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宽传

杨宽,字蒙仁。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每次与别的孩子们游戏,一定选择高大的东西坐上去,看见的人都感到很惊异。长大后,很善于写文章,尤其喜欢武艺。二十岁,任奉朝请。父亲杨钧出镇恒州,他请求一起同行以便施展才能。杨钧让他镇守高阙。不久,蠕蠕族叛乱,首领阿那王襄逃到魏国。魏帝命杨钧护送,杨宽也同行。这时,北部边境贼兵围攻镇城,杨钧阵亡,城中军民推举杨宽出面守御。不久,城池陷落,杨宽便北入蠕蠕族的区域。后来,六镇的叛兵被打败,杨宽才回到京城。

  广阳王元深与杨宽关系密切,元深犯法得罪,杨宽也被逮捕。孝庄帝元子攸当时任侍中,与杨宽有旧日的感情,便将他藏在自己家中,遇到大赦得免,任宗正丞。北海王元颢从小就器重杨宽,当时,他任大行台北征葛荣,想让杨宽任他的左丞。杨宽因孝庄帝的厚恩还没报答,不能见利忘义,因而推辞。元颢不同意,他的妹夫李神轨对他说:“对一般的人都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更何况是讲求信义的君子呢?”元颢听后,才停止对杨宽的邀请。

  孝庄帝继位,杨宽升任为洛阳令,以都督的职位跟从太宰、上党王元天穆讨平邢杲。军队还未回来,元颢叛魏投降南朝,又带兵进入洛阳。孝庄帝避出,住在河内。元天穆惧怕,召集将领们讨论应对的方略。杨宽劝他直接攻取成皋,各路兵马在伊、洛河之间会合。天穆同意,便率军直趋成皋,命杨宽与尔朱兆为后应。不久,因大家意见不一致,又回师石济。杨宽晚上行军迷失道路,所以,耽误了行期。将领们说杨宽过去与北海王元颢过从甚密,这一次不会再来了。元天穆说:“杨宽不是那种轻于去就的人,我了解他,应该向各位说明。”话刚说完,有人报告说杨宽已经来到。天穆拍着大腿,笑着说:“我就知道他一定会来。”赶快出帐迎接,拉着杨宽的手说:“你是我向往的人啊!”杨宽与元天穆一起到太行山中拜见孝庄帝。朝廷仍任他为都督,去平定河内,围攻北中。当时,南梁将领陈庆之替元颢带兵把守北中的北门。天穆驻兵城外,派杨宽到城下劝说陈庆之投降,庆之不答话,过了许久,才说:“你的兄长带军队在这里驻守,想见一面吗?”杨宽答道“:我的兄长既然屈于你的威风,已经成为国家的叛党,失去了做臣子的道理,还见他干什么?”天穆听了,从此对他更加敬佩。

  孝庄帝重新回到京城,任杨宽为太府卿、华州大中正,封为澄城县伯。尔朱荣被诛杀,他的从弟尔朱世隆等占据河桥,进逼洛阳。朝廷命杨宽为使持节、大都督,率军保卫京城。尔朱世隆对杨宽说“:难道你忘了大丞相尔朱荣对你知遇很深吗?”杨宽答道“:大丞相对我以礼相待,是朝臣们之间的交往;今天的事情,是对君主应有的节义。”尔朱兆攻陷洛阳,抓获了孝庄帝,杨宽无法回到洛阳,便从成皋投奔南梁。到了建业,听说孝庄帝遇害,他按照君臣的礼节举丧,梁武帝很赞许他的做法。不久,礼貌地将他送回北魏。

  孝武帝初年,他任给事黄门侍郎。孝武帝与丞相高欢有矛盾,便招募勇猛的士兵,增加保卫部队,任杨宽为阁内大都督,专门管理皇室的禁卫军。后来跟随孝武帝入关,兼任吏部尚书,因随驾有功,晋爵为华山郡公。大统初年,迁任太子太傅。大统五年(540),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东雍州刺史。

  杨宽性格通达敏捷,颇有才干,多次任职州郡,被称为政风清简。历居朝廷要职,有很高的声誉。死在梁州刺史任上,谥号为元。

猜你喜欢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世宗一·张廷玉
  大事记续编卷四·王祎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佚名
  第一七二切结状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五—八·佚名
  第八卷 水利·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纪昀
  郑氏关系文书·佚名
  曹摅传·房玄龄
  世宗本纪·薛居正
  章惇传·脱脱
  纽瞞传(附也速答儿传)·宋濂
  卷四十七·阿桂
  卷八十四·宋敏求
  93.诸葛亮隆中对策·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洪(素轩集)·顾嗣立

    洪字君举,号素轩。有诗一卷,为秀水曹侍郎溶家藏本,题其简端,云是永嘉人,盖本诸赖良《大雅集》也。而朱检讨彝尊云,尝见鲜于伯机题《赵子固水仙卷》称元贞二年正月同余杭盛元仁、三衢郑君举观于困学斋,则君举乃三衢人也。未详

  • 卷一·佚名

    一、拜母登程芸窗自古多寥寂,潜来花下笑寻芳。好鸟枝头迎客叫,百花丛内喷人香。桃花片片随流水,牵惹游人欲断肠。花因春尽多零落,人貌何曾得久长?若不风流虚一世,算来难及水鸳鸯。相挨相倚池边绕,相爱相连几在行。自想韶华虚

  • 柳永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秦楼楚

  • 本纪第五 元帝·姚思廉

    世祖孝元皇帝,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高祖第七子也。天监七年八月丁巳生。十三年,封湘东郡王,邑二千户。初为宁远将军、会稽太守,入为侍中、宣威将军、丹阳尹。普通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

  • 卷一百八·志第六十一·礼十一等·脱脱

        ◎礼十一   ○时享 荐新 加上祖宗谥号 庙讳   时享。太祖乾德六年十月,判太常寺和岘上言:"按《礼阁新仪》,唐天宝五年,诏享太庙宜祭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盘。将来享庙,欲每室加牙盘食,禘祫、时享亦准此制

  • 卷四十七 咸平三年(庚子,1000)·李焘

      起真宗咸平三年四月盡是年十二月   夏四月庚戌,徙知鎮州、客省使、蔚州刺史慕容德豐知滄州。先是,戎馬南牧,德豐繕兵固守,餉道無阻,詔書嘉奨焉。德豐輕財好施,宴享將士,必極豐飫。母留京師,妻孥寓長安,甚匱乏,上聞而憫之,

  •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三十四 江宁织造曹寅覆奏摹刻高(上日下文)寺碑文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为钦承圣恩事。 臣寅谢恩摺内,蒙御批:高(上日下文)寺碑文写完,著善手摹勒上石榻墨进呈。钦此。臣寅于十二月初二日,谨率属官商民人等,俯伏迎接,望阙叩头,焚香跪读。百万商民,

  • 光绪二十一年下·佚名

    南洋大臣张之洞来电(四月初七日到)福州将军庆裕等来电(四月初七日到)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七日到)都察院代递选用道李光汉等条陈时务呈文折(四月初八月)大学士李鸿章来电(四月初八日到)户部代递主事刘寅浚条陈时务呈文折

  • 卷二十九·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九叩德氏武讷赫      锡巴礼德尔德赫     卓罗以上俱有传巴尔柱右系附载哈达地方吴雅氏额柏根      萨穆哈托克松鄂     屯布禄玛唐阿      瑚琛

  • 青燐屑下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乙酉元旦,大风拔木,积雪数尺。自腊迄春,阴凝不霁。白洋河干,聊为锦蕞;飘洒浸润,竟不成礼。阁部以粮饷不前,诸军饥馁;断荤绝饮,蔬食啜茗而已。兴平至徐州,程肖宇率骁健之士六人以降(肖宇,丰沛间大盗也;聚众数千,攻掠无忌

  • 卷三·汪越

    六國表第三〔周元王七年〕〔趙〕衞莊公飲,大夫不解履,公怒,卽攻公,公奔宋。〇按此當入魏表,詳存疑。〔周定王十四年〕〔魏〕衞悼公黔元年。〇按悼公,蒯瞶庶弟,輒季父也。〔周定王十九年〕〔魏〕衞敬公元年。〇按敬公名弗,悼公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五·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五人名苏尔约苏布哈 【苏尔威也约苏道理也布哈牤牛也卷二十四作小云石不花】托和齐巴图尔 【托和齐司釡人也巴图尔勇也卷二十四作脱

  • 附 录·黄遵宪

    李鸿章禀批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批:该道所著《日本国志》四十卷,本大臣详加披览,叙述具有条理,如《职官》、《食货》、《兵》、《刑》、《学术》、《工艺》诸志,博稽深考,于彼国改法从西,原

  • 陶纇仲传·张廷玉

    陶篨仲,名铸,以字行世,鄞人。洪武十六年(1383),以国子生的身份提升为监察御史。稽查、弹劾从来不避权贵,并将刑部尚书开济弹劾至死,其正直名闻天下。不久,提升为福建按察使,处死贪官数十人,兴办学校,奖励贤士,抚恤军民。太祖下诏

  • 僖公卷十(起元年,尽七年)·何休

    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据文公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称子何?(僖公者,闵公庶兄。据闵公继子般,传不言子。○弑,申志反。)臣子一例也。(僖公继成君,闵公继未逾年君。礼,诸侯臣诸父兄弟,以臣之继君,犹子之继父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金刚界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一之六  复次今说一切如来金刚三昧印智法门。颂曰。  先作坚固金刚掌  谓以十指互相交  即此所说金刚

  • 离垢施女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