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国骥

马国骥 字绍良。年二十九岁。生于上海。父伯畬。业商。已婚。女一。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以演说得金牌奖。又以学绩。得伦贝子奖牌。光緖三十四年。毕业。得学士学位。任该校教员。为约翰声编辑。又任松江府中学校教员。及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宣统三年。肄业北京淸华学校。民国二年。毕业。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政治法律。民国四年。得硕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为哈佛外交学会会员。美国国际法学会会员。美国政治学会会员。民国五年回国。任美国派赴淸华学校交换演讲教员麦克洛君书记。民国六年。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斋务长及教员。通信处。上海蔓盘路鑫益里四百九六十号。

Ma, K. S.-Born in Shanghai, 1888. Married, 1910. Studied at St. John's University, Shanghai, 1901-9; at Tsing Hua College, Peking, 1911-13. A.B., 1909. Awarded gold medal for oratory and Prince Pulun's Medal for general excellence, St. John's University, 1907. Instructor: St. John's Uni-versity, 1908-9; Sung Kiang Middle School, 1909-10. Editor: St. John's Echo, 1908-9; Commercial Press, 1910-11. Arrived in America, September, 1913. Government support. Studied Law and Govern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 1913-15; at Columbia University, 1915. A.M., 1915. Member: Harvard Diplomatic Club, 1913;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1914;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16. Returned to China, July, 1916. Secretary to Prof. R. M. McElroy, first Exchange Professor to China, 1916. Teacher and Proctor, Government Teachers' College, Wuchang, 1917.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四 隐逸·房玄龄
  卷五百十七 列传三百四·赵尔巽
  第四卷·况周颐
   第五节 没有故事①·老舍
  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今献备遗卷十三·项笃寿
  一一三一 河南巡抚毕沅为咨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违碍字迹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卷之一百十九·祁韵士
  平定金川方略卷六·来保
  瓜棚闲谈·徐一士
  先二伯父文典公家传·林献堂
  卷六十二·佚名
  卷九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葛郯·唐圭璋

      郯字谦问,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葛立方之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首七年(1171),常州通判。守临川,淳熙八年(1181)卒。有信斋词一卷。   玉蝴蝶   和维扬晁侍郎寄伯强   忆昨苕溪,惯弄五亭月笛,四水烟蓑。何事

  • 前夜·戴望舒

    一夜的纪念,呈呐鸥兄在比志步尔启碇的前夜,托密的衣袖变作了手帕,她把眼泪的着唇脂拭在上面,要为他壮行色,更加一点粉香。明天会有太淡的烟和太淡的酒,

  • 原序·曹庭栋

    宋百家诗存原序谭诗者大都侈口三唐间有旁猎两宋仅举一二选夲輙自为宋人之诗在是縦或好事者广购遗僻嚢铄籖牙宻置书椟终年不一展卷且秘不示人扵是宋人之诗虽传世尚多势必日晦日亾渐就沦灭而莫可考余高祖宗伯峩雪先生当

  • 卷之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二三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清查四库书底本事致质郡王永瑢等函·佚名

    一二三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清查四库书底本事致质郡王永瑢等函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报到接奉台函,敬悉查办四库书底本内印本残缺遗失,将该提调等议处。所缮折稿虽为妥协,唯四十五年查办时曾照纪大人处所存书目抄录一

  • 一二〇、齐伐燕乃宣王六年非湣王十年辨·钱穆

    《燕策一》:“燕王哙立,苏秦死于齐,而齐宣王复用苏代。代为齐使于燕,激燕王厚任子之。子之三年,燕大乱。储子谓齐宣王因而仆之。燕王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燕人立公子平,是谓昭王。”其叙事甚明晰。《齐策二》

  • 卷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六十五学校考【三】太学【一】【臣】等谨按太学之制详於礼经尚已王制太学天子曰辟痈又曰成均郑康成释辟为明痈为和所以明和天下也宋陈祥道谓明之以法和之以道曰辟痈成其亏均其过不及曰成均盖

  • 二十八年·佚名

    (戊子)二十八年清道光八年春正月1月1日○辛丑朔,王世子詣仁政殿,進致詞箋文表裏于大殿、中宮殿。○大殿致詞:維天降聖,化洽八方,乾坤配德,日月竝長。於千於萬,俾熾俾昌。誕擧縟禮,載頌新章。中宮殿致詞:坤德無疆,天休用申,母臨一方

  • 凡例·李塨

    一先生是编本之孝悫先生家学孝悫先生躬行实践成己传后详见诸名公传表纪略及孝悫文集内固是编之渊源也一颜习斋先生当羣儒割裂之后独得周孔旧辙卓然见于言行先生从而受之遂广衍抉剔使圣学如日月重光每推习斋先生首倡功

  • 卷四·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四婺源江永撰宫室朱子仪礼释宫【按朱子晚年修礼书作此篇通考古人宫室之制今录其全又加以注释有未备者补之有当详考者别考扵后】宫室之名制不尽见扵经其可攷者宫必南乡庙在寝东皆有堂有门其外

  • 卷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士昏礼第二之二夙兴妇沐浴纚笄宵衣以俟见【见贤遍反下同】正义郑氏康成曰夙早也昏明日之晨兴起也俟待也待见于舅姑寝门之外古者命士以上年十五父子异宫

  • 日知荟说卷四·乾隆

    周之兴肇于文武而文武莫不好仁宜其天下无敌而殷士肤敏裸将于京也穆王耄荒而作刑以诘四方不仁之始也厉王虐而监谤不仁之极也驯致于平王之迁而周遂以不振始也以一国之寡好仁而兴终也以天下之众不仁而失岂非明效大騐哉是

  • 覆蒙文通書·欧阳竟无

    昨日得二十五函,更發此函,心中無限欣悅,不覺瑣瑣詹言也。雲何喜耶?喜吾弟能以所學會友,孔門生趣將自此發動。昔以洙泗之傳,期諸漱溟與弟,果不負所期哉﹗陳學源君,相見于南京內院,頗多時日,今猶不倦所學,誠難得也。曾義甫君,與弟同赴

  • 卷三十八·佚名

    △那罗陀出家品尔时伊罗钵龙王。作如是念。世尊已知我名字也。复更重於如来世尊,增加欢喜。得清净心。生爱敬心。时伊罗钵即隐本形。别更化作摩那婆身。近世尊前。顶礼佛足。卻住一面。住一面已,即更亲诵彼二偈文。而重

  • 附錄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四·欧阳竟无

      攝事分中契經事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二   復次嗢柁南曰.   觸緣.見圓滿. 實.解.不愛樂. 法住智.精進. 生處等爲後。   於一切觸緣受有中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宣說無因惡因論者如前請問此作此受   乃至廣說

  • 佛教之因果观·太虚

    ──十一年四月在黄陂前川中学讲──佛法者,明白事理之方法也。宇宙万有不外事理二门,而欲明此事理须用一种方法。然事者指实事言,理指真理言,吾人必先明真理,然后所作方为实事而免于虚伪错误。凡一件实事之发动成就,不外乎

  • 万历福州府志·谢肇淛

    万历年间共修3部《福州府志》,分别为万历己卯志,潘颐龙、林镰修纂36卷,万历七年(1579年)刊本。袁表修纂24卷,万历三十年(1602年)抄本。万历癸丑志,喻政主修,林烃、谢肇制纂,76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刊本。本书即万历《福

  • 易汉学·惠栋

    清惠栋撰。八卷。搜集自汉至三国时期孟 喜、虞翻、京房、荀爽等人的《易》说,“采辑遗闻,钩稽考 证,使学者多略见汉儒之门径”(《四库全书总目》卷六 《经部》易类六)。汉儒治《易》多讲阴阳灾异,以卦象配 自然、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