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五条行为准则
【原文】
子张间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呢?”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群众,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读解】
仁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据有人统计,“仁”仅在《论语》中就出现了109次,可见其重要地位。
由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所以,不同的学生问他同一个问题他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又增加了“仁”的复义性。现在,当子张问他什么是仁时,他作了一个较为具体的五方面回答,这当然还是仁德的修养和运用问题,而不是仁的本质问题。
具体到这五个方面的回答来看,并没有什么深奥难解的地方倒是实行起来,一是非常困难,二是非常有用,不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是用于各界都有益的。尤其是做政治导人的,做到了这几条,起码得人心是没有问题。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 礼器第十·郑玄 问学·吕坤 伯牙琴后序·邓牧 大学衍义卷二十五·真德秀 卷三十四·陈祥道 论语纂笺卷九·詹道传 季氏第十六·智旭 中庸直指补注序·智旭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林语堂 第十七章 15·辜鸿铭 卷七·刘敞 商书·太甲中·佚名 新的唯识论·太虚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佚名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