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四五六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

一四五六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

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三日

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年终汇奏一次。等因。钦此。臣查此书经前抚臣孙士毅、前护抚臣奇丰额两次查缴,俱照依原书逐一挖改,恭折奏闻在案。

兹据布政使汤雄业详称:查明粤西向无翻刻书贾,亦少藏书之家,前缴各书多系绅士仕宦他省,携带回粤,自收缴之后,并无再有存留,无凭呈缴。等情详报前来。臣覆查无异。

除再饬各属实力查缴,随时呈送,务期抽改尽净,一无遗漏外,理合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十七·浦起龙
  卷六 后汉更始·王夫之
  唐鉴卷二十二·范祖禹
  ●卷七·赵翼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志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七十八·郑麟趾
  提要·杨大雅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 第六·班固
  李珏传·欧阳修
  速哥传·宋濂
  张文襄公选集二·张之洞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明鉴易知录卷十二·吴楚材
  三年·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十三·彭定求

        卷13_1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永和】   於穆烈祖,弘此丕基。永言配命,子孙保之。   百神既洽,万国在兹。是用孝享,神其格思。   卷13_2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肃和】   大哉至德,允兹明圣。格于上

  • 张耒·唐圭璋

      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生于至和元年(1054)第进士。元祐元年(1086),以试太学录召试,授秘书省正字。仕至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绍圣中,谪监黄州酒税。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坐元祐党,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寻得自便

  • 明诗评叙·王世贞

    昔者季氏旅泰山盖夫子伤之于乎泰山辱也即泰山不季氏旅何病尊云唐开元大历间诗道遘日中而少陵氏出湛于诗而一时高岑王孟者流方广竞逐各倾其人人少陵氏不能禹隹而独尊其尊固在也宋人出而论诗者亡虑数百千家靡不皇皇然首

  • ●再生缘·沈泰

    (蘅芜室编西湖季英沈士伸、仕乔黄士佳阅) △第一出 (〔扮李延年冠带上〕恩泽初承政未涯,冠贝带贵堪夸。容华田窦都消歇,戚畹今来第一家。某,李延年是也。女弟李夫人,自幼入宫。主上好生宠幸。推恩外戚,封兄李广利为侯,某为协

  • 卷六·秦四·佚名

    秦取楚汉中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曰:“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公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

  • 朱皇后传·令狐德棻

    宣帝朱皇后名满月,吴地人。其家犯法,被收入东宫。宣帝为太子时,皇后被选出掌管宣帝衣服。当时皇帝还是少年,把她召来宠幸,于是生下静帝。大象元年(579),立为天元皇后,随即改为天皇后。二年,又改为天大皇后。皇后本来不是清白

  • 史弼传·宋濂

    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曾祖史彬,太师、国王木华黎兵南下时,率乡人数百家投降蒙古。故蒙军破蠡州,杀戮百姓,唯彬与同降者幸免。史弼精通蒙古语言,臂力过人,能拉强弓,能将重四百斤的石狮举起放到数步以外地方。潼关

  • 李桢传·宋濂

    李桢,字..臣,其祖先为西夏国人。皇子阔出率军伐金,李桢随行,太宗对阔出说:“凡军中事,都要先征求李桢的意见,然后施行。”攻下河南诸郡后,阔出遣李桢同吉登哥一起去唐、邓二州查实居民人数,因为当时在战争之后又遭灾年,人民流散

  • 一零零、秦始称王考·钱穆

    《志疑》云:“秦惠称王,《秦纪》《秦表》均不书。而《楚世家》怀王四年,《田完世家》宣王十八年,附书之。(今按:是年实齐威王三十三年,《史记》误。)《张仪传》亦云: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周本纪》显王四十四年,秦惠王

  • 十九年·佚名

    (癸亥)十九年清乾隆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辰,上具冕服,御仁政殿階上,率宗親、文武百官,陳賀于大王大妃殿。禮畢,登殿,受百官賀。前一日,掖庭署設版位當中北向,軒懸、儀仗如常儀。鼓三嚴,上就版位四拜訖,捧致詞官北向跪告曰:『國王

  • 不要盲从上级·孔子

    【原文】 季子然①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②,曾③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①季子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三主祭之人凡祭必以子祭典惟子祭父为最重自七庙以至一庙凡庙皆杀而父庙独不杀则祭父之重明矣故自天子诸侯至士官师有庙无庙无不祭父即凡有庙者一遇父丧辄敛羣庙主而藏之始祖之庙未葬不祭虽曰吉凶不

  • 卷七·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七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巾车玉辂金木象革四辂其饰虽异制则同今特图玉辂之一兼太常之旂以备祭祀所乘其余车式皆具考工记则诸路可知矣<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卷七<经部,五经总义类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二二)第三分种德经第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鸯伽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行人间。止宿瞻婆城伽伽池侧。时。有婆罗门。名曰种德。住瞻婆城。其城人民众多。炽盛丰乐。波斯匿王即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一卷·佚名

    北天竺国三藏沙门阿质达霰唐言无能胜将译尔时金刚复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我此咒无效验者无有是处。欲令山摧者。取白芥子三升上好安悉香。于山中疑有宝。取镔铁刀一枚。画四方为界。耳净巾一枚香炉一枚。

  •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法成

    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有于阗国来。六代王已过至第七代王。名日毗左耶讫多。治国之时。彼国有寺。名萨迦般罗诃那。去此寺不远有一山谷。名娑迦耶几那。彼山谷中有一罗汉。彼有苾刍弟子。从其师所。以学律仪。后见

  • 释氏蒙求 下册·佚名

    霅水 讲学沙门 灵操 撰(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慧琳。武德年中潜伏草野。一日忽逢杨祜。师相见之后。坐于郊野言笑如旧。各曰与师别来经于八百年矣。于时人皆传说。莫测其神。慧可.道育。随达磨禅师居于少室山。七八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佚名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