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风·唐风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箐箐。独行。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羔裘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猜你喜欢
  雍也篇·孔子
  近思録集注原序·茅星来
  孟子通卷四·胡炳文
  卷十二·姜宝
  卷六十六·沈廷芳
  提要·朱睦㮮
  卷七·林岊
  基础学问总检点·胡兰成
  春秋説卷二十一·洪咨夔
  卷四十·王道焜
  卷十七·李光坡
  卷之二十·邵经邦
  大权慧定品第六·佚名
  护心品第三十一·佚名
  印度之佛教无常与无我·梁启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希囿·唐圭璋

      希囿,汴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   临江仙   天宇泬寥山气肃,云寒树立无声。读书岩下石纵横。红尘飞不到,溪水自澄清。   疏影暗香沙路古,何妨曳杖闲行。巢林冻雀不曾惊。晚钟穿翠霭,来共话平生。

  • 徐似道·唐圭璋

      似道字渊子,号竹隐,黄岩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八年(1172),吴县尉。庆元五年(1199),主管官告院。开禧元年(1205),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嘉定二年(1209),江西提刑。曾权直学士院。有竹隐集,不传。   阮郎归   茶寮山

  • 卷四十四·阮阅

      ●卷四十四·怨嗟门  王元之精于四六,同时在玉堂而大拜者,元之启贺曰:“三神山上,曾陪鹤驾之游;六学士中,空有渔翁之叹。”以白乐天尝有诗云:“元和六学士,五相一渔翁。”〔《青箱杂记》〕 

  • 卷十·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道慈道慈,俗姓额田,日本漆下郡人。少小出家,聪敏好学。长安元年入唐留学,学业颖秀,妙通三藏,曾入宫讲经。开元六年归日本,拜僧纲律师。晚年受命造成大安寺。诗一首。 【(《全唐诗》无道慈诗)】在唐奉本国皇太

  • 解嘲原文·扬雄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怀人

  • 列传第十一 达奚武 子震 侯莫 陈顺 豆卢宁 宇文贵 杨忠 王雄·令狐德棻

    达奚武字成兴,代人也。祖眷,魏怀荒镇将。父长,汧城镇将。 武少倜傥,好驰射,为贺拔岳所知。岳征关右,引为别将,武遂委心事之。以战功拜羽林监、子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武与赵贵收岳尸归平凉,同翊戴太祖。从平悦,除中散大夫

  • 卷六十二·毕沅

      ◎宋纪六十二 ∷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帝名曙,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随,以衣承之,复戏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七·佚名

    嘉靖二年五月庚午朔改致仕太仆寺少卿潘府为太常寺少卿致仕时有荐府学行可任国子监祭酒者吏部谓府年老不愿仕进宜量改清秩以边具高尚故有是命○虏犯密云入石塘岭杀指挥隆殷而下四人事闻得旨左参将霍汝忠以失奏报逮治仍

  • 光绪二十年上·佚名

    北洋大臣来电(五月二十六日到)发北洋大臣电(五月二十七日)军机处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谕(五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来电(六月初一日到)北洋大臣来电(六月初三日)军机处电寄刘坤一谕旨(六月初五日)台湾巡抚来电(六月初七日到)南洋大臣来电

  • 萧子云传·李延寿

    萧子云字景乔,十二岁时,是齐朝建武四年,封为新浦县侯。自己给自己写的任命诏书,很有文采。梁朝天监初年,降爵位为子。长大后,勤恳学习,富有辞藻,二十岁撰写《晋书》,到了二十六岁,全书写成,共一百多卷,上表呈奏给皇帝,皇帝诏令存放

  • 卷一百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羣祀考【上】京师崇祀【五祀八蜡附】【臣】等谨按我朝定制大祀中祀而外厥有羣祀皆溥利垂庥布五行而?兆庶及於民有扞御功者方册所存命祀咸秩

  • 卷十六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六目録诗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羣黎百姓徧为尔德编修【臣】徐文煜编修【臣】罗源汉民之质矣日用饮食修撰【臣】金 甡编修【臣】徐 玮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

  • 第二章绪论(下)·梁漱溟

    吾书盖不啻如一篇《人性论》也。客有以人性论为疑者,辄因其致问而申论之如次。然其中某些问题非此所能毕究,读者必待全书看完,乃得了然也。 自1957年“反右”运动以来,人无敢以人性为言者。盖右派每以蔑视人性、违反人性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上来难破闻不闻义。自下第二辩实异相明不可闻。然今且就涅槃一法明不可闻。余类可知。于中有二。一明涅槃不同色声故不可闻。二明涅槃非三世摄故不可闻。前中两句。

  • 八闽通志·黄仲昭

    福建地方志。明陈道修、黄仲昭纂。八十七卷。仲昭,名潜,字以行,人称未轩先生,福建莆田人。成化进士。授编修,官至江西提学佥事。后乞归专事著述。有《未轩集》、 《兴化府志》、 《延平府志》等。八闽,为福建省别称。

  • 读易纪闻·张献翼

    六卷,明张献翼著。《江南通志·文苑传》称:“献翼好《易》,十年中笺注凡三易。”其书不载经文,逐节拈说,如劄记之体。此书以读书札记之体解说《易》旨,大致阐发“义理”之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平正通达,笃

  • 大义觉迷录·雍正

    四卷。清世宗敕撰。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是清朝定鼎北京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即曾静反清事件。次年,清世宗在处理此案之后刊布了《大义觉迷录》。内收上谕

  • 百论·提婆

    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菩萨释,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合有百偈。故称百论。然译者略后十品,现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亲之注解,罗什之翻译,句数稍为增减。现品之偈数无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