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玄宗宪宗

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也。玄宗继中、睿之乱,政紊于内,而外无藩镇分裂之患,约己任贤,而贞观之治可复也。宪宗承代、德之弊,政偾于朝,而畿甸之外皆为畔国,将以求治,则其势尤难。虽然,二君皆善其始,而不善其终,所以失之者一道也。齐桓公用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首。及管仲死,用竖刁、易牙,身死不得葬。五公子争立,伯业随毁。盖中人可以上下。此三君者,皆中主耳,方其起于忧患厄困之中,知贤人之可任以排难,则勉强而从之,然非其所安也。及其祸难既平,国家无事,则其心之所安者佚乐,所悦者谀佞也,故祸发皆不旋踵,若合符节。昔太宗既平天下,始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终用长孙无忌、岑文本、褚遂良,帝亦恭俭节用,去冗官,节浮费,内无宫掖侈靡之奉,旁无近幸赐予之失。贞观之治,斯已过半矣。持书御史权万纪尝言:“宣饶部中凿山冶银,岁可取数百万缗以佐国用。”帝怒骂曰:“吾所乏忠言嘉谟,有益于民者耳!汝为御史,不能进贤退不肖,而讠木吾以利,岂谓我汉桓、灵耶?”斥去不用。于是士莫敢以利言者。故房、杜诸人得效其忠力,以致贞观之盛。及玄宗初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后用张说、源乾曜、张九龄;宪宗初用杜黄裳、李吉甫、裴垍、裴度、李绛,后用韦贯之、崔群。虽未足以方驾房、杜,然皆一时名臣也。故开元、元和之初,其治庶几于贞观。然玄宗方用宋璟,而宇文融以括田幸,遽至宰相,后虽以公议罢去,而思之不已,谓宰相曰:“公等暴融恶,朕已罪之矣。然国用不足,将奈何?”裴光庭等不能答。融既死,而言利者争进。韦坚、杨慎矜、王鉷日以益甚,至杨国忠而聚敛极矣。故天宝之乱,海内分裂,不可复合。宪宗方平淮蔡,裴度未及还朝,而程异、皇甫镈皆以利进。度三上书极论不可。帝以天下略平,欲崇台池宫观以自娱乐,异、镈揣知其意,数贡羡财以顺所欲。故度卒逐去,而异、镈皆相。不三年而祸发于宦官。盖玄宗在位岁久,聚敛之害遍于天下,故天下遂分。宪宗之世,其害未究,故祸止于其身。然方镇之强,宦官之横,遂与唐相终始,可不哀哉!呜呼,太宗之恭俭,所忍无几耳,而福至于不可胜尽;玄、宪之淫佚,所获无几耳,而祸至于不可胜言。而世主终莫之悟,覆车相寻,不绝于世,盖未之思欤?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四 慕容宝 慕容盛 慕容熙 慕容云·房玄龄
  屈节解第三十七·王肃
  契丹國志卷之三·叶隆礼
  卷二·檀道鸾
  元明事类钞卷十九·姚之骃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十国春秋卷一百九·吴任臣
  卷八十六·阿桂
  汉纪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前13)·司马光
  卷一百七十四之四·雍正
  职官三○·徐松
  卷十六、台湾朱一贵之乱·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九      休宁孙默编陆求可月湄词二秋蘂香初秋一叶梧桐飘未几日月会于鹑尾白藏正值兰秋美玉露金风如水 琅玕青簟初收起凉来矣招摇西指银河徙天上双星欢喜金菊对芙蓉秋日塞上风云江间波

  • 卷三百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三 陈全 送叔韬兄归长乐 擕手出都门怅然千里心悠悠河桥上送子归故林维时初夏交天宇无氛祲川原翳衆绿灌木澄幽隂沧波渺离思黄鸟鸣好音抚景易为感念

  • 卷九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九十九潭类五言古旦发渔浦潭       【梁】丘 迟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邨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象崭絶峰殊状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藤垂岛易陟崖倾屿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八·焦竑

      南京刑部一(尚書)   ◆尚書   資善大夫南京刑部尚書東安施公禮墓表(鄭雍言)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書麗水薛公希璉神道碑(彭時)   資政大夫南京刑部尚書錢塘楊公墓碑(彭時)   南京刑部尚書耿九疇傳   

  • 卷之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别集下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十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李显忠 忠襄公 字君锡绥德青涧人初名世辅高宗改赐今名其先唐诸公子也自唐以来世为苏尾九族都巡检使祖孙相承长雄其

  • ●卷一内篇·何孟春

    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推髻,深礻詹胡帽,衣服则为礻夸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氏,为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我太祖心久厌之。洪武启元

  • 卷五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一雍正四年十二月上谕三十九道初一日奉上谕向来官兵凡在内地行走者例不给与口粮朕思内地亦有远近之分行走不无迟速之别宜酌加恩泽以奬勤劳今建昌官兵因进剿贼蛮已经深入梁山此地

  •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吕思勉

    前汉凡二百十年,在政治上,可以分做四期:第一期:高祖初定天下。这时候,还沿着封建思想,有功之臣,与高祖同定天下的,其势不得不封。而心上又猜忌他。于是高祖听娄敬的话,徙都关中,想借形胜以自固。又大封同姓之国,以为屏藩。这时候

  • 卷五·曾巩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中登进士甲科,所试《有物混成赋》,天下以为赋格。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大中祥符九年,参知政事。时王钦若方挟祥瑞,迎合人主意,阴排异己者,以细故罢曾政事。天禧中,复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仁宗即

  • 提要·崔子方

    【臣】等谨案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子方字彦直涪陵人为人介而有守黄庭坚极称其贤绍圣中罢春秋取士子方三上书乞复之不报其为是书也大旨谓圣人之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着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乃列一十六门皆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林语堂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语译善于做将帅的人,不会显出凶猛的样子;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的人,不用和敌人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

  • 卷五·聂崇义

    <经部,礼类,三礼总义之属,三礼图集注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五宋 聂崇义 撰壶       矢【有三等】三马      特县钟特县磬     编钟编磬      瑟琴       古竽古笙      埙

  • 第一 捭阖 8·王诩

    【原文】捭之者,开也,言也,一陽一也;阖之者,闭也,默也,一陰一也。一陰一陽一其和,终始其义①。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一爱一好、财利、得意、喜欲为一陽一,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

  • 续高僧传卷第八·道宣

      义解篇四 正纪十四 附见二。   齐邺东大觉寺释僧范传一。   齐邺中释昙遵传二。   齐邺下总持寺释慧顺传三。   齐邺西宝山寺释道凭传四。   齐并州僧统释灵询传五。   齐大统合水寺释法上传六(法

  • 卷第十五(十恶部之二)·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十五(十恶部之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两舌缘第六夫生老病死。无自出之期。菩提涅槃。有修入之路。诸佛所以得道。由行四摄。故凡圣归依。菩萨所以成圣。由行六度。故黑白钦仰。今见流俗之徒。乃专构屏辞。

  • 金丹问答·萧廷芝

    问曰:“如何谓之金液还丹?” 答曰:“金液者,金水也。金为水母,母隐子胎。因有还丹之号也。前贤有曰,丹者,丹田也。液者,肺液也。以肺液还于丹田,故曰‘金液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