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十一年

(乙亥)三十一年清乾隆二十年

春正月

1月4日

○戊寅,領議政李天輔上疏,略曰:

噫!三司之論臣者,左右迭發,特以査事之未完,不暇及他,姑爲含默俟罪,幸賴天地父母之恩,誣衊之言,今旣脫空,則其外聲罪臣者,始乃仰暴其一二焉。噫!停啓臺官,銓官之檢擬者,非獨臣一人,而擅停合辭,非臣所料。陵上之對,其時之焦遑震剝,至今追思,心膽墜地。粧出之目,詭辭之案,皆出於抑勒徠獄,世多稱冤,而公誦者臣亦隨所聞而仰對。本兵薦望事關至親,臣不敢爲言,堂錄之相門私客云者,急於搆臣,使淸朝濟濟之學士,混被其辱,抑又何也?大諫書中咈公壞防四字,未知其指的何事,則將何以卞詰乎?噫!臣以無似,五年居銓,三載秉軸,舊慍未釋,新忌復集,百計醞釀,密地排布,構陷之不足而詬辱之,詬辱之不足而必欲湛滅闔門,是固臣積忤於一二人,而不過爲一身一門之不幸耶,抑世道益陷,兆朕不祥而然耶?思之及此亦覺心寒。治疏將付縣道之際,得見正言元仁孫書本,則又果論査事矣。臣前疏所謂雖千査百脫,臣之罪自如者,誠非過慮。乞治臣罪,以解人怒。

上遣承旨敦諭。

○咸鏡道永興幼學趙東彬等上書言:

臣等謹按健元陵誌文曰:『至元元年乙亥十月十一日己未,誕降于永興黑石里私第,』又按《輿地勝覽》曰:『府東南十三里,有黑石里,卽我桓祖舊邸,太祖大王誕生之地。至于正統癸亥,故相鄭麟趾奉安太祖晬容於濬源殿基之西數百步』云,有御胎初封處,故於斯焉建殿而奉御眞,此則其時慶昌翁主之所見也。基之東一里許,卽是聖祖潛邸時私祭之地,故於是焉設宮而妥聖靈,此則故相閔鼎重之事業。而惟此誕生之基,獨無表識之擧,於戲!先王之遺址,爲民耕種之地矣。粤在萬曆壬子,西平府院君臣韓浚謙按節本道,巡到本府,詳聞此事,親自奉審,遂以官屯田五日耕,換出民田,廢其墾而植之松,雖與耕犂之時差間,而其蕪草叢棘,翳薈埋沒,豈非可惜?今宜一依松都聖祖遺址之例,築壇繚垣,竪石記事。

書入,王世子稟于大朝,上召見東彬問之,東彬只引《輿地勝覽》,證成其說而已,別無的見。東彬疏語,蓋緣誤讀《勝覽》,認以濬源之外,別有誕降之地也。命召咸興人監察文啓周。上曰:「爾則以濬源殿,謂在何里乎?」啓周曰:「乃在黑石里。」上曰:「東彬之疏,雖出於錯認文字,然無論舊址是非,旣是黑石里,則以誕生舊里立石,似無所損。」命永興黑石里,自禮曹主管立碑,遂手寫太祖大王誕生舊里八字,使之傳模入刻,又敎曰:「碑陰記,當親製矣。」仍命東彬,畿內參奉調用。

○左議政金尙魯、禮曹判書李益炡等力請稱慶,上曰:「慈殿陳賀則可,而予則決不可受賀。」仍敎曰:「我慈聖七旬在明年,人子喜懼之心,何可勝諭?于今上元日,當躬率元良與百官,陳賀於慈殿,儀曹知悉。」

1月5日

○己卯,王世子行次對于時敏堂。

○正言金相度上書,陳言路壅塞之弊,末乃曰:

「因一大臣而三司諸臣,或論或救,直氣可見,公議難掩,而一倂擯排,流放相繼。元仁孫則彈一武弁劾一賤蔭,而亦以關涉大臣,遽命削職,惟其如是,故人不畏言,日益放肆。」

仍請亟稟大朝,前後以言獲罪者,一皆疏釋,王世子責以營護,命罷職不敍。

1月6日

○庚辰,上命左議政金尙魯,攝行祈穀祭於社壇。夜四更,露坐涵仁亭庭中,下敎飭勵虔誠。

1月7日

○辛巳,禮曹啓言:「今此懿昭墓親臨時,百官再拜與否,請依孝章墓歷臨時陪從之官不爲拜禮,只序立於紅門外之例,」上可之。

1月8日

○壬午,咸鏡道儒生許增等上書,請先正臣宋時烈、宋浚吉從祀文廟,不許。

1月9日

○癸未,以金致仁爲承旨,權爀爲大司憲,李泰祥爲京畿水使。

○副提學吳遂采上箚言:

伏聞昨夜出御寒庭,露坐達宵,更鼓屢下之後,始還寢殿云,臣誠驚憂,不知所諭。仰惟至誠勤民之心,靡不用極,以上辛祈穀之不得,親將圭、幣,不怡於燕寢而有此擧,此與古之帝王代犧露禱者一揆也。然臣愚死罪有以爲不然者。夫聖人作爲,動循天理合禮之正然後,是謂中也。必也事天以誠,事神祗以誠,誠則中,中則合於理,而可以格天,亦可以格神明。苟非中也,則雖過猶不及,而恐非聖人至誠之道也。況穆然深宮,靜齋默禱,則神之格思顧不在斯乎?

上嘉納。又上書于小朝,陳勤學之本,在於居敬而存心,又請以《伊訓》、《說命》、《洪範》、《無逸》等篇,書付壁上,朝夕諷誦,以爲睿學之助焉,王世子優答。

○領議政李天輔上書乞免,王世子溫諭不許。

1月11日

○乙酉,上詣太廟,行春展謁禮,仍臨懿昭墓,夜深還宮,下綸音戒後王切勿視此爲例,數蹕煩臨。上嘗夢見懿昭世孫而有感,謁廟之日,以輦輿臨墓,故有此敎。

○王孫䄄生,後宮出也。

1月12日

○丙戌,王世子行次對于時敏堂。左議政金尙魯奏:「廣州松坡場市,曾因平市提調洪象漢所達,有革罷之命,而留守徐命彬狀請還設,蓋爲松坡卽保障要津也。若以京市之失利,輒罷津邊之交易,則烏合居民,將有失利渙散之慮,守臣之請,果無怪矣。廣詢於諸宰而處之爲宜。」王世子歷問入對備堂,議不一,獨韓翼謩力言其不可禁,王世子令稟處于大朝。後尙魯白上蒙允。執義趙擎申前達,不從。又言:「京畿監司李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诸王二·张廷玉
  卷四·欧大任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李心传
  第一百四十八回 朱耀华乘虚袭长沙 鲁涤平议和诛袁植·蔡东藩
  宋史全文卷十七下·佚名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七)·陈寅恪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七十五·佚名
  金佗稡编卷二十·岳珂
  学史卷三·邵宝
  闽语二(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术虎高琪传·脱脱
  卷三十四·宋敏求
  食货六六·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一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董康

      ○孤鴻影   周如璧撰。如璧號芥庵。温都監女本無名。劇中云名超超。乃作者撰出。翟秀才、林行婆俱見蘇軾詩集。第三折白云。前日京報人說。都下喧傳報道先生春睡美之句。遂有儋州之命。亦屬實事。借以點染生色

  • 卷四十五 【歌颂铭谣谚谶谜杂语】·陈衍

    ●元诗纪事卷四十五 【 歌颂铭谣谚谶谜杂语】侯官陈衍辑元初童谣元谶法服歌诀滨州民歌马氏铁券谶信州路谶嘲洪起畏皇舅墓谣井字谜用字谜大明寺水隐语颂程雪楼无名状宁都州民歌宣城民哭邑令雷州民歌浮梁民谣太仓谣至治

  • 第八回 闺中教子·蒲松龄

    按下张春痛打老鸭子一顿,仇恨更深不提,却说张鸿渐这一去,又是四五年,那保儿也就长成了。他娘与他起了个名字,叫做张得聚。 [皂罗袍]自离怀不曾见父,好像是从小便孤。不知模样是何如?就是顶头子撞着也佯常去。原是娘子思念丈

  • 卷四 本纪四·赵尔巽

      ◎世祖本纪一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诞之前夕,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寤,以语太宗。太宗喜甚,曰: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八景泰二年春正月辛丑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 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受朝贺大晏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朝鲜国王李珦遣陪臣赵石冈等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成化十年十二月壬午朔 上视郊祀牲○命金吾右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支源子林代父原职本卫指挥使○巡抚大同右都御史董方等奏山西备边都指挥高昇河南备边都指挥干源及把总指挥千百户等官百二十二人俱以所部官军逃亡失伍法当

  • ◎第一个升降机——“左派”右派·恽逸群

    民国十三年国民党改组以后,就明显地分出了左右派,左派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右派则反对三大政策,而且主张反苏****反工农。国民党老人物中害怕新兴的人物夺去他们的权位,大部份是右倾的,但孙中山的主张很坚定,把坚决公开反对

  • 卷二·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    宋 陈均 撰太祖皇帝【起丁夘干徳五年止丙子开寳九年】丁夘干徳五年唐国呉越漳泉奉正朔南汉大寳十年北汉天防十二年春正月修河

  • 宋明恭王皇后传·李延寿

    明恭王皇后名叫贞风,琅笽临沂人。起初封为淮陽王妃,明帝改换封号,又被封为湘东王妃。生了晋陵长公主伯姒、建安长公主伯媛。明帝即位,立为皇后。皇上曾经在宫内举办大型宴会,而让妇女裸体,进行观赏,尽情欢笑。王皇后用扇子遮

  • 戴纶传·张廷玉

    戴纶,高密人。永乐年间,由昌邑县训导升为礼科给事中,与编修林长懋一同侍奉皇太孙说书。历任中允、谕德。仁宗即位后,太孙成为太子,戴纶升为洗马,仍侍奉太子讲读经史。当初成祖命太孙练习武事时,太孙也雅好练武,时常出去骑马射

  • 卷第廿三·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三 息長足日廣額天皇 舒明天皇息長足日廣額天皇。渟中倉太珠敷天皇孫。彦人大兄皇子之子也。母曰糠手姫皇女。豊御食炊屋姫天皇廿九年。皇太子豊聰耳尊薨。而未立皇太子。★以卅六年三月天皇崩。●九

  • 御制日讲书经解义序·库勒纳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日讲书经解义序天生民而立之君非特予以崇髙富贵之具而已固将副教养之责使四海九州无一夫不获其所也是故古之帝王奉若天道建都树屏以立其纲设官置吏以张其纪经天纬地以尽其才亲亲尊贤以其业黎民阻饥

  • 卷一百一十五·佚名

    △无尽慧菩萨会第四十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复有一万菩萨摩诃萨俱。所谓慧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边幢菩萨。复有十六在家菩萨。跋陀婆罗而为上首。复

  • 卷六·佚名

    △感应品第十九善男子,时大众天乾闼婆及世人。五体礼婆罗门足。叉手合掌种种句义偈赞叹已,善男子,时海济婆罗门。於宝藏如来前。右膝著地。应时大地震动周匝。十方佛刹微尘数佛土普极震动。巨峨踊没悉极倾遥复现大光明雨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一]供養品第十八   釋曰.已說業所聚集諸行.未說供養如來.此供養今當說.偈曰.   [二]依.物.緣.迴向. 因.智.田.依止. 如是八供養 供養諸如來。   釋曰

  •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一]義第二十二   [二]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   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

  • 卷第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五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小参上 开堂晚小参。师云药山小参不点灯。德山小参不答话。莲峰灯也要点话也要答。有不受人瞒底出众相见。一僧拂袖便出。师云好个仙陀。又一僧出

  •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叙述天台山中一老师的奇事,谓写此经则可免于灾祸,至心读诵者得成佛道。本经在历代经录内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不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