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传
杨宽,字蒙仁。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每次与别的孩子们游戏,一定选择高大的东西坐上去,看见的人都感到很惊异。长大后,很善于写文章,尤其喜欢武艺。二十岁,任奉朝请。父亲杨钧出镇恒州,他请求一起同行以便施展才能。杨钧让他镇守高阙。不久,蠕蠕族叛乱,首领阿那王襄逃到魏国。魏帝命杨钧护送,杨宽也同行。这时,北部边境贼兵围攻镇城,杨钧阵亡,城中军民推举杨宽出面守御。不久,城池陷落,杨宽便北入蠕蠕族的区域。后来,六镇的叛兵被打败,杨宽才回到京城。
广阳王元深与杨宽关系密切,元深犯法得罪,杨宽也被逮捕。孝庄帝元子攸当时任侍中,与杨宽有旧日的感情,便将他藏在自己家中,遇到大赦得免,任宗正丞。北海王元颢从小就器重杨宽,当时,他任大行台北征葛荣,想让杨宽任他的左丞。杨宽因孝庄帝的厚恩还没报答,不能见利忘义,因而推辞。元颢不同意,他的妹夫李神轨对他说:“对一般的人都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更何况是讲求信义的君子呢?”元颢听后,才停止对杨宽的邀请。
孝庄帝继位,杨宽升任为洛阳令,以都督的职位跟从太宰、上党王元天穆讨平邢杲。军队还未回来,元颢叛魏投降南朝,又带兵进入洛阳。孝庄帝避出,住在河内。元天穆惧怕,召集将领们讨论应对的方略。杨宽劝他直接攻取成皋,各路兵马在伊、洛河之间会合。天穆同意,便率军直趋成皋,命杨宽与尔朱兆为后应。不久,因大家意见不一致,又回师石济。杨宽晚上行军迷失道路,所以,耽误了行期。将领们说杨宽过去与北海王元颢过从甚密,这一次不会再来了。元天穆说:“杨宽不是那种轻于去就的人,我了解他,应该向各位说明。”话刚说完,有人报告说杨宽已经来到。天穆拍着大腿,笑着说:“我就知道他一定会来。”赶快出帐迎接,拉着杨宽的手说:“你是我向往的人啊!”杨宽与元天穆一起到太行山中拜见孝庄帝。朝廷仍任他为都督,去平定河内,围攻北中。当时,南梁将领陈庆之替元颢带兵把守北中的北门。天穆驻兵城外,派杨宽到城下劝说陈庆之投降,庆之不答话,过了许久,才说:“你的兄长带军队在这里驻守,想见一面吗?”杨宽答道“:我的兄长既然屈于你的威风,已经成为国家的叛党,失去了做臣子的道理,还见他干什么?”天穆听了,从此对他更加敬佩。
孝庄帝重新回到京城,任杨宽为太府卿、华州大中正,封为澄城县伯。尔朱荣被诛杀,他的从弟尔朱世隆等占据河桥,进逼洛阳。朝廷命杨宽为使持节、大都督,率军保卫京城。尔朱世隆对杨宽说“:难道你忘了大丞相尔朱荣对你知遇很深吗?”杨宽答道“:大丞相对我以礼相待,是朝臣们之间的交往;今天的事情,是对君主应有的节义。”尔朱兆攻陷洛阳,抓获了孝庄帝,杨宽无法回到洛阳,便从成皋投奔南梁。到了建业,听说孝庄帝遇害,他按照君臣的礼节举丧,梁武帝很赞许他的做法。不久,礼貌地将他送回北魏。
孝武帝初年,他任给事黄门侍郎。孝武帝与丞相高欢有矛盾,便招募勇猛的士兵,增加保卫部队,任杨宽为阁内大都督,专门管理皇室的禁卫军。后来跟随孝武帝入关,兼任吏部尚书,因随驾有功,晋爵为华山郡公。大统初年,迁任太子太傅。大统五年(540),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东雍州刺史。
杨宽性格通达敏捷,颇有才干,多次任职州郡,被称为政风清简。历居朝廷要职,有很高的声誉。死在梁州刺史任上,谥号为元。
猜你喜欢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世宗一·张廷玉 大事记续编卷四·王祎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佚名 第一七二切结状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五—八·佚名 第八卷 水利·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纪昀 郑氏关系文书·佚名 曹摅传·房玄龄 世宗本纪·薛居正 章惇传·脱脱 纽瞞传(附也速答儿传)·宋濂 卷四十七·阿桂 卷八十四·宋敏求 93.诸葛亮隆中对策·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