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食货三五

钞旁印帖

徽宗崇宁三年六月十日,敕:「诸县典卖牛畜契书并税租钞旁等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除纸、笔、墨工费用外,量收息钱,助(瞻)[赡]学用,其收息不得过一倍。」

十一月十二日,尚书省奏白札子:「考城县典卖牛畜契,每一道今卖五钱省,比旧减下八钱省;税租等钞旁,每一十旁今卖五十七钱省,比旧减下二十二钱省。检会今年六月十日度支、户、金部看详前项钞旁,并从官司印卖,除纸、墨工费用外,量收息钱,不得过一倍。切缘府界诸县有未承六月十日朝旨,已得前旧卖钱数稍多,已成定例,与今来逐部看详所收息钱比之,逐县旧卖钱数除本价外,各有减落数目。且以考城一县计之,比旧减下钱数太多,亏损学费。」诏:「府界诸路官卖钞旁契书等,收息不得过四倍不:原阙,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五补。,随土俗增损施行。如旧卖钱数多者,听从多,仍先次施行。」

大观二年正月一日,赦书:「有司曾以输纳钞旁出卖收钱,以充学用,吏缘为奸,增损抑配。今学用既足,事涉苛细,可行寝罢。」

宣和元年八月二十二日,诏:「钞旁元丰以前,并从官卖,久远可以照验,以防伪滥之弊。政和修敕令删去,不曾修立。及降指挥,不许出卖。今后应钞旁及定帖,并许州县出卖,即不得过增价直。」《实录》:元丰六年七月十九日,御史翟思言:闻京西转运司下州县责卖钞旁,人纳纸,官以小条印为记,纸转输一,应人户税钱非印钞不受,苛细伤体,有诏止之。余未见。

二年八月二十日,诏:「官卖钞旁定帖,以防伪冒,实遵元丰旧制。收息分数已降处分,并依崇宁三年十一月指挥。如敢数外增钱,及邀阻乞取者,官吏并以违制论。疾速申明行下。」从两浙路转运司李祉申请也。

十二月十七日,尚书省札子节文:「官卖钞旁定帖,并须每户请纳作一钞纳作三原作「作纳」,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六乙。,不得依前众户连名。遇人户请买,当官依法出卖,不当官给卖者,杖一百;公吏人等揽买出外增塔价钱转者,各徒二年。」

三年四月四日,通判邠州张益谦奏:「本州岛已依条委司录、监辖印造钞旁,分下诸县遵依出卖。据诸县约度,每年纳用钞旁一百万副,每副四纸,价钱四文足。今体访得本州岛上、中等税并支移往沿边有至十程者人户赴官买纸,赍执前去指定处送纳。受纳官司或令退换,或行毁弃,艰阻沮抑,其弊百端。所买钞旁既经书填,却被弃换,若只就近买钞送纳,即本县照证不肯销凿,人户须再来买钞。又下等税赋、坊场房廊诸般课利用钞尤多,

自一文一升,亦须买钞四纸,县道事丛,令佐未必能实时给卖。其久来鬻书之人冒利犯法,揽买增价,稍失觉察,縻费愈广,输纳愈迟纳:原作「约」,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六改。,退换科较,人户受弊。况当陛下节用裕民,深戒诛求,臣采诸舆议,众为未便。」诏申明行下,诸路依此。

十三日,诏:「诸路收帖定并帖纳钱,委逐路提刑司拘籍起发,赴内藏库送纳。若拘籍隐漏及辄移用,并当重行黜责。其已降赴大官库送纳指挥,更不施行。今后收到钱并依此。」先是,四月诏:依户部尚书沈积中奏,钞旁定帖等钞除陕西、河东路及已有指挥支拨外,并令提刑司同本路转运司措置起发上京,赴大官库送纳,寻有是诏。

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诏:「诸路所收钞旁定帖钱,除两浙路隶应奉司外,余路自合并逐州委通判管干拘收,拨与发运司充籴本。」

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发运司奏:「奉诏兴复转般拘收诸色钱本,收籴斛斗数。内官卖钞旁,诸处关报,所收钱数不多。盖缘奸弊未能杜绝缘:原作「远」,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七改。,暗亏官钱,深为未便。臣今措置条具下项;一、钞旁系司录厅印造,给付属县等处出卖原书天头注云:「『处』一作『官』。」。今欲乞诸州钞旁帖除依旧令司录监辖印造外,并用通判勾印讫,给付属县置历出卖。诸州止于千文字号上添甲子字号,每一字号印造一千副为额。仍于每字号下排定第一于:原作「以」,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七改。、第二纸以至一千纸字,所贵有以关防。诸县专委县丞管勾,置卖钞局出卖,即不得辄拘早晚时限。仍于钞旁上印定所卖钱数。」从之。

七年四月九日,讲议司言:「契勘人户

输纳官卖钞旁卖;原作「买」,原书天头注云:「『买』一作『卖』」,按《宋会要》食货七○之一三七作「卖」,当是据改。,州县不能钤束,公人计嘱尽行出买出买:原作「收卖」,按原书天头注云:「『收卖』一作『出卖』」,据此及《宋会要》食货七○之一三七改。,却于人户处邀求厚价,比之官价,多至数倍。兼又阻节留滞,致有人户粜卖所纳物斛以充盘费费:原作「卖」,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七改。,为害甚大。今欲更不印卖,止令人户从便自写钞旁纳官,置单名历用合同印记,令人户量纳合同印记钱,以杜绝阻节之弊。今措置下项:一、旧来印卖空钞,收息不过四倍,每钞四纸。今乞人户自写钞旁纳合用印记钱,以免邀求厚价、乞觅阻节之弊。其所纳钱数,每钞纳钱四十文省,不成贯、石、匹、两、束者减半,内依法许合钞送纳者听依旧。一、旧来官司去失官钞,即追户钞,或又去失户钞,人户更无照应。今来乞置单名文历,遇人户送纳输官钱物,将人户县分、乡村、姓名、所纳数目,一户作一项抄上,仍将所受纳处铜印于官钞及历上用印合同,五十户作一结,受纳官签书。遇官司去失官钞,只用单名历比照,不得辄追户钞。一、去失单名历,依去失重害文书法。一、淮南、江东、西、湖南、北路收到钞旁钱,依宣和二年七月十三日朝旨,令发运司拨充籴本,岁终,具帐申尚书省。一、京畿并旧四辅州及河北东、西、京西南、北路,欲依先降指挥并隶应奉司拘收。续承今年二月二十二日御笔,六路赡学钞旁定帖赡:原作「瞻」,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八改。、无额上供经制司添酒钱,并充发运司转般籴本。欲令发运司尽数拘收尽:原作「昼」,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八改。,岁终具帐申尚书省。一、陕西、河东路依元降指挥,令提

刑司收籴斛斗,别作一项桩管。一、京东路先降指挥,听河北、京东制司移用。契勘朝廷应副燕山、云中两路钱物不少,今来京东路合同钱欲令本路提刑司拘收封桩。一、成都、潼川府川:原作「州」,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八改。、利州、夔州路欲依先降指挥,计置金、银、绢、帛赴内藏库送纳。一、广东、西、福建路并令逐路提刑司拘收封桩,听候朝廷支用。一、自宣和七年诸路州县应收到合同钱,不以有无支桩,并令提刑上、下半年具帐闻奏。若他司并州县侵支借兑,依擅支借封桩钱物法物:原脱,据本书食货七○之一三九补。,亦仰提刑司觉察按劾。」诏依讲议司所定施行。

钦宗靖康元年正月十七日,诏罢钞旁定帖钱,令归常平司。自是民间输纳任便。书钞纳合同钱后改为勘合钱。以上《续国朝会要》。

光尧皇帝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应(云)今日以前典卖田宅马牛之类违限印契合纳倍税者,限百日许自陈,特与蠲免。事发在限内者,亦准此。」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赦,绍兴元年正月一日德音,九月十五日赦,二年九月四日、四年九月十五日、七年九月二十二日赦,同此制。

绍兴二年闰四月三日,右朝奉郎姚沇言:「乞下诸路转运司相度曾被兵失火亡失契书业人,许经所属陈状,本县行下本保邻人依实供证,即出户帖付之。邻人邀阻不为依实勘会,及县吏不即给帖,并许业人越诉,其合干人重寘典宪。庶几民间物业,各有照据。」从之。

二十三日,诏:「应典田宅,若故违

投契日限,经来年月,遇赦恩方始自陈即印契者,其所典年限,并自交业日为始。」

四年二月二十日,户部言:「人户典卖田宅,一年之外不即受税,系是违法。缘在法已有立定日限投契,当官注籍对注开收,及诡名挟佃并产去税存之户,依已修立到条法断罪施行。仍乞行下州县每季检举,无致稍有违戾。」从之。

五年三月四日,两浙西路提刑司言:「近诏人户典卖定帖钱,依自来体例施行,改作勘合钱收纳,每季作无额上供钱起赴行在。缘本路州县有曾被兵火去处,皆有案籍可以照得旧来收纳则例,自今多以省记立数,有收三十文或一十文去处,并各多寡不同。」于是户部言:「乞将人户典卖田业计价,每贯收纳得产人勘合钱一十文足。」从之。

二十日,两浙转运副使吴革言:「在法,田宅契书,县以厚纸印造,遇人户有典卖,纳纸墨本钱买契书填。缘印板系是县典自掌,往往多数空印,私自出卖,将纳到税钱上下通同盗用,是致每有论诉。今相度:欲委逐州通判用厚纸立千字文为号印造,约度县分大小、用钱多寡,每月给付诸县置柜封记,遇人户赴县买契,当官给付。仍每季驱磨卖过契白收到钱数内纸墨本钱专一发赴通判厅置历拘辖,循环作本,既免走失官钱,亦可杜绝情弊。仍乞余路依此施行。」从之。

六年七月五日,都省言:「州县人户典卖田宅,其文契多是出限,不曾经

官投税。昨降指挥:只纳元初税钱原书天头注云:「『税』一作『价』。」,限以半年,许换官契,既限内不许陈告,及免倍税断罪,即系利便,人户往往乐于输纳。今来日限已满,访闻尚有不曾送纳去处,盖缘其间有不知上件指挥。兼元降指挥出限,别无约束,是致依前隐匿。诏更与立限半年「诏」字上疑脱「乞」字。,许投税,仍免断罪倍税,各自今降指挥到日为始。」从之。

十年九月十日,赦:「勘会州县受纳税租监官多是晚入早出,不即受纳给钞,及容纵合干人百端非理退难,遂致凭籍揽纳之人重有陪费。仰监司严加检察,如尚或蹈袭违戾,并仰按劾闻奏。」

十二月六日,臣寮言:「赋税之输,止凭钞旁为信,谷以升,帛以尺,钱自一文以往,必具四钞;受纳官亲用围印曰户钞原书天头注云:「『围』一作『团』」。,则付人户收执曰县钞,则关县司销籍曰监钞,则纳监官掌之曰住钞,则仓库藏之,所以防伪冒、备去失而互相照,此良法也。今所在监、住二钞不复用印,废为故纸,而县司亦不即据钞销簿,方且藏匿,以要货赂。望申严法令,戒监司郡守检察受纳官司,凡户、县、监、住四钞皆须用印存留,以备照用,而县委县丞簿专一对钞销籍,无得辄追人户,故为骚扰。」从之。

十三年四月五日,臣寮言:「人户典卖田宅印契投税出限,许人告首,乞将今日以前未印契书,再限许人自首。」户部看详:「欲依臣寮所乞,将人户今日以前违限不投税,再与展限一季,许将未投契自陈免罪,只令倍纳税钱。如违今

来所展日限,告赏、断罪并依已降指挥施行。仍令州县将今来所降指挥分明大字镂板,多出文牓,遍于乡村等处晓谕民户通知,务要投纳契税,今后更不得申乞再展限。」从之。

十月六日,臣僚言;「应民间典卖田宅,赉执白契因事到官,不问出限,并不收使,据数投纳入官,其前因循未投纳税钱白契,并限五十日自陈投纳。如出限一日,更不展限。」户部看详:「欲依所乞,行下诸路州军出榜晓谕。」从之。

十一月八日,南效赦:「勘会人户合输税租,在法:布帛不成端匹,谷不成胜,丝绵不成两,柴蒿不成束,听依纳月实直价纳钱,仍许合钞送纳,盖欲优恤下户。访闻州县当职官并不检察,致公吏作弊,高估价直,并将已合钞送纳之数不即钞簿送纳:原作「纳送」,据本书食货七○之一四二乙。,又作挂欠催理,追呼骚扰。自今应下户拆纳畸零税租,并取实直,其愿合钞者,亦仰官给逐名已纳凭由。如敢依前高价估值,及重迭催理,因而乞觅,以枉法论,当职官重作行遣。」

十五年四月十二日,赦:「勘会人户典卖田宅投税请契,已降指挥,宽立信限通计不得过一百八十日信:疑当作「条」。,如违限,许人告首,将业没官。访闻其间有村远民户不晓条限,多有误犯,便将元业拘没,诚可矜悯。可更展限两月赴官陈首,免拘没,依条投税。限满,依已降指挥施行。」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三十一年九月二日赦,并同

此制。

二十三日,知临安府张澄奉诏条具受纳税赋不销簿籍等事,下户部看详:「勘会依法输纳官物用四钞,县钞付县,户钞给人户,监钞付监官,住钞留本司,及税租钞仓库封送县,令佐即日监勒分授乡司书手,各置历,当官收上日别为号计数,以五日通转。每受钞,实时注入,当职官对簿押讫封印,置柜收掌。并纳官物毁失县钞者,以监、住钞销凿。若不以监、住钞销凿辄取户钞或追人户赴官呈验者,各杖一百;因而受乞财物,加本罪一等。今欲下临安府约束县分及受纳官司常切遵守见行条法,及下诸路转运司遍牒州县准此,仍令常切点检觉察施行。」诏并从之。时以太史奏彗星出东方太:原作「大」,据本书食货七○之一四三改。,诏令监司郡守条具便民事,故澄有是请。

十月三日,户部言:「应人户典卖田、宅、船、畜投税违限,能自首之人,并依匿税法,仍三分为率,以一没官,二给自首。」从之。

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南郊赦:「访闻近来人户输纳税租,官吏作弊,多有 量,却盗打白钞出卖,致令乡司揽户兜收人户税租入己,更不到官,唯藏白钞以备论诉,旋行书填,欺谩上下,蠹耗公私,为害不细。自今人户送纳税租,每遇投钞,谓如十户合作一钞,须管各开纳人姓名、所输数目,方得印钞,即不得将白钞旋营销注。委监司常切觉察,仍出榜约束,尚敢违戾,按劾申尚书省,取旨重作施行。」

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前权知舒州

李观民言:「切见民户纳苗税之类,惟凭朱钞为照,其间专典、乡司等人作受纳之弊,有已纳钱物不实时销簿,多端邀阻,致成挂欠,重迭追扰,其害甚大。臣愚欲乞每遇受纳之时,置历收钞,具若干钞数次日解州;州置历,实时送县;县委主簿当日对钞销簿。候纳毕日,解簿钞赴州,州委官点磨,庶革追扰乞取之弊。」诏令户部申严条法行下,委监司、守倅检察按劾,若监司违戾,令御史弹奏。

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户部言:「人户典卖田宅印契日限,违者断罪而没其产,皆太重难行,徒长告诉。欲乞并依绍兴法,旧限六十日赴县投税,再限六十日赉钱赴县请契,仍自今降指挥到日为始。所有其余见行应干关防投纳印契税钱申明,即与成法不相妨碍,自合依旧遵守照用施行。仍乞检坐绍兴条法遍下诸路监司州军约束遵守施行,多印文牓乡村张挂,分明晓谕民间通知。」从之。

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诏:「应人户买卖耕牛,并与蠲免投纳契税。」

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南郊赦:「访闻人户输纳官物,州县多不实时销注簿书,再行 刷追扰,虽有已给朱钞,不为照用,勒令重迭输纳,是致民户困弊,长吏坐视,恬不加恤。仰监司常切捡察,如有违戾去处,按劾以闻,当重寘典宪。」三十一年九月二日赦同此制。

三十年五月十一日,臣僚言:「在法,有县、户、监、住四色钞目,欲乞将住钞改作保钞,应人户输纳已讫,官以户、保二钞给之。如遇保长催欠户钞,自

欲照使,即以保钞责付保长。既得保钞为据,则乡司不得因而移用。」诏令户部看详。其后户部言:「人户所输官物已有见约束受纳给钞销注条法指挥,人户有官给已纳户钞照应,官有所留县、住钞互相照应,即不合再令保长重迭催扰。缘州县奉行违戾,故乡司得以移弄。欲下诸路转运司约束所部州县遵守见行条法,如有违戾,即仰按劾。」从之。以上《中兴会要》。

绍兴三十二年寿皇圣帝即位,未改元。七月二十四日,臣僚言:「州县受纳秋苗,合纳一石,率取二石以上,受纳官吏辄令人户纽价纳钱,出给朱钞,谓之虚钞,却以米钱侵盗入已。」诏监司觉察,许人户越诉。

十二月五日,刑部立下条件:「诸县人户已纳税租钞和预买紬绢钱物之类同不即销簿者,当职官吏各杖一百,吏人仍勒停。其人户自赍户钞出,官不为照,使抑令重迭输纳者,以违制论,不以赦降原减,许人户越诉,专委知、通捡察。知情容庇者,与同罪。仍令提刑司每季检举,出榜晓示民户通知。」

隆兴二年正月十日,知潭州黄祖舜言:「州县受纳销钞,在法主簿实时销注。主簿若不加省,皂吏因为奸便,所受弊者,皆中、下之户。户繁税冗,会计之日,不问已纳未纳,按籍一例催督,纵人户披诉,而追呼之扰已遍于闾里。欲望遇钞至县,主簿立便按籍销注,一路委自监司、一州委自知、通常切觉察,如有违慢,或因事罥罣,按劾施

行。」诏依,仍检坐见行条法下诸路转运司,行下所属州县常切遵守。仍令知、通依条检察,毋令违戾,及委自本司逐时点检觉察。

二十五日,诏:「民间典卖田宅等违限不曾经官投税白契,限一季经官自陈,止纳正税,与免入罪。如违限不首,许人告,依匿税条法断罪。」因臣僚有请也。

干道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上封事言事:疑当作「者」。:「人户二税,每钞收勘合朱墨钱三十文足,不成贯、石、匹、两减半。窃详不成贯、石、匹、两,皆是下户畸零之数,而上户所纳自一贯、石、匹、两以上至数十百贯、石、匹、两。一钞亦只纳三十文足,多寡不均。及送纳人户多是隐瞒官司,只作一大户投钞,洎至送纳了当,临时旋行填写抱纳人户姓名,遂致走失勘合钱数。今相度今:原作「令」,据本书食货七○之一四六改。,欲将每贯、石、匹、两以上随数减作二十文足纽纳,其下户钱不成百、米麦不成、紬绢不成疋、丝绵不成两,并免收纳。」从之。

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臣僚言:「人户输纳租赋,非买官印纸,则州县不肯给钞。每纸一张,或六七十文,或三二十文,而其重者有至一二百文,在处有之,而江西诸色尤甚,贫民下户日削月朘,益见困弊而不聊生矣。县道习以成风,多以办月桩为名办:原作「辨」,据本书食货七○之一四六改。,公然印售,恬不为怪。欲望戒敕州县官吏禁绝此弊,以除民害。」从之。

五年十二月八日,诏:「人户应违限未纳契税,并已前首契不尽白契,并自今降指挥到日,限一季许于所在州县陈首,与免罪赏,自

下状日,更与限一百日。送纳税钱专委本州岛通判拘收,入总制帐,令作一项解发。如一州起发及一十万贯以上,从户部具知、通名衔申朝廷推赏。若违限不首,或虽曾陈首,违百日限不纳税钱之人,并许诸色人陈告,依条断罪给赏,拘没田宅入官。仍逐旋开具拘没到数申户部籍记,务在必行,以后更不展限。」以户部尚书曾怀言:「人户典卖田宅;自有投税印契日限,违限许人告,依匿税法断罪,追没给赏。昨来四川立限,许人首纳,拘收到钱数百万贯,并婺州一州得钱三十余万贯。其它诸路州县视为常事,恬不加意,是致收纳不尽。兼循习旧例,并不依限投税。」故有是命。

七年二月一日,诏:「人户典卖田宅合纳牙契税钱,虽有立定所收则例,昨降指挥,通限一百二十日投纳契税。可依绍兴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指挥,限一百八十日;其人户典卖舟船、驴马合纳牙契税钱,各有立定所收钱数立契,并限三十日印契。访闻诸路州军往往并不曾投纳契税,所有人户典卖田宅、船、马、驴骡合纳牙契税钱,昨降指挥,专委诸路通判印造契纸,以千字文号置簿,送诸县出卖。可令各路提举司立料例以千字文号印造契纸,分下属部郡,令民间请买。将收到钱专委通判拘收,并充上供起发。内有元系分隶经总制钱,以干道四年帐据收到数销豁外,有其余钱,并入总制帐,令作一项解发。令提举官

逐时检察,每季开具通印给过道数、诸郡各该若干某字号至某字号、卖过若干系某字号至某字号,计交易钱若干、合收牙税钱若干、未卖若干系某字号至某字号,开具牒报本路转运司,委官一员驱考施行。如印造违慢致积压,有妨请买,许人越诉,依绍兴十四年七月八日指挥,官吏重作施行。如人户纳钱违限,许诸色人告,依匿税法断罪追赏。若提举官能用心印造,并本州岛拘收过钱及五万贯,已起发交纳数足,仍从本路转运司开具本路提举官并本州岛知、通名衔申朝廷,特予推恩。」先是,宗正少卿兼权户部侍郎王佐言:「典卖田宅、舟船、骡马,虽有立定条限赍契投税,例收藏白契,至有加交原书天头注云:「『交』一作『扣』。」,方行投印。移割不明,赋役失当,重迭典卖,词诉不已,皆缘不即投契所致。臣今相度,欲令各路提举司立料例字号印造契纸,分下属郡,令民间请买,将收到钱并上供起发内有元系分隶经总制钱,以干道四年帐据收到钱数销豁。仍依绍兴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指挥立限一百八十日,违限不税者,许人陈告,委自公私两利自:疑当作「是」。。」故有是命。

十四日,册皇太子赦:「人户违限白契税钱,已降赦文展限一百日,许行自首,与免倍输。今来将欲限满,自今降赦书到日,再与展限一季,许令自陈,免行倍输。限满不纳,罪复如初。」

七月二十八日,户部尚书曾怀言:「准干道六年十二月十一日敕:典卖田宅、舟船、骡马,合用契

纸,令提举司印给,将收到钱并充上供。仍依绍兴七年六月二十七日指挥,立限一百八十日,违限不税者,许人陈告。本部今照得有未尽未便事件,重别条具下项:一、人户请买契纸,若令本路提举司印给,缘所属州军繁多,其间又有相去地里窵远去处,窃虑却致留滞。今欲乞依旧令逐州通判印给,立料例以千字文为号,每季给下属县,委县丞收掌,听人户请买。其钱专委通判拘收交纳,每季具给下契纸数目申提刑司照会。若稍有不尽不实,官吏并以违制论科罪,不以赦降原减。一、人户合给牙契税钱,每交易一十贯,纳正税钱一贯,除六百七十五文充经总制钱外,其三百二十五文充本州岛之数。今欲乞将本州岛所得钱三百二十五文数内存留一半充州用,其余一半钱入总制钱帐。如敢隐漏,依上供钱断罪。一、人户典卖田宅、舟船、骡马牙税钱,若违限不纳,或于契内减落价贯规免税钱,许牙人并元出产人户陈首,将所典买物业一半给赏,一半没官,犯人依条施行。一、人户投纳契税契钱,每交易一贯,纳正税钱一百文并头子等钱二十一文二分。访闻州县往往过数拘收,或揽纳公人邀阻作弊,欲专委令佐觉察禁止。如有违戾,即仰根究,重作行遣。」从之。

十一月六日,臣僚言:「比年以来,富家大室典卖田宅多不以时税契,有司欲为过割,无繇稽察,其弊有四焉:得产者不输常

赋,无产者虚籍反存,此则催科不便,其弊一也;富者进产而物力不加多,贫者去产而物力不加少,此则差役不均,其弊二也;税契之直,率为干没,则隐匿官钱,其弊三也;已卖之产,或复求售,则重迭交易,其弊四也。乞诏有司应民间交易,并先次令过割而后税契,凡进产之家限十日内缴连小契自陈,令本县取索两家砧基赤契,并以三色官簿系是夏税籍、秋苗簿、物力簿却径自本县原书天头注云:「『径』一作『经』。」,就令本县主簿对行批凿。如不先经过割,即不许人户投税,仍以牙契一司专隶主簿厅,庶几事权归一,稽察易见。若主簿过割不时及批凿不尽,或已为批凿而一委于胥吏,不复点对稽察者,则不职之罚,以例受制书而违者之罪罪之。如此,则四者之弊一旦可革,而公私俱便矣。」诏令敕令所参照见行指挥修立成法,申尚书省施行。

八年四月十二日,臣寮言:「人户典卖田宅,投税请契各有日限,而今之置产者未尝以税契为意,其弊盖起于赦恩许其免倍纳而自首。况比年以来,监司州郡多因一时阙乏,不候朝旨,免倍税契,至有将所收钱不复分隶合属窠名,一切拘留,以资妄用。欲今后如遇降赦,删去『人户税契违限,许其免倍自首』一节,监司州郡专擅放行者,重寘典宪。仍行下诸路,预先晓示人户通知。」从之。

八月十四日,臣寮言:「已降指挥,今后如遇降赦,删去『人户税契违限,许其免倍自首』一节。

欲乞立限三月,应前降指挥到逐州日以前人户典卖田宅等违限未曾投税契约,并许于今来所立日限内自陈,与免倍输坐罪,限满不首,罪罚如初。」从之。

九月十九日,诏:「诸州据人户合钞送纳税租,遵依见行条法及已降指挥,与丁绢凭由一体俵散。」先是,两浙路转运司副使沈度言:「湖、严、处州、绍兴府人户合纳丁绢,近已均减,据人户合纳丁绢凭由,从本县印给填写姓名,各随都分责付户长交收前去,巡门俵散讫,关申本县照应。今尚有人户合纳夏秋税租不成端疋布帛米谷丝绵等,细民多是合钞给凭由,即与上件丁绢事体一同,窃虑属县重迭追催。」故有是命。

九年正月十八日,诏:「人户典卖田宅物业,往往违限不行税契,失陷官钱。仰自今降指挥到日,出榜立限一月,自行陈首,与免罪赏。自投状日限一季送纳税钱,如限满不首,许元典卖及诸色人陈告,其物产以一半给告人充赏,余一半没官。仍委叶翥、张知常一就措置原书天头注云:「『张』一作『折』。」,令项拘收发纳。所有州县解发推赏,并依卖田钱格法施行。」

三月十日,户部尚书杨倓言:「承指挥,委户部郎官薛元鼎同长式催督诸路卖田乳香契税等钱原书天头注云:「『官』一作『中』。」又「式」疑当作「贰」。,缘违限契税钱诸州县未曾立限委官催促,乞立限一月,许人户陈首,与免罪赏,自投日限一季纳钱,如限满不首,即依前项已降指挥施行。如或州县侵欺移易,将当职官吏依擅支使朝廷封桩

钱物法断罪。」从之。

二十五日,淮南运判冯忠嘉言原书天头注云:「『忠』一作『志』。」:「契勘人户典卖田宅合纳牙税契纸本钱、勘合朱墨头子钱,访闻州县巧作名目,又有朱墨钱、用印钱、得产人钱。欲望重立法禁,契税正钱外敛取民钱,许人户越诉,入私历者坐赃论。」从之。

四年五月原书天头注云:「四年,疑有误。」,诏就委周嗣武、张孝贲前去江东路州军,措置人户典卖田宅物业违限不行税契,各自今降指挥到日,与展限一月投税,令项拘收,发纳左藏南库桩管。所有州县解发钱推赏,并依卖田钱格法施行。」以上《干道会要》。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三五 经总制钱

经总制钱

高宗建炎二年十月十二日,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叶梦得言:「宣和之初,以东南用兵,尝设经制司,取量添酒钱及增收一分税钱、头子卖契钱等,取之于微而积之于众,求之于所欲而非强其所不欲,故酒价虽高,未有驱之使必趣饮者也;税额虽增,未有迫之使必为商者也,其它类此,而靖康初相继遽罢。欲望博延群议,更加讨论。经制钱除量添酒钱近已再行拨充造船外,其余名色有似此等可以暂济急阙不至害民者,愿参取施行。」从之。又户部尚书吕颐浩言:「经制财用之法始于陈亨伯,其法措置条画,皆有伦叙,循其法可以治国,可以裕民。今边境未宁,多事之际,养民御敌,财用为急。既不可阙,则此法尤不可废。盖经制之事,敛之于细而积之甚多。且如增收典卖税钱,出于有力之家,则不害下户;增收添酒钱,敛之于众,合于人情,不以为苦。今日大计,财用为急,而此法无害于民,贤于缓急暴敛多矣。」又知徐州沛县事李膺言:「方今多事,朝廷之费日广。尝见昨来河北、京东路经制财用司所收添酒、糟米孝、契税、头子等钱,所收至微,所得至多,倘复行之,所补不细。」户部供到状:「靖康元年节次已罢下项钱:钞旁定帖钱,增添酒钱、增添糟钱、增收牙契税钱、钞旁定帖钱。检会宣和元年八月指挥:元丰以前,并许州县出卖,不得过增价值。后来缘州县公人于人户邀求,故宣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指挥:诸路推行钞旁定帖,令人户从便自写输纳合同印记钱,已是杜绝阻节之弊。今据逐官所陈,于

民户委无搔扰。」诏:「诸路钞旁定帖依宣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指挥,令人户自写输纳,依旧纳合同印记钱,仍专委逐路提刑司拘收桩管,不得擅行支用,每季具数申尚书省。如敢支用,依擅支朝廷封桩钱物法加二等科罪。」

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臣僚言:「经制之法,其始建议于陈亨伯、钱昂在陕西日公共商量原书地脚云:「『昂』一作『昴』。」,以为可行。至宣和初,陈亨伯为发运使,推行于东南。宣和五年陈亨伯为河北转运使,又行于京东、西、河北路。其法敛之于细,聚之则多,而寔不害于民。如添酒卖糟钱出于人之自然,即非抑配,官吏俸钱除头子钱百分取一,印契钱出于兼并之家,无伤于下户。昨来河北、京东、西一岁之间得钱近二百万缗,所补不细。今若行于两浙、江东、江西、荆湖南、北、福建、二广,一岁所入,无虑数百万计。况边事未宁,养兵之际,理财最急务。苟不知(出)此,缓急必致暴敛,谓如劝诱助国之类是也。与其暴敛于仓卒,曷若取之于细微 今除不便于民如纳免行钱、减罢曹官役人钱、钞旁定帖钱、院虞候充狱子重禄钱、牛畜等契息钱、契白纸钱不可施行外,所有权添酒钱、量添卖糟钱、人户典卖田宅增添牙税、官员等请俸头子钱并楼店务增添三分房钱共五项,欲令东南八路州军收充经制钱,别置簿书拘管。委逐路提刑司兼领,检法官充属官,提刑每月支食钱三十贯,检法官二十贯,县镇并限月终起发赴州,并本州岛合收数专委守臣桩管,令提刑司委属官躬亲遍诣逐州,体度市价变转轻赍原书地脚注云:「『赍』一作『赉』,下同」。,限逐季起赴行在送纳,或召人兑便。牒到,限当日支给。如州县稍有隐漏,擅便支使,起发违限,并依上供法科罪。提刑司失拘催,与同罪。候及一年,按其殿最而赏罚。」从之。

十一月二十日,诏:「经制钱令尚书省每十日一次札下逐路、东南八路提刑司,遵依已降指挥,恪意拘收。每季终,便行尽数起发赴行在送纳,不得视为文具。若稍有违慢,致有隐漏,或不依限起发,提刑司官重行窜逐,人吏决配海岛。」

绍兴元年四月十四日,户部侍郎孟庾言:「勘会诸路所收无额钱物,昨为窠名繁多,州郡得以侵隐;并令提刑司具帐催督起发原书天头注云:「『并』一作『兼』。」。近缘供申帐状多不依限,继承指挥,添酒钱五项依旧作经制钱拘收,亦系无额,名色相同。从来帐状不一,作两色供报,州县得以侵欺。今欲乞将诸路所收无额经制钱物,每季只作一帐供申,并限次季孟月十五日以前具帐及起发足,余并依见行条法施行。」从之。

五月二十日,两浙路提刑司言:「今来诸州县所管户绝、市易、坊场并旧法衙前等欠盐折产屋宇,虽属常平司及茶盐司所隶,既系人户佃赁,皆是系官屋业,其月纳并年纳房赁钱事体无异,窃恐亦合一等增收三分赁钱充经制钱

起发,资助行在赡军支用。」从之。

七月二日,臣僚言:「七色钱先拨隶发运司充籴本,系通判专一拘收,后来将增添牙契等钱拨充经制钱,专委官守臣拘收起发官:《宋会要》食货六四之八七无,疑是。,充朝廷支用。窃见未拨入经制司以前,通判所管发运司上件钱物,多缘道路不通,不时起发,其发运司未尝究治。伏望专委本路监司一员及差能吏分诣诸郡驱磨,将见在钱物尽数起发赴行在送纳。」诏依,仍专委提刑司拘收,变转轻赍起发原书地脚注云:「『赍』一作『赉』,下同。」。」从之。

二年正月十八日,知池州刘洪道言:「契勘本州岛屯驻指挥诸头项统制官张俊军马日用钱粮,依准节次画降指挥,取拨江东路州军应干诸色上供钱、经制茶租茶本钱,绍兴元年分下限铸到年额新钱,建炎二年分下限额钱、提刑司经制钱,并充本军支用。」诏特与除破。

三月二十八日,户部言:「今来诸路添酒等钱五项,已承指挥依旧作经制拘收,限次季孟月二十五日已前与无额钱物作一帐供申,及起发数足。窃缘州军季内收到钱物,若候次季起发,得以侵用。今欲乞将诸路所收经制无额钱物,已降指挥于本季终先次起发「已降指挥」前疑脱「依」字。,赴行在送纳,余依见行条法。」从之。

三年二月十八日,两浙东路提刑孙近言:「乞将诸州所收经制钱专委通判只就本厅置库拘收,逐季终尽数拨赴行在。」户部勘当:「经制钱元指挥专委守臣桩管,缘守臣系掌一郡财赋,多是侵占支使,解发灭裂。欲依本官所乞施行,诸路依此。」从之。

三月二十八日,两浙西路提刑司言:「本司所收五色经制钱,内除权添酒钱等外,所有合增收头子钱,盖谓当来申请元无定额,致本路州县所收钱数不同。虽宣和间卢宗原申添收诸般头子钱,后来已行住罢。今来即未审合与不合拘收起发。」户部言:「欲下两浙西路提刑司更切检照州县元初陈亨伯推行之时所收数目施行,如委寔不见得元收则例,即便权依宣和六年指挥则例数目行下,一体督责拘收起发施行。余路依此。」从之。

四年四月七日,诏广南东西、荆湖南路提刑司:「当职官吏令逐路转运司取勘,限一月具案闻奏。」以户部言「经制无额钱全藉季申帐检察,而逐路供申违慢最甚」故也。

十日,沣州言:「窃见鼎州已得旨,权免桩发经制无额钱物。本州岛伤残之后,事力比鼎州百不及一,其经制无额等钱委是桩办不敷,乞行蠲免。」从之。

八月二十四日,户部言:「右宣教郎高公极前任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任内拘催起发过经制钱三十五万二千四百余贯,即无隐漏,乞行推赏。」诏高公极与减一年磨勘。

五年闰二月二十五日,参知政事孟庾言:「准 差提领措置财用。臣除已依禀施行外,今具合行事件下项:一、乞以总制司为名。一、乞令礼部下文思院铸

印一面,仍以总制司印文为行移,取索文字,并依三省体式。一、应本司措置事务,依例进呈,得旨,并关申尚书省。」从之。

四月十六日,臣僚言:「窃见朝廷讲究财赋,诚为急务,即今财用赋入之利,莫大杂税、茶、盐出纳之间,若计每贯增头子钱五文,所得之利岁入不少。乞详酌施行。」专切措置财用司言:「茶、盐已复钞价,其头子钱难以增添外,所有诸路州县出纳系省钱物所收头子钱,依节次所降指挥条法,每贯共计收钱二十三文省,内一十文省作经制起发上供,余一十三文并充本路州县并漕司支用。今稽考得州郡见各收纳不一,今欲依所请,(今)[令]诸路州县杂税出纳钱物于每贯见收头子钱止量行增添,共作二十三文足,物以寔价纽计,一体收纳。其所收钱,除漕司并州军旧来合得一十三文省外,余数尽行并入合起经制窠名帐内,依限计置起发,补助军须。如州县旧例所收多处,自从多收。」从之。

二十日,尚书省言:「近经画耆户长顾钱并抵当库桩四分息钱,及转运司移用钱与勘合朱墨等钱并出卖系官田舍钱,及赦限内典卖田宅牛畜等印契税钱并进献贴纳钱与常平司七分钱,及茶盐司袋息钱并人户典买物业勘合钱,并依已降指挥,令诸路州县遇有收到钱物,各即时令项桩管,纔候及数,依限起发赴行在送纳。如更有以后节次措置到别色钱物,各合依此别项桩管,以备应办军期支用。」诏依,仍令户部限一日具节次措置到钱物指挥申总制司,今后遇承受到指挥,限日下供申本司,置籍拘管,仍将应措置到钱物令本部每三日一次拘收,及令行在交纳库务。每日具每色纳到数目逐路各若干,申总制司照会。

二十八日,总制司言:「专切措置财用言:人户税赋畸零之数,依条听纳钱,并与别户合钞纳本色,官司至纳毕,于簿末结计正数及合零就整每色剩纳到数,画一朱书,令承批送下。臣僚陈请,州县自有定额,缘人户有析居异财,以一户分为四户或六、七户,绢绵有零至一寸一钱者,亦收一尺一两;米有零至一勺一抄者,亦收一升之类。自大宋有天下垂二百年,民之析居者既多,而合零就整之数若此者不可胜计。往往乡司陷没入己,或受过人户价钱,或揽过催头钱物抱认数目,悉以合零之物充之。官司催科已及正额,遂不复根究,所谓合零就整者,尽入猾胥之家,诚为可惜!勘会税赋畸零剩数,虽依法于簿末结计,窃虑未至详尽。欲依本官陈请,下诸路转运司行下州县别置簿拘管,逐年委通判点检,依条折纳价钱,别项桩管,专充上供。」从之。

同日,总领司言:「专切措置财用申:二广、福建、江南东、西路免役一分宽剩钱,若无灾伤减阁支用,并令发赴行在;及两浙

西路役人顾钱除岁用外,余钱应副大军支用,并已得朝旨施行外,有浙东、湖南、北路欲依臣僚所乞事理,将理到顾役用外剩钱发赴行在送纳。」从之。

五月十四日,总制司言:「近朝廷节次措画收到钱物,依已降指挥,并令别项桩管,起发赴行在,应办军旅支用。自承上件指挥,虽已札下所属监司拘收起发,缘收到数目起发日限例皆不等,谓如有每季一次起发者,有分上、下半年起发者,有收及一万贯方始起发者,有不拘收到多少便令起发者。如此之类,既不齐一,不唯散漫,难以稽考,亦虑州县因而移易隐漏。今具下项:一、近措置经画窠名:转运司移用钱,勘合朱墨钱,出卖系官田钱,人户典卖田宅牛畜等于赦限内陈首投税印契税钱,进献贴纳钱,耆户长顾钱,抵当四分息钱,人户典卖田业收纳得产人勘合钱、常平司七分钱,见在金银,绍兴四年十一月二日指挥:起发在数。茶盐司袋息等钱,桩还旧欠装运司代发斛斗钱,系州县见欠,日收酒税钱内收桩,两浙、江东一分,江西、湖南二分。收纳头子钱,每贯收纳钱二十三文足,展计钱二十九文九分省,内一十三文依旧应副漕司并州军支用外,有钱一十六文九分省,合拘收。官户不减半民增三分役钱,见桩数二税畸零剩数折纳价钱,免役一分等剩钱。一、诸路州军各委通判一员,专一拘收前项合起发并日后续有措置经画钱物,令所委官子细检察拘收,类聚所委通判厅交割,与本州岛军收到钱物一处桩管,非奉朝旨,分文不得辄支用。一、今来拘收到钱,不以多少数目,令所委通判每季起发,今年夏季为始。未降今来指挥已前或有未发,季内或有已发,并据寔收数发,次季以后,将一季内收到数起发施行,庶易于稽考。仍每季遇合发日,具钱物数目申州,日下依条差官管押,赴行在送纳。及依下项细开具纲解申户部照会拘收,具一般事状申总制司。转运司移用钱若干余色依此。已上总计名物各若干。一、今来合发钱物内钱如系沿流州郡,即起发见钱;不系沿流州郡,仰所委官依市价变转轻赍金银起发,仍子细看验细:原作「纳」,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九二改。,不管夹带铜、锡伪滥之物,及不得虚 小估价例,有亏官私。一、方今朝廷养兵日益增,全仰经画钱物相兼应副,其所委官自当体认,公共协和,拘桩起发,不容稍有欺隐。如奉行有方,不致隐漏,或废弛苟简,少有失陷,取旨重行赏罚。仍令所隶监司常切检察。一、今来所拘收起发钱物,并系朝廷日近措置经画窠名,并不侵取州郡经常支用并自来合发上供钱物。今欲申明行下:所有自来合发上供钱物粮斛,仰所属依条限起发施行,如或稽滞,户部按劾施行。」从之。

同日,诏:「诸路所收总制钱,专委通判一员拘收检

察,别库桩管。其所委官废弛笱简,稍有欺隐失陷,并当取旨重作责罚,仍令提刑司常切检察。」

八月八日,江南西路提举茶盐常平等公事司言:在法:应给纳常平免役场务净利等钱,每贯收头子钱五文足,专充经制钱起发。今来诸色钱物每贯收头子钱增添共计二十三文足,既非横敛,有补经费。其常平司钱物出纳,理合一体,欲乞依例收头子钱二十三文足,除五文依旧法专充常平等支费外,其增收到钱与经制钱作一项窠名起发。」专切措置财用言:「欲依所申事理施行,仍令户部行下诸路常平司依此施行。」从之。

六年五月十六日,诏:「诸路州军每季所收经制钱,并限次季孟月内起发数足。」

十月二十六日,户部侍郎王侯言原书天头注云:「『侯』一作『俣』。」:「乞令诸路提刑司将所收总制钱窠名钱物帐状供申日限,陷漏不寔原书地脚注云:又「『总』一作『经』」;又原书天头注云:「『漏』一作『瞒』。」,起发违慢,断罪并依《经制司额上供钱物条法》。」从之。

十一月三日,尚书省言:「诸州及管下县镇场务所收经总制司钱,元降指挥,县委知令拘收,发赴通判厅聚,每季发赴行在,非奉朝旨,不得支用。恐监司、州郡或以应办军期之类为名,擅行借充拘截,取拨支用。欲乞依监司郡守辄将经制司钱擅行兑借依:疑误。,拘截取拨,及知令不即拘收起发,辄有侵支互用者,并依诸路州军通判已得指挥断罪条法施行。」从之。

十年十二月十五日,诏;「总制钱若比额亏欠,并依经制钱展一年磨勘,二分以上取旨施行。」

十一年十二月十日,户部言:「乞诸路所收经总制钱,若无专降指挥指定窠名支拨,不以是何官司,并不得拘收截拨,州县及所委官司不得应副,虽承受许取拨诸司钱指挥,其经总制钱亦不在数内。如违,其所委通判并取拨官司、州县辄将经总制钱擅行应副借兑,拘截取拨,及不即拘收起拨辄有侵支互用者,内所委官并当职及取拨官,并先降两官放罢,人吏徒二年,各不以去官赦降原减。仍令提刑司检察,将违戾去处按劾施行。」从之。

十二年五月九日,户部言:「两浙东路提刑司检法官孙伯康、干办公事逢汝舟、王诜拘摧过一路绍兴十一年总制钱一百八十九万九千二百一十余贯,别无陷漏,乞行推赏。」诏依经制钱条例推赏,诸路依此施行。

十三年三月八日,浙西提刑王鈇言:「总制钱物比之经制,无额窠名尤多,欲将总制钱人吏依经制无额钱已得指挥,以三年为界,候界满,无失收钱及起发无违限,许与转一资。」诏依,诸路州、军准此。

十九年,户部言:「据淮西提刑司开具到绍兴九年至十一年所收经制钱数目,参照得内有当时系经人马侵犯年分,今来已是平息,欲权将最高年分为额,自绍兴十三年为始,如提刑检法官能悉心奉行,至岁终拘摧钱数及数,乞保明推赏。内

舒、和、蕲、黄、庐州、无为军通判拘收钱及数,各与减半年磨勘;若亏额,并展一年磨勘,光、濠州、安丰军通判及数,各与升一年名次;如亏及一分以上,并展一年磨勘。今权立赏罚,候将来及三年,(今)[令]提刑司别行开具增立钱数,申取指挥施行。」

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权户部侍郎李朝正言:「诸路每岁所收经总钱,依元降指挥,委本路提刑并检法干办官点磨拘催拘:原作「勘」,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九四改。,岁终数足,许比较推赏。本部欲将经总制钱数通衮纽计,比较递年增亏,依立定分数殿最,增一分以上减三季磨勘,二分以上减二年磨勘,四分以上减三年磨勘,六分以上减四年磨勘;亏一分以上展二年磨勘,二分以上展三年磨勘,三分以上展四年磨勘。」从之。

五月二十八日,户部言:「诸路经总制无额钱物,系专委通判检察,造帐毕驱磨。今来所委官并提刑司置而不问,弊幸百出。欲今后诸州通判每季收支经总制无额钱物,隐落失陷不满一分,展磨勘一年,一分以上展磨勘二年,一分五厘以上展磨勘三年,二分以上展磨勘四年。仍令诸路提刑司自绍兴十六年分所收钱物为始,每岁开具点磨到逐州军各有无隐落失陷分数、通判并提刑司官职位姓名、合展减磨勘,申部覆寔责罚,余依已降指挥。」从之。

七月二十五日,江东提刑司言:「乞将经总制钱自绍兴十七年为始,诸县委县丞、无县丞委主簿,专拘收检察本县并酒税等处应合收杂色钱物,须管尽寔分桩窠名,专置库银桩管,依限解赴通判厅团并起发,及依时拘催供攒帐状。若有应收而不收之类,致本司及通判点检得失收钱物,其所委官乞依通判已得指挥责罚。每岁至岁终拘收齐足,别无隐落失陷,乞从朝廷以每岁收到钱数多寡,量立赏格。」户部言:「今勘当,欲令诸路提刑司专委县丞,如无县丞处,即委主簿,合得窠名,用旁照验,逐一驱考拘收,并于本县别用库眼收桩。,所委官专一管掌出入,依条限解发。如辄敢侵支互用,与供申帐状漏落不寔、起发违慢等事,并依专降指挥并见行条法施行。仍令提刑司每岁至岁终取索诸县的寔收到钱物,比较前三年所收,除亏欠去处,自合根究侵隐因依依法施行外依法:「依」字原脱;「施行」,原作「施行行」,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九六删补。,将最增县分一两处,开具县丞或主簿职位姓名保明,量度推赏,庶使责任专一,有以激励。」从之。

十八年十月十八日,上宣谕曰:「诸州月桩钱昨已减罢,要当尽行除放,庶苏民力。」宰臣秦桧即谕户部侍郎李桩年、宋贶以经总制钱措置赡军。

十九年六月六日,诏右朝奉大夫直秘阁知合州宗颖、右承议郎通判姜邦光、右奉议郎添差通判朱习并放罢,以擅行借兑经制钱一万余贯,并拖欠元额,为户部所劾也。

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太府少卿徐宗说言:「为国之道,财

用为本,方今经费所赖之大者,经总制钱物,旧委守臣桩管起发,岁终,按其殿最赏罚。后因臣僚论列,虑守臣侵用,遂专委通判拘收,提刑司驱磨失陷,催督起发。又立定对行赏罚条格,其后无供最少之数,遂致合推赏者例不得其赏,窃恐钱物愈更失陷。乞下有司别行措置,令知、通同共桩办,通判专行拘收桩数,以发到钱物并立赏格原书地脚云:「『并立』一作『立定』。」,知、通均受其赏。」诏令户部措置,申尚书省。

十月五日,户部言:「诸路州军所收经总制钱物,州委通判、县委知令检察,及令提刑司岁终比较亏欠赏罚。缘经总制钱多出酒税,正系州府职事,守臣既无赏典守:原作「官」,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九七改。,难以责办。欲乞委知、通同共检察,尽寔分隶,专令通判拘收,令置库眼桩管。仍令提刑司依已降指挥取索点检,如有应分拨而不分拨,或侵用失收等,许行奏劾。所有知州合得酬赏,依通判格法施行。」从之。

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左朝散大夫、权尚书礼部侍郎贺允中言:「比年以来,经总制钱立额以绍兴二十六年以前中最高者一年十九年之数为之二十六年:「十」字原阙,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九七补。;其当职官既有厚赏以诱其前,又有严责以驱其后,额一不登,每至横敛,民间受弊。望诏有司,经总制钱改立岁额,以中为制。」诏令户、刑部看详,申尚书省。

十一月十二日,尚书仓部郎中黄祖舜言:「郡县有经制、总制二司,合收钱初无定额,只据逐年所收之数起发上供。昨来掊克之臣辄有申请,以十九年最多之数为定额,自是郡县骚然,民受其害。望申命宰执行下户部,乞自十九年之外有稍高年分,或少损其数。」诏令户部将十九年后二十五年前取酌中一年立为额,申尚书省。

二十七年五月二十日,户部言:「奏保诸州经总制无额钱物酬赏,类多不寔。欲下诸路提刑司,今后逐一点勘录连朱钞申审户部原书地脚云:「『连』一作『令』」。,限五日回报,候报许,方得保奏。」从之。

二十八年二月五日,诏:「诸路所收经总制无额钱,自今年为始,须管尽寔分隶,依额发纳。至岁终,索旁照验,驱磨比较,开具州军所趁增亏数目、合得赏罚、当职官名衔供申,从本部考寔,依法赏罚施行。提刑司不为开具,或将合罚去处隐庇,即具本司当职官申乞朝廷重行黜责。」

三月二十八日,户部言:「诸路州县二税畸零剩数,乞依旧作总制窠名起发。」从之。

二十九年六月二日,荆南府通判张震言:「管下公安、石首县、建宁镇三处税场,已行减罢,兼自凋瘵以后,民力未复,除豁经制总制钱四千六百九十六贯七百五十七文。」户部言:「荆南比之其它路分州军不同,若依额起发,窃虑无可收趁。欲下本路提刑司取见诣寔除豁施行。」从之。

七月十五日,右正言都民望言:「乞申命有司契勘近年并罢税场及免纳过税数目,许令除豁年额经总制钱。」从之。

三十年

二月二十九日,诏:「经总制钱诸路一岁亏及二百余万缗,令提刑司检察,将诸州公库不许违法置店卖酒,日下改正住罢。其巧作名目别置军粮酒库、防江酒库、月桩酒库之类,并省务寄造酒及帅司激赏酒库应未分隶经总制去处,并日下立额分隶补趁亏欠元额。仍自今年为始,须管从寔拘收,限次季孟月二十五日以前差官管押离岸,不得于帐状内存留,见在却称见行起发,故意作弊,务要岁终敷趁足额。如日后尚敢循袭违戾原书天头注云:「『袭』一作『习』」。,致依前亏欠,州县委提刑按劾。如宪司依前不行觉察,许本部按劾施行。」

五月二十一日,楚州言:「每岁合发经总制钱二万七千四百余贯,缘自兵火后,百姓凋瘵,甚于他州,酒税课入绝少。乞将绍兴三十年夏季以后合发钱与免一年。」从之。

八月十四日,臣僚言:「经总制钱多出于酒税头子牙钱分隶,岁之所入,半于常赋。然自建炎以来,议者不一,或欲专委守臣,或专委通判,或又欲知、通同掌。所议既异,法亦屡更。自绍兴十六年因李朝正言专委通判拘收,通判既以自专,因得尽力。于是岁之所入至一千七百二十五万缗。无何,议者妄有申请。二十一年十月始降指挥,命知、通同掌。,通判既压于长官之势,恣其侵用,莫敢谁何 迄于九载,无岁不亏。欲望复举行十六年专委通判指挥,仍令就本厅置库,躬亲出纳,不得付之属官。如通判不能拘督守臣,违法占 ,不容分隶。仰提刑司常切检察,并许户部按劾,重寘典宪。」诏依,内无通判去处,委签判掌管。

十一月二十九日,户部侍郎兼权知临安府钱端礼言:「近承 命指挥,备坐臣僚札子,乞将绍兴十九年以后十年内经总制钱取酌中一年之数,立为定额。圣慈灼见其弊,下户部看详。缘前来已曾降指挥,止是申明行下逐路取索,久未与决。今来欲乞据本部案籍参照,依臣僚所乞,于十年内取酌中一年之数立定为额,行下诸路提刑司如数拘催发纳,不管拖欠额数,庶几事有定论。贴黄称:又本部近将两浙东西路秋季经总制钱给历拘催,比对去年之数,增收二十四万余贯。今来既已立定新额,欲将近便路分依两浙路给历拘收,庶免失陷。」诏依。于是户部开具诸(路)[州]、军、府元额并递年额,各随诸州、军、府数目,于内取酌中数,定为年额有差。

十二月八日,上谕辅臣曰:「顷日臣僚论经总制日:疑当作「者」。,以十九年为额,大多已降指挥。昨日黄应南又乞除放已前年分所欠积下钱数。卿等宜令户部具十年数内取其酌中者立为定额其:原作「甚」,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一○○改。,仍比十九年数合减多少、十年内通欠若干,若不与除放及减岁额,恐虚挂簿书。又虑州县科敷取足,困弊百端。」宰臣陈康伯奏曰:「圣德宽明,灼见事原,谨领圣旨。」

三十一年五月二日,诏婺州通判

吕晋(大)[夫]与展一年磨勘吕晋大:《宋会要》食货六四之一○○作「吕晋夫」。,以户部言:「稽考本州岛经总制钱亏欠五分已上,故罚之,仍令催督起发,岁终别行比较」也。

八月六日,诏:「诸路州军未起二十六年、二十七年经总制钱,特与除放,所有二十八年以后拖欠之数,令提刑司督责补发。」

十月四日,(侍)御史中丞、充湖北京西宣谕使汪彻言:「成闵一军人马支过经总制钱,乞令行在至湖北官将今年一州统收之数拨下大军经由县分通融支遣。所有借过人户钱,乞从县道将折纳今年以后本名、诸色官物,却依旧于经总钱内豁破。」从之。

三十二年四月七日,淮南路转运、提刑司言:「淮东州、军近因贼马蹂践,其州、军经总制钱乞免分隶起发。」于是户部言:「盱眙军已降诏旨与免五年,秦州已免一年,楚州展免二年。」从之。

十八日,安丰军言:「近缘贼马未能就绪,所有每岁合桩发经总制无额钱难以桩收。」诏全行展免一年。

孝宗干道元年十月十二日,臣僚言:「诸路州县出纳钱物,每贯收头子钱三十三文足,欲每贯添收钱一十文足。乞专委逐州军知、通拘收。」诏每贯添收钱一十三文省,充经总制钱,委通判拘收入帐,通旧收钱七文共二十文,仍将今来所添人数别作一项,每季发纳左藏西库,补助经费支遣。

十二月十四日,户部侍郎李君川等言原书天头注云:「『君』一作『若』。」:「诸路州军每年合发上供折帛、经总制无额等诸色钱,并系指准应副经常支用,其间多缘州军循习截拨支使,窠名不一,委是侵损岁计。乞下诸州军自干道二年为始,不许截拨,并仰各随窠名收桩,依条限起发。」从之。

二年十二月五日,诏:「经总制钱窠名繁多,若令守臣管干,恐不专一。今依旧令知、通同共拘催,县委令丞管干;如无通判、县丞处,委自签判主簿掌管。如任内所收钱限内起发,比额有增,依见行格法知、通分授酬赏;若比较有亏,依已降指挥责罚。仍令提刑司检察,如有侵隐妄支,具姓名按劾。」先是,臣僚言:「州郡经总制钱多不及额,盖由专委通判、县丞,而州、县之权,寔在守令。欲在州专委守臣,在县者责之县令,仍令提刑司严行觉察。」故有是命。

三年三月十九日,浙东提点刑狱司言:「本路诸州军所收经总制无额三色钱物如收及额,各有立定酬赏,唯无额一色钱数最少,赏典最优。近年以来,多是将经总制钱暗行挪拨,苟求优赏,其经总制之数却致亏欠。乞自今应知、通陈乞无额钱物酬赏,须候本年经总制钱依额数足,方许陈理。」从之。

八年八月四日,新除度支郎朱儋上言:「经总制钱顷自诸州通判专一拘收,岁之所入至一千七百二十五万缗,继命知、通同掌,而岁之所亏至二百三十万缗。故曩者版曹之臣以此奏陈,专属通判,其后又因臣僚札子乞委

守臣,于是有知、通同拘摧分拨酬赏之制。夫州郡钱物,常患为守者侵取,经总制分隶之数而多收系省,以供妄费,此经总制专任通判之意。今使知、通同掌,则通判愈不得而谁何。乞将经总制钱仍旧委之通判,而守臣不预。」从之。既而户部尚书杨倓言:「若令通判拘摧,专任赏罚,切恐守臣妄生异同,不能协力。乞照干道二年指挥,令知、通同共任责分赏。」从之。

十一月六日,诏:「将干道四年、五年诸路州县拖欠未起上供经总制等钱米特与蠲放,日下销落簿籍,不得再有追理。如违,许民户越诉,监司觉察按治。」从中书门下请也。

十二日,权户部尚书杨倓等言:「诸州经总制钱依续降指挥,每月据所收钱数解发,限次季孟月二十五日以前起足。今次季终尚有拖欠去处,乞许臣等将最违慢州郡官吏按劾,其前宰执、侍从领郡亦例行奏闻。」从之原「从之」下有抄者注云:「淳熙以下脱,应补抄。」。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三五 无额上供钱。

无额上供钱。

高宗建炎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诏:「诸路无额上供钱不合立额,可自建炎二年正月一日为始,并依旧法,当职官拘收灭裂,致有欺隐失陷者,重加典宪。」

二年五月十五日,户部尚书吕颐浩等言:「诸路无额钱内增添酒钱,依旧法系户部上供之数,今已承指挥自建炎二年正月一日为始,并依旧法。切虑诸州军止以六分桩拨,欲令提刑司行下逐州军,将四分增添酒钱并入六分之数收系入帐,依限尽数桩发施行,免致有亏省计。」从之。

七月十二日,端明殿学士、提举醴泉观黄潜善言:「户部经费自军兴以来,用度至广,惟仰诸路上供钱物应办,其州郡所收无额上供钱物,依法并隶提刑司拘收,具帐供申起发。缘无额钱所收窠名不少,切虑州郡县镇隐漏,不肯尽数供报,提刑司不为检察,致拘收隐落,或供帐不寔,日久转致亏损,失陷省计原书天头注云:「『省』一作『少』。」。欲望下户部检坐诸州郡应合收无额上供钱物窠名及供申隐漏不实起发期限并前后应干约束等条法,镂版遍下诸路州郡及提刑司遵守施行。」诏依。

绍兴元年四月四日,户部侍郎孟庾言:「诸路州军所收无额钱物,昨窠名繁多,州郡得以侵欺,并令提刑司具帐催督起发,以革侵用。近缘军兴,诸路供申帐状多不依限。继承指挥:添酒钱五项依旧作经制钱拘收,亦系无额,名色

相同,从来帐限不一,作两色供报。州县得以侵欺。今欲乞将诸路所收无额经制钱物每季只作一帐供申,并限次季孟月二十五日已前具帐及起发数足,余依见行条法。」从之。

二十五年四月十六日,诏:「诸路州军知、通今后拘收无额钱物及一万贯,与减一年半磨勘;及一万五千贯以上,与减二年磨勘。如止及五千贯,依已降指挥与减一半。」从户部请也。

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户部侍郎徐林言:「今欲下诸路提刑司行下诸州军,今后拘收无额钱物赏,候任满日方许陈乞,从本部驱考。若任内合起上供折帛等钱别无拖欠,即依见行条法指挥保明推赏。」从之。

昨降指挥,应州、军专委通判拘收起发无额钱,岁及五千贯以上者,知、通与减一年磨勘。所在州、军每岁财赋所入或有系无窠名者,往往空有拘收及五千贯,其间有止拘收到一二千贯至三四千贯,为不能及五千贯数,不该赏典,遂有州军更不将所桩到钱物起发 二十九年闰六月八日,臣僚言:「窃原书天头注云:「『有』一作『致』」。。今乞行下诸路责令守倅常切拘收,除一岁能拘收起发及五千贯以上者,依已降指挥与减一年磨勘外年:原作「半」,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六五改。,若不及数而及四千贯以上者,与减三季磨勘,及三千贯以上者与减两季,及二千贯以上者与减一季。如此,则随其多寡为之酬赏。」从之。

食货 ~ 上供钱原书天头注云:「高宗建炎以下系上供钱。」今拟作标题。

上供钱原书天头注云:「高宗建炎以下系上供钱。」今拟作标题。

高宗建炎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户部侍郎叶份言:「乞每岁终从本部将诸路所

起上供钱物斛斗数目以十分为率,比较三两路起发最多最少去处申乞赏罚,庶使官吏有勤惰之戒。」诏从之。

四年九月六日,户部侍郎孟庾言:「崇宁立法:诸路违欠上供钱物,官冲替,而吏配千里,务要应期办集。后大观间,户部奏请以为法禁太重太:原作「大」,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六改。,将官员冲替改作差替,人吏决配改作勒停,期于必行,不为虚文。继承指挥:却依旧法。日来朝廷不欲深罪,监司州郡公然违戾,深虑有 国计。伏望严赐督责监司州郡当职官,将今年上供钱物须管依限起发赴行在应助支用,如有违欠,并乞依大观间申请断罪。」从之。

绍兴元年三月十九日,尚书省言:「行在养兵之费浸广,帑藏之积无几,将来大礼合用赏给百万,既不许横敛,惟指拟上供,宜预行戒饬。」诏监司及州县当职官不务体国,纵令拖欠,起发违滞,或冒法截留留:原作「类」,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六改。、侵隐兑借之类,有 大礼。支遣官追一官勒停,人吏杖眷远配;若率先起足,取旨优异推恩。仍令户部常切催督,其置簿点检驱催,并依已降指挥施行。从之从之:此二字疑衍,或前有脱字。。

二十七日,诏:「诸路应赴行在钱物斛斗,官司辄截留借兑支拨,并依上供条法指挥施行。」

四月十三日,户部侍郎孟庾言:「江南东、西路合起发行在额斛,系以去年秋税计置起发,已承十一月四日朝旨:将二分折起价钱外,余八分起发本色粮米粮:原作「运」,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七改。。缘所起数多,即目道路未甚通快,深虑艰于一并般运并:原作「般」,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七改。。又民间见阙

粮斛,今欲将逐路合起发米将二分依市价粜卖,将卖到钱计置金银起发,余六分本色依旧。」诏依,仍仰将已纳在官合起发上供米斛依市价出粜,如有未纳数目,即拘催本色,不得抑勒税户认纳价钱,却成搔扰。

八月二十九日,诏令宣州将未起上供紬绢三万匹并纳本色。以本州岛言「奉 :上供紬绢一半折价,每匹三贯文,而江东时值止两贯,下户反有倍费」故也。

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户部尚书李弥大言:「今来道路并无梗阻,其诸路州、军上供钱帛斛自合遵依上供条限,尽数起发前来行在送纳。望严赐指挥诸路漕臣。」诏两浙东、西、江南东、西路各就委逐路 刷折帛钱官拘催,并福建路、荆湖南、北路、广南东、西路并仰逐路漕臣照会户部已行事理训诫州县,将合起发物各依条限起发。今来系充(瞻)[赡]军支用,务在悉心拘催,毋令蹈袭前弊。令户部不住摧促施行住:原作「拘」,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七改。。如尚敢违限,不为依数起发,仰本部按劾,取旨重寘于法。

闰四月十二日,臣僚言:「欲令福建路转运司将本路合买发上供银委官置场,依市价收买,如或价高,所买数少不及祖额祖:原作「租」,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七改。,即乞朝廷量行蠲减。」诏札与福建路转运司从长相度,务要便民,限三日申尚书省。

五月十一日,户部言:「乞将处、台州上供钱物并依江东、西不通水路已降指挥,计置轻赍起发赴行在。」从之。

六月二十七日,金部言:「欲将鼎州建炎四年

合发上供钱物免放,其绍兴元年分上供之数,自来年为始,分限三料带纳。其今年上供钱物,疾速依条限计置起发前来行在送纳。」从之。

七月十四日,诏:南康军今岁合发上供纸,并特与放免一年。

十月十三日,都省言:「江西吉、筠州、临江军上供粮斛,累年并无起发数目,今岁丰稔,秋苗理当措置。」诏差仓部郎官孙逸前去同本路漕臣韩球于逐州催纳,先次起发三十万硕,各差逐州通判、兵官一员管押,赴镇江府权行交卸。其合用舟船,如官纳不足,仰本路安抚大使司协力那融应副,仍限至十二月终起发尽绝。如有已受纳到早米,亦仰疾速起发,祗备应接行在支遣。令户部常切催促,如限内依数起足,其韩球、孙逸并管押官一例推恩;若出限不足,取旨降黜。及差郎官一员、密院准备将两员前去受纳,令别项桩管,非奉朝廷指挥,不以是何去处,不得支动颗粒,并沿路不得拘截。如违,并重寘典宪。」

十一月八日,度支员外郎胡蒙言:「愿诏诸路监司,凡管下租赋利入拘催趁办未足额,不许截拨上供。其一路一州一县物斛钱帛应合输行在之数,敢有违欠,以慢法禁罪之。限满,委省部 刷以闻,严行惩戒。若残破州县之吏有能劝课耕残:原作「州」,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八改。,辟田产,使租赋渐复元额,措置征商榷酤,而收息至于增羡者,并具寔保奏,优与进擢,以示激劝。或监司州县沮抑,许诣台省自陈。庶几咸知国

用为急,财赋必辐辏而至,军事虽未息,费用常裕,如无苛敛以蠹民,则邦本自固矣。」诏札与诸路转运司照会。

十七日,江浙荆湖广南福建路都转运使张公济言:「逐路州郡依格上供之类,常是出限不足,欲乞应诸路州军财赋出入,并许公济取索点察。其合拨上供钱物,如限满有欠缺不足之数,从公济取拨本路所管转运司移用钱依条补足解发;如逐州上供钱未足,漕司不以移用钱补发,别作名目支使,欲许公济按劾,具事因申取朝廷指挥。」从之。

三年正月二十九日,诏:「江东、西、湖北路绍兴元年二年未起上供纸数元:原作「二」,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九改。,并特与权行倚阁;绍兴三年合发数目,一半权折纳价钱。」

二月二十日,户部言:「检会去年七月二十日都省言,提点铸钱官王 申请将 铸年额上供钱内,每年权借留一十五万贯充回易钱本,限次年内先次起发赴行在赴:原作「起」,据本书食货六四之四九改。。本部契勘,在法上供钱物不许官司陈请截留,借兑支拨。欲令本司将截留过钱数立便尽数起发。」从之。

八月四日,户部尚书黄叔敖言:「政和东南六路直达粮纲起发条限,难以遵守,即今车驾驻跸临安,诸路岁额上供事须权宜别立季限。今乞两浙路分两限拘催,收桩数足,上限今年十二月终,次限次年二月终;江南东、西、荆湖南、北并分三限,第一限本年终起发,第二限次年二月终,第三限五月终。如违限桩发不足,从本部具数申朝廷乞

赐施行。」从之。

四年二月二日,诏广南东、西路转运司当职官各降一官,吏人从杖一百科断。以户部比较绍兴三年未起上供钱物,本路拖欠最多故也。

六日,户部尚书黄叔敖等言:「今岁大礼赏给,乞两浙等路上供和买紬绢以十分为率,八分起发本色,二分折纳价钱。」从之。

二十七日,诏蕲州绍兴四年已前合起无额上供钱物,并与蠲免,以本州岛言兵火后财计未足故也。

同日,左朝散郎王缙言:「广南东路每岁上供,例买银轻赉,而近年坑场不发,银价腾贵,及至行在,支遣类损元价十之三四。契勘榷货务召人入纳筭请盐钞,有掯留盐本等钱数不少,今不若令算请广东盐钞之人一并入纳掯留等钱别项桩管起发,充本路上供之数,预约度一岁入纳之数下转运司,于诸州上供钱内拨还盐事司。」诏令户部勘当,申尚书省。

四月二十一日,臣僚言:「切见广东上供白金岁输十万两,朝廷虽尝令广东相度从便上供见缗,然而转输当用舟航,顾募之初,匪易护送,必遣官吏,交纳之际甚艰,繇是州郡莫敢任见缗之责。伏见近岁取广东漕司盐改为钞盐,钞法既行,而常患乏盐,尚有三分之一留充漕计。今若将上供钱银旧数蠲其难办之额,定其寔纳之数拨与本路为漕计,而于漕司一分盐内会其价直取之,以益钞盐,使偿上供之数,则商贾自以见缗输于行朝矣。」诏令户部勘当,申尚书省。

七月十三日,温州言:乞将今年未起上供紬以衣绢代发,从之。

五年正月五日,诏罢湖南转运司上供额斛折纳价钱并催纳本色。

三月十八日,前荆湖南路提刑司检详官文浩原书天头注云:「『官』一作『管』。」言:「切见荆湖南路上供钱旧以官纲盐头子钱桩数起发,自推行盐法之后,悉系客贩,所谓头子钱者无有也。当时有司虑失岁计,州县逐急措画,遂以曲引为名,岁取其数,苟逃吏责,因循迄今。但以人户税役高下分俵曲引,每县或至二三万缗,十倍上供之数,敛多用寡,弊不胜言。乞令本路漕臣各据逐州元认上供寔数,以人户见今等第均敷,勿袭科俵曲引之弊,岁终检察以闻。所贵少戢赃墨之吏,以苏凋瘵之民。」诏令席益体访诣寔,具合如何施行申尚书省具:原作「其」,原书天头注云:「『其』一作『具』」,又《宋会要》食货六四之五一亦作「具」,据改。。

十五年十月三日,知建康府晁谦之言:「本府每岁合起上供米,旧额一十五万硕,自经兵火至绍兴五年,认起一十一万硕,后缘转运副使黄敦书暂权府事,增起二万四千余硕,遂致两年来公私费力。欲乞将上件增起米数许与蠲免。」从之。

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户部言:「诸路州军岁发上供诸色钱帛并合桩管窠名,各有桩发条限,今将侵借去处不以去官,并从本部按劾,重赐黜责施行。」从之。

二十年六月三日,权知无为军高世史言:「本军三县人户未甚归业,其合起诸色上供委是阙乏。欲望令所属委官检覆见归业并开垦田土,于见今承认旧额所起上供等钱数内量行减免。」诏令户部看详,如合减免,

申尚书省取旨。

二十三年闰十二月二十二日,户部言:「上供诸色窠名钱物在法不得支兑移用,若辄擅侵支,各有专一断罪条法指挥。比年以来,州军往往冒法,轻费妄用。乞行下诸路监司常切检察,遵依条禁,若有违戾侵借,除依法断罪外,仍乞今后更不差注知州军差遣,仍乞从本部取索当职官职位、姓名供申尚书省照会施行。若后官任内合发窠名钱物别无拖欠,能措置补还前官擅支钱物,每及一万贯已上,与减一年磨勘,至五年止。」从之。

二十六年八月十二日,诏:「滁州合起上供钱,权以六分为额起发。」以本路转运司言「本州岛上供已发八万,委无所出,乞蠲免」故也。

十九日,户部言:「乞令诸路监司催督所部州县,将上供等钱物今后并依条限拘催起发,仍从本部于次年驱磨,违慢多处,开具按劾,重赐施行。」从之。

十一月二十三日,江南西路转运司主管文字逢汝舟言:「望诏有司戒饬州县,于每岁增起二分钱物,不得增敷于民,庶使民力不致重困。」于是户部言:「合起上供钱物除湖南州军依格起发外,欲下荆湖北路转运司钤束逐州军合将增认数目依条收桩起发钤:原作「铃」,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二改。,即不得增敷于民,如有违戾去处,仰本司按劾施行。」从之。

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尚书驾部郎中张宗元言:「比年以来,诸路发纳米斛数少,朝廷不免将诸路籴本凑额钱拨赴行在和籴场,及三路总领司

收籴米斛,补助支遣。欲望诏有司行下诸路转运司,自今后须管每年开具合收寔数保明诸州府守倅、令佐及检踏灾伤官,次第结罪状供申,要在十一月内到部,仍依省限报足。如违,从户部具申朝廷,取旨施行。若寔数既见,可凭稽考,不致拖欠,则立为成法。三年之后,桩积之数不下及五百万硕,降本凑额外,每岁又有二百万缗以助他用。」于是户部言:「江浙路岁额合发上供米斛并系实数,缘绍兴之初一时随宜认发,致不及元额。在法:江浙、荆湖路秋税十月一日起催,若有灾伤,以八月经县陈诉,至月终止,限四十日检放。欲依所请行下两浙、江东、西、湖南、北路转运司,仍先具已依禀文状以闻。」从之。

二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司农少卿董苹言:「伏望特降指挥,今后州县前官拖欠上供,而后官致被取勘者,先具所欠年分、已去当职官,择其甚者取旨责罚,不以去官赦降失减失:疑当作「原」。。」从之。

八月二十三日,户部言:「今欲令逐路漕司与州军当职官,将今年合发上供额斛且依年例数目认桩,仍多方措置检察,遵依条限起发,赴所属应办给遣,务要尽实,毋致欺隐。如违,送本部开具违戾去处按劾施行。」从之。

十二月四日,权户部侍郎董苹言:「欲望申饬诸路州军,将合收钱物依条分隶,不得改易名色,应限发纳,及令监司各随窠名摧督所属起发,毋令辄换纲解,暗移上供。仍许监司互察。」从之。

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户部言:「今相度,欲令逐路漕司与州军当职官将今年合发上供额斛斛:原作「解」,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四改。,且依年例数目认桩施行,仍多方措置检察,遵依条限依数桩办起发,赴所属应办给遣,务要尽寔,毋致欺隐。如违,从本部开具违戾去处按劾施行。」从之。

孝宗隆兴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原书天头注云:「孝宗隆兴元年上脱『浙东路上供钱』云云共三百廿五字。」按所脱内容见《宋会要》食货六四之五四至六四之五五。又原书天头注云:「脱小注,应补抄。」,诏:「诸路州军岁起上供钱物例有拖欠,监司郡守却以羡余进献,侥冒赏典。可令户部行下诸路州、军,今后上供钱物须管依限起发数足,如数目未足,辄行率敛进献,仰本部按劾以闻。」

二年四月十二日,诏:「诸州补拨前官任内侵支拖欠上供诸色窠名钱物,充两淮修筑城池使用,每及一万贯,与减一年磨勘,至五年止。」于是右正言尹穑言:「窃谓诸路州军每遇一时紧切支用,无可那移,方可将上供钱物逐急借拨,遂致前后积压拖欠遂:原作「逐」,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五改。。虽要拨还,又有当年合起钱数,犹恐趁办不及。若后官到任,自能措置收簇,别无少欠,已是不易,何由更有余剩补发前官未起数目 况今年系大礼年分,比之常年,倍更窘阙。纵使逐郡知州意在希赏,未知作何擘画可以应数 不唯经涉岁月,虚费文移,必致 事。若更使逐州并缘税赋科须等于民户巧作名目,百色增取,重有搔扰,深为可虑。望令户部据见今诸州军侵支拖欠上供等钱物约度分数,且令每年逐旋带纳,要在多寡合宜,使督责可行,须管与当年合发钱物各

要起足。如准前拖欠,依先降指挥,知州不许与知州差遣,仍展一年磨勘。当职官任满日,于印纸上别项批书所起钱数足,方许参部。所有补发旧欠及一万贯文减一年磨勘指挥,乞更不施行。」从之。

干道二年九月二十六日,诏:「诸路州军监司合起上供诸色钱物皆有起发条限,近来循袭,公然拖欠,致有阙乏。可将诸路合起行在上供钱物,每岁上、下半年从户部比较最稽违拖欠去处,具名按劾,重行黜责。」从户部侍郎曾怀请也。

四年七月五日,诏诸路提刑司:「今后诸州知、通拘收无额钱物,候任满日,别无拖欠上供诸色窠名钱数,及经总制钱本考内亦无亏额,方许陈乞,依格推赏,仍自今降指挥为始。」先是,浙东提刑徐藏言:「准绍兴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圣旨,户部契勘诸路州军所收无额上供钱物,每岁收及五千贯已上,知、通各减磨勘一年,一万贯减一年半,一万五千贯已上减二年。缘州军将别色官钱兑那凑数作无额窠名起发,却将有额合起钱数拖欠。乞从本部驱考,若任内合起上供折帛等钱别无亏欠,方许作见行条法推赏。诸路方且遵承,续准隆兴元年朝旨,知、通拘收无额钱得赏格,更不候任满,便行保奏,缘此前弊复作。」故有是诏。

十二月十四日,四川总领所、夔州路转运司言:「夔路岁发上供等钱物,支降盐茶下逐州拘收,自行变卖充本卖:原作「赏」,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六改。,收买金、银、绢、帛起发

偃折人户输纳数目户:原作「目」,原书天头注云:「『目』一作『户』」,又《宋会要》食货六四之五六亦作「户」,据改。。其州、军如有侵移,借兑欺隐,不行尽寔偃折,乞比附《擅赋敛法》科罪。」诏如有违戾,即将官吏依《非法擅赋敛 条》以违制论原书天头注云:「『官』一作『管』」。,依律徒二年科罪。

六年闰五月六日,户部尚书曾怀言:「诸州、军起发户部诸色官钱及上供钱物,虽各有窠名,缘州、军往往妄于名色上有分紧、慢,不为尽数发纳,或虚申纲解,致 指拟。今欲印给纲目遍下诸州、军,专委通判逐季开具已、未起发数目;如无通判去处,即委签判、判官。谓如春季钱物即于四月初五日以前填写纲目,申发户部,如稽滞不到,从本部先劾所委官。夏、秋、冬季准此。岁终,却将纳足、欠多州军,每路具三两处申奏,以为殿最。」从之。

七年正月二十日,诏:「自今后诸州军起发上供诸色窠名铜钱,并要起七分见钱、三分会子。并人户典卖田宅等交易用钱、会子,使听从民便。」

五月五日,三省言:「检准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十六日圣旨,诸州军知、通拘收无额上供钱物,每岁终及一万贯,与减一年半磨勘;如及一万五千贯以上,与减二年磨勘。切见州、军所收诸色窠名数目浩瀚,如赃罚、户绝等钱物动以千万贯计物:原脱,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七补。,其知、通岁终只以一万五千贯以上趁及赏额,余钱既无增赏,得以侵支妄用,是致失陷财计。欲乞自今后应诸州军知、通及诸路安抚、转运使、提刑、提举并市舶官,应任内各司自能拘收起发无额钱物,内一万贯减一年

半磨勘,及一万五千贯减二年磨勘,若增及三万贯文以上,转一官,如更能拘催起发过数,并比类推赏。除岁额诸州军一万五千贯以下钱物并依旧逐季起发左藏西库外,自今来诸司及诸州、军增收到无额钱物,并逐计令项起赴左藏南上库桩管,仍专委官一员以时点检拘催,依数起发,俟至岁终,优加旌赏。」从之。其后九年五月二十七日,臣僚言:「伏见绍兴二十五年指挥:诸州军知、通每岁拘收无额钱及一万贯,与减一年半磨勘,一万五千贯以上与减二年磨勘,此以利导之。近来往往诸州将其它钱物先次起发数足足:原脱,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八补。,以幸赏典。虽云诸色窠名无亏,方许陈乞,然知、通替罢,未有不推赏者。至干道七年五月五日再降指挥:若知、通起发无额钱及三万贯,与转一官。此法既行,(太)[六]为侥滥。昨来推赏不过二年,并用实历对使,今比旧法,纔得一万五千贯,径转一官,诸路知、通尤更急于受赏急:原作「切」,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八改。,人人竞利,至有一年之内拘收无额钱转一官、减二年磨勘者,若二年,则遂转三官矣。如小郡财赋有限,于常赋之外更事刻剥,则事力愈窘,益见煎熬。天下州郡长贰但志在于拘钱转官,凡在任有合行整顿纲纪之事,苟且因循,尽废而不举矣。」诏诸路州郡知、通今后每岁起发无额上供钱物,若增及三万贯以上,与减三年磨勘。

八年三月十三日,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等事措置两淮官田徐子寅

言:「检照干道七年十一月四日指挥措置行使铁钱画一,内一项:两淮诸州、军依准近降指挥,应起发上供等钱,并以七分见钱、三分会子解发。今来沿淮州军见使铁钱并会子则难以发纳。今欲将沿淮州、军合发纳钱,许令解发会子,所有自余近里州、军且令依所降指挥分数解纳见钱、会子,候将来普用铁钱日,别行条具申请。」诏极边州军并用交并:原作「用」,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九改。、会,近里州、军以钱原书天头注云:「『钱』一作『铁』。」、会中半起发。

八月四日,权户部尚书杨倓言:「朝廷用度,全仰诸州、军起到钱应给支遣,今稽考得江浙州、军截日终起发干道八年折纳钱原书天头注云:「『纳』一作『帛』」。,比之干道七年一般日月,计增起多解钱七十余万贯。今将逐州、军所起数目比较,得内常平所起之数比递年一般月日多起解到钱一十六万贯,委是当职官究心执事,若不量行旌赏,无以激劝。」诏知州右朝请大夫晁子健、通判左朝散郎葛郯各特减二年磨勘「朝」原作「昔」,「各」原作「言」,据本书食货六四之五九改。。

十月七日,诏诸路转运司:「自今场务解纳本州岛分隶诸司上供经总制钱,朱钞内须管开具若干系甚场务、甚监官在任、收到钱数发纳赴是何去处送纳,其余场务依此供申。候申到监官在任增剩数目多少,仍参照行遣原书天头注云:「『数目多少仍』一作『酬赏从本部』。按文义,两本似俱有脱误。」。如申到日前在任推赏之人,亦依此取会。」以吏部尚书张津言:「比年以来,并缘法制,人知幸得。如州、县场务课息增羡,内发纳上供并无行在朱钞,而州郡泛滥保明推赏。」故有是命。

十一月六日,诏将干道四年、

五年诸路州、县拖欠上供未起之数,特与蠲放,日下销落簿籍,不得再有追理。如违,许民户越诉,监司觉察按治。以中书门下言:「诸路州、县拖欠未起上供经总制诸色窠名钱物、米斛,已降指挥放免至干道三年终。所有以后年分亦有拖欠之数,皆系民户积欠经隔岁月,若行一例催理,窃恐追扰。」故有是命。

九年十一月九日,南郊赦:「诸路州、县拖欠未起上供经总制等诸色窠名钱、米等,已降指挥放免至干道五年终,近两浙路放免至六年终。其余路分亦有拖欠之余,皆系民户积欠经隔岁月,若行一例催理,窃虑追扰。可将诸路州县干道六年终已前应拖欠未起之数特与除放,日下销落簿籍,不得再有追扰。如违,许人户越诉,监司觉察按治。」

十二月二十三日,权户部侍郎蔡洸言:「诸路州、军起发上供并经总制等钱,各有期限赏罚,比年以来,所隶监司不体法意,其起发如期者皆与保明被赏,而违限者未见其举劾也,则有赏无罚,人无惩劝,国用安得以时敷足 欲望严饬诸路监司依限催发,守贰尚敢违戾,许臣择其弛慢之尤甚者按勘奏闻;所隶监司不行纠察,亦乞坐罪。」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三五 公用钱原书天头注云:「此七条可移补公使钱内。」」

公用钱原书天头注云:「此七条可移补公使钱内。」」

公用钱:三司亦同知州,例将一年数均十二月支给,及时预备,亦有非便,自今后并许逐季支遣。

景德元年九月六日,诏给北面三路都总管王超公用钱满万贯王:原作「正」,据《长编》卷五七改。,以用兵故也。

十一月十五日,以刑部侍郎赵昌言知河阳,月增公用钱十五万,特旨也原书天头注云:「公用钱。」。

二年五月二日,诏宣徽北院使雷有终依前给观察使公用钱,以久在边鄙,家无余资也。

是日,诏陕西沿边蕃部罚纳献送羊畜,悉籍入公帑,以给军中用度。先是,蕃部有过,皆以赀赎罪,及守臣出处更代,或缘他事,多以羊马为献,并入长吏,至有妄缘事端以邀利者。真宗知其弊,欲遽止之。复虑蕃戎犯禁,无以为戒,故有是诏。

三年十月,御史台言:「承前断大辟罪,应随身衣物,官司并收附以备纸笔公用。自今望并给本家,令办殡殓。有合支费,望从官给。」奏可,因诏大辟囚无主者,官司与备殡殓、祭奠之物。

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原书天头批云:「公使钱。」,高阳关承受刘示圣上言:「河北用兵之际,优给公使钱犒设军校。今边鄙久安,戍兵大减,请令转运、提点刑狱量州、军闲剧均定。」从之。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四日,诏差定诸州军公用钱。有司言:「昨减屯兵,使命亦步余沿边及当路仍旧外此句疑有脱误。,余皆减定其数,请降旨施行。」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三六 榷易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八·列传第二十六·纥石烈良弼等·脱脱
  第五十回 应供奉朱勔承差 得奥援蔡京复相·蔡东藩
  卷首·金履祥
  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十一·吕祖谦
  通志卷一百二十四上·郑樵
  绎史卷五十二·马骕
  王仁裕传·薛居正
  彭汝砺传·脱脱
  卷十八上·沈枢
  唐纪五十六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817)·司马光
  卷九十四·雍正
  崇儒七·徐松
  第三节 元和朝局·吕思勉
  同治二年五月廿七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849_1 【耕田鼓诗】可朋   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   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   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   卷849_2 【赋洞庭】可朋  

  • 沈邈·唐圭璋

      邈字子山,信州弋阳(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及第。庆历初为侍御史。历知澶州,河北、陕西都转运使,知延州卒。   剔银灯   途次南京忆营妓张温卿   一夜隋河风劲。霜湿水天如镜。古柳堤长,寒烟不起,波上月无流影。那堪

  • 秋色·闻一多

    (芝加哥洁閤森公园里)诗情也似并刀快, 剪得秋光入卷来。 ——陆游 紫得像葡萄似的涧水 翻起了一层层金色的鲤鱼鳞。几片剪形的枫叶, 仿佛朱砂色的燕子, 颠斜地在水面上 旋着,掠着,翻着,低昂着……肥厚得熊掌似的 棕黄色的大橡

  • 鸣盛集巻一·林鸿

    明 林鸿 撰五言古体拟古【七首】北辰何巍巍居为众星宗冬杓在北青阳乃旋东七曜潜斡运四时自成功静观造化机毋乃君道同其二神龙潜深渊不在尺水池飞凤将铩羽亦择梧桐枝玉以贞自珍兰以幽见竒君子莫屈身身屈道乃卑其三

  • 列传十二·薛居正

    范延光,字子环,邺郡临漳人也。少隶于郡牙,唐明宗牧相州,收为亲校。同光中,明宗下郓州,梁兵屯杨刘口以扼之,先锋将康延孝潜使人送款于明宗。明宗欲使人达机事于庄宗,方难其选,延光请行,遂以蜡书授之。延光既至,奏庄宗曰:“杨刘渡控

  •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张廷玉

        顾时 吴祯 薛显 郭兴 陈德 王志 梅思祖 金朝兴 唐胜宗 陆仲亨费聚 陆聚 郑遇春 黄彬 叶升   顾时,字时举,濠人。倜傥好奇略。从太祖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

  • ●卷一百八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五。   起绍兴八年十一月二日甲申,尽二十日壬寅。   十一月二日甲申张戒奏论金人遗使诏谕江南事。   金人遣张通古为江南诏谕萧诏为明威将军以副之朝廷遣起居舍人范同为接伴使。且入境甲申张戒

  • 自序·杨陆荣

    闯成肆逆,祸及君后,明之子孙、臣庶不能讨,圣朝念万古君臣之义不可以不正,愤怒兴师,逆成西窜,胜朝不共之仇,藉以复焉。真人出而大难平,乾坤之位定矣。有明诸藩,诚思复仇之大德,痛余氛之未除,凭藉威灵,共剪残孽;迨乎罪人斯得,籍土来归

  •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成化十年夏四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巡抚顺天等府左佥都御史张纲奏罢老疾罢软不谨官文安县知县旦方等二十六员○丙辰琉球国中山王尚圆遣使臣沈满志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叚等物有差仍以钞绢酬其自贡

  • 卷之四百六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乙酉。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自忻州启銮。  ○上谕、此次西巡。事出仓猝。八旗都统副都统各员。未及扈从者甚多。职事殊形旷废。不得不酌令前来。庆亲王奕劻、

  • ◎宣南奸杀案·李定夷

    京师内左二区马市住户张姓某甲以经商为生;娶妻某氏,貌颇美,妇德尤足多。寄寓于马市者有年矣,里巷均无间言,伉俪之情亦笃。除妻外别无亲属,偶出外,托其妻子同寓(寓前进)之邱振升。邱固与张有戚谊,以医为业。因张妻貌美,早已垂涎。

  • 马仙鴘传·李延寿

    马仙鴘字灵馥,扶风县人。父亲马伯鸾,是宋朝的冠军司马。马仙鴘少年时期以果敢闻名,父亲去世,他哀伤瘦损超过礼仪,自己背土成坟,亲手种上松柏。在齐朝做官位至豫州刺史。梁武帝起兵,让他的旧友姚仲宾去劝说他归降,马仙鴘先为他

  • 方域一九·徐松

    诸寨杂录大中祥符二年十二月八日,枢密直学士、知秦州李浚言:「黑谷颇有闲田,今召得寨户三百余户,户三丁,计九百余人,分住小洛门诸寨防边。」分住诸寨。 大中祥符七年三月二十二日,荆湖北路转运司言:「管内漫水、鸟迷、卢溪、

  • 孟子字義疏證卷中·戴震

      天道四條  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行亦道之通稱。【詩載馳:「女子善懷,亦各有行。」毛傳云:「行,道也。」竹竿﹕「女子有行,遠兄

  • 卷六·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六     元 程端学 撰宣公元年或问曰齐人取济西田先儒皆谓书取以蔽罪于齐然乎曰说者谓夫子改鲁史之文乎非也春秋之辞鲁史之旧也史氏肯书曰以济田赂齐乎但曰齐人取之耳孔子亦因其辞而见义

  • 音乐发悟品第十三·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处在深宫将欲出家。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梵释四王。常以种种供具供养菩萨。欢喜赞叹。又於异时。诸天龙神乾闼婆等。各自思惟。菩萨长夜成就众生。以四摄法而摄受之。是诸众生

  •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富尔丹

    黑龙江乡土志。清富尔丹纂修。一册,不分卷。富尔丹,满洲正红旗人。官副都统。宁古塔,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城,清初为吉林将军驻守处。是志为修《吉林通志》提供资料而奉檄编撰,光绪十七年(1891)成书,约七千六百字。首冠长顺修

  • 滕王阁序·王勃

    唐王勃撰。滕王阁,为唐朝滕王李元婴所建。上元二年(675),阎伯玙任洪州都督时,重修此阁,农历九月九日在阁上宴集宾客,正好王勃往南方省父经过洪州,参加了宴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文。当时即震惊四座。文章从洪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