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三十六

 

  卷736_1 【从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王仁裕

  彩仗拂寒烟,鸣驺在半天。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巅。

  盛德安疲俗,仁风扇极边。前程问成纪,此去尚三千。

  卷736_2 【和蜀后主题剑门】王仁裕

  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卷736_3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王仁裕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湘水凌波惭鼓瑟,

  秦楼明月罢吹箫。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雁,

  十三弦上啭春莺。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卷736_4 【题麦积山天堂】王仁裕

  蹑尽悬空万仞梯,等闲身共白云齐。檐前下视群山小,

  堂上平分落日低。绝顶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鹤频栖。

  天边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身自题。

  卷736_5 【题斗山观】王仁裕

  霞衣欲举醉陶陶,不觉全家住绛霄。拔宅只知鸡犬在,

  上天谁信路岐遥。三清辽廓抛尘梦,八景云烟事早朝。

  为有故林苍柏健,露华凉叶锁金飙。

  卷736_6 【题孤云绝顶淮阴祠】王仁裕

  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孤云不掩兴亡策,

  两角曾悬去住心。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

  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

  卷736_7 【和韩昭从驾过白卫岭】王仁裕

  龙旆飘飖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登高晓蹋巉岩石,

  冒冷朝冲断续烟。自学汉皇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

  秦民莫遣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

  卷736_8 【贺王溥入相】王仁裕

  一战文场拔赵旗,便调金鼎佐无为。白麻骤降恩何极,

  黄发初闻喜可知。跋敕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归迟。

  立班始得遥相见,亲洽争如未贵时。

  卷736_9 【与诸门生春日会饮繁台赋】王仁裕

  柳阴如雾絮成堆,又引门生饮古台。淑景即随风雨去,

  芳樽宜命管弦开。谩夸列鼎鸣钟贵,宁免朝乌夜兔催。

  烂醉也须诗一首,不能空放马头回。

  卷736_10 【示诸门生】王仁裕

  二百一十四门生,春风初长羽毛成。掷金换得天边桂,

  凿壁偷将榜上名。何幸不才逢圣世,偶将疏网罩群英。

  衰翁渐老儿孙小,异日知谁略有情。

  卷736_11 【过平戎谷吊胡翙】王仁裕

  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风号古木悲长在,

  雨湿寒莎泪暗流。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雠。

  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

  卷736_12 【奉诏赋剑州途中鸷兽】王仁裕

  剑牙钉舌血毛腥,窥算劳心岂暂停。不与大朝除患难,

  惟馀当路食生灵。从将户口资嚵口,未委三丁税几丁。

  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

  卷736_13 【放猿】王仁裕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月明巫峡堪怜静,

  路隔巴山莫厌深。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卷736_14 【遇放猿再作】王仁裕

  嶓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渐来子细窥行客,

  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

  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

  卷736_15 【句】王仁裕

  铁锁寨门扃白日,大张旗帜插青天。(《大散关》)

  

猜你喜欢
  无闻翁·唐圭璋
  阮阅·唐圭璋
  第二十七出 设计·李渔
  ◆杨处士云鹏(陶然集)·顾嗣立
  蒲察善长·隋树森
  ●卷一·毛奇龄
  卷九·郭则沄
  卷十一·王昶
  卷十一·韩淲
  提要·袁易
  诗家鼎脔巻下·佚名
  嵗时杂咏巻十·蒲积中
  卷八百一·佚名
  卷五十八·徐倬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兰小谱》·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董卓领祗候上,云)某董卓是也。前日太尉杨彪、司徒王允,他两个说银台门筑起一座高台,只在三五日间,请某授禅,怎么这几时还不见回话。那杨彪老贼,元是个倔强的人。便也罢了,难道王允也来欺我?令人,门首觑者,但有众公卿来时,报复

  • 卷二百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一 陈普 拟古 秋声金气流天空露瀼瀼素波合流月淫淫满庭霜遥夜一美人寒闺自旁徨暗尘集凌波轻飇感鸣璫天性赋贞清动止中矩方世无夔夔子窈窕空英皇抱璞如

  • 列传第十二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姚思廉

    张惠绍,字德继,义阳人也。少有武干。齐明帝时为直阁,后出补竟陵横桑戍主。永元初,母丧归葬于乡里。闻义师起,驰归高祖,板为中兵参军,加宁朔将军、军主。师次汉口,高祖使惠绍与军主硃思远游遏江中,断郢、鲁二城粮运。郢城水军主

  • 列传第五十五·李延寿

    崔彦穆 杨纂 段永 令狐整 子熙 唐永 子瑾 柳敏 子昂 王士良崔彦穆,字彦穆,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也。曾祖顗,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仕宋,为给事黄门侍郎、汝南义阳二郡守。延

  •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八十四·柯劭忞

      尚文 李谦王约 张升   尚文,字周卿,祁州深泽人,后徙保定,幼嗜学,卓荦负奇志。中统元年,张文廉自河东还,前参知政事王椅荐文才,文廉辟掌书记。至元元年,西夏行中书省复辟之。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

  • 卷三百八十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六月辛丑盡是月壬子   六月辛丑,詔:「尚書左右曹,各輪郎官一員宿直。其省、寺、監官輪宿,除祕書省、大理寺、國子都水監依舊外,餘並罷。」以刑部郎中杜紘言宿官夜無職事,而有燈燭之虞也。   壬寅,禮部

  • ●卷十五·邵博

      王勃《滕王阁记》“落霞孤鹜”之句,一时之人共称之,欧阳公以为类俳,可鄙也。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乐极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亦记其意义甚远。盖勃文中子之孙,世尚其学,一时之人不识耳。   东坡《报江季恭书》云: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正统十四年秋七月己卯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浙江处州府遂昌县民郑仕本杨寔宁擒获贼首华宗演等命俱为副巡检○守备偏头关都指挥使杜忠奏瓦剌虏寇欲来犯边其势甚众 上命兵部即移文山西都司令将偏头关下班官军催

  • 卷上·陶谷

    天文门(十七事)龙润李煜在国时,自作祈雨文曰:“尚乖龙润之祥。”跋扈将军隋炀帝泛舟,忽阴风颇紧,叹曰:“此风可谓跋扈将军。”奇水雨无云而降,非龙而作,号为“奇水”。天公絮云者,山川之气,今秦陇

  • 钱繬传·欧阳修

    钱..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临安乡里长有大树,..幼时与同伴们在树下打闹玩耍,..坐在大石上组织伙伴们编列成队,号令颇有章法,伙伴们都害怕他。长大后,缺乏德行,不务正业,以贩私盐为生。县录事钟起有几个儿子,与..一起喝酒赌博,起曾

  • 卷五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九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馆阁上仁宗乞开内馆恢景德之制谢 绦臣闻唐室丽正史官之局并在大明华清宫内太宗肇造三馆更立秘阁于昇龙门左亲飞白题额作赞刻石于阁下景德中图书寖广大廷天下英俊

  • 卷三十七·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七圣驾巡幸阙里恭颂八首理 藩 院 知 事【臣】张 英虞巡先岱岳汉祀肃洙阴盛典前无古流辉直到今思回天子驾道契圣人心岂羡登封出书功上翠岑其二偃武皇风遍崇儒圣治光劳谦勤玉趾明德荐馨

  • 卷一百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二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二><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二>弓【臂弣蔽簫隈淵茭附】說文曰弓象形史記曰揮作弓弓以木為身以角為面筋所

  • 前言·王充

    《论衡》是东汉前期王充用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一生反封建神学斗争的结晶。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汉和帝永元中(公元89~104年)病卒于家,终年70岁左右。王充的一生是在

  • 黄龙南禅师·惠洪

    禅师章氏。讳惠南。其先信州玉山人也。童龆深沉。有大人相。不茹荤。不嬉戏。年十一弃家。师事怀玉定水院智銮。尝随銮出。道上见祠庙。辄杖击火毁之而去。十九落发。受具足戒。远游至庐山归宗。老宿自宝集众坐。而公

  • 宗镜录卷第五十二·延寿

    夫第二能变识者。识论颂云。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乃至应知。此意。但缘藏识见分。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第三成就最上法品第十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复说此仪轨王最上成就法。若彼诵者作法之时。乘船入大恒河住河中间。以乳为食诵真言三十洛叉。别诸真言诵

  • 重刻禅关策进后序·祩宏

    古人曰。明窗下古教照心。僧堂前坐禅办道。犹如车两轮。始可与祖意相应也。大凡无照心之办道。必止小见。彼二乘外道并恶知识类是也。无办道之照心。悉落学解。今教律神儒及祖师禅。盖不出之也。是故如真正道人。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