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商书·咸有一德

伊尹作《咸有一德》。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沃丁】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咸乂】

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

【伊陟原命】

太戊赞于伊陟,作《伊陟》、《原命》。

【仲丁】

仲丁迁于嚣,作《仲丁》。

【河亶甲】

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

【祖乙】

祖乙圯于耿,作《祖乙》。

猜你喜欢
  算地第六·商鞅
  卷二 俶真训·刘安
  《泉翁大全·樵语》序·湛若水
  平书订卷一 分民第一·李塨
  卷二十六·陆九渊
  春秋管窥原序·徐庭垣
  卷一百五十二·卫湜
  礼记析疑卷二十五·方苞
  卷九·陈启源
  四十四  备穴·墨子
  卷十六·
  卷十五·姚炳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第三十九卷·佚名
  为师胸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出 捧心·梁辰鱼

    【祝英台慢】〔旦扮西施捧心上〕脸欺桃。腰怯柳。愁病两眉锁。不是伤春。因甚闭门卧。怕看窗外游蜂。檐前飞絮。想时候淸明初过。〔忆秦娥〕春已矣。杨花满径东风起。东风起。半投帘幙。半随流水。思郞梦远运无倚。

  • 卷一百六十六 皇祐元年(己丑,1049)·李焘

      起仁宗皇祐元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戊戌,左司諫錢彥遠言:「武臣自殿直以上皆當赴內朝,而日至殿中者無幾。請以通事舍人一員察於殿門,三次不至者舉劾以聞。」從之。   己亥,命度支副使、

  • 卷四十一·黄以周

      徽宗   △宣和二年(庚子,一一二○)   1、正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正月壬寅朔。) 甲子,御笔:“儒道合而为一,其道学自合废。”(《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七。原注《实录》只书甲子罢道学,《本纪》因之,止如此书亦可,道学遽罢必

  • 卷二十四·吴广成

      熙宁六年、夏天赐礼盛国庆四年春二月,掠秦州。  神宗以夏国恭顺,诏戒边吏,毋先生事。会顺宁寨蕃部逃入西界,蕃官刘绍能以兵追逐,劫夏人为质。梁乙埋怒,侦秦州无备,纵兵大掠,为都巡检刘惟吉所败。  三月,梁乙埋驻兵天都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五景泰元年冬十月辛未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吏部言先是各处巡抚等官考察府州县官柔懦昏慵老疾不堪任者送部后奉诏若有百姓保留或累诉冤

  • 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到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奉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 一○七一 户部为知照承办《开国方略》等书逾限未竣之总裁等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七一 户部为知照承办《开国方略》等书逾限未竣之总裁等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六日户部为遵旨查议事。陕西司案呈,本年十月二十六日准吏部咨称:议得先经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和<珅>等奏称:臣等遵

  • 北梦录·瞿宣颖

    京官况味有清一代,京官俸薄,惟望京察外放道府,可以疗贫。明代京官则常受外官赠遗,清季司官则薪津优厚,情形皆不相侔。然惟其穷,始能安心读书,故此中多出学者。太平时代景象,思之亦足令人低回不置矣。吴廷栋《拙修集》云:本朝京

  • 卷一百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南越尉佗列传第五十三 南越王【正义都广州南海县】尉

  • 王廷相传·张廷玉

    王廷相,字子衡,河南仪封人。从小就有文名。考上弘治十五年(1502)榜进士后,选为庶吉士,授官兵科给事中。因回家守丧去职。正德初年,丧礼完结除丧服去到北京。刘瑾诬他有罪,贬为亳州判官,经考察转任高淳知县。后来征召回京为御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四 甲辰春正月丙寅朔,李善长、徐达等奉上为吴王。时群臣以上功德日隆,屡表劝进。上曰:“戎马未息,疮痍未苏,天命难必,人心未定。若遽称尊号,诚所未遑。昔武王克商,戢干戈,櫜弓矢,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

  • 卷55·陈邦瞻

    ○群奸之窜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上以金兵迫,禅位于太子桓。时天下皆知蔡京等误国,而用事者多受其荐引,莫肯为帝明言之,于是太学生陈东率诸生上书曰:“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贼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聚怨于东南,王黼、

  • 第十八章 4·辜鸿铭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辜讲孔子祖国(鲁国)掌握政府大权的总理(季桓子),在孔子被提升为国家部长(司法部长)后,有一次,得到另一个国家(齐国)送来的一班女艺人,就终日和她们厮混在一起,以致三天都没有在宫廷开部长

  • 卷四十一·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十一  宋 李樗黄櫄 撰閟【笔位反】宫颂僖公能复周公之宇也閟宫有侐【况域反】实实枚枚赫赫姜嫄【音元】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

  • 百和尚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百和尚语录序宗门之语语法也正所以语心也盖此心法不容拟议不容限量审时度节随因溯缘或语地或语人或语语或不语语乃称独步者曹溪而上莫以喻其前颂开来者太白而下反若窄其绪而不知语虽不同心无

  • 黑森林·还珠楼主

    一家姓符,上辈原是先朝遗民,为劝吴三桂反抗清廷,父母家入已被擒杀。只他夫妻二人仗着一身武功由乱中脱身。本意逃往国外,辗转逃来当地。仗着祖传医道,自身武功又好,始而藏身山寨之中,为人治病,最后成了小康。官府日久松懈,姓名

  • 帝范·李世民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

  • 释迦氏谱·道宣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又作释氏略谱、释迦氏略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分所依贤劫、氏族根源、所托方土、法王化相、圣凡后胤等五科。系据大小乘三藏,叙述释迦出世之时间、释迦族谱之传说、释迦创教之地域、传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