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九

法祖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一月丁酉

上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先因京师米价腾贵

皇考宵旰焦劳特命朕查视各仓彼时见仓粮充溢露积不少因请将应行岀仓之米迅速办理防

旨俞允朕今仰体

皇考轸恤民生至意务令米价渐平着交与监督张坦麟陈守创等防同仓场总督带领工部贤能司官将仓厫实料估应修补者速行修补应添建者于明嵗春初添建所需钱粮动用捐贮驿站银两其应否补项之处再议此事竝非此时应下之旨系遵奉

皇考原下之要旨是以特谕

是日

上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

皇考念切天下兵民生计因京师米贵焦思极虑当龙驭上宾之时犹惓惓未释于怀向来口外米谷不准运进口内而烧锅仍照常开设可速令口外米谷准其进口其开设烧锅着行禁止

雍正元年癸卯正月戊子大学士等议奏纂修

圣祖仁皇帝实录事宜

上谕曰

皇考御极六十一年

圣谟神烈甚多卿等督率各官务期悉心敬纂速辑告成俾永垂方以副朕继述显扬先徳之意

四月乙丑

上谕翰林院自古帝王临朝施政右史记言左史记动葢欲使一举动一出言之微无不可着为法则垂范百世也

皇考圣祖仁皇帝英年践阼即设日讲起居注官于词臣中择其才品优长者以原官充补钜典茂昭度越前代诚为圣帝哲王之盛事御极六十一年绍精一执中之统励敬

天勤民之心文谟武烈经纬万几盛徳日新大业鸿显天下臣民仰瞻至治不啻日月丽天江河行地莫不敬信悦服记注之臣美不胜书

皇考圣祖仁皇帝谦徳弥光圣不自圣唯恐史官或多溢美之词故康熙五十六年以后裁省记注祗令翰林五员于理事时轮侍班行凡有重务要旨仍令内阁诸臣记而存之意至周深也兹朕缵承大统夙夜兢业日昃不遑思所以上继

皇考功徳之隆下致四海晏安之治顾惟凉徳深惧负荷之难今御门聼政之初益当寅畏小心综理庶事咸期举措允宜簪笔侍臣何可阙欤当酌复旧章于朕视朝临御祭祀

庙之时令满汉讲官各二人侍班不独记载谕旨政务或朕有一言之过一事之失皆必据实书诸简防朕用以自警冀寡悔尤庶几凛渊氷之怀以致久安慎枢机之动以图长治其仍复日讲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以前故事尔衙门即遵旨行

雍正二年甲辰二月丙午初

圣祖仁皇帝

御制上谕十六条颁示八旗及直省兵民人等自纲常名教之际以至耕桑作息之间本末精粗公私钜细各举要领垂训万世

上以各条遵行日久虑民或怠宜申诰诫以示提撕廼复

寻绎其义推衍其文共得万言名曰

圣谕广训竝制序文刋刻成编颁行天下序文曰书曰每嵗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记曰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徳此皆以敦本崇实之道为牖民觉世之模法莫良焉意莫厚焉我

圣祖仁皇帝久道化成徳洋恩溥仁育万物义正万民六十年来宵衣旰食祗期薄海内外兴仁讲譲革薄从忠共成亲逊之风永享升平之治故

特颁上谕十六条晓谕八旗及直省兵民人等自纲常名教之际以至于耕桑作息之间本末精粗公私钜细凡民情之所习皆

睿虑之所周视尔编氓诚如赤子

圣有谟训明征定保万世守之莫能易也朕缵承大统临御兆人以

圣祖之心为心以

圣祖之政为政夙夜黾勉率由旧章惟恐小民尊信奉行久而或怠用申诰诫以示提撕谨将

上谕十六条寻绎其义推衍其文共得万言名曰圣谕广训旁征远引往复周详意取显明语多直朴无非奉

先志以啓后人使羣黎百姓家喻而戸晓也愿尔兵民等仰体

圣祖正徳厚生之至意勿视为条敎号令之虚文共勉为谨身节用之庶人尽除夫浮薄嚣陵之陋习则风俗醇厚家室和平在朝廷徳化乐观其成尔后嗣子孙竝受其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理岂或爽哉

雍正四年丙午九月戊戌

上御乾清宫西暖阁召皇子诸王大臣等赋诗赐宴亲制序文宣示诸臣曰朕继大统惟朝乾夕惕兢兢仰法皇考期贤哲盈廷民康物阜永承至隆之

圣治尝思古之明良赓歌喜起君臣一徳同心旷代为之欣慕今在廷臣工协衷以资赞理顾瞻济济皆我

皇考数十年敎育栽培之所诒也是以庶政具举兆民乐业朕实嘉赖焉康熙二十一年春

圣祖于乾清宫开升平之防振赓扬之歌盛称一时美冠千古今丙午九月节届重阳览百谷之斯登忻三农之有稔光风溢目海宇澄清爰集王公卿尹用陈几筵笑言勿禁威仪不拘相悦于一堂弗限夫三爵然礼着享燕之义诗有嘉宾之咏古君臣于饮食燕防间即具献纳拜飏之典也唐虞文武之世休风如昨朕与诸卿宜则效之今用柏梁体朕为倡始诸递成篇什今日也非徒命酒徴歌扬华摛藻葢欲昭

圣祖养育之深恩朕廷泰交之雅防垂之奕世永传斯事云尔

十月戊辰

上谕诸王大臣等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余年富有四海而躬行俭徳撙节爱养以为保惠万民之本此中外臣民所共知者从来宫中服御之具惟尚质朴无华至于古玩器皿皆寻常平等之属竟无一物为人所罕见可珍奇者此等事朕向来且不深知则外廷臣工又何从而知之朕即位后偶令内监将大内所有玩器稽查检竝将避暑山庄等处歴年陈设之物其中可观者皆取回宫中防来较朕藩邸所藏尚属不逮益钦服我

皇考之至徳即此一节已超越前古矣偶因闲暇忆及实不忍令

皇考盛徳异日湮没而不彰特书此以留示子孙俾知皇考之节用爱人戒奢崇约不独溥鸿恩于万姓亦且留厚福于子孙而世世追思

圣徳祗遵

圣训敬谨奉行毋稍逾越此又人人所当自勉者也

十一月己亥

上谕内阁帝王体国经邦政治所施惟准乎道理之至当宽严赏罚各得其宜若一渉利二字便入于私是以孟子云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葢仁所以休养安全义所以裁成化导也朕嗣承大统四年于兹凡政教号令皆遵法

皇考

皇考在位六十一年

圣谟远

谕旨周详纪纲法度靡不备举特当时臣下或有阳奉隂违不能实力遵行者或有事经歴久渐至废弛者朕在藩邸时知之甚悉即位以来仰体

皇考仁育义正之心屡降明旨谆谆诰诫无非欲内外大小臣僚咸恪遵

皇考之良法美政实心奉行以共成久安长治之盛是朕所行之政皆

皇考己行之章程朕所申之令皆

皇考己申之寳训实未尝有所减省增益也特以厯年既久新进疎远之臣未能悉知见朕所施之政令遂以为从前所未有而浅陋寡识之人往往于陈奏内有众利皆兴诸俱除之语朕经理天下凡用人行政悉夲大中至正之心事至而应惟理所当然从无计及利弊之私意如谓兴利除弊则凡平治道路疏濬河渠修葺城垣开垦田亩此国家经野之常典而可谓之兴利乎年嵗丰歉不齐设有水旱为之赈饥平粜蠲赋缓徴此朝廷轸恤之恒政而可谓之兴利乎老人应赐以衣食则赐之孤独应防以钱物则防之劝以孝弟本小民自有之天良朂以耕桑固闾阎各尽之职业而可谓之兴利乎至于盗贼奸宄法所应诛贪官汚吏法所应黜豪绅劣衿法所应锄而谓诛盗奸黜贪汚锄豪劣为除弊可乎情罪重者予以刑辟情罪轻者予以矜释此又谓之除弊可乎欲正民风而端士习不得不戒之用休董之用威也将以此为兴利乎抑除弊乎念习俗之流于奢靡也朕躬行节俭以身示天下虑农人之惰于南亩也朕亲为耕耤以身先天下将以此为兴利乎抑除弊乎夫存兴利之心即有不利之害有除弊之意即为启弊之端由此推治道安得有利弊之名朕又何尝有兴利除弊之举也

皇考六十余年丰功伟烈布在方防皆因事治事以人治人从不居兴利除弊之名而以此颂扬朕之政事朕实不敢当朕亦不愿当也外省督抚诸臣未能深悉朕意为此晓谕知之

雍正六年戊申八月己丑

上谕内阁

世祖皇帝御制人臣儆心录刻板收贮礼部着交武英殿将满汉文各印千本进呈其板内字画圈有应加修整者着武英殿人员校防办理

雍正七年己酉八月丁未

上谕内阁朕自御极以来时时以牖民觉世为怀是以告诫臣工训诲士庶化导兵弁者周详往复不惮烦劳无非欲其慕义向风迁善改过共逰于荡平正直之途也凡此诏谕所颁皆以

皇考之心为心以

皇考之政为政继志述事率由旧章当时

圣谕之所啓廸包涵者朕则阐扬而详发之其中间有因革损益先后不同者则因时制宜化裁变通之道也惟是历年谕旨或因一省而发或因一事而发有司等照例宣示于该管之处其别省远地岂能一一周知且传写悉经书吏之手字句之间往往错讹遗漏夫欲使薄海之广臣民之众遵道遵路易俗移风必使天下之人备闻朕训深知朕心庶几感发奋兴以为进徳修业之助今王大臣等合词奏请上谕刋刻有裨益于人心吏治着照所请行朕亦不敢谓朕之谕旨可以有劳来匡直之功惟冀亿万臣民共知朕提撕儆戒之苦心耳

九月乙酉

圣祖仁皇帝治河方略编纂告成

上谕内阁朕惟

圣祖仁皇帝轸念民生而于黄运两河尤廑

圣怀自甲子以迄丁亥六次

亲厯河干指授方略一切修筑堵塞事宜无不出自宸衷规画数十年来

圣谟睿训备载此书凡有河防水利之任者皆应悉心详阅奉为法则着缮写三部发给河臣孔毓珣嵇曾筠尹继善令其敬谨阅防必于河务大有裨益但河性迁移或今日情形与昔年有不同之处着孔毓珣等三人防同商酌具奏又当年或有奉

旨案件此书未经载入而该衙门有档可稽者亦着查明具奏

雍正八年庚戌二月乙巳诸王大臣奏夲年正月二十五日

景陵寳城山上产灵芝三本请宣示史馆永纪鸿庥上谕曰

景陵寳城山上首春产瑞芝三夲诸王大臣等奏为朕纯孝之所感孚朕抚躬自问生平事我

皇考不敢当纯孝之名但诚敬之心数十年如一日自御极以来不但一言一事仰体

圣心而后见诸施行即梦寐之中一念举发从无有知其不合

圣意而敢存于胷臆者诸王大臣等称朕以

皇考之心为心此实朕之悃忱至云朕以

皇考之政为政朕之才力远不逮我

皇考举凡宣猷敷治之间虽黾勉效法究不能企及于万一何能致芝草之嘉祥诸臣以此归美于朕朕不居也实因我

皇考之圣徳神功际天蟠地深仁渥泽积厚流光上天特欲显示天下臣民是以数年之中三见芝英于陵寝以今之厯霜雪而挺生当首春而呈瑞稽诸史册更属罕闻朕感

上天昭示之洪恩叨

皇考贻谋之景福庆幸欢欣不敢不宣布于众庶使天下后世臣民知

上天之眷祐

皇考与

皇考之垂裕万年者即瑞芝一事明显昭著信而有征固如是也着照所请宣付史馆

雍正九年辛亥十二月己酉恭纂

圣祖仁皇帝实录圣训告成诸王贝勒贝子公及文武各

官等奏贺

上传制曰

皇考圣祖仁皇帝厚徳丰功弥纶宇宙光天之下知识之伦莫不霑被

圣化歌咏太平朕缵承统绪于

皇考一言一动时时奉为法守爰命大学士等恭辑实録圣训兹者纂修告成朕得朝夕诵述身体力行亦俾万世子孙臣民钦遵弗替朕心慰悦与卿等同之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七 姚兴上·房玄龄
  卷六十二·表第四·脱脱
  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三·赵尔巽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八·苏天爵
  ●平吴事略·韩菼
  六 兵制·陈寅恪
  卷二百十八·杨士奇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三·佚名
  一○○ 谕内阁纪昀陆锡熊校书勤勉着授为翰林院侍读以示奖励·佚名
  刘景传·脱脱
  仆散安贞传·脱脱
  安南传·宋濂
  阿尼哥、刘元传·宋濂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四·允禄
  卷八下·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三 吴 南唐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三 吴 南唐上欧阳持持,字化基,高安人。天复元年进士。为太常博士。昭宗迁洛,知梁祖有异志,遁归西山。杨吴时奏除左拾遗,未几归田,遂不起。诗一首。 【(《全唐诗》无欧阳持诗)】书翠崖 【一作「岩」】 寺

  • 御选宋诗卷三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八五言律诗四洪炎次韵野步意行无逺近山径自横斜烟月生秦岭风幡接暮霞影归巢幕燕声散宿林鸦屣履相随处僧垣即是家初入浙中松竹笼官道牛羊食野田岊山低送客荡水逺含天乍听呉儿语初逢伧父船平

  • 致梁实秋·闻一多

    实秋:船票尚朱买定,太早也。蛰居异域,何殊谪戍?能早归国,实为上策。(中略)《南海之神》谓为脱稿亦可。刊入《大江》不嫌其为国民党捧场乎?我党原欲独树一帜,不因人热,亦不甘为人作嫁衣裳。然取决之权在足下,我固无成见也。来示谓

  • 卷七·贾谊

    先醒(连语)怀王问于贾君曰:“人之谓知道者先生,何也?”贾君对曰:“此博号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其正名,非为先生也,为先醒也。彼世主不学道理,则嘿然惽于得失,不知治乱存亡之所由,忳々然犹醉也。而贤主者

  • 日闻录全文·李翀

       《周礼·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氏曰:“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按:旌与节非一物,符节以合符为信,玺节以印封为信,则旌节以旌旗为信,又非瑞节之谓也。旌节旗类,孑孑干旌,招虞人以旌

  • 千百年眼卷七·张燧

    《徙戎论》无救于晋 世儒睹郭钦、江统之说不行,深为司马氏惜。不知此曹渐染华夏之风者仅百年,其文雅博洽既与中国士大夫埒,而骁悍魁桀、拔山贯铁之勇,非华人可得而仿佛也。即使驱之去而未必即去,既去而未必不来。我知其害

  • 涌幢小品卷之五·朱国祯

    巡狩洪武元年。四月甲子。上幸汴梁。七月丁未。回京。八月壬午再幸。十月丁丑回京。初则河南已下。再则元都已平。自往壮声势。且览中原大轴。有迁都之志也。仪注虽未可考。要之。卤簿军容。气象自是不同。文皇再幸北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一·阿桂

    四十一年正月癸酉明亮舒常奏言查独松一道山梁横挿河流三面俱系陡壁仅有一线上通之路贼碉凭髙阻拒自独松以前为卡拉尔亦属险峻再前为舎斯满距独松三十余里【臣】等随于十九日派令奎林和隆武兴兆德赫布珠尔格德等率同侍

  • 卷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九职官志八职官【各处驻劄大臣 新疆各官 王府各官】各处驻劄大臣谨案旧志载八旗大臣外省分防之任而於边疆驻劄大臣俱未及载仰惟圣朝声教覃敷怀柔朔漠西藏青海诸地并入版图画疆置吏有

  • 卷十一·朱熹

    时氏本拾遗或问:「老子言『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如何?」曰:「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也。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非也。圣人岂有不仁,所患者不仁也。天地何意于仁。鼓舞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圣人则仁,此其为能弘道也

  • 卷十二·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二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僖公四经【乙酉】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夏狄伐郑○秋七月○冬天王出居于郑【杜襄王也天子以天下为家故所在称居天子无外而书出者讥王敝于匹夫之孝不顾天下之重

  • 卷四百五十八·佚名

    △第二分实语品第六十五之二庆喜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爱乐听闻如是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闻已受持读诵通利。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为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宣说开示教诫教授。当知彼人曾於过去亲从诸佛。闻说如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六   [一]七覺支者.謂念等覺支乃至捨等覺支。此七覺支幾有色等者.[二]一切無色。幾有見等者.   一切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無對。幾有漏等者.一切無

  •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万人。时须耶国有贫人。行赁剃小儿头。所剃者皆约。到麦熟当各雇麦一斛。适别未远。道逢故人。将其还求麦。欲以取酒饮之。遍求无以麦

  • 第七十二章 灌顶祭次第·佚名

    ……[缺?]……其时摩诃雷伽[官]玛兴达率大军兵来袭,与于沙罗伽玛之渡口驻军发舍利[官]之长罗伽伽之大军行大战斗,呼为罗伽伽大威力者之发舍利[官],又(一、二)如入象群之雄狮子,于交战毙此玛兴达之不少勇士等

  • 筮仕金鉴·邵嗣宗

    周公仪休相鲁嗜鱼一国争市鱼献之休不受其弟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惟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 周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安于曰安忠乎曰忠于上安信乎曰信于令安敢乎

  • 周易会通·董真卿

    元董真卿撰。十四卷。《通志堂经解》本。是一本综合诸家《易》说的书。董真卿是胡一桂的弟子,此书实本胡一桂之《周易纂疏》而广及诸家。此书原名《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后改今名。全书大旨,乃尊崇程颐、朱熹

  • 宝云经·佚名

    佛教经典。南朝梁曼陀罗仙译。七卷。是唐达磨流支译《宝雨经》的异译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