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八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八

朱批顔光旿奏摺

雍正三年三月十九日福建福宁总兵官【臣】顔光旿谨

奏窃【臣】於上年五月内入觐

天顔奉

旨令【臣】到光禄【臣】林祖成家中问伊生长福宁州於营伍地方事宜或有所知所见对【臣】直说据林祖成云福宁州东冲地方系福安福德福宁三处海口稽查贼船并严禁米谷出洋要紧三沙地方每年鱼船在此住泊人迹繁杂奸良莫辨出入更宜严查福宁州库贮火药年深日久未免退性须要试放方可备用等语【臣】回任後随即亲往海口勘验查东冲监江二汛己经督【臣】满保设立有礮台哨船

题报在案但海门甚寛遇天有云雾即日间扬汛出入其曾否挂号之处两岸营汛俱不能稽查今【臣】拟令二汛各?大木一杆以为掎角之势凡遇洋中贼船及偷越米谷贩私等船追逐之际风顺则以放礮为号风不顺则以陞旗为号以通声援互相堵截庶奸宄遁迹而商艘可保无虞矣再三沙海汛渔船出入【臣】即令该汛弁严加稽查外复设立一循环号籖凡渔船出口时务将此籖领出入口时缴回再出再领如不领缴而径行出洋者明有离?作反情弊立即查?庶稽查严而奸匪可杜矣至所云库贮火药【臣】今仿照出陈易新之例将库内旧药发出分给兵丁演放所有捐制新药抵还库项俾火药无退性之虞再【臣】前面奏编查保甲开造指掌册【臣】现在措置举行巳经督抚臣逐一条议请寛两年之限将编查举行有无禆益合词

题报再【臣】奏请营中设立一储备仓接济兵食荷蒙

皇恩令督抚臣会议具奏兹督臣檄行司道会议今议拨出福宁州仓谷三千石与【臣】营中试行一二年以观成效【臣】蒙

圣恩谕【臣】询问福宁形胜及

奏请事宜谨将奉行过缘由具摺奏

闻谨

知道了凡事不可因循懈弛固宜振作然亦不可生事邀功勉为之慎为之

同日又

奏窃查川陕督【臣】年羮尧虽有 安边之功皆出於

圣主睿谟胜算所致

皇上圣不自圣俱指为臣下之力大加

宠锡为人臣者自宜受

宠若惊愈加谦抑【臣】前闻年羮尧在西宁时其体统尊大中外无与比伦出入以土垫街以水压尘其巡抚提督等官名虽平行实同下属凡直省之督抚附近之提镇或营谋请托或勉强趋奉者指不胜屈【臣】一介椎鲁颇知大义闻听之下实深骇异【臣】前

陛见时因事系风闻职非言路谨以

皇上酬勲之典过于隆重冒昧渎

奏近閲邸钞深仰我

皇上身居九重明察万里

纶言告诫洞彻隐微曲加保全功臣之处中外臣工莫

不感切【臣】前蒙

圣训示以朋党之诫时惕于心兹读

谕旨倍加谨凛惟有力絶朋比勉竭愚诚图报

主恩於万一耳所有【臣】庆幸欢忭愚衷谨具密摺奏闻谨

此奏甚为可嘉但稍迟耳然能见及此而抒诚上奏仍属可嘉

雍正四年四月初八日福建福宁总兵官【臣】顔光旿谨

奏为遵

旨奏明事窃【臣】于雍正二年五月内赴京

陛见不揣冒昧

奏请营中设立储备仓预备米谷接济兵丁蒙

皇恩令督抚臣会议具奏嗣经督【臣】满保议拨福宁州仓谷二千石交【臣】试行一二年以观成效三年五月内福宁州知州拨出仓谷三千石交【臣】营中积贮彼时民间谷价值银六钱【臣】将仓谷借给兵丁每石价值酌减至五钱五分嗣于是年秋冬将银凑齐买米还仓每谷一石需银四钱五分约计三千石之谷共溢出谷六百六十八石【臣】又将所买之谷凑添三百三十二石以足一千石于雍正三年十二月内偿还福宁州仓讫其余二千石期于雍正四年五年冬还清以符督臣三年偿完之议然三千石之谷大约三年内只可溢出二千石为数无几难以敷用【臣】情愿将应得俸饷用度之余陆续捐买谷石至雍正五年冬除还清福宁州仓谷外合计溢出之数并【臣】捐助之数约可积谷四千余石收贮公仓按时敛散庶可垂之永久兵丁均获裨益【臣】谨将先还过仓谷一千石缘由具摺奏

闻谨

此所奏设仓济兵一事高其倬察议具奏不知顔光旿料理果否如何或恐有累营伍则无益也若实区处得法有益无损据实奏闻以便加恩议叙

雍正五年四月初八日福建福宁总兵官【臣】顔光旿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蒙

皇上赐【臣】墨刻

御书魏徵十思疏一幅到宁【臣】郊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

恩祗受讫谨供奉中堂焚香?礼所有感激下忱理合

缮摺

奏谢【臣】谨

便中所赐非特赏可比无庸专差奏谢路途遥远嗣後遇此等事应於奏事之便附谢便迟数月亦无妨也数月内若无应奏之事转交与督提齎摺之人代为呈进亦可

同日又

奏为遵

旨奏明事窃【臣】沐

皇上天恩准【臣】营中设立储备仓一案【臣】于雍正三年间借出福宁州仓谷三千石本年冬季溢出谷六百六十八石除三年还过州仓谷一千石数月业於上年四月间具摺

奏明所有存贮谷二千六百六十八石【臣】又于青黄不接之候借给兵丁嗣于秋冬二季将所还谷价采买还仓又溢出谷六百六十七石【臣】又捐买谷六百六十五石共储谷四千石除雍正四年分应还州仓谷一千石业巳偿还讫更存谷三千石现在陆续借给兵食容【臣】于雍正五年冬偿还福宁州仓谷明白後将三年内共溢出实数缮摺具奏今将雍正四年分还过仓谷一千石缘由缮摺奏

闻谨

此举朕原极为嘉奬况料理颇属妥协所奏忻悦览之尔居官之声名及实心效力处朕皆一一备悉勉为之雍正六年四月十八日福建福宁总兵官【臣】顔光旿谨

奏窃【臣】於本年二月间准督【臣】高其倬委【臣】署理泉州提督印务看其营中旗帜鲜明甲械可观但兵丁骄悍漫无纪律固泉漳地方习气使然实系丁士杰约束不严所致又丁士杰拣取马粮太紧并应补名粮不即?补以致兵多怨望今新任提【臣】石云倬【臣】向知其鲠直历练自能调剂得宜也再者漳州去年冬间

钦差阿弥达同知府潘体丰查出欺隐地亩一案【臣】於雍正四年曾署漳州镇臣印务知漳州地瘠民贫安得有欺隐地亩如此之多因细加访察乃知漳州之田约有五等一曰洋田一曰山田一曰洲田一曰埭田一曰海田总以依山滨海故田之高下肥硗分此五等康熙九年间龙溪县知县利在三曾将该县田地通行丈量见得田有高下赋难重轻因于丈量之时先分田为上中下三则又分弓步大小不等上则之田弓步若干中则之田弓步若干下则之田弓步若干并有以二亩只抵一亩者自是以来

国家生齿日繁岂无陆续开垦然在今日之新垦未报者少而在当年之因田硗瘠分定者多今若概以丈量弓步令其一例加赋而弓步又非出一人之手未免苦乐不均且恐初登仕版之人急公念切致小民稍有惊惧【臣】仰思

圣明自有乾断但【臣】身到其地既知其事有阙于民情

不敢避越俎之嫌谨具密摺奏

闻谨

此奏可嘉之至清丈一事朕曾屡降谕旨若不得其人奉行不善不特无益反有害也然地方之奸民土棍恃强隐占阻挠玩法又不宜槩行疎纵竟置之不理须得公明有司斟酌调剂而为之方克奏效已有密谕饬行该督抚矣此乃地方情形应奏闻之事何言越俎闽省在在亏空事事欺隐因尔未经奏闻朕怀至今尚未释然向後凡有闻见皆当秉公据实入告若少存私见惑朕耳目但试看如何勉之

同日又

奏为敬陈管见恭请

圣裁事窃照台湾全镇驻防兵丁俱由内地标营抽拨往戍从前多有顶替逃匿勾结为非之弊自蒙

谕旨诫饬封疆诸臣凛遵

功令凡戍台换班俱拣选有父母妻子人材壮健之兵方准起送目前往戍兵丁因远阻巨洋家口食用无资具呈公恳每兵每月留饷银五银以养赡家口现经督臣议准通行在兵丁固可无内顾之忧惟是在台三年每年只领银八两四钱米食似可足用而衣帽之属及往返路费所需甚觉不敷【臣】再四思维惟有加赏之法方为有益【臣】看得福建山海交错骑卒似缓於步卒【臣】拟将【臣】标三营马兵四百八十名内汰去二十名恳请

谕旨即将此节省之银分给【臣】标戍台之兵二百余名每月加银二钱五分足充往来水陆路费及添制衣服之用更有请者闽省兵丁内无妻室者甚多盖因闽俗嫁娶之时必需财礼即至穷之人亦必需二十金方能完娶倘蒙

皇上格外施恩加此月赏则有室家者将每月五钱之饷支给养赡家口而无妻室者将每月五钱之饷交本管将备收存俟本兵戍满回营给领以助其完娶室家之用祗一截长补短之间饷不加增而兵沾实惠倘各营俱画一行之庶远戍有裨而海疆永固矣是否可行伏乞

睿鉴采择施行谨

朕览所奏甚属合宜可与督提二臣会同商酌如应具题即具本题奏

雍正七年四月初四日福建福宁总兵官【臣】顔光旿谨

奏为敬陈指掌册事宜仰祈

圣明敕令武职画一遵行事窃【臣】于雍正二年

陛见之时恭

呈指掌册一款原与编查保甲之法事同一体其中立法严密又明白显易按册而稽明如指掌蒙

皇上洞鉴命前任督【臣】满保传【臣】询问如何措置妥协之处详议具奏经督【臣】满保抚【臣】黄国材同【臣】会奏在案【臣】回任後因福宁州新旧官屡次更换未得成造至雍正六年新任知州郭朝鼎到任後始得编查清楚但指掌册系雍正四年编造之册至今二年其中不无迁移增减者【臣】复派千把等员将本州所辖村庄按汛防之地分令游巡因游巡之便又将户口人丁清查更令造册申报到【臣】随移知该州亦按季差乡保人等稽查申报务期两相符合俱无舛错遗漏是文员因有武弁之巡查不被乡保之蒙蔽武职因有文员之稽考亦不受弁目之欺瞒至申报之时不过于册籍上照户注

查户口之时见乡长所辖之村远近多寡不等地方辽濶势难兼顾不无徇私隐漏之弊今【臣】复改为村长不过令其知村中某人是奸是良某家增减迁徙及有窝盗赌博者告知汛弁乡保令其转

各员呈报更正因无督理之员恐有不实之弊嗣後当委【臣】中军守备专理其事申报到【臣】复加详

御览伏乞

睿鉴施行谨

同日又

奏为谨抒一得之愚以防侵那之渐事窃查州县仓粮例应上司盘查上司不能亲临多委隣近州县彼此互查其中即有互相容隐之事又州县中有侵那仓谷致被参处者仍借霉烂名色掩饰买补希图开复又有借给兵食只还谷价每年虚报实贮在仓者亦有只换印领无价给还每年只据印领借数而虚报实贮在仓者种种弊端总因州县仓粮乃文员职掌出纳得以自如同城武职不得过问之故【臣】请嗣後州县仓谷经前後官交代明白之後即将实在数目知会同城武职该营亦即报明本管上司移明藩司存案眼同封固若有收放之时武职即将数目具文申报倘武职有徇私揑报情弊致成亏空者事废之日或令分赔或议降罚伏乞

皇上敕部详议处分如此则武职不敢揑报隐讳而上司得因武职之申报可以知州县仓谷之实数自永无侵那亏空之弊矣可否采择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此奏殊属不通之至新旧二人彼此交代其弊尚无穷若再增一武员其中纷乱丛生莫可究诘则总无交代清楚之日矣况亦未有令有司受制於武弁之理是乃可笑之见解也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 天聖八年(庚午,1030)·李焘
  提要·赵璘
  ●卷二十六·邵博
  西南纪事卷十·邵廷采
  卷七十八·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续只麈谭卷上·胡承谱
  通志卷一百四十五·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七·杜大珪
  列传卷第四十七 高丽史一百三十四·郑麟趾
  一二六 二马之余·周作人
  ·署理藩司恭谢天恩摺·丁曰健
  庞晃传·魏徵
  ●天台治略卷之五·戴兆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关汉卿

    ;[净扮赛卢医上,诗云]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在这山阳县南门开着生药局。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数次来讨这银子,我又无的还他。若

  • 花牛歌·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的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 卷五百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七 缪琏 游罗汉寺 溪南有禅寺此地古来幽未问三生话先寻半日游山林红树晩池水白莲秋聊尔题诗句安能占上流 题狮藏精舍和黄文盛先生韵 旁搜远绍究

  •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王维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

  • 列传第八 文成五王·魏收

    安乐王广川王齐郡王河间王安丰王文成皇帝七男,孝元皇后生献文皇帝。李夫人生安乐厉王长乐。曹夫人生广川庄王略。沮渠夫人生齐郡顺王简。乙夫人生河间孝王若。悦夫人生安丰匡王猛。玄夫人生韩哀王安平,王早薨,无传。安乐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三十·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起旃防单阏正月尽疆圉大荒落十二月凡三年】宁宗法天备道纯徳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讳扩光宗第二子也母曰慈懿皇后李氏光宗为恭王慈懿梦日坠于庭以手承之已而有娠乾道四年十月丙午生帝于王邸五年五

  • 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弘治十六年七月乙丑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丁卯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游泰分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越告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告 恭让章皇后 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

  • 卷之一百二·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十月。丙辰。谕内阁。御史方学伊奏、顺天东路厅所辖各州县。地势低洼。本年雨水过多。山水下注。运河以东各州县境内。官堤民埝。冲决甚多。以致三河蓟州等处民田。多被淹没。现在灾歉之余。民力自

  • 卷七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史记七十八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慱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於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於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

  • 一四 三个医生·周作人

    《朝华夕拾》第七篇是《父亲的病》,里边讲到三个医生,虽然只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即是陈莲河本名何廉臣,是最后的一个。说“舌乃心之灵苗”,一种什么丹点在舌头上,可以见效的,实在乃是最初的医生,只记得姓冯,名字已失传,当时病人

  • 崔沔传·刘昫

    崔沔,京兆长安县人,北周陇州刺史崔士约的玄孙。先祖从博陵迁居陕西后,世代为望族。父亲崔皑,为库部员外郎、汝州长史。崔沔敦厚恭谨,口中从无二话,侍奉父母很孝顺,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开始应制举考试时,对策高中。不久被落第

  • 贞简曹太后传·薛居正

    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是庄宗的母亲。太原人,以良家妇女身份做武皇妃子。身姿美丽气质娴淑,性格谦让明辨是非,深为秦国夫人看重。常从容对武皇说“:我看曹姬不是一般妇人,请王厚待她。”武皇有很多内宠女子,乾宁初年,平定燕北蓟

  • 徐忠传·张廷玉

    徐忠,合肥人。承袭父爵为河南卫副千户。屡次随大军北征,俘获颇多,进升为济阳卫指挥佥事。洪武末年,徐忠镇守开平。燕兵攻破居庸、怀来,徐忠以开平投降。随军攻战于滦河,与陈旭一起攻取其城。李景隆进攻北平,燕兵自大宁回救。

  • 卷十·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诗本义卷十      宋 欧阳修 撰文王论曰呜呼语有之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岂虚言也哉文王之甚盛德所以贤于汤武者事殷之大节尔而后世诬其与纣并立而称王原其始盖出于疑似之言而众说咻然附益之遂为世惑

  • 卷三 父母/ 父/ 母·司马光

    父子之间有礼有节【原文】陈亢向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

  • 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佚名

    ——依靠智慧和实力才能无畏 【原文】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1),使受命于展禽(2)。齐侯未人竟(3),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4),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5)”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

  •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佚名

    上启诸神中反复出现“人天教主华盖浮丘真君清微灵宝道德正一历代师尊”号,包括清微派,清微派始盛于南宋。本仪盖出自宋后。述资度转经科仪.

  • 清代之竹头木屑·佚名

    唐景星香山唐景星观察廷枢,洞悉欧洲情势,有干才。同治初,奉旨在总理衙门行走。时大臣未谙欧洲交涉之术,每欧使盛气相凌,诸大臣辄噤缩相顾,不敢发一语,于是外人玩侮益甚。一日,威使争一事未得,辄拍案厉声,唐忽奋拳起曰:“威妥马,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