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入太学始末
题辞
国家声教覃敷,无远弗届;而琉球向慕文教,尤为最笃。盖其时奉使琉球者,为吾郡悔斋汪先生。先生亲赍宸翰远涉瀛海,未浃旬而至,诚古今所仅见;是以其国益慑伏于圣天子之威灵,而思沐夫教育。及其入太学读经书仅历四载,遽以省亲归。虽于圣朝礼乐文章之盛、身心性命之微,未必遽能窥见;而忠孝仁义之大端,必能得其梗概。吾知此数人者一抵其国,必有向之受业而请益者。是此数 人于本朝为弟子,而于彼国未必不为师方;且拥皋比、御函丈,其尊荣为何如也!然吾窃为彼国惜者,则以读书未久,遽即请归!假使其更历年所,学为制举文字、简练揣摩,与国子诸生同与于宾兴之典,或得叨科第之殊荣;然后归国,于以照耀邻封、翱翔岛屿,其所得不更多乎!而惜乎其智之未出乎此也!
心斋张潮题。
康熙二十三年,册封琉球翰林院检讨汪楫、中书舍人林麟焻等疏言:‘中山王尚贞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鄙陋;执经无地,向学有心。稽明洪武、永乐年间,常遣本国生徒入国子监读书。今愿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云云’。事下礼部。部覆:‘史载唐贞观中兴学校,新罗、百济俱遣子入学。琉球自明初始内附, “会典”载大琉球国朝贡不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甚厚。又载洪武、永乐、宣德、成化间,琉球官生俱入监读书。今该国王尚贞以本国远被皇仁,倾心向学;恳祈使臣汪楫等转奏,愿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应准所请,听其遣陪臣子弟入监读书’云云。时予为祭酒,咨覆礼部略云:‘查“太学志”载:“洪武二十五年秋,琉球国遣其子及陪臣之子日孜等入监,命工部给罗绢为秋衣。冬,琉球中山王遣其舅仁悦孳等至。永乐二年,琉球中山王从子三五良亹等九人以谢恩至,奏请入监;给赐一如洪武中故事,令工部建王子书房于监前以处之。三年,琉球山南王遣寨官子李杰至。四年,中山王遣寨官子石达鲁等六人至。其后李杰、石达鲁等每在监三年,得乞归省。九年,中山王遣王相之子怀得、寨官子祖鲁古至。十一年,遣寨官子周鲁等三人至。是年,有奏归省者;命礼部厚赐,以荣其归。是后乞归省,或令候其使者还国以行。永乐以后至于正德,常三、四遣至。嘉靖五年,中山王遣官生蔡廷美等四人至;十一年,归国。十七年,遣梁炫等四人至;二十三年,归国。寻又遣蔡朝用等五人至;今在南雍,处以光哲堂,岁时给衣物如例。向慕文教,琉球于诸国为最笃;国家待之,亦为最优’云。康熙二十七年,琉球国王遣耳目官魏应伯等恭进朝贡方物,又遣陪臣子弟梁成楫、郑秉均、阮维新、蔡文溥等四人同贡使赴京入监读书;于正贡方物外,敬加屏风纸三千张、嫩蕉布五十疋。
三十一年,中山王贞上言:‘康熙二十三年,蒙册封天使汪楫题准臣国陪臣子弟入监读书;臣贞遵奉俞旨,业于康熙二十五年遣官生梁成楫等三人同贡使魏应伯进京。仰荷皇上令其入监读书,月糜廪饩、季给衣服;正梁成楫等感泣高厚,殚心诵读之时也。但伊父前经节次入贡,万里梯航,罔辞劳瘁;今皆年老,奉养需人:臣贞亦当念之矣。且梁成楫等三人俱未有室,父母之愿,人皆有之。况臣国人皆愚昧,自成楫等进监之后,臣贞望其返国与臣言忠、与子言孝以宣布皇上一道同风之化,更为不浅。今据梁成楫等乞题请归养等情,应否准其归养?臣贞未敢擅便。伏乞睿鉴’云云。诏:‘梁成楫等三人照部通事例赏赐、赐宴,礼部遣归国’。
跋
琉球于中国,当在东南方。东南为文明之地,今且近天子之光;吾知其国声名文物,必且月异而岁不同矣。
心斋张潮。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三·赵尔巽 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司马光 卷十二·连横 第七十六回 巫盅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蔡东藩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二 乙酉岁至戊戌岁(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六年)·佚名 第一六四催呈光绪十四年五月十四日一一三二三—四二·佚名 卷四十一·温达 皇甫谧传·房玄龄 裴矩传·李延寿 朱能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三·雍正 卷95·陈邦瞻 吏学指南卷之八·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