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宗

黄帝、尧、舜,寿皆百年,享国皆数十年。周公作《无逸》,言商中宗享国七十五年,高宗五十九年,祖甲三十三年。文王受命中身,享国五十年。自汉以来,贤君在位之久,皆不及此。西汉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东汉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二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然与《无逸》所谓“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者,无以大相过也。至其享国长久,如秦始皇帝、汉武帝、梁武帝、唐文帝、唐玄宗,皆以临御久远,循致大乱,或以失国,或仅能免其身。其故何也?人君之富,其倍于人者千万也,膳服之厚,声色之靡,所以贼其躬者多矣。朝夕于其间而无以御之,至于夭死者,势也。幸而寿考,用物多而害民久,矜己自圣,轻蔑臣下,至于失国,宜矣。古之贤君,必志于学,达性命之本而知道德之贵,其视子女玉帛与粪土无异,其所以自养,乃与山林学道者比,是以久于其位而无害也。傅说之诏高宗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斅学半,念终始典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呜呼,傅说其知此矣。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表第十一·脱脱
  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赵尔巽
  卷二十四·谷应泰
  卷十三·谷应泰
  卷六·庞元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实业厅·费行简
  第四二八票光绪五年五月初十日一二二二○--二·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六·阿桂
  卢粲传·刘昫
  顺帝本纪·宋濂
  卷二十·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青幕子妇·唐圭璋

      原为妓,能诗词。   减字木兰花   清词丽句。永叔子瞻曾独步。似恁文章。写得出来当甚强。

  • 御选元诗卷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乐府歌行三黄溍可怜行红顔白面可怜子杖藜饥走荒山里翠睂新妇雪色儿掩袖娇啼瘦如鬼道旁朱门照霜防膓断汝翁呼不起金鱼象笏供樗蒱纨袴终然愁饿死春风秋月哀思多嗟汝少年奈老何栁贯六月十五日大

  • 第十九回 报宿怨故王索命 讨乱党宦寺典兵·蔡东藩

      却说耶律休哥右臂受伤,正在危急的时候,幸帐下亲卒,走前护卫,死命与宋军相搏,才得放走休哥。休哥乘马先遁,余众亦顿时散走。俟李继隆闻报,渡河助战,天色已经大明,敌兵不剩一人。继隆大喜,与继伦相见,很是叹服,至两下告别,继隆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万历二年闰十二月辛未朔除原任湖广道御史向程于福建道○释闲宅宗室故辅国将军奇浩男银哥金哥以隆庆元年越关奏请名封情有可原也○升易州兵备参政高文荐为山东按察使照旧管事补原任江西参议刘应峰于广西○壬申 上御文

  • ●附录 水使公行状·宣若海

    ○水使公行状 公姓宣讳若海字伯宗鼻祖讳允祉皇朝文渊阁学士本朝湖南观察使号退休堂曾祖考讳应禧行县监祖考讳迪行康翎县监考讳义问大丘府使赠兵曹参判公生于万历七年己卯为人刚直豁达毅然有执不以利疚不为势屈惟吾义

  •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司马迁

    王延海 译注【说明】《大宛列传》是记述西域诸国史实的传记。其中详记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条枝、大夏八国之事;附记扜罙、于窴、楼兰、姑师、黎轩、身毒、驩潜、大益、苏薤九国

  • 高俭传·欧阳修

    高俭字士廉,以字显于世,他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其父高励为乐安王,入隋后任职为洮州刺史。士廉敏慧而有度量,状貌就像画出的一样,书读一遍就能背诵,应对灵敏。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都是显贵旧臣,与士廉结为忘年

  • 卷四·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宸章【四】乾隆五十五年皇上圣夀八十御制诗文四诗论昨自避暑山庄?至御园之作有慙德德无称四得之句盖引而未发兹乃叙而论之夫子思引孔子之言以为位禄名夀胥因德而得之则知有德而得之者为

  •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司马光

    汉纪四十 汉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 [1]春,正月,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于除印绶,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如南单于故事。 [1]春季,正月,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予北匈奴于除印信绶带,命中郎将任尚持符节护卫,屯驻伊吾,一

  • 蕃夷六·徐松

    唃厮啰【宋会要】唃厮啰,汉名佛儿,始于廓州城起立文法廓:原作「郭」,据《长编》卷八二改。,渐为蕃部归顺,赴宗哥城居住,为其妻族纳厮结等窃诱往邈川城温逋奇所住坐,又十余年,因入贡,朝廷封厮啰充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三男:瞎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九·钱若水

    起至道二年九月,尽十二月己巳,以单州刺史扬琼为本州防御使充灵庆 路兵马副部署壬申苏州言虎夜入福山寨食戍卒 四人癸酉,六宅使富州刺史张茂宗卒茂宗魏郡繁 水人举进士及第解褐大理评事累迁太子中允直 御史府先是洛阳官市

  • 184.赵普收礼·林汉达

    从宋太祖取得政权开始,到平定南方,赵普是主要的谋士,立了不少大功。宋太祖拜赵普为宰相,事无大小,都跟赵普商量。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

  • 吴祖耀·周诒春

    吴祖耀 字觉生。年二十九岁。生于天津。永久通信处。北京掌扇胡同二号。已婚。女一。初毕业于日本横滨圣约瑟学校。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化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民国三年。得硕士学位。为美

  • 五刑章第十一·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说明不孝是最大的罪恶,并指出引致社会大乱的三个根源。【原文】子曰:“五刑之属三千(1),而罪莫大于不孝(2)。要君者无上(3),非圣人者无法(4),非孝者无亲(5)。此大乱之道也(6)。”【译文】孔子说

  • 卷十三·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三    明 湛若水 撰僖公【惠王二十三年】六年【齊桓三十二年晉獻二十三年衛文六年蔡穆二十一年鄭文十九年曹昭八年陳宣三十九年杞成公元年宋桓二十八年秦穆六年楚成十八年】春王正月正

  • 中阿含经卷第十·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习相应品第五(有十六经)(初一日诵)何义.不思.念.惭二戒敬各二.及本际二食.尽智.说涅槃弥醯.即为比丘说(四二)中阿含习相应品何义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

  • 圣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持世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复有人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云何受持愿佛演说。尔时世尊告持世言。若复有人。于初二月白月一日。于彼独注入海之河。乃入水中。水

  • 卷第三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第六现前地。所以来者已说诸谛相应慧。次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