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

万寿盛典初集卷二十七

恩赉四【加恩耆旧一】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

圣寿六旬直省致仕大臣及诖误罢归者咸诣京师八旗文武勳旧下至废将退卒踊跃朝贺十二

日己丑

上命来京诸臣内有诖误者年六十以上酌复其官

大学士【臣】温达等谨

奏为钦奉

上谕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奉

上谕今岁来京年老之人甚多此内除本身特犯私罪外或有因公诖误降级革职者酌量复还原品似应於十八日令其随班行礼大学士九卿等公同会议即行奏闻钦此恭惟我

皇上寛仁厚德优渥无加中外臣民均沾靡已兹降级革职年老之人俱各忻忭自数千里奋勉来京特为

圣主六旬大庆以期瞻仰

天顔祝颂

万寿者诚因受

恩深重感戴谆切之所致也

皇上复广宏仁寛宥罪愆还其原品於

万夀正诞令随现任臣工班列行礼实亘古未有之旷典不惟获罪之人得沾异数感激欢忭即现任臣僚靡不忻跃既奉

谕旨殊恩应察明各省来京年老之人除原品解任者令其照常行礼外其降级革职之人还其原品於十八日朝贺令入廷臣班次行礼俟

命下【臣】等即将姓名情罪逐一详查另奏请

旨定夺奉

旨依议

三月十五日大学士九卿等摺奏【臣】等遵

旨会同问明各省来京人员年岁并详查犯罪缘由除年不及六十犯重罪近日革职者不开外今将年老之文官李録予等二十三人武官王世臣等二人姓名开列具奏此内何员应复还原品顶带之处伏候

上裁奉

旨原任提督王世臣原任侍郎李録予彭会淇原任副都御史劳之辨原任谕德杨大鹤原任御史袁桥鹿宾原任院使孙之鼎原任署正邢俨原任知府章文鐄原任通判赵命任原任知县沈宗潢俱给与原品

十五日壬辰

命八旗官员诖误罢职者年六十以上亦与酌复

大学士【臣】温达等谨

奏为钦奉

上谕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奉

上谕汉官内年逾六十者俱已查明施恩满洲蒙古汉军官员着亦照此例查奏钦此钦遵【臣】等行查八旗公同详查犯罪缘由除曾拟重罪者不开列外遵

旨将六十岁以上官员职名幷犯罪缘由开列具奏此

内何员应复还原品顶带之处伏候

上裁俟

命下之日准令随班行礼可也奉

旨依议

十六日大学士九卿等摺奏【臣】等遵

旨会同查明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犯罪官员缘由除曾拟重罪者不开列外将六十以上原任尚书阿山等一百二十三人原任都统齐式等四十八人姓名开列具题此内何员应还原品顶带伏候

上裁奉

旨原任尚书阿山郭世隆原任総督石文晟喻成龙原任侍郎常书敦多礼巴锡戴都礼多奇原任廵抚王国昌许嗣兴原任府丞李法祖原任御史穆书迈色舒述布原任郎中金达善硕木鼐原任知府王兴远范承训姜承基原任员外郎范时彦李勳黑色礼李起鳌陈怀德北京塔海原任主事吴拜原任治中吴泰原任知县蒲敏政徐秉元杨起凤原任都统齐式扎拉克图原任一等侍卫乌勒原任二等侍卫塞勒原任参将苏继武原任拖沙喇哈番费雅哈查林原任步军校萨海原任防御绰英额原任守备张兴文原任骁骑校多奇俱着给与原品

是日奏事治仪正儍子等又捧出

御书谕旨交与吏部尚书富宁安等钦遵

谕旨曰朕所知大吏及七旬以上者理当给与原衔或有当年少时得罪并无効力而又年岁未及七十者有何功劳亦给与原衔乎

十八日乙未

上御殿受朝贺致仕大臣及年六十以上复职官员并

随班行礼是日颁

恩诏録旧劳

恩诏内开

一先年出征人内有功牌应得官者除抵军罪外其守云南城及在陇州控告不准叙功人等所存无几今皆老迈不能効力兹遇覃恩着兵部查明仍行补叙一年尚未老伤废辞职官员及伤废退甲兵丁酌给钱粮米石

二十一日戊戌

命给原任吏部尚书徐潮等封?

本月二十三日吏部尚书【臣】富宁安等谨

奏为恭逢

盛典仰吁

皇仁事准原任吏部尚书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致仕徐潮等奏称窃【臣】等幸际昌明欣逢

圣寿当

六旬之大庆协万国之欢心中外臣民秉赤诚而来辇

下祝三多而颂九如者以亿万计

德音诞布解泽旁敷浩荡难名洪?毕暨真亘古帝王之所未有也第【臣】等系致仕候补之员皆未得与邀

恩之列伏思

万寿覃恩普天臣庶尽以沾沐为荣【臣】等自翰林洊

至崇班俱荷

圣明格外知遇今复躬逢

盛典获与在廷诸臣同效嵩呼实属大幸不揣冒昧仰

皇上广锡类之仁慈溥作忠之教泽俾【臣】等数人随现

任京官遵照

诏款一体沾

恩【臣】等举家世世益戴

高厚於无既矣等因具摺於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交与奏事治仪正儍子等转奏奉

旨伊等於大庆朝贺而来理当给与着交与该部钦此钦遵查定例内告病丁忧给假候补等官不在现任不准封等语原任尚书徐潮徐元正原任侍郎仇兆鳌原任学士王之枢顾悦履俱系年老告病丁忧之员例不准封不准?监今原任尚书徐潮等五员既经具奏请照现任京官一体沾

恩应将伊等照现任京官一体止给

封诰停其照依现任京官给与?监可也奉

旨伊等为朕大庆自远而来人亦不多着照伊等职衔照现任京官并给与?监

二十五日壬寅

赐直省老人宴於

畅春园致仕大臣及复职官员年六十五以上并预

宴赉有差终宴特宣

谕旨加授原任吏部尚书宋荦原任礼部侍郎田种玉

宫保

大学士【臣】温达等谨

奏为钦奉

上谕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臣】等接读皇上朱笔谕旨这年老诸大臣内於

世祖章皇帝时居官者惟宋荦田种玉而已今年齿老迈虽闲居林下朕覩之不禁轸恤宋荦现有尚书品级在身田种玉着给与工部尚书衔俱准给诰封宋荦田种玉着酌加宫保以示朕不忘耆旧之至意钦此

恭惟

皇上笃念旧臣恩礼优渥凡属臣僚衔恩戴德者五

十余年矣兹以宋荦田种玉系

世祖章皇帝旧臣年齿高迈特沛

隆恩田种玉居家已久既还原职复加尚书且均与

诰封荣及祖先而又令酌加宫保此不独身受者铭佩

高厚在廷百尔臣工亦皆感激欢忭颂

皇上之垂眷耆老始终不替即予告投闲莫不宠锡隆厚有加无已诚千古之仅遇史册所罕觏也其作何酌加宫保之处应交与吏部察例具奏为此谨奏请

是日

命给原任护军统领洪海等封?

二十五日原任护军统领洪海原任尚书马尔汉凯音布安布禄范承勳原任都统查拉克图散秩大臣萨布素博第等奏为恭逢

盛典仰吁

皇仁事缮摺授奏事治仪正儍子等转奏奉

旨萨布素新近给与散秩大臣品级停其给与封?余着给与

原任都统七十奏为恳祈

洪恩事缮摺授奏事治仪正儍子等转奏奉

旨着给与封?

四月初一日戊申

上召集诸王贝勒管侍卫内大臣部院大臣都统先锋

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等

命查五大臣十六扎尔固齐世袭子孙内有诖误削职

者悉复其爵

四月初一日诸王大臣等面奉

上谕今日齐集尔等朕想有数件事朕若不说亦无人敢说朕外亦无人知此事所以传集尔等下旨我朝行间効力大臣其勇无过於鳌拜者其効力之处现在档案中朕常向侍卫大臣言之念其効力欲与世职因其子那摩佛所生之子达礼善达福皆糊涂不堪所行甚乱不与官职但鳌拜効力之处甚明应给世职令伊弟兄中承袭可也再五大臣内苏万扎尔固齐彭城公之祖鄂善之祖现今俱有官职镶蓝旗顺科洛巴图鲁安费扬古効力之处曾经裁去今阿灵阿之祖额宜都巴图鲁効力之处实録所载甚明现今陪飨

太庙似此効力之人身後子孙因罪革职诰命勅书俱皆

遗落伊等皆

太祖

太宗皇帝时创业辅佐功臣子孙治罪幷牵连情由不忍将効力所得之官削去此乃朕之明知查出当给官职并五大臣十六扎尔固齐内诖误获罪革职及得官子孙承袭因罪革职者亦当明白查议此等之处不便入於恩诏今遇此大庆尔等公同查明确议具奏康熙五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和硕裕亲王【臣】保泰等谨

题为钦奉

上谕事该【臣】等查得原五大臣内额宜都巴图鲁因効力有功曾授左総兵官身故後将伊子鄂必隆袭为精奇尼哈番因诖误将所袭之官革退今

上谕额宜都巴图鲁系创业辅佐功臣现今陪飨

太庙因诖误获罪不忍将伊効力所得之官革去应给与世軄又查得原五大臣内顺科洛巴图鲁安费扬古随从

太祖皇帝行间効力未在得官之列

世祖皇帝御极时曾授其二子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今上谕顺科洛巴图鲁安费扬古系创业辅佐功臣其効力之处曾经裁去应给与世职又查得鳌拜巴图鲁因其功甚大顺治九年由一等侯又一拖沙喇哈番特授为二等公康熙六年由二等公授为一等公後因获罪革去今

上谕鳌拜行间効力诸大臣中无有出其右者应给与世軄此三人子孙应与何官之处伏乞

圣裁如蒙恩赐官职鳌拜巴图鲁之孙达礼善达福不袭外查伊弟兄之子孙并额宜都巴图鲁顺科洛安费扬古之子孙交与该旗引

见为此谨题请

旨五月初二日奉

旨额宜都巴图鲁着给还伊原品精奇尼哈番安费扬古现有两个拜他喇布勒哈番着添给一阿达哈哈番鳌拜其罪甚明朕念其効力着给一阿思哈尼哈番余依议

初四日辛亥

命给原任礼部尚书许汝霖等封典

四月初四日吏部尚书【臣】富宁安等谨

奏为恭逢

盛典循例恳

恩事准原任礼部尚书加一级致仕许汝霖奏称窃臣一介寒儒屡蒙破格洊陟卿班康熙四十九年冬引年乞休重荷

温纶致仕归籍两年无日不拜祝

万寿欣遇

六旬大庆匍匐趋叩以表微忱不敢妄有所冀今伏读恩诏内有封赠入监

大典优礼臣工普天同庆昨原任吏部尚书【臣】徐潮等

五人具摺

奏请欲随现任京官遵照

诏款仰恳均沾幸蒙

俞允千载一时【臣】思三品以上致仕诸臣与徐潮等一体者祗【臣】一员若不循例上请是自外於

生成重负

圣天子推恩之至意矣为此谨奏伏祈

睿鉴勅部施行等因具摺於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交与奏事治仪正儍子等转奏奉

旨该部议奏钦遵到部又准原任户部尚书王鸿绪奏

为恭遇我

皇上六十万寿千古以来莫大之荣庆我

皇上加恩中外亦千古以来未有之旷典凡在臣工皆

隆泽致仕尚书【臣】徐潮等具摺上请并荷

洪慈准给封赠送子入监【臣】前任经筵讲官户部尚

书加七级蒙

圣恩以原官解任回籍今赴

阙嵩呼幸遇

庆典窃思解任与致仕者俱属原官事同一体若

不比例陈请是虚负

圣天子推恩之异数矣为此谨奏仰祈

皇上均赐浩荡一视同仁则臣生生世世感戴

天恩於无极矣等因具摺於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交与奏事治仪正儍子等转奏奉

旨该部议奏钦遵到部查定例内告病丁忧给假候补等官不在现任不准封等语许汝霖系原品致仕之员应照现任京官止给

封典停其给与?监王鸿绪系原官解任之员停其

给与

封典可也奉

旨伊等既遇大庆着给与封典原非现任京官停其给与?监

初十日丁巳加授原任吏部尚书宋荦为太子少师原任礼部侍郎田种玉为工部尚书太子少傅

四月初七日吏部尚书【臣】富宁安等谨

题为钦奉

上谕事该【臣】等议得内阁大学士温达等奏称【臣】等接

皇上朱笔谕旨这年老诸大臣内於

世祖章皇帝时居官者惟宋荦田种玉而已今年齿高迈虽闲居林下朕覩之不禁轸恤宋荦现有尚书品级

在身田种玉着给与工部尚书衔俱准给诰封宋荦田种玉着酌加宫保以示朕不忘耆旧之至意钦此查品级考开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俱系正二品内阁部院大臣督抚加衔宋荦原任吏部尚书田种玉今给工部尚书职衔应将宋荦加授太子少师衔田种玉加授太子少傅衔谨题请

旨本月初十日奉

旨宋荦加授太子少师田种玉加授太子少傅

十三日庚申

命给原任闽浙总督梁鼐恩?

四月十三日吏部尚书【臣】富宁安等谨

奏为叩恳

圣恩事准原任福建浙江总督梁鼐奏称窃【臣】世受国恩至深极重犬马报効之忱未能仰尽於万一欣

値我

皇上六旬万寿普天同庆【臣】在籍?诚斋沐匍匐来京

重蒙

恩眷被饫殊荣抚衷激切何敢复有陈奏因恭读恩诏内开文武在外三品以上各送一子入监读书又

降级罚俸等官俱着开复

纶音涣布寰宇均沾凡现任内外臣工三品四品以上

者俱得蒙?一子【臣】受

恩优渥冀邀一视之仁再【臣】前於闽浙总督任内有降

二级戴罪图功一案并恳

圣慈恩准开复在【臣】矢涂肝脑於毕生【臣】子并切捐糜

於世世伏乞

皇上睿鉴谨遵

恩旨具摺奏

闻等因於康熙五十二年四月初八日授奏事治仪正

儍子等转奏奉

旨交与该部议奏钦此钦遵到部查定例内告病告假丁忧候补等官不在现任不准封等语乂定例现任官员降级留任者三年无过准其开复等语原任闽浙总督梁鼐系降二级留任戴罪图功今已丁忧离任非系现任之员其?子复级之处俱无容议为此谨奏奉

旨梁鼐自远而来准其一子送监读书所降之级不必给还

万寿盛典初集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 志五十二·赵尔巽
  卷一百一 天聖元年(癸亥,1023)·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八·李心传
  东都事略卷二十六·王称
  ●卷五·陈康祺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八十九·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一·佚名
  第五十九卷 忠节 三·缪荃孙
  一○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呈续获遗书清单折·佚名
  卷五·郭居仁
  宣宗恭让胡皇后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06 ·佚名

    释心道 宣和改元改僧为德士作偈 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 释心道 野狐 石崇富贵粀铿寿,潘岳容仪子建才。 但原

  •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岗人,世家豪右。太祖微时,在洛阳闻后贤淑,遂聘之。 《东都事略·张永德传》云:周太祖柴后,本唐庄宗之嫔御也。庄宗没,明宗遣归其家,行至河上,父母迓之,会大风雨,止于逆旅数日。有一丈夫走过其门,衣弊不能

  • 卷一百五十四 志一百二十九·赵尔巽

      ◎邦交二   △英吉利   英吉利在欧罗巴西北。清康熙三十七年置定海关,英人始来互市,然不能每岁至。雍正三年来粤东,所载皆黑铅、番钱、羽缎、哆啰、哔叽诸物,未几去。七年,始通市不绝。乾隆七年冬十一月,英巡船遭风

  • 卷六十四·宋(辽金)·蒋一葵

    【东丹王突欲】 〔辽太祖阿保机长子,史名倍,次曰尧骨,后改名德光。〕 后唐天成初,辽主灭渤海,改为东丹国,以其长子倍为东丹王,其后,述律后立次子德光。东丹王曰:“我危哉!不如适他国以成泰伯之名”。遂立

  • 法军侵台档(六)·佚名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中)闽浙总督杨昌浚咨呈遵旨查覆台湾库款情形折稿督办福建军务大臣左宗棠等咨报闽省借款情形暨抄送借款合同并匀还本息日期银数清折闽浙总督杨昌浚咨报遵旨查覆台湾库款情形已奉谕旨知道户部咨行闽省

  • 两朝纲目备要卷五·佚名

    寜宗庆元三年【丁巳】春正月壬寅郑侨罢癸卯谢深甫兼知枢宻院事二月己酉神宗玉牒髙宗实録成京镗等上之丁巳邵褎然请不除伪党在内差遣【案庆元党禁作邵褎】褎然为大理司直请诏大臣自今权臣之党伪学

  • 第一五六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九日一一三二三—一四·佚名

    抚院行营中军府周、北右营游府翁、新竹县令方,禀巡抚刘:监提犯兵正法日期,及查讯滋事情形敬会禀者,窃标下起○(注一)奉宪台札,饬带勇前往新竹,将犯兵吴瑞启即行正法,并查办滋事情形等因,随即禀辞,带勇起程,于

  • 楼宝传·李延寿

    楼大拔的孙子楼宝,字道成,性情淳厚朴实,喜欢读书。魏明帝时,官至朔州刺史。当时边境时常发生战争,民众大多流亡逃散,楼宝来到后,才稍微安定并回归。凡是残破的旧屋,他都让人加以修建,回归的民众一路络绎不绝。朝廷岁考时,他的政

  • 论语精义卷四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四下 宋 朱子 撰 泰伯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明道曰泰伯知王季之贤必能开基成王业故为天下而三让之言其公也三让者不立一也逃之二也文身三也 伊川解曰泰伯

  • 宣公·宣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公至自会。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戊子,夫人赢氏薨。晋师、白狄伐秦。楚人灭舒蓼。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赢。雨,不克葬。庚寅,日

  • 卷第一·道宣

      自大夏化行布流东渐。怀信开道代有浇淳。斯由情混三坚智昏四照。故使浇薄之党。轻举邪风。淳正之徒。时遭佞辩。所以教移震旦六百余年。独夫震虐三被残屏祸不旋踵。毕顾前良殃咎己形。取笑天下。且夫信为德母智寔

  • 卷第十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二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媒嫁学处第五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此城中有一长者名黑鹿子。于佛法僧深生敬信。归依三宝受五学处。不杀生不偷盗不欲邪行不妄语不饮诸酒。于此

  • 卷第四十(第六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四十(第六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杂法之五佛在舍卫国有一婆罗门生女。面貌端正颜色清净。颜色清净故。名曰妙光。此女生时。相师占曰。是女后当与五百男子共通。诸人闻已。女年十二无有求者。时

  • 卷第三十·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六世 &middot; 雪窦明禅师法嗣一人 &middot;耆山宁禅师(见录) 净慈昌禅师法嗣三人 &middot;五云悟禅师(见录) &middot;智者可升禅师 &middot;万寿正受首座(已上二人无录) 灵隐光禅师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五·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法语示慧岳禅人大道绝同任向西东石火莫及电光罔通此临济老人语若论此事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为甚么有凡有圣有智有愚有得有不得似不可谓之同若能凡圣情尽智愚见销得失关破任运无碍又不可谓之异到斯境界同则

  • 护国和尚语录序·佚名

    护国和尚语录序大雄正续。五叶芬芳。滹沱一派。遍满天下矣。海内名师宗匠。凡开导一方一国。便有语录传世。不胜汗牛几乎充栋也。我迦文世尊四十九载说法。三百余会谭经。尚言未尝说着一字。向未开口时早已落二落三

  • 湘行散记·沈从文

    沈从文著。由12个单篇组成(原收11篇,其中《滕回生堂的今昔》在最初结集出版时,文稿为编辑遗失漏排,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沈从文选集》时,重新补入)。1936年3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湘行散记》是一组以叙事

  •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修法之仪轨。应与《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并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