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綦俊传

綦俊,字..显,河南洛陽人。其祖先是代人。祖綦辰,任并州刺史。綦俊,庄帝时仕官累迁为沧州刺史,很是被吏人害怕钦服。不久,除任太仆卿。

等到..朱世隆等被诛,齐献武王赴洛,停军邙山。上召文武百司,下及士人百姓,训话说:“..朱暴虐,矫妄权弄无常,孤起义信都,罪人便被剪除。而今将拥戴亲贤,以兴魏历,谁主社稷,和悦天下?”不停地重复,没有响应的。綦俊于是起身说:“人主之体,必须能够体察深远,明哲仁慈。广陵王遇世道艰难,默默沉沦已经很久,以人谋察之,虽然被..朱氏所拥戴,不失为当今圣主。”齐献武王欣然同意。当时黄门侍郎崔悛作色上前,对綦俊说:“广陵王为主,不能继宣魏纲,布德天下,为君如此,何圣之有!如言其圣,应是大王。”当时高乾邕、魏兰根等人固持悛言,于是拥立出帝。等出帝失德,齐献武王深思俊言,常常顿足不已。

不久,綦俊为除任为御史中尉,在路上与仆射贾显度相逢,显度依仗自己是勋贵,撞倒了綦俊的马匹,俊愤怒形于颜色,自入奏启皇上。不久加授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俊佞奸谄巧,能奉迎当途权贵,斛斯椿、贺拔胜都与他交情很好。斛斯椿离间朝廷,出帝令俊奉诏到晋陽,齐献武王召集文武官员向綦俊解释,俊辞屈而退。

綦俊性情多诈。贺拔胜出镇荆州,到他那里道别,辞别其母,俊笔意让他看见破毡破被,贺拔胜又给了他不少钱财。后兼吏部尚书,又为沧州刺史。征召还朝,兼任中尉,为章武县伯。不久除授殷州刺史,死于州任之上。赠为司空公,谥称文贞。

子洪实,字巨正。官历尚书左右郎,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没有品行。卒于官。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四·张廷玉
  卷四百四十四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蕃夷(中)·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十九·宇文懋昭
  卷首·傅恒
  第28章 我检阅湘黔川军队·冯玉祥
  卷三十九物产志二·黄遵宪
  强练传·令狐德棻
  樊叔略传·李延寿
  迭里弥实、获独步丁、吕复传·宋濂
  罪惟录选辑三·查继佐
  卷一百九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元杰·唐圭璋

      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第一。嘉熙二年(1238),秘书省正字。累官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拜工部侍郎。淳祐五年(1245)卒。谥忠愍。有梅埜集。   满江红   以梅花柬铅山宰   似玉仙人,三载相见,西湖清

  • 百正集卷上·连文凤

    宋 连文凤 撰五言古诗秋怀草木一何情荣悴皆有时飒飒凉风至一夕失华滋壮士抚萧晨慷慨令心悲流光日以迈西风生别离愁予怀此怀谁能知天髙正寥泬深夜羣动閴秋声从何来淅沥复萧瑟须防忽澎湃愁思若凄恻罢琴试静聴纷纷

  • 四集卷四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七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戊戌三】全韵诗【有序】四声切韵之书始自周顒成於沈约其书虽不传而拈韵者必以是为准则然韵非自二人创之击壤卿云何一非韵句乎不啻此也羲经尚书多有韵语则尤古于三

  • 卷二百三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晩堂诗集郑清之冬节忤寒约客黙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稍欣然呵皲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传一笑少日爱花

  • 卷三十九·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九目録故实类题明皇按乐图【宋郑思肖】明皇按乐图【宋刘克庄】明皇合曲图【元元好问】题明皇按乐图【元黄庚】明皇按乐图【元王恽三首】明皇按

  • 卷十二各家经管纪略·刘若愚

    王体乾名下管文书官人薛光祚,天寿山某陵掌印,今闲住;田玉曾任文书房,闲住,逆贤感之,起升为正阳门提督,天启七年十一月升秉笔,今闲住;赵本政曾任乾清宫管事,掌尚衣监印,日在御前,后为李永贞所忌,差往高桥督修关帝庙工程,今上登极复管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六年十一月丙戌朔直隶巡按曾陈易请增畿南武科名数言畿南多产将材乙卯以按臣偶缺停科诸士觖望今辽左多事乞不拘旧额凡骑射优长膂力出众者即论策稍疵亦在所录但不必补足前科八十之数下科仍以原额为限不得援例以

  • ·会奏妥筹善后摺·丁曰健

    奏为妥筹善后,严督水陆官军擒斩洋盗、搜捕内山渠逆洪益等多名惩办;并查明斩获股首严办等同积年台、凤出力未保官绅,胪列清单,遵旨会保,吁恳天恩,仰祈圣监事。窃臣丁曰健于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附奏&ldquo;剿办嘉

  • 完颜素兰传·脱脱

    完颜素兰一名叫翼,字伯扬,至宁元年(1213)以策论而考中进士。贞..初年,累迁任应奉翰林文字,代理监察御史。二年(1214),金宣宗迁往汴京,先留皇太子镇守燕都,后来又要召回太子,完颜素兰认为不应当。平章高琪说“:皇帝住在这里,太子

  • 后梁纪二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二年(戊辰、908)·司马光

    后梁纪二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 [1]八月,吴越王遣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诣大梁,陈取淮南之策。景仁即茂草也,避梁讳改焉 [1]八月,吴越王钱派遣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带着奏表前往大梁,陈述攻取淮南的计策。王景仁,即王茂章,

  • 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七户部二十二徵收一国初官民田税粮俱有定额其後拨给亲王功臣及地土肥瘠退滩开垦坍江灾伤等项或增或减岁无常数今以诸司职掌所载并弘治十五年实徵数开具于後其徵收等项事例亦备録之诸司职掌凡

  • 卷七九·邱濬

    ▲躬孝弟以敦化 《商书伊训》曰:立(植也)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蔡沈曰:“孝弟者人心之所同,非必人人教诏之,立爱敬于此而形爱敬于彼,亲吾亲以及人之亲,长吾长以及人之长,始于家,达于国,终而错之

  • 第14章·老子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2)。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3),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4)。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5)。迎之不见其首,随之

  • 卷十一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一目録书经臣哉邻哉邻哉臣哉侍读【臣】蔡宗检讨【臣】陈世烈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编修【臣】何其睿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编修【臣】雷 鋐帝庸作歌曰勅天之命惟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合刊序·太虚

    前叙慈宗三要,曾明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是令阎浮提人一生不退无上菩提之秘要。而上生兜率六行中,第六即为持诵大乘。故法华经普贤菩萨品云:‘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生兜率天上

  • 宗镜录卷第四十三·延寿

    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因果。答。经云。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又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

  • 四谛论 第三卷·佚名

    四谛论 第三卷婆薮跋摩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分别灭谛品第五经说苦灭。云何此言。何所因起。何法为灭。何相何事何缘灭名。何义无余灭。离灭舍断弃。此七义何异。云何尽无余。名为灭谛。不说念念灭等。若渴爱灭名

  • 圣多罗菩萨梵赞·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曩谟(入)萨多(二合引)啰(引)曳婆誐嚩帝嚩啰提(引)惹曳(引)祢嚩乃怛逾(二合)啰拟孕(二合)捺啰(二合引)祢跋讫帝(二合)钵啰(二合)拏摩(引)矩攞(引)地也(二合引)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