寧莫我聽。旱既太甚,蘊隆蟲蟲。不殄 祀,自郊徂宮。上下奠瘞,靡神不宗。後稷不克,上帝不 
- 卷二·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二召南一之二集传召地名召公奭之采【音菜】邑也旧说扶风雍县南有召亭即其地今雍县析为岐山【皇舆表同】天兴【皇舆表凤翔县】二县未知召亭的在何县余已见 
- 释氏稽古略卷四·觉岸- 乌程职里宝相比丘释 觉岸 宝洲(编集再治) 宋 赵姓。以土德王。都汴。今汴梁路。 ·太祖 ·太宗 ·真宗 ·仁宗 ·英宗 ·神宗 ·哲 
- 乐邦遗稿并序·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愚挺志于净业。誓欲均被有情同归实界。故缵集乐邦文类。行于世外余片文只义。暨随所见闻可益扶净业者。续又纪为乐邦遗稿。盖仿儒家典籍拾遗之说也。或辞之繁芿。则略举纲要。虽曰未备。庶少暨见焉 
- 梦观集·大圭- 元诗别集。5卷。释大圭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四库全书》底本原为24卷,卷1为梦法,卷2为梦偈,卷3为梦事,卷4—9为诗,卷10—24为文。所谓《梦法》、《梦偈》、《梦事》都是宗门语录,《四库 
- 漆园指通·净挺- 禅宗公案众多,无不以“直指本心”为极则。明末清初的俍亭净挺禅师著有《漆园指通》二卷,以禅宗公案会通《庄子》,从而使《庄子》成为“见性成佛”的典。对当时明朝遗儒流行的庄学思想提出不同的认识,将庄子学术定位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