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书·多士

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

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

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

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

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

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灵承帝事,有命曰:『割殷,』告敕于帝。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

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后,无我怨。

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

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

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用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尔小子乃兴,从尔迁。」

王曰:「又曰时予,乃或言尔攸居。」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佚名
  卷五十五(定五年,尽九年)·孔颖达
  卷一 天子章第二·邢昺
  中庸章句序·朱熹
  卷十七·纳兰性德
  第二章 17·辜鸿铭
  卷五·林之奇
  卷五·黄中松
  记魏晋玄学三宗·钱穆
  卷五 祭礼·颜元
  晓三界品第六·佚名
  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今日之中国佛教序·太虚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第九十七則 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九瑞香花类五言古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宋】苏 轼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纫为楚臣佩防落天女襟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一逢兰

  • 载记第十二 苻洪 苻健 苻生 苻雄 王堕·房玄龄

    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其先盖有扈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父怀归,部落小帅。先是,陇右大雨,百姓苦之,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因名曰洪。好施,多权略,骁武善

  • 翰苑遗事 全文·洪遵

    淳化二年闰二月,命翰林学士贾黄中、苏易简同句当差遣院,李沆同判吏部流内铨。学士领外司,自此始也。 是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诏定降麻事例。宰臣、枢密使、使相、节度使特恩加官除授,学士事例银百两,衣着百匹;覃恩加食邑

  • 第七十九回 因欢成病忽报弥留 以弟继兄旁延统绪·蔡东藩

      却说同治帝亲裁国政,一年以内,倒也不敢怠忽,悉心办理。只是性格刚强,颇与慈禧太后相似。慈禧太后虽已归政,遇有军国大事,仍著内监密行查探,探悉以后,即传同治帝训饬,责他如何不来禀白。偏这同治帝也是倔强,自思母后既已归

  • ●复社纪略卷之四·陆世仪

    丙子八月,北兵入犯畿辅。启新轮守厚载门,时有官生杨光先欲缮疏参温体仁以及启新,见启新坐门,责以不请缨而守门。启新惭,答言「一死无益」。光先曰:『当今冠进贤者从寒窗攻苦得来,戴兜鍪者由先世汗马得来;公徒以口舌得官,既荷殊

  • 提要·彭遵泗

    「蜀碧」四卷,國朝彭遵泗撰。遵泗字磬泉,丹稜人,乾隆丁巳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是書紀蜀亂始末及一時死節士女,其曰蜀碧者,取萇弘之血三年化碧意也。起明崇禎元年戊辰,至我朝康熙二年癸卯;末有附記及楊展、劉道貞、鐵腳板、余飛

  •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春正月庚寅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受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外藩诸蒙古及进贡虎尔哈朝贺。停筵宴。免上表并年例进献。令和硕礼亲王代善勿拜。行礼时上顾见阿禄喀尔喀部落使臣跪拜参差。问

  • 中兴小纪卷六·熊克

    宋 熊克 撰建炎三年夏四月戊申朔上御朝太后便欲还政上以问朱胜非对曰卷帘当先降诏乃乞太后蹔出仍下诏明日卷帘并复建炎年号胜非又奏二凶未有一处乃并除淮南两路制置使许以所部兵行仍以其属张逵为本路转运判官二凶请

  • 陶安传(附钱用壬传)·张廷玉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年时就敏悟,广泛涉猎经史,尤其见长于《易经》。元至正初年,江浙乡试中举,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躲避战乱于家乡。太祖占领太平,陶安和耆儒李习率父老出城迎接。太祖召他问话。陶安进言说:“海内鼎沸,豪杰并争

  • ●晋政辑要卷之五·海宁

    大朔折色(并附案) 大朔运脚 耗羡章程(并附案) 户部余平(并附案) 协饷水脚 藩库交代 备贮库项 经征税课 台山经费(并附案) 台山行宫座落 ○大朔折色(并附案) 查右卫旗兵于康熙三十二年由京移驻经部议定将大同镇属绿营本色兵粮改

  • 卷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圣德二【谦德一】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和硕显亲王衍潢等以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皇上六旬万寿普天同庆请上尊号以惬舆情以光大典诏弗许十一

  • 卷十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八宋 朱子 撰论语子路第十三【凡二十九章】或问先之劳之人为一説何以独取乎蘓氏曰身先之先其义明于左右师保之为先身劳之劳其事切于佚使劝相之为劳也故蘓氏云尔而张子亦不约而同焉吾是以

  • 原序·吕本中

    春秋集解原序春秋集解三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东莱先生所着也长沙陈邕和父为之序按成公年谱凡有著述必书独是编不书宋史本传公所着有易书诗而无春秋惟艺文志于春秋集解三十卷直书成公姓名考吴兴陈氏书録解题有春秋集解

  • 卷第十·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十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遮 相看 名胜相看方丈当粥罢参前预到侍司侍者接入分坐献茶汤略叙来历而起炉前谢茶即禀云(某等时来礼拜和尚輙烦高侍通覆)者云少坐详询来历曾与方丈道旧或法眷乡人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佚名

    梵名Saddharma -pun!d!ari^ka-s/a^stra, Saddharma -pun!d!ari^ka-upades/a ,凡二卷。印度大乘佛教论师世亲着,后魏菩提流支、昙林等合译。本书为法华经之注释书。又作妙法莲华经论、法华经论、法华论。收于大正藏第二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kos/a-samaya-pradi^pika^ 。凡四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又称显宗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众贤先曾作顺正理论,以论破世亲之俱舍论,后以顺正理论之文广博而难把握,乃摘要更作本论,专主显正,分为九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法藏

    又名华严一乘教分记,华严教分记,一乘教分记,五教分记,五教章。三卷,又四卷。唐法藏撰。说一乘之义并五教之分际。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建立。一乘第一。教义摄益第二。古今立教第三。分教开宗第四。乘教开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