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琉球入太学始末

题辞

国家声教覃敷,无远弗届;而琉球向慕文教,尤为最笃。盖其时奉使琉球者,为吾郡悔斋汪先生。先生亲赍宸翰远涉瀛海,未浃旬而至,诚古今所仅见;是以其国益慑伏于圣天子之威灵,而思沐夫教育。及其入太学读经书仅历四载,遽以省亲归。虽于圣朝礼乐文章之盛、身心性命之微,未必遽能窥见;而忠孝仁义之大端,必能得其梗概。吾知此数人者一抵其国,必有向之受业而请益者。是此数 人于本朝为弟子,而于彼国未必不为师方;且拥皋比、御函丈,其尊荣为何如也!然吾窃为彼国惜者,则以读书未久,遽即请归!假使其更历年所,学为制举文字、简练揣摩,与国子诸生同与于宾兴之典,或得叨科第之殊荣;然后归国,于以照耀邻封、翱翔岛屿,其所得不更多乎!而惜乎其智之未出乎此也!

心斋张潮题。

康熙二十三年,册封琉球翰林院检讨汪楫、中书舍人林麟焻等疏言:‘中山王尚贞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鄙陋;执经无地,向学有心。稽明洪武、永乐年间,常遣本国生徒入国子监读书。今愿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云云’。事下礼部。部覆:‘史载唐贞观中兴学校,新罗、百济俱遣子入学。琉球自明初始内附, “会典”载大琉球国朝贡不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甚厚。又载洪武、永乐、宣德、成化间,琉球官生俱入监读书。今该国王尚贞以本国远被皇仁,倾心向学;恳祈使臣汪楫等转奏,愿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应准所请,听其遣陪臣子弟入监读书’云云。时予为祭酒,咨覆礼部略云:‘查“太学志”载:“洪武二十五年秋,琉球国遣其子及陪臣之子日孜等入监,命工部给罗绢为秋衣。冬,琉球中山王遣其舅仁悦孳等至。永乐二年,琉球中山王从子三五良亹等九人以谢恩至,奏请入监;给赐一如洪武中故事,令工部建王子书房于监前以处之。三年,琉球山南王遣寨官子李杰至。四年,中山王遣寨官子石达鲁等六人至。其后李杰、石达鲁等每在监三年,得乞归省。九年,中山王遣王相之子怀得、寨官子祖鲁古至。十一年,遣寨官子周鲁等三人至。是年,有奏归省者;命礼部厚赐,以荣其归。是后乞归省,或令候其使者还国以行。永乐以后至于正德,常三、四遣至。嘉靖五年,中山王遣官生蔡廷美等四人至;十一年,归国。十七年,遣梁炫等四人至;二十三年,归国。寻又遣蔡朝用等五人至;今在南雍,处以光哲堂,岁时给衣物如例。向慕文教,琉球于诸国为最笃;国家待之,亦为最优’云。康熙二十七年,琉球国王遣耳目官魏应伯等恭进朝贡方物,又遣陪臣子弟梁成楫、郑秉均、阮维新、蔡文溥等四人同贡使赴京入监读书;于正贡方物外,敬加屏风纸三千张、嫩蕉布五十疋。

三十一年,中山王贞上言:‘康熙二十三年,蒙册封天使汪楫题准臣国陪臣子弟入监读书;臣贞遵奉俞旨,业于康熙二十五年遣官生梁成楫等三人同贡使魏应伯进京。仰荷皇上令其入监读书,月糜廪饩、季给衣服;正梁成楫等感泣高厚,殚心诵读之时也。但伊父前经节次入贡,万里梯航,罔辞劳瘁;今皆年老,奉养需人:臣贞亦当念之矣。且梁成楫等三人俱未有室,父母之愿,人皆有之。况臣国人皆愚昧,自成楫等进监之后,臣贞望其返国与臣言忠、与子言孝以宣布皇上一道同风之化,更为不浅。今据梁成楫等乞题请归养等情,应否准其归养?臣贞未敢擅便。伏乞睿鉴’云云。诏:‘梁成楫等三人照部通事例赏赐、赐宴,礼部遣归国’。

琉球于中国,当在东南方。东南为文明之地,今且近天子之光;吾知其国声名文物,必且月异而岁不同矣。

心斋张潮。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三·赵尔巽
  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司马光
  卷十二·连横
  第七十六回 巫盅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蔡东藩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二 乙酉岁至戊戌岁(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六年)·佚名
  第一六四催呈光绪十四年五月十四日一一三二三—四二·佚名
  卷四十一·温达
  皇甫谧传·房玄龄
  裴矩传·李延寿
  朱能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三·雍正
  卷95·陈邦瞻
  吏学指南卷之八·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用事第二十一·王骥德

      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五·焦竑

      禮部三(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   中順大夫禮部侍郎曾公魯神道碑銘(宋濂)   侍郎劉公崧傳(尹直)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董倫傳   禮部侍中黃觀(太學志)   禮部左侍郎儀智傳   禮部左侍郎易

  • ●卷十五·陈康祺

    ◎太祖敷教明刑太祖高皇帝自天命元年丙辰建元以后,益勤劳国政,靡间昼夜。每五日一视朝,焚香告天,宣读古来嘉言懿行,及成败兴废所由,训诫国人。以议政五大臣参决机密,以理事十大臣分任庶务。国人有诉讼,先由理事大臣听断,仍告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六月丁丑朔以宣大二镇兵荒暂免居庸关商税○宣大山西督抚官杨博等条议备虏事宜宣府四事一分布士马令总兵李贤以正兵驻劄镇城五路参将各守信地巡抚标下及东路游击驻怀来新旧游兵驻左卫东城以防蔚州等处南下

  • 卷四·佚名

    帖木真说:“孛儿帖说的是。”依着不曾下,连夜兼行,来间,路从泰亦赤兀惕每处经过。其泰亦赤兀惕每惊起,当夜却回札木合处去了。营盘里撇下一个阔阔出名字的小儿子,咱每军人拾得,与诃额仑母养活了。那夜兼行,到天明看呵,札剌亦儿

  • 乐道融传·房玄龄

    乐道融,丹杨人。年少时怀有远大志向,勤奋学习从不倦怠,交往朋友言而有信,往往自己节用致力周济他人,具有杰出人物的风度。作大臣王敦的参军。王敦将要策划背叛朝廷,陰谋陷害朝中贤能,以此意告知甘卓。甘卓认为不可,迟迟不前往

  • 张衡传·魏徵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 祖父张嶷,西魏河陽太守。 父亲张光,北周万州刺史。 张衡幼怀大志,有鲠直之风。 十五岁,到太学学习。 他用心学习,认真研究,被同辈人所推许。 周武帝遭太后之丧,却与左右出去打猎。 张衡免冠露发,抓住武帝

  • 姜才传·脱脱

    姜才,濠州人。相貌矮小强悍。小时候被掠到河朔,逐渐长大逃了回来,隶籍淮南军队中,以善战著名,但因来归人不能够做大官,任通州副都统。当时淮地多健将,但勇猛雄杰没有人超过姜才。姜才知晓兵法,善长骑马射箭,安抚士兵有恩惠,到临

  • 沈一贯传·张廷玉

    沈一贯,字肩吾,鄞人。隆庆二年(1568)的进士。选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担当日讲官。进宫讲授高宗丧事时,他拱手称:“托孤寄命,必须是忠贞无二心的大臣,才可以使百官以自己为总领,听从吩咐。倘若不是这种人,不如亲自听政揽事才是孝

  • 选举一·徐松

    贡举太祖建隆元年二月二十日,中书舍人扈蒙权知贡举,合格进士杨砺已下十九人。 二年二月十日,工部尚书窦仪权知贡举,合格进士张去华已下十一人。 三年三月十九日,翰林学士王着权知贡举,合格进士马适已下十五人。同上。四年二

  • 卽位年·佚名

    六月6月8日○初八日癸卯,上昇遐于慶德宮之隆福殿。越六日,戊申王世子卽位于崇政門。○前一日,禮曹進服制節目:王世子斬衰三年,衣裳、〈用極麤生布。〉冠、〈用稍細生布以麻繩爲武及纓〉首絰、腰絰、絞帶、〈竝生麻。〉竹杖

  • 孟子集编卷十三·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

  • 春秋讲义卷四上·戴溪

    宋 戴溪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衞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虢之防宋之盟为之也夫天下之事恶其始之不正也不明天下之大义徒狥一时之美名其意以善为之而不知其

  • 司隶/庭氏·佚名

    司隶掌管有关五隶官之法,辨别他们的衣服、器物,掌管有关他们的政令。率领五隶官属下的隶民追捕盗贼,从事国都中低贱的事,为百官积聚所需用的器具,凡拘执罪人的事(都用他们去干]。王国有祭祀、接待宾客或丧事,役使隶民从事繁

  • 十二陵第七·尉缭

    陵,磨砺,可理解为修养、磨练。本篇论述将帅的修养,从正反两面提出十二种经验和十二种教训,作为将帅在实践中的自励和警惕。36、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无过在于度数,无困在于豫备,慎

  • 梅花诗·邵雍

    《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其与刘伯温烧饼歌、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诸葛亮马前课、姜太公乾坤万年歌、步虚大师预言并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预言。由于历代均严禁此类谶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

  • 三礼图集注·聂崇义

    二十卷。宋聂崇义(生卒年不详)撰。崇义为河南洛阳人。学三礼,精礼学、五代汉乾祜中,官至国子《礼记》博士,曾校定《公羊春秋》,后周显德中,迁为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是编以唐张镒等六家所撰为底本,相互考稽,辨正是非,总成一帙

  • 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佚名

    亦称《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简称《无量寿仪轨》。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真言、瑜伽密教仪轨,说阿弥陀念诵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