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三

褒赏

乾隆十六年辛未

皇上驻跸淮安

赐总漕臣瑚寳

御书额曰天储永裕

驻跸扬州

赐两淮盐政臣吉庆

御书额曰防海流膏

驻跸苏州

赐江苏巡抚臣王师

御书额曰呉防风清

赐苏州织造臣图拉

御书额曰采章明备

赐致仕礼部侍郎臣沈徳潜

御书额曰道存风雅

驻跸江宁

赐两江总督臣黄廷桂

御书额曰秉钺三江

赐江宁将军臣锡尔璊

御书额曰整武钟山

赐副总河署安徽巡抚臣张师载

御书额曰勤襄保障

赐安徽巡抚臣卫哲治

御书额曰化洽皖江

赐江宁织造臣髙晋

御书额曰黼黻文明

驻跸杭州

赐闽浙总督臣喀尔吉善

御书额曰海疆制阃

赐署浙江巡抚臣永贵

御书额曰湖山膏雨

赐署浙江巡抚臣永贵之祖母禄布哩氏

御书额曰节劲霜筠

赐浙江提督臣呉进义

御书额曰矍铄専阃

赐署浙江布政使臣徳福

御书额曰布徳

赐浙江按察使臣叶存仁

御书额曰秉宪

赐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臣梁诗正之父梁文濓御书额曰湖山养福

赐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臣梁诗正

御书额曰台阶爱日

赐一百三嵗翰林院侍讲臣刘起振

御书额曰词垣耆瑞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

皇上驻跸徳州

赐衍圣公孔昭焕髙祖母黄氏

御书额曰六代含饴

赐山东巡抚臣鹤年

御书额曰海岳宣勤

驻跸淮安

赐总河臣白钟山

御书额曰懋襄底定

驻跸镇江

赐在籍大学士臣史贻直

御书额曰緑野頥和

驻跸惠山寺

赐在籍吏部侍郎臣嵇璜

御书额曰奕世宣勤

赐国子监司业衔臣顾栋髙

御书额曰传经耆硕

驻跸苏州

赐苏州织造臣安宁

御书额曰虔共服采

赐在籍礼部尚书臣沈徳潜

御书额曰词宗耆硕

驻跸江宁

赐两江总督臣尹继善

御书额曰恵洽两江又

赐督署斋额曰不系舟

赐安徽巡抚臣髙晋

御书额曰江城屏翰

赐安徽布政使臣托庸

御书额曰宣恵又

赐藩署斋额曰瞻园

驻跸云龙山

赐徐州府署

御书额曰司牧又额曰筹河莅止

驻跸杭州

赐闽浙总督臣喀尔吉善

御书额曰耆臣清徳

赐浙江巡抚臣杨廷璋

御书额曰泽宣浙水

赐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臣梁诗正之父梁文濓御书额曰莱衣昼永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

皇上驻跸常州

赐刑部侍郎臣钱维城之父钱人麟

御书额曰兰陔眉夀

驻跸苏州

赐在籍礼部尚书臣沈徳潜

御书额曰九袠诗仙

驻跸杭州

赐闽浙总督臣杨廷璋

御书额曰恵孚两浙

赐在籍刑部尚书臣钱陈羣

御书额曰香山耆硕

乾隆三十年乙酉

皇上驻跸绛河行宫

赐直总督臣方观承

御书聨曰嵗收即是君臣福民乐多縁风雨调

驻跸临清

赐山东巡抚臣崔应阶

御书额曰绩懋东邦

驻跸淮安

赐江南河道总督臣髙晋

御书额曰底绩宣勤

驻跸扬州

赐原任顺天府府尹臣程盛修

御书额曰春晖延景

驻跸寄畅园

赐原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臣邹一桂

御书额曰画禅颐夀

驻跸苏州

赐江苏巡抚臣荘有恭

御书额曰政成入赞

驻跸杭州

赐浙江巡抚臣熊学鹏之父熊本

御书额曰禄养延祺

赐闽浙总督臣苏昌

御书额曰恵孚海峤

赐浙江巡抚臣熊学鹏

御书额曰浙水风清

赐浙江按察使臣李治运之母张氏

御书额曰萱荣頥庆

赐一百七嵗遂昌县训导臣王世芳

御书额曰黉席期頥

赐在籍工部侍郎臣范灿

御书额曰耆英介景

赐在籍宗人府府丞臣徐杞

御书额曰湖山香洛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

皇上驻跸苏州

赐原任陜西巡抚臣毕沅母张氏

御书额曰经训克家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

皇上驻跸淮安

赐河道总督臣李奉翰

御书额曰保障宣勤

驻跸江宁

赐两江总督臣萨载

御书额曰政洽东南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三

猜你喜欢
  西域传第七十八·范晔
  列传第十二 张琼 斛律羌举 尧雄 宋显 王则 慕容绍宗 薛修义 叱列平 步大汗萨 慕容俨·李百药
  唐臣传第十四·欧阳修
  资治通鉴后编巻五十九·徐乾学
  贫士传后序·黄姬水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卷二·萧常
  金佗稡编卷二十三·岳珂
   第六章 哈佛大学·林语堂
  卷二十七 中上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上·班固
  蔡汝南传·张廷玉
  卷五十二·阿桂
  ○汉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佚名
  ●皇朝通典卷五十·佚名
  卷十一·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五明 梅鼎祚 编郊庙歌辞【庙祀齐 梁 陈 北周 隋】齐太庙乐歌【南齐书乐志曰宋昇明中太祖为齐王令司马禇渊造太庙登歌二章建元初诏黄门侍郎谢超宗造庙乐歌诗十六章永明二年尚书殿中曹奏太祖

  • 卷三·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三鄱阳史简编宋黎廷瑞芳洲集三七言古风南北舟东流滔滔江似箭南船挂帆北船羡隂云黯黯天色变北船捶皷南船怨焚香酿酒争祝愿一望风长一祈转世间万事无两便龙伯应酬毋乃倦龙伯应酬如已倦祗遣澄江

  •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九月丙寅朔上发临安府先诣上天竺寺焚香道遇执黄旗报捷者乃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所遣武翼郎李遇先是飞遣统制官王贵郝政董先引兵攻虢州卢氏县下之获粮十五万斛上已登舟召守臣李谟即舟中奏事遂宿北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一·杨士奇

    洪熙元年十一月丙申朔行在钦天监进宣德元年大统历上御正朝受之给诸王群群颁行天下 丁酉升行在礼科给事中吴登为行在鸿胪寺右寺丞行在中书舍人叶蓁姚秩为行在翰林院编脩擢翰林院庶吉士王连何志曾泉万硕木讷张观沈善周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纪昀

    列传金 【十六】○金十六承晖穆延尽忠 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 完颜 弼蒙古纲 必喇阿噜岱承晖穆延尽忠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完颜弼蒙古网必喇阿噜岱△承晖承挥字维明本

  • 评鉴阐要卷七·乾隆

    五季梁刘守文讨刘守光守光战败守文立阵前谓众勿杀吾弟守光将元行钦直前擒之目兄讨幽父之弟即诛之亦不为过乃对众泣谓勿杀此与宋襄不擒二毛同一迂庸卒以自取败亡所谓可笑可鄙者耳蜀徐贤妃讽张格等请立宗衍为太子蜀主虑

  • 卷四·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四恩遇人臣躬膺眷遇垂之简册於以见惠下之恩焉於以见礼贤之盛焉於以见逢时之幸焉非徒矜耀宠光流艳笔札而已我朝列圣加恩词苑诸臣异数殊荣超轶往古国史所録私集所传不可胜纪掇其尤着者彚叙於篇至

  • 史枢传·宋濂

    史枢,字子明。父史天安,字全甫,史秉直之次子。枢年二十余岁时,因为是勋臣之后,任中山府知府。宪宗四年(1254),史天泽奏请授史枢为征行万户,将真定、彰德、卫州、怀孟新降附军归他统领,戍守唐州、邓州。五年,在汉水之鸳鸯滩打败

  • 贾三近传·张廷玉

    贾三近,字德修,山东峄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吏科给事中。四年六月上疏说:“善于治理的人遵守法律以让百姓得到好处,不要让他们太离谱了。现在郡县不相信朝廷的法令,百姓不相信郡县的命令。已减免了的租税

  • 卷八·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      明 湛若水 撰 感应下 汉淮阳王更始二年大司马刘秀至滹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秀使王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曰氷坚可渡官属皆喜秀笑曰

  •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果智分第十一之余论曰。复次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见。此中有多颂释曰。诸佛法身甚深者。说此法身自性。难觉世聪明者。所有觉慧尚不解故。最甚

  • 卷第八·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八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茶话 天界三方丈请。茶话。若论参学分中事。当下教诸人领略去。当下无事去。早是埋没诸人了也。其中有三种岐路。有一种学人。担佛傍家走。乃至求

  • 卷十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一嗣法门人传我等编普说二安乐堂。普说。竹椽茅瓦盖新堂。堂角春风布绿杨。到此尽成安乐汉。百骸四体一时康。大众。百骸安乐则一心安乐。一心安乐则百骸安乐。所以道心

  • 寿亲养老新书·陈直

    四卷。宋陈直撰,元邹铉 (生卒年不详)续编。邹铉,号冰壑,又号敬直,元大德中泰宁 (今属福建)人,出身世宦之家,颇谙养生之道,年七旬身犹健朗。邹铉很推重陈直所撰《养老奉亲书》,但又觉得该书不够完备,于是便在该书一卷

  • 唐宋词简释·唐圭璋

    古代诗词选本。唐圭璋著。是编选录唐五代词56首、宋词176首予以“简释”,专门分析词的章法结构与艺术技巧,诸如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脉络、语言、声韵、气魄以及对自然景色之描绘,人物形象之刻画,情感心态之

  • 历代名臣奏议·杨士奇

    明黄淮、杨士奇等辑。三百五十卷,无序。明永乐十四年(1416)内府刊本。黄淮是洪武(1368—1398)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永乐(1403—1424)初曾直文渊阁,历翰林编修、侍读、左庶子、右春坊。仁宗即位(1424),擢通政使兼武英

  • 周礼注疏删翼·王志长

    三十卷。明王志长撰。王志长(生卒年不详),字平仲。明代“三才子”之一,王志坚(1576-1633)之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万历中举人。事迹见于《明史·文苑传》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尤精“三礼”。除着有《周礼注疏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