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伍朝枢

伍朝枢 字梯云。年三十一岁。广东新会人。生于天津。父廷芳。永久住址。上海戈登路三号。已婚。女三。光緖二十三年。自费游美。入美京之佛士及西区高等学校。又入大西洋市之高等学校。得有毕业演说奖。光緖三十年回国。任工部及农商部主事。旋复赴英留学。宣统三年。毕业伦敦大学。得法学士学位。选任为律师。得学金及名誉奖。民国元年。归国。任湖北外交司长。民国二年。任众议院广东议员。及宪法起草委员。民国三年。任政事堂参议。民国四年。兼署外交部参事。民国五年。任国务院参议。现仍续任。给予二等嘉禾章。在京为欧美同学会评议员。又为中国社会政治学会书记。著有论宜承认中华民国。及西藏问题。均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现时住址。北京南池子三十二号。通信处。北京外交部。

Wu, Chao-Chu.-Born in Tientsin, Chihli, 1886. Married, 1907. Arrived in America, April, 1897. Private support. Studied at Force School, Washington, D.C., 1897-1900; at Western High School, Washington, D.C., 1900-2; at Atlantic City High School, 1902-4. Awarded ValedictorianPrize, 1904. Returned to China, 1904. Member: Ministry of Industry, 1905-7;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Commerce, 1907. LL.B., University of London, England, 1911. Called to the Bar at Lincoln's Inn, 1911. Holder of Inns of Court Studentship and University of London Scholarship, 1911. Commissioner of Foreign Affairs for Hupeh, 1912. Member: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1913-14; Conference of Constitution, 1913-14. Councillor: Cheng Shih Tang, 1914-16; Kuo Wu Yuen 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1916 to date. Secretary,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15. Author: "Plea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China Press, Shanghai; "What are We in Tibet?," Commercial Press, Shanghai, 1912. Second Class Chia Ho Decoration.

猜你喜欢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陈寿
  附录·张廷玉
  第二十四回 毙秦王夫妻同受刃 号蜀帝父子迭称雄·蔡东藩
  ●簷曝雜記卷六·赵翼
  名山藏卷之三十七·何乔远
  第五十九回 奉直失睦张吴再决雌雄·黄士衡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卷六十八·郝经
  第16章 出卖福建安溪矿产给日人·冯玉祥
  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范晔
  刘元海传·房玄龄
  王中正传·脱脱
  卷八十八·佚名
  卷二十五、严禁朋党·黄鸿寿
  同治八年正月十七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前集卷六·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前集卷六 宋 罗椅 编 七言八句 舟中夜赋 千里风尘季子裘五湖烟浪志和舟灯残复吐恼孤梦雨落还收生旅愁城上霜笳入霄汉烟中渔火耿汀洲牧之未极诗人趣但谓能轻万户侯 赏花至湖上 吾国名花天下知

  • 卷四十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一郎士元士元字君冑中山人天宝十五年擢进士第宝应初选京县官诏试中书补渭南尉歴右拾遗出为郢州刺史与钱起齐名高仲武云士元贠外河岳英奇人伦秀异自家型国遂擅大名右丞以后钱郎更长郎公

  • 第八十三回 甘露败谋党人流血 钧垣坐镇都市弭兵·蔡东藩

      却说李训欲尽除宦官,起初本与郑注定议,俟注至镇后,选壮士数百为亲兵,奏请入护王守澄丧葬,俟内臣送丧,乘便由壮士下手,一并杀毙,使无噍类。彼此订下密约,注乃启行往凤翔。不料训又变计,因恐事成后注得大功,自己反落注后,乃与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七 会见板垣·溥仪

    板垣征四郎是一九二九年调到关东军当参谋的,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揭露,他在一九三0年五月就对人说,他对解决“满洲问题”已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他认为必须以武力解决中日间的问题。至少在“九一八”事变前一年,他就主

  • 提要·吴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战国策校注      杂史类提要【臣】等谨案战国策校注十卷元吴师道撰师道字正传兰溪人至治元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事蹟具元史儒学传战国策旧有高诱注宋绍兴间缙云鲍彪病其阙略重为之注

  • 一二、孔子仕鲁考·钱穆

    《世家》:“昭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马骕《绎史》云:“诸侯三卿,曰司徒、司马、司空,鲁则三桓世为之。其司寇不在三卿之数,臧孙尝为之矣。侯国司寇,亦不称大。由

  • ●校刻牧鑑後語·杨昱

    真西山先生嘗作心政經誥竊讀之而有感焉夫心政之本也政心之推也心以立本政以善推是之謂經則雖釐而二之而實相因為用誠為民牧者所當取正也繼此有為政訓諸集大都言其槩而未析其類未足廣西山之意耳吾鄉東谿楊先生師友聖賢

  • 九经误字·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今天下九经之本以国子监所刻者为据而其中譌脱寔多又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二传既不列于学官其学殆废而仪礼则更无他本可雠其譌脱尤甚于诸经若士子各专一经而下邑穷儒不能皆得监本止习书肆流传之本则又往往异于

  • 礼记析疑卷三十二·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表记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孔子将归老于鲁虑二三子因道之不行而自弛置故告以君子不得志于时果能修身以见于世尚可以化及于人也隐者身之晦也显者道之明也身可晦而道不可不明

  • 卷五·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五【甲桓王十戌三年】五年【齊僖二十四年晉小子二年衛宣十二年蔡桓八年鄭莊三十七年曹桓五十年陳桓三十八年杞武四十四年宋莊三年秦寜九年楚武三十四年

  •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梁漱溟

    平常人往往喜欢说:西洋文明是物质文明,东方文明是精神文明。这种话自然很浅薄,因为西洋人在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方面所成就的很大,绝不止是物质文明而已,而东方人的精神生活也不见得就都好,抑实有不及西洋人之点。然而却也没

  • 第七·佚名

    △三法品第三之二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於此世间。子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等子。二者胜子。三者劣子。云何等子。谓有一类父母。具戒成调善法。能离杀生。离不与龋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生放逸处。子亦

  • 卷第七·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七   第二十九祖惠可大师者武牢人也。姓姬氏。父寂。未有子时。尝自念。我家崇善。岂无令子。祷之既久。一夕。感异光照室。其母因而怀妊。及长。遂以照室之瑞。名之曰光。自幼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持国轮王先行品第五之余复次大王。有四种法。若圆满者。即能安住大乘。成就不放逸行。心无流散。何等为四。一者戒护诸根。二者观欲过失。三者摄受一切

  • 诸法无行经卷下·佚名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亦乐说不动相。佛言。汝乐说者便可说之。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众生皆得菩提。是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法无向无得。一切

  • 卷第一百六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三若成就初静虑等。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拨无成就不成就性者意显成就不成就性是实有故而作斯论。若成就初静

  • 卷第一(初比丘僧戒法学)·佚名

    摩诃僧祇律东晋 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第一(初比丘僧戒法学)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四波罗夷法之一(淫戒之一)若笃信善男子。欲得五事利益者。当尽受持此律。何等五。若善男子。欲建立佛法者。当

  • 观无量寿经义疏·慧远

    凡二卷。隋代慧远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记,或称净影观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由地论宗之立场解释观无量寿经,为现存最早之观经注疏。本疏判定阿弥陀佛之身土为应身应土,往生其净土之九品人,乃大、小之圣人,以其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