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昭大分第三

三年夏四月辛酉,以封建诸王告庙。礼毕,赐宴廷臣。上曰:‘昔元失其驭,群雄并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朕躬率师,以靖大难,皇天眷佑,海宇宁谧。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有封爵,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显卉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道。’群臣稽首,对曰:‘封建诸王,以卫宗社,天下万世之公议也。’遂诏天下曰:

朕荷天地百神之灵,祖宗之德,起自布衣,艰难创业。惟时将帅用命,遂致十有六年,混一四海,功成治定,以膺正统。考诸古昔,帝王既有天下,子居嫡长者必正位储贰,其众子则皆分茅胙土,封以王爵。盖明长幼之分,固内外之势。朕今有子十人,前岁已立长子标为皇太子,爰以今岁四月七曰,封第二子樉为秦王,第三子棡为晋王,第四子棣为燕王,第五子橚为周王,第六子桢为楚王,第七子榑为齐王,第八子梓为潭王,第九子木?巳为蜀王,第十子檀为鲁王,侄孙守谦为靖江王,皆授以册宝,设置相、傅官属。凡诸典礼,已有定制。呜呼,众建藩府,所以广磐石之安;大封土疆,所以眷亲支之厚。古今通义,朕何敢私。尚赖中外臣邻,相与维持,弼成政化。

是岁冬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命大都督府、兵部录上诸将功绩,吏部定勋爵,户部备赏物,礼部定礼仪,翰林院撰制诰,以封功臣。

次曰,上御奉天殿,皇太子、亲王侍,丞相率文武百官列于丹陛左右。上召诸将谕之,略曰:‘汝等其听。朕今曰定封行赏,非出己私,皆仿古先帝王之典,筹之二年,以征讨未暇,故至今曰。思昔创业之初,天下扰乱,群雄并起。当时有心于建功立业者往往无法以驭下,故皆无成。朕本无意天下,今曰成此大业,有非人力之所致,是皆天地神明之眷佑。然自起兵以来,诸将从朕被坚执锐,以征讨四方,战胜攻取,其功何可忘哉!是用报以爵赏。其新附将帅之有功者亦如之。 (‘其新附将帅之有功者亦如之’,原脱‘者’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补。) 其次第皆朕所自定,至公而无私。如左丞相李善长,虽无汗马之劳,然事朕最久,供给军食,未尝乏阙。右丞相徐达,朕起兵时即从征讨四方,摧坚抚顺,劳勚居多。此二人者,已列公爵,宜进封大国,以示褒嘉。余悉据功定封。书云:“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今曰所定,若爵不称德,赏不酬劳,卿等宜廷论之,无有后言。’诸将皆顿首悦服。乃颁行爵赏。封公者六人:‘宣国公李善长,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封韩国公,食禄四千石; (‘食禄四千石’,‘四’原作‘五’,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 信国公徐达,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进封魏国公,食禄五千石,并赐帛百匹。开平王常遇春子茂封郑国公,冯胜封宋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邓愈封卫国公,俱授开国辅运摧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并食禄三千石,赐帛各八十匹。封侯者二十有八人:汤和封中山侯,唐胜宗封延安侯,陆仲亨封吉安侯, (‘陆仲亨封吉安侯’,‘亨’用作‘京’,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改。) 周德兴封江夏侯,华云龙封淮安侯,顾时封济宁侯, (‘顾时封济宁侯’,‘济’原作‘清’,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清指海本改。) 耿炳文封长兴侯,陈德封临江侯,郭子兴封巩昌侯,王宗原封六安侯,郑遇春封荥阳侯,费聚封平凉侯,吴良封江阴侯,吴祯封靖海侯,赵庸封南雄侯,寥永忠封德庆侯,俞通源封南安侯,华高封广德侯,杨璟封营阳侯, (‘杨璟封营阳侯’,‘营’原作‘荥’。按前文已载郑遇春封荥阳侯,此处不经再有荥阳侯之封。明太祖实录卷五八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条作‘营’,今据实录改。) 康铎封蕲春侯, (‘康铎封蕲春侯’,‘蕲’原作‘靳’,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 朱亮祖封永嘉侯,傅友德封颍川侯,胡均美封豫章侯,韩政封东平侯,黄彬封宜春侯,曹良臣封宣宁侯,梅思祖封汝南侯,陆聚封河南侯,俱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其食禄及赐帛各有差,并赐诰命、铁券。乃诏天下曰:

曩者有元失驭,海内纷争。朕自布衣,奋身行伍,观群雄之无力,遂率众渡江,抚太平,定建业, (‘定建业’,原脱‘定’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金声玉振集本补。) 选将练兵,征讨四方者几二十年。荷皇天宗社之眷,山川百神之助,诸将效谋,六师用命,遂致华夏清宁,蕃夷臣伏,一统之业属予一人。今者班师振旅,定功封爵。朕重念诸将士委身暴露艰苦之状,欲加重赏,则天下镇守之兵及京师护卫之士不下百万,而民之资力有限,是用计仓库之所储,度民力之所具,均其等第,尊爵禄,颁金帛,以劳将臣。仍稽古制,定勋爵,俾其子孙世袭。军士则各赏白金十两,钱六千。朕之此言,通于天地,照布中外,咸使闻知。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刘昫
  卷一·温大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五·李心传
  西南纪事卷二·邵廷采
  卷二百十七·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二十八·苏辙
  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七·阿桂
  暹传·宋濂
  纳哈出传·张廷玉
  卷七十·杨士奇
  ○汉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佚名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七·雍正
  欧阳月·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挂枝儿·怨部六·冯梦龙

    ○假相思秃瘌痢,梳了个光光油鬓,缺嘴儿,点了个重重(的)朱唇,<鼻邕>鼻头,吹了个清清(的)箫韵,白果眼儿(把)秋波(来)卖俏,哑子说话(教)聋子(去)听,薄幸人儿说着相思也,(这)相思终欠稳。〔真相思人煞有薄幸处,薄幸人煞有真相思处,莫要一例看人。

  • 词苑丛谈卷七·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纪事二苏子瞻守杭时毛泽民为法曹公以众人遇之而泽民与妓琼芳者善秩满辞去作惜分飞词以赠妓云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峯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覻细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

  • 卷三百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柿类五言古咏无核红柿       【宋】孔平仲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巳软羙嗟尔骨亦柔风霜变顔色雨露如膏油大哉造化心于尔何绸缪荆筐载趋市价贱良易求剖心无所有入口颇

  • ●卷九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七十三。   石茂良避戎(改作兵)夜话曰:金人再犯(改作至)阙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午时城陷仆逃难於乡人王升卿舍馆夜论朝廷守御之方一话一言悉莫不验其文芜其实直而不讦质而不文非所见闻则略而不书去年春金人犯(改

  • 卷之七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纪昀

    列传唐 【六十五】○唐六十五高崇文【承简】 伊慎朱忠亮刘昌裔 范希朝王锷【稷】孟元阳 王栖曜【茂元】 刘昌【士泾】赵昌 李景略任迪简张万福 高固【郝玭 史敬奉 野诗良辅】李光进 乌重胤【石洪】王沛

  • 卷八十四·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四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释老上仁宗论僧绍宗妖妄惑衆 韩 琦臣伏见兴国寺有外来僧绍宗自今月十四日于本寺後三门上燃灯穿膝出榜行疏惊惑民庶意在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 洪武四年闰三月甲寅朔,诏诸郡县军以田三顷为率,税粮之外,悉免襍役,若有余田,计其余役与民同。 置延平卫指挥使司。 乙卯,广东南海县西林寨巡检蹇思明等送官牛至京,多道死。工部奏令转送临濠,死

  • 八年·佚名

    (丙午)八年大明宣宗章皇帝宣德元年春正月1月1日○丙申朔,上以冕服,率世子及百官,行望闕禮;以遠遊冠絳紗袍,御勤政殿,受群臣朝賀,倭人、野人及回回僧徒亦隨班。議政府進表裏鞍馬,諸道進箋及方物。上將御冕服,問知申事郭存中:「冕服

  • 卷十三·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卷十三    明 蔡清 撰万章章句上万章问曰舜徃于田【章芟一条减十八字】仁覆闵下谓之旻天【注】此不知何所本详考之覆覆帱也闵悯恤也谓仁以覆闵乎下也此以天之情言尔

  • 抱朴子內篇卷之二   論仙·王明

    或問曰:「神仙不死,信可得乎?」抱朴子答曰:「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雖禀極聰,而有聲者不可盡聞焉。雖有大章豎亥之足〔一〕,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二〕。雖有禹益齊諧之智〔三〕,而所嘗識者〔四〕未若所不識之眾

  • 自在王菩萨经卷上·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摩诃萨皆是一生补处。其名曰弥勒菩萨。得大势菩萨。师子意菩萨。师子相菩萨。大相菩萨如是上首一万人俱。尔时世尊。大众围绕

  • 卷第七·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羼提居士 毕熈志 较订唐姓李。都长安。传二十一主。凡二百九十年。禅于後梁。高祖神尧太武皇帝(渊)戊寅(武德元)(隋)(越王侗)(魏)(李密)(夏)(窦建德)(梁)(萧铣)(凉)(李轨)(秦)(薛举)(定

  • 尊白堂集·虞俦

    宋代诗文别集。6卷。虞俦著。据陈贵谊原序,本有22卷,年久有散佚。《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收编为诗4卷、文2卷。集名“尊白”,即表示对白居易的仰慕。在《读白乐天诗集》中有“大节更思公出处,寥寥千载是吾师”

  • 炮炙全书·稻生宣义

    刊于日本元禄十五年(1702年),原题为《新增炮炙全书》。日本稻宣义(彰信)撰。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锌版影印出版。全书共4卷,共记述常用中药474种的传统炮炙技术,并按自然属性分为:草之属、谷之属、菽之属、蔬之属等17

  • 丹凤街·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重庆教育书店1943年12月初版。收《自序》1篇。作品曾以《负贩列传》为名,连载于1940年1月1日至1942年8月1日上海《旅行》杂志第14卷第1号至第16卷第8号。作品中的陈秀姐3岁死了父亲,跟着母亲与

  • 碧鸡漫志·王灼

    南宋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五卷

  • 鲍溶诗集·鲍溶

    六卷。《外集》一卷。唐鲍溶(约813前后在世)撰。鲍溶,字德源,生卒年均不详。元和四年 (809)举进士,诗人,仕途不得志。但他所作古乐府诗,成为当时独步诗坛的绝唱。与李益为尔汝之交,韩愈、李正封、孟郊也与他有交往。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