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樂譜

樂譜序

中國雅樂,以十二律爲譜。俗樂,以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句合十字爲譜。合爲黃鐘。四爲大呂、太簇。一爲夾鐘、姑洗。工爲夷則、南呂。凡爲無射、應鐘。各以上下分爲淸濁,其仲呂、蕤賓、林鐘不可以上下分。上爲仲呂。句爲蕤賓,尺爲林鍾。其黃鐘淸用六字。大呂、太簇、夾鐘淸各用五字,而以上下緊別之緊,五者夾鐘淸聲俗樂以爲宮,此其取律寸律數,用字紀聲之略也。惟我東國雅樂,則亦用十二律爲譜。鄕樂,則只以肉譜爲譜,疎數緩急之節,不可以爲據,而傳於後世也。今我世祖大王,發於宸衷,創作此譜,劃爲十六井,而作六大綱,以宮上下紀聲其縵中數三體因用綱各異,而有疎[數]緩急之不同。其曰宮者,以歌聲之調爲宮,非宮調之宮也,非特十二宮調爲宮也。商、角、徵、羽亦皆爲宮。自宮而上,第一聲爲上一,第二聲爲上二,第三聲爲上三,第四聲爲上四,第五聲爲上五。自宮而下,第一聲爲下一,第二聲爲下二,第三聲爲下三,第四聲爲下四,第五聲爲下五。聲之高者爲上,聲之下者爲下,上五以上,過乎輕淸,下五以下,淪乎沈濁,皆不可用也。中國雅俗樂,一均之聲,皆用七音,東國本用五音,而不知用二變之聲。今用二變,則以宮上下爲譜,所不能及,故兼用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句合,起樂之始。或出於第一綱,或出於第二綱,或出於第三綱者,音樂之體勢使之然也。前代未有聲音節奏、疎數緩急之譜,只有效其聲,而作肉譜以傳其聲。且琵琶、玄琴、伽倻琴、笛、觱篥,各異其譜,煩雜難曉。又未有歌聲之譜,今合絲竹、歌杖鼓、拍板總而爲譜,要約而不煩,明白而易曉。世俗所謂林鐘尺字平調,則林鐘爲宮、南呂爲上一、淸黃鐘爲上二、淸太簇爲上三、淸姑洗爲上四、淸林鐘爲上五,上五所謂少宮聲也。姑洗爲下一、太簇爲下二、黃鐘爲下三、濁南呂爲下四、濁林鐘爲下五,下四、下五所謂倍濁聲也。林鐘尺字界面調,則林鐘爲宮、無射爲上一、淸黃鐘爲上二、淸太簇爲上三、淸仲呂爲上四、淸林鐘爲上五,上五所謂少宮聲也。仲呂爲下一、太簇爲下二、黃鐘爲下三、濁無射爲下四、濁林鐘爲下五,下四、下五所謂倍濁聲也。以中國五調言之,則平調乃徵調徵聲爲主,界面調爲羽調羽聲爲主,餘倣此。

新制雅樂譜

圜丘

迎神夾鐘宮六變

迎神 夾鐘宮 六變

惟皇昊天 臨下有赫 敢用菲儀 以御來格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六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奠玉幣

奠玉幣

嘉玉既陳 制幣亦潔 肇薦名禋 對越肅肅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六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進俎

進俎

有踐籩豆 芯芬黍稷 既薦大美 騂杜空碩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尺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初獻

初獻

清酤既載 樂具入奏 酌彼康爵 以妥以侑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六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亞獻

亞獻

我將我享 潢流瀰瀰 上帝既歆 不遐伊通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六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終獻

終獻

威儀棣棣 祀事孔明 洋洋如在 享于克誠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六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徹籩豆

徹籩豆

既戒既飾 式禮莫違 宗祝駿奔 廢徹不遲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六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送神

送神

惟天界矜 既右享之 庶幾夙夜 永保天威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六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望燎

望燎

百里既洽 享祀不忒 萬有千嵗 景命有僕

夾潢無林  仲林潢南  林夾潢無  汰潢仲夾

一六凡尺  上尺六工  尺一六凡  五六上一

自《迎神》至《望燎》,皆以夾鐘宮奏之。〈依大明《大祀樂章》。〉

後序

天順七年癸未冬十月。命領議政府事臣申叔舟、右參贊臣崔恒、同知中樞院事臣梁誠之、工曹參判臣成任樂、學副使臣鄭沈等。若曰:「世宗朝始制《保太平》、《定大業》二舞,聲容盡美。今欲用之郊廟,宜聽子言,更考古今制度。」以聞遂命永順君溥掌出納。於是臣等,詳攷歷代諸書,以啓上,參酌裁定。越明年甲申正月,親祀圜丘、宗廟,始用新樂奏之。夫禮樂爲國先務,然必待時而後制作,今乃神聖誕作善繼善述,以成一代之樂,薦之于郊于廟,極其美善。其制度之詳,不可不傳,謹志其登歌軒架二舞,及儀物冠服,幷其考據諸書以進。

猜你喜欢
  序·计六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八·佚名
  ◎易实甫拜倒石榴裙·吴虞公
  卷四·王晫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纪昀
  一一八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明《琴谱》系世俗常用之法合将原书缴进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一·佚名
  卷二十一上·班固
  张衡传·魏徵
  崇儒五·徐松
  卷五十、同治中兴·黄鸿寿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狄巽公·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贿权·洪昇

    【正宫引子·破阵子】〔净扮安禄山箭衣、毡帽上〕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罝。异志十分难屈伏,悍气千寻怎蔽遮?权时宁耐些。 “腹垂过膝力千钧,足智多谋胆绝伦。谁道孽龙甘蠖屈,翻江搅海便惊人。”自家安

  • 具茨集钞·吴之振

    晁冲之古乐府大星何历历,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今夕何夕月欲没,虎抱空关龙厌直。峥嵘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王良挟策飞上天,傅说空骑箕尾立。君不见,茂陵弃子欲

  • 卷三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七目録故实类题归去来图【宋黄庭坚二首】题归去来图【金刘迎】题渊明归去来图【金王若虚五首】题邹公所藏渊明归去来图【金路铎】归来图戏作【金刘迥】归去来图【元刘因】归去来图

  • 卷九十九 北燕录二·崔鸿

    冯弘 冯弘字文通跋之季弟也髙云簒位拜征东大将军领中领军封汲郡公太平元年进位征北大将军尚书右仆射寻迁骠骑大将军改封中山公仍为领军内掌禁卫外总朝政迁尚书令司徒录尚书事跋死遂僭即天王位

  • ●卷四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二十。   起靖康元年三月三十日丙申,尽四月十六日壬子。   三十日丙申蔡京责授崇信军节度副使德安府安置蔡攸前去省侍。   太上皇自淮浙回銮已泝汴过宿州先是蔡攸已降授大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任便

  • 卷一百二十二·杨士奇

    永乐九年十二月丁亥朔○己丑鞑靼太师阿鲁台遣使彻里帖木儿等贡马千匹命礼部给马直赐彻里帖木儿彩币有差 庚寅册黔国公沐晟女为赵王高燧妃黔国威毅公吴复孙女为通山王孟爚妃 脩浙江临山卫余姚千户所城池○壬辰平阳王

  •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三·徐紘

        (明)徐纮 撰    侍郎孔公墓志铭  薛瑄    公讳文英字世杰系出宣圣之裔大父讳彦明娶曹氏父志学娶蒋氏自彦明值宋季兵作徙家武安再徙邯郸父志学又徙陜西安化县遂家焉比再世皆积行阴徳弗耀于时志学生五

  • 食货三三"·徐松

    坑冶上金、银、铜、铁、铅、锡、水银、朱朱等场。 各路坑冶置场务所。各路坑冶所出额数。各路坑冶兴发停闭。诸坑冶务。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三三 各路坑冶置场务所此原钞于天头,今移置于此。 各路坑冶置场务所此原

  • 三十三年·佚名

    (癸巳)三十三年清道光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癸酉朔,下勸農綸音曰:「咨爾八道四都方伯守臣曁守宰民庶,明聽予誥。嗚呼!昨年民事,尙何言哉?惟予涼德,未能克享天心,威罰之降,不于予躬,而反罹于爾無辜。三道告歉,畿甸尤酷,自秋徂冬,殿屎相

  • 春秋皇纲论卷五·王晳

    宋 王晳 撰灾异罪弑杀大夫日月例传释异同灾异春秋书灾异以记其变若日食星陨地震山崩之类此天地之变者也霜雹火灾水旱螽螟之类此天地之灾者也持日月之食乃数之常次所定无毫厘之差然春秋何以书日食同之灾变乎夫日者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林语堂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语译道的运行本是反复循环的,无所谓正反的区别,等到有正反相对时,道已由静而动。可是道的运用,全以柔弱谦下为主。宇宙万物也都是由这个道而生息不已。本章仅以短短的几

  • 卷一百九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一观象授时书舜典协时月正日蕙田案时月正日与律度量衡对言似属四项事窃意时四时也月十二月也正三正也日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也有

  • 卷七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十一宗庙制度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防大夏大濩大武【郑氏锷曰国子者将使之奉祭祀以行礼故以乐而教之舞黄帝之

  • 卷十二·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十二宋 叶梦得 撰文公二冬楚子使椒来聘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襚者何归死也贝玉曰含衣衾曰襚襚不书此何以书因外之弗夫人以见正也妾母繋之子曰僖公成风礼也内既夫人之矣春秋所不得革犹以秦人

  • 卷四百九十·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九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无碍解。何等为四。一者义无碍解。二者法无碍解。三者词无碍解。四者辩无碍解。善现,如是四无碍解。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 差摩现报品第二十九·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罗阅祇竹林精舍。与尊弟子无央数众。尔时国中。有一婆罗门。居贫穷困。乏于钱谷。勤加不懈。衰祸遂甚。方宜理尽。衣食不供。便行问人。今此世间。作何等行。令人现世蒙赖

  • 大乘庄严经论 第五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五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述求品之二释曰。已说求染净。次说求唯识。偈曰能取及所取  此二唯心光贪光及信光  二光无二法释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者。求唯识人应知。能

  • 出使英法俄国日记·曾纪泽

    清末曾纪泽著。纪泽(1839~1890),字劼刚,谥惠敏,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袭一等侯爵。幼聪颖,自学通英文。清光绪四年(1878)出任驻英法大臣,后又兼驻俄大臣。有《曾惠敏公遗集》。日记按年月先后分为九个部分。始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