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

【原文】

子张间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呢?”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群众,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读解】

仁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据有人统计,“仁”仅在《论语》中就出现了109次,可见其重要地位。

由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所以,不同的学生问他同一个问题他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又增加了“仁”的复义性。现在,当子张问他什么是仁时,他作了一个较为具体的五方面回答,这当然还是仁德的修养和运用问题,而不是仁的本质问题。

具体到这五个方面的回答来看,并没有什么深奥难解的地方倒是实行起来,一是非常困难,二是非常有用,不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是用于各界都有益的。尤其是做政治导人的,做到了这几条,起码得人心是没有问题。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 礼器第十·郑玄
  问学·吕坤
  伯牙琴后序·邓牧
  大学衍义卷二十五·真德秀
  卷三十四·陈祥道
  论语纂笺卷九·詹道传
  季氏第十六·智旭
  中庸直指补注序·智旭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林语堂
  第十七章 15·辜鸿铭
  卷七·刘敞
  商书·太甲中·佚名
  新的唯识论·太虚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佚名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袁于令

    【粉蝶儿】〔小生高冠盛服上〕一片雄心。终日寄娱花酒。几年来负此吴钩。〔小旦〕慕贞姬。思义女。芳声垂后。苦淹留。伴杀舞裙歌袖。〔小生〕猿公剑术石公书。落魄吴门十载馀。〔小旦〕选伎徵歌惟买醉。只愁囘首岁华

  • 卷五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公是集【一】刘敞字邍父袁州临江人也举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召试迁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仁宗赐夏竦諡曰文正敞言竦之行邪而諡之以正不应法仁宗为更

  • 卷三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四刘长卿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末登进士第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呉仲孺奏贬潘州南巴尉防有为之辨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长卿以诗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五诸家姓名爵里罗万化【字一甫防稽人隆庆戌辰赐进士第一授翰林脩撰历官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諡文懿有世泽编】李维桢【字本寜京山人隆庆戊辰进士累官礼部尚书有大泌山人集】黄凤翔【字仪廷

  • 列传第四十七 陆晔(弟玩 玩子纳 何充 褚翜 蔡谟 诸葛恢 殷浩(顾悦之 蔡裔)·房玄龄

    陆晔,字士光,吴郡吴人也。伯父喜,吴吏部尚书。父英,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晔少有雅望,从兄机每称之曰:“我家世不乏公矣。”居丧,以孝闻。同郡顾荣与乡人书曰:“士光气息裁属,虑其性命,言之伤心矣。”后察孝廉,除永世、乌江二县令,皆

  • 卷一百四十八·志第一百一·仪卫六·脱脱

        ◎仪卫六   ○卤簿仪服。   卤簿仪服。自汉卤簿,象最在前。晋平吴后,南越献驯象,作大车驾之,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使越人骑之以试桥梁。宋卤簿,以象居先,设木莲花坐,金蕉盘,紫罗绣幨络脑,当胸、后鞦并设铜铃

  •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六四 浙江巡抚三宝奏呈续获天一阁等家遗书目录并《永乐大典 考工记》六本折·佚名

    六四 浙江巡抚三宝奏呈续获天一阁等家遗书目录并《永乐大典 考工记》六本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获各遗书,开具目录,恭折奏闻事。窃臣遵奉谕旨,加意访求遗书,前已将得获各书一百八种,并据鲍士

  • 卷十一·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一元 胡一桂 撰晋室五胡僭僞晋室僭伪之国实起於前凉张軓【惠帝大安二年癸亥】次蜀李特【癸亥】次前燕慕容廆【户贿切癸亥】次汉刘渊【後改号前赵惠帝求兴元年甲子】次後赵石勒【元帝大兴二

  •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五·允禄

    八旗都统等议覆防副都统祖秉衡奏称伏查定例八旗闲散人丁三年编审一次凡身材至五尺者添注册内已故者分析裁汰但歴年乆逺佐领等官均视为泛常随意去留不无遗漏错误之处仰请嗣后遇编审人丁年分各佐领造具户口册籍务令开写

  •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司马迁

    吴王濞【索隐】:案:澎濞字也,音披位反。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集解】:徐广曰:“仲名喜。”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而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索隐】:谓独行从他道逃走。间音纪闲反。走雒阳,自归天子。天

  • 卷二·韩婴

    楚庄王围宋,有七日之粮,曰:“尽此而不克,将去而归。”于是使司马子反乘闼而窥宋城,宋使华元乘闼而应之。子反曰:“子之国何若矣?”华元曰:“惫矣!易子而食之,●骸而爨之。”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围者之国,箝马而抹之,使肥者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五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五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易行品第九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若堕声闻地及辟支

  • 卷第三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相纳息第六之二如世尊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有为之起亦可了知。尽及住异亦可了知。一刹那中云何起。答生云何尽。答无常。云何住异。答老

  • 念庵集·罗洪先

    二十二卷。明罗洪先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今属江西省)人。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深喜之。欲往受业,被其父阻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1529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

  •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佚名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早期上清派经书,约出于南北朝,原为《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行。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经文言「太一五神奉五符五籍,上请帝君混合之道,求长生神仙之诀」。

  • 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周玄贞

    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简称《皇经集注》。明朝全真道士周玄贞撰。十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玉皇本行经》之集注本,汇集宋金元明诸家注解,其中有神仙之注。第一卷辑录诸家序文及经义考证约三十篇,并载诵经礼拜科仪。

  • 国朝诗话·杨际昌

    诗话。清杨际昌撰。二卷。际昌字葭渔,号蓬莱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平仕履未详。此编记清代诗人诗事,故以“国朝”名。成书约在乾隆间。所记为清初诗坛,明末清初诸家,“或抗王师而死,或捐躯而死”者“自当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