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铣传

萧铣是后梁宣帝的曾孙。祖父萧岩,开皇初年叛隋降于陈朝,陈亡后被隋文帝诛杀。萧铣少时孤贫,卖书谋生,侍奉母亲很孝顺。炀帝时因外戚之恩提拔为罗川县令。

大业十三年(617),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帅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沔州人张绣等共谋起兵反隋,众人欲推举景珍为首领,景珍说“:我素来寒微,虽假借名号,也怕不能服众。

罗川县令,是故梁后代,宽仁大度,有梁武帝遗风。况且我听说帝王兴起,必有符命。隋朝冠带尽称‘起梁’,这是萧氏中兴的征兆。现在推他为主,以应天顺人,不更好吗?”便派人告知萧铣。萧铣随即回信对景珍说:“我先君侍奉隋朝,职贡毫无缺失,而隋人竟贪我土地,灭我宗社,我因此痛心疾首,想洗雪这个耻辱。如今上天诱导各位,降心从事,将重续梁朝统治,以求福佑于先帝,我怎敢不纠集勉励士众以随公之后呢?”立即募兵数千,扬言讨伐贼寇,实则准备响应景珍起兵。

时逢颍川贼寇沈柳生进犯县境,萧铣出战不利,对其部下说:“岳阳豪杰打算推我为主,如今天下全都叛隋,我能独自守节以保全吗?况且我祖先建国于此,如从其请恢复梁朝,再以半纸檄文招降群盗,谁人敢不服从?”众人大喜,便在十月里自称梁公,旗帜服色全遵梁朝旧例。柳生率众归附萧铣,用他为车骑大将军。不满五天,远近争附,众达数万,便率众前往巴陵郡。景珍派遣徐德基、郭华率领瞗姓首领数百人前来迎接,而首先见到柳生。柳生与其部下商议说:“梁公起兵,我最先归附,功勋居第一。

如今岳州兵众而将多,谁肯位在我下?

不如杀掉德基,扣押其人,独挟梁主进取州城,那么谁能位于我前呢?”于是杀死德基,前往中军告知萧铣。萧铣大惊道:“今欲拨乱反正,忽然自相屠杀,我不能当你们的君主了!”随即走出军门。柳生害怕,伏地请罪。萧铣斥责后宽宥了他,陈兵进城。景珍说:“德基倡义竭诚尽力,柳生擅自杀害,如不加诛,将无法治政。且与凶贼共处,久后必生祸患。”萧铣因此下令斩柳生。于是筑坛于城南,燔柴告祭上天,自称梁王。因有异鸟到来,于是建立纪元年号为凤鸣。

义宁二年(618),僭称皇帝,署置百官,全都依照梁代旧例。追谥从父萧琮为孝靖帝,祖父萧岩为河间忠烈王,父亲萧璇为文宪王。封景珍为晋王,雷世猛为秦王,郑文秀为楚王,许玄彻为燕王,万瓒为鲁王,张绣为齐王,杨道生为宋王。隋将张镇州、王仁寿进击萧铣,不能取胜。后得知隋亡,便与宁长真等人率领岭南州县归降于萧铣。当时林士弘据有江南,萧铣派遣部将苏胡儿攻拔豫章郡,派杨道生夺取南郡,张绣略定岭表。

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距汉水,全都归属萧铣,兵力达到四十万。

武德元年(618),迁都于江陵,修复先祖园庙。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主掌机密事务。派遣杨道生进攻峡州,被该州刺史许绍击败,战士死伤大半。

武德三年(620),高祖下诏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征讨萧铣,攻拔通、开二州,斩其伪东平王..提。当时诸将擅兵横暴,萧铣怕以后无法控制,便扬言休兵以便农耕,以罢免将帅兵权。大司马董景珍之弟为将军,心怀不满,谋图作乱,因事泄被杀。景珍当时镇守长沙,萧铣下书赦免他,并将他招还江陵。景珍害怕,派遣使者前往孝恭处,举地归降。萧铣派遣张绣进攻景珍,景珍说:“‘前年醢彭越,往年杀韩信’,您没听说过吗?何必互相攻讨?”张绣不回答,进兵围城。景珍溃围而走,被其部下杀害。萧铣提升张绣为尚书令。张绣居功自傲,萧铣又杀了他。萧铣性情外表宽仁而内心疑忌,嫉妒胜己者,因此大臣旧将尽怀疑惧,往往叛离,萧铣不能禁制,所以日渐衰弱。

武德四年(621),下诏李孝恭与李靖率领巴蜀兵顺流而下,庐江王李瑗由襄阳道,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合兵以图萧铣。伪将周法明率四州归降,随即下诏法明任黄州总管,前赴夏口道,进攻安州,拿了下来。伪将雷长颍以鲁山归降。萧铣便派部将文士弘抵御孝恭,战于清江口,孝恭大破其众,缴获战舰千艘,攻拔宜昌、当阳、枝江、松滋等县,伪江州总管盖彦举城归降。李孝恭、李靖直逼其都。

起初,萧铣放散兵卒,仅留宿卫战士数千人,等到仓促召集兵马时,江南、岭南,路途辽远,未及赴援。孝恭布列长围以守。数日之后,攻破水城,缴获楼船数千艘。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前往李靖处归降。萧铣自料救兵不会前来,对其属下说:“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待力尽而降,必害百姓遭殃。

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乱兵祸害。各位何愁没有君主呢?”便巡城下令,守城士卒全都痛哭。萧铣用太牢告祭于太庙,率领官属身穿孝服前往军门,认罪说“:应死者仅萧铣一人,百姓无罪,请不要杀掠他们!”孝恭受降,护送至京师。过后几天,救兵赶到,众达十余万人。知萧铣已降,便都归降朝廷。萧铣送到京师。高祖斥责其罪,萧铣回答说:“隋失其鹿,英雄竞逐,萧铣无天命护佑,故被陛下擒获,正如田横南面称王,难道对不起汉朝吗?”高祖因其言不屈而大怒,下诏斩于都市,时年三十九岁。自起兵僭国至灭亡历时五年。

赞文说:“萧铣是故梁子孙,起家于文官,掩据东南,荆楚好乱,是风气习俗如此。观萧铣武功虽不足称,文治却有余力,大凡盗窃仁义、诡世乱俗之人,为圣人之所必诛。如萧铣力困计穷,用温言好语向部下自我解释,俘获至朝廷时,又抗言不屈,诡辩易尽,结果身首分离而死,高祖是圣人啊!”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五·脱脱
  卷十五·黄以周
  第三十一回 二竖监军黎利煽乱 六师讨逆高煦成擒·蔡东藩
  东林列传卷五·陈鼎
  第一一七详光绪六年二月十三日一一三○八-一四·佚名
  第五卷 坛庙二·缪荃孙
  目录·宇文懋昭
  西南夷传·李延寿
  侯蒙传·脱脱
  吴奎传·脱脱
  卷一百八十三·雍正
  卷二百十六·佚名
  五伯·苏辙
  外卷之一·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零一·彭定求

        卷701_1 【拟塞外征行】王贞白   寇骑满鸡田,都护欲临边。青泥方绝漠,怀剑始辞燕。   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   行行向马邑,去去指祁连。鼓声遥赤塞,兵气远冲天。   对阵云初上,

  • 赵崇嶓·唐圭璋

      崇嶓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人。生于庆元四年(1198),商王元份八世孙。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授石城令,改淳安。尝上疏极论储嗣未定及中人专横。官至大宗正丞。卒于宝祐四年(1256)以前。有白云稿。   如梦令   日日酒围花阵

  • 李羣玉诗集巻下·李群玉

    今体五言新荷田田八九叶散防緑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隂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疎半在春波底芳心巻未舒初月滟滟流光浅姢姢泛露轻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又凝颦立户前细细向姢姢破

  • 列传第三十三 王褒 庾信·令狐德棻

    王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人也。曾祖俭,齐侍中、太尉、南昌文宪公。祖骞,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南昌安侯。父规,梁侍中、左民尚书、南昌章侯。并有重名于江左。褒识量渊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博览史传,尤工属文。梁国子祭酒

  • 卷第三十五·胡三省

    汉纪二十七 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凡四年。《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前二)〕①春,正月,辛丑朔,〔考异曰:荀纪云「辛卯朔」,误。〕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

  • 名山藏卷之三十·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坤则记一◆坤则记一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孙皇后钱皇后王皇后张皇后夏皇后陈皇后方皇后李皇后陈皇后○马皇后马皇后宿州闵子乡人先世默宋太保父马公母郑媪马公贫而侠岁俭以后托定远人郭

  • 路史卷三十七·罗泌

    发挥六尧舜用人尧舜皆圣人也,其为治,则既无不同者矣,然稽所以为治,何其异邪?方陶唐氏之用人也,必须佥举而后举之,又必反覆难疑,然后用之,至于虞氏。咨俞一出,诸已有其举之莫或废也。未尝一言,以疑其臣下举之之私,与人材之滥者。朝

  • ●卷八·陈康祺

    ◎朱文正与吴重光足为上官属吏之法吴孝廉重光,江都人,乾隆间令山西之阳曲。时大兴朱文正公方任布政使司,吴善属文,公不以俗吏待之,时招至署,论文赋诗。吴为公搜金石古迹,访修晋祠,树碑石,极欢。一夕,急呼吴,吴趋入,公手一券谓吴曰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六月壬。午朔。上回宫。  ○癸未上幸畅春园。  ○以镇国公额尔图、为宗人府右宗人。  ○以司经局洗马王奕清提督四川学政。  ○转左都御史耿额为刑部尚书。  ○升奉天府府尹王国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三月。甲午朔上御经筵。讲毕。赐大学士、九卿、詹事、及讲官等宴。  ○原任河道总督王新命、以修理永定河、绘图呈览。上披阅指问良久。顾王新命曰、此图曲折阔狭、与河形不符。如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纪昀

    列传五代 【三】○五代三郭崇韬 安重诲 周德威符存审【彦超彦饶】郭崇韬安重诲周德威符存审 【符彦超 符彦饶】△郭崇韬郭崇韬字安时 【从薛史增】 代州雁门人为河东教练使庄宗为晋王孟知祥荐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七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宋楚争盟表孟子曰以力仁者伯伯必有大国説者谓宋襄之执于盂伤于由其国小力绌使然其説得之矣而不尽然也以宋襄之国而茍以齐桓之道用之则亦可以不至于败以齐桓之大

  •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范晔

    (郭伋、杜诗、孔奋、张堪、廉范、王堂、苏章、羊续、贾王宗、陆康)◆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高祖父郭解,武帝时以任侠闻名。父郭梵,为蜀郡太守。郭伋少时就有志行,哀帝平帝时征召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陽都尉。王莽时为上

  • 梁颢传·脱脱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他的曾祖梁涓,做过成武县主簿。祖父梁惟忠,以明经出身历任使官、知府的辅佐官员,最后官做到天平军节度判官。父亲梁文度早逝,梁颢由叔父抚养成人。王禹翶开始参加乡贡考试时,梁颢依随着他以便求学,曾

  • 卷十四·曾巩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父:史,字子正,母梦许真人令吞五色珠而生史。史有文辞,初仕江南,归朝,再举进士,登甲科。所至不修谨获谴。官至职方员外郎、直史馆,卒,有杂编六百九十馀卷,自为文百卷,谓之《仙洞集》。黄目,淳化中,登进士第

  • 六年·佚名

    (辛亥)六年清大正二年春正月1月4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四〉四日。〈陰曆壬子十一月二十七日〉兩宮召見宗戚、貴族及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以歲首謁見也。1月10日○十日。詣德壽宮,覲謁。王妃隨詣。仍詣璿源殿、景孝

  • 缅甸面面观序·太虚

    秦、汉间印度阿育王时代,佛教传入缅甸、云南,华缅已发生密切关系。后虽叠经变化离合,终不失其亲睦,故近年乃有华缅联抗倭寇之举。顷缅邦虽不幸沦敌,而惩前毖后,对于将来之规复与兴建,亟应未雨绸缪,藉免前此仓卒不备之覆辙,则曾

  • 内战记·恺撒

    记述古罗马公民之间战争过程的历史著作。实际包括4本书,即《内战记》、《亚历山大里亚战记》、《阿非利加战记》、《西班牙战记》。第1本《内战记》为凯撒著,另3部战记篇幅较小,作者肯定是凯撒的部属,但姓名、身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