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七三 护理广西巡抚奇丰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

一○七三 护理广西巡抚奇丰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

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七日

护理广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奇丰额跪奏,为抽改纲目,遵旨年终汇奏事。

窃照《通鉴纲目》,钦奉上谕,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照本抽改,年终汇奏,其挖出违悖字样,均着收存,汇齐送销。钦此。钦遵。在案。经前抚臣孙士毅查缴八部,遵照军机处所发原本逐一照改,仍饬各府州县及敎职等官家谕户晓,以期查改无遗,业经恭折具奏,并将原本咨缴军机处在案。

兹据署布政使事 按察使杜琮详称:据平乐、南宁二府缴到《通鉴纲目》各一部,又永淳县缴到《通鉴纲目》一部,共三部,遴委试用州同沈毓凤在署照依从前改正原本,逐细挖改,呈验前来。臣覆查无异。

除将挖出字迹遵送军机处查销,并严饬各属,仍行不动声色,实力搜查,务期净尽外;所有本年又抽改过《通鉴纲目》三部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七 志一百十二·赵尔巽
  卷一百六 志八十一·赵尔巽
  赦令第三十二·吴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二·杨仲良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卷六十三·杨士奇
  卷之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东林十八高贤传·佚名
  二十四 江宁织造曹寅奏谢赐金山扁额摺·佚名
  第七十二册 天命十一年六月至八月·佚名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一·佚名
  读例存疑卷三十九·薛允升
  卢叔武传·李百药
  吐蕃传·薛居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朱鼎

    第十一齣 庆赏【锦堂春】〔生上〕风暖莺声巧啭。雨馀阶下苔斑。荼■〈艹縻〉架上红方绽。正値豔阳天。〔旦上〕红杏枝头春闹。珠帘曙影斜穿。惜花祇恐花飞片。隔竹怯啼鹃。〔生〕〔蝶恋花〕无情日月双丸跳。转眼韶光

  • 小诗二首记老友申无量语·刘半农

    一我竟再也找不出这样的一个人, 我就不得不付之于冥空的理想了。 冥空的理想足以陷我于“徒自苦”, 但若随便找个人来我就更苦了。二她黯然的向我说: “当初我爱你,你没法儿爱我; 现在你爱我,天啊!我又没法儿爱你。” 我相信

  • 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张廷玉

        ◎外国七   ○古里 柯枝 小葛兰 锡兰山 榜葛剌 沼纳朴儿 祖法儿木骨都束 不剌哇 竹步 阿丹 剌撒 麻林 忽鲁谟斯 溜山南巫里 加异勒 甘巴里 急兰丹 沙里湾泥 底里 千里达 失剌比 古里班卒 剌泥 白葛

  • 任贤第三·吴兢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也。初仕隋,为隰城尉。坐事,除名徙上郡。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是时,贼寇每平,众人竞求金宝,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

  • 1919──中華民國八年己未·郭廷以

      1﹐1(一一,三0)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羅家倫等主辦之【  新潮】雜誌,及段錫朋、周炳琳、張國燾、許德珩、易克嶷等之【國民】雜誌創刊(新潮社成立於上年12﹐3;另有【國故】月刊社,亦於同月成立,教授黃侃、劉文典等主之)。  1﹐5(一二,四

  • 绎史卷一百二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张仪相秦连衡【公孙衍相魏 陈轸田需并附】史记秦恵文君五年隂晋人犀首为大良造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而防説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

  • 冯道根传·姚思廉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赞阝地人。冯道根幼时失去父亲,家境贫寒,靠帮工、租赁养活母亲。路上得到好吃的,不敢先吃,一定急忙回家把它进献给母亲。十三岁时,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郡里召冯道根为主簿,道根推辞不受。冯道根十六岁时,乡

  • 敬翔传·欧阳修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县人,自己说是唐代平阳王敬晖的后代。少年好学,长于撰写文书,乾符年间,参加进士考试落选,于是客居大梁。翔的同乡王发当汴州观察支使,翔前往投靠。过了很久,王发一直没有推荐他做官,翔更加窘困,只好给别人书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舆服下宝       印臣庶车服宝天眷元年九月编类到宝印圭璧下项玉宝十五面并获于宋受命宝一【咸阳三寸六分文曰受命于天既夀永昌系蓝田秦玺并白玉盖螭虎纽】传国宝一【螭虎纽】镇国宝

  • 《尚書古文疏證》卷八·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一百十三《書》古文出魏晉間,距東晉建武元年凡五十三四年,始上獻於朝,立學官。建武元年下到宋南渡初八百一十一年,有吳棫字才老者出,始以此《書》為疑,真可謂天啟其衷矣。抑朱子《大學

  •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魏了翁

    杂记上一诸侯行而死其复之制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乗车之左毂以其绥复注云馆主国所致舎复招魂复魄也如于其国主国馆賔与使有之得升屋招用袖衣也如于道道上庐

  • 第七·佚名

    △三法品第三之二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於此世间。子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等子。二者胜子。三者劣子。云何等子。谓有一类父母。具戒成调善法。能离杀生。离不与龋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生放逸处。子亦

  • 卷七·佚名

    △放逸品之二吾观远来士,众相不缺漏。此必王世界,终不宗奉师。是时菩萨问阿兰曰:汝学积久涉苦无数为获何证而自娱乐。阿兰报曰:吾所游学度于色想上至空处。于其中间而自娱乐。是时菩萨便作是念。阿兰无智独吾有智阿兰无信

  • 法句譬喻经吉祥品第三十九·佚名

    昔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为天人龙鬼转三乘法轮。时山南恒水岸边有尼揵梵志。先出耆旧博达多知。德向五通明识古今。所养门徒有五百人。教化指授皆悉通达天文地理星宿人情。无不瞻察观略内外。吉凶祸福丰俭出没。皆包知

  • 無著菩薩本 世親菩薩釋·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習世定及出世定速能捨離諸煩惱故.述此方便。   頌曰.   求脫者.積集. 於住勤修習. 得三圓滿已. 有依.修定人。   釋曰.此初一頌總標六門。言求脫者謂是求解

  •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智顗

        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  三归戒初门第十三   一归佛 二归法 三归僧  次十善而辨三归者。如来未兴于世。尔时已有十善之化。是为世间旧善。岂有三宝之可归。大圣初成正觉。方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

  • 卷第五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三十二门通辨因圆明等觉位行竟。下十九门通辨果满。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 佛子。菩萨

  •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佚名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是妇人别立方法,俾能自调摄之,所谓尽善尽美也。凡此之病,中风则病风,感冷则病冷,久而不治,崩漏带下、七 八瘕可立而待,即成痼疾。若能治病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