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秦第五十七

御史曰:“《春秋》无名号,谓之云盗,所以贱刑人而绝之人伦也。故君不臣,士不友,于闾里无所容。故民耻犯之。今不轨之民,犯公法以相宠,举弃其亲,不能伏节死理,遁逃相连,自陷于罪,其被刑戮,不亦宜乎?一室之中,父兄之际,若身体相属,一节动而知于心。故今自阙内侯以下,比地于伍,居家相察,出入相司,父不教子,兄不正弟,舍是谁责乎?”

文学曰:“古者,周其礼而明其教,礼周教明,不从者然后等之以刑,刑罚中,民不怨。故舜施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轻重各服其诛,刑必加而无赦,赦惟疑者。若此,则世安得不轨之人而罪之?今杀人者生,剽攻窃盗者富。故良民内解怠,辍耕而陨心。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后世,故无贤不肖,莫不耻也。今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礼义,恒于苟生。何者?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宿卫人主,出入宫殿,由得受奉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妻子获其饶。故或载卿相之列,就刀锯而不见闵,况众庶乎?夫何耻之有!今废其德教,而责之以礼义,是虐民也。《春秋传》曰:‘子有罪,执其父。臣有罪,执其君,听失之大者也。’今以子诛父,以弟诛兄,亲戚相坐,什伍相连,若引根本之及华叶,伤小指之累四体也。如此,则以有罪反诛无罪,无罪者寡矣。臧文仲治鲁,胜其盗而自矜。子贡曰:‘民将欺,而况盗乎!’故吏不以多断为良,医不以多刺为工。子产刑二人,杀一人,道不拾遗,而民无诬心。故为民父母,以养疾子,长恩厚而已。自首匿相坐之法立,骨肉之恩废,而刑罪多矣。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匿之,其不欲服罪尔。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闻兄弟缓追以免贼,未闻兄弟之相坐也。闻恶恶止其人,疾始而诛首恶,未闻什伍而相坐也。《老子》曰:‘上无欲而民朴,上无事而民自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比地何伍,而执政何责也?”

御史曰:“夫负千钧之重,以登无极之高,垂峻崖之峭谷,下临不测之渊,虽有庆忌之捷,贲、育之勇,莫不震慑悼栗者,知坠则身首肝脑涂山石也。故未尝灼而不敢握火者,见其有灼也。未尝伤而不敢握刃者,见其有伤也。彼以知为非,罪之必加,而戮及父兄,必惧而为善。故立法制辟,若临百仞之壑,握火蹈刃,则民畏忌,而无敢犯禁矣。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严家无悍虏,笃责急也。今不立严家之所以制下,而修慈母之所以败子,则惑矣。”

文学曰:“纣为炮烙之刑,而秦有收帑之法,赵高以峻文决罪于内,百官以峭法断割于外,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栗。《诗》云:‘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哀今之人,胡为虺蜥!’方此之时,岂特冒蹈刃哉?然父子相背,兄弟相?,至于骨肉相残,上下相杀。非刑轻而罚不必,令太严而仁恩不施也。故政宽则下亲其上,政严则民谋其主,晋厉以幽,二世见杀,恶在峻法之不犯,严家之无悍虏也?圣人知之,是以务和而不务威。故高皇帝约秦苛法,以慰怨毒之民,而长和睦之心,唯恐刑之重而德之薄也。是以恩施无穷,泽流后世。商鞅、吴起以秦、楚之法为轻而累之,上危其主,下没其身,或非特慈母乎!”

猜你喜欢
  第六十二卦 小过 雷山小过 震上艮下·佚名
  卷十八 十八之五·孔颖达
  隐公卷一(起元年,尽元年)·何休
  小雅·毛公
  卷六十五·程川
  第五十四卦:《归妹卦》·佚名
  春秋集解卷八·苏辙
  诗传遗说卷五·朱鉴
  卷十二·吕祖谦
  卷三十七·王与之
  说民第五·商鞅
  贤愚经卷第四·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三·宗喀巴
  杂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29 ·佚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骥不由穷巷,龙曾演瑞图。 衣传袁道洁,梦接邵尧夫。 四年十全未,三千行岂无。 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赠别文章妙,分携六见秋。 真书藏相府,循吏

  • 卷136 ·佚名

    黄庭坚 濂溪诗 溪毛秀兮水清,可饭羹兮濯缨, 不渔民利兮又何有于名。弦琴兮觞酒, 写溪声兮延五老以为寿。蝉蜕尘埃兮玉雪自清, 听潺湲兮鉴澄明。激贪兮敦薄, 非青蘯白鸥兮谁与同乐。津有舟兮荡有莲

  • 卷八百四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三齐已寄东林言之禅子闻思相送後幽院闭苔钱使我吟还废闻君病未痊听秋唯困坐怕客但佯眠可惜东窗月无聊过一年寒节日寄乡友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原野稀疎雨江天冷

  • 阮阅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阮阅(生卒年不详)原名美成,字闳休,号散翁、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元丰中进士,知巢县。宣和中知郴州,作《郴江百咏》。建炎元年(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喜吟咏,时号阮绝句。事迹参见《桐江集》卷四、《诗话总龟考

  • 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二·柯劭忞

      ○儒林二   黄超然 陈应润 王野翁 谢仲直 钱义方 丁易东 陶元干 王申子任士林 赵采 徐之祥 魏新之 吴霞举 邱富国 郑仪孙 董真卿 张理 程龙 程焕 吴迂 雷光霆 陈深 吴鄹 刘整 陈宏 史蒙卿 周鼎 杨璲 夏泰亨 刘

  • 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赵尔巽

      ◎邦交七   △瑞典 那威 丹墨 和兰 日斯巴尼亚 比利时 义大利   瑞典即瑞丁,在欧罗巴西北境,与那威同一区。雍正十年始来华互市。道光二十七年春二月,与瑞典及那威国订通商约。时法、美诸国通商,俱仿英和约条款。

  • 第六十九回 讨王琳屡次交兵 谏高洋连番受责·蔡东藩

      却说周文育、侯安都等带领舟师一万人,往击王琳,师至武昌,武昌守将樊猛,已归附王琳,至此弃城遁去。安都正欲进兵,接得陈主受禅的诏敕,不禁叹息道:“我今必败,师出无名了。”时安都为西道都督,文育为南道都督,两将不相统摄,号

  • 读礼通考原序·徐乾学

    礼有五丧祭重矣曲台之记石渠之论议于丧礼尤详焉晋人崇尚荘老宜其自放礼法之外而于丧礼变除假寜之同异独龂龂辨难若杜预卫瓘袁准孔伦陈铨刘逵贺循环济蔡谟刘德明葛洪孔衍之徒均有撰述宋齐以降言凶礼者不乏自唐徙五礼之

  • 史记集解卷九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髙帝在焉娄敬脱挽辂【苏林曰一木横鹿车前一人推之孟康曰辂音胡格切挽音晚】衣其羊裘见齐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

  • 李湘传·张廷玉

    李湘,字永怀,泰和人。永乐年间由国子生入都察院任职,因其才干而升为东平知州。任职期间,除平时俸禄外别无收入,平时训诫吏民如同训诫其家人一样。城东有大村坝,其水来自泰山,每逢下雨便成水灾,为害百姓,湘奏请征发民工筑堤。本

  • 平汉录·童承叙

    史氏曰胡元乱华天地晦塞譬诸禽兽人得而驱之也友谅奋臂蓬湖提戈荆楚遂能屡破坚城卒僣尊位可谓勇矣然既戕主帅复弒天完凶戾罕俦残虐无厌人谓项籍矫杀冠军阴弒义帝大抵同矣及天命有归真人首出谅不能委身江汉输款阙廷而乃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户部二十五内外仓厫二各司府州县卫所仓浙江布政使司杭州府     广丰仓广积仓海宁县    永平仓绍兴府     如坻仓大有仓山阴县    三江仓余姚县    常丰一二三四五仓常

  • 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晏婴

    淳于古国名人纳女于景公,生孺子荼,景公爱之。诸臣谋欲废公子阳生而立荼。公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夫以贱匹贵,国之害也;置大立少,乱之本也。夫阳生,生底本脱生字,依别本改而长,国人戴之君其勿易!夫服位有等故贱不陵贵;立子有礼

  • 人过四十万事休·孔子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 孔子说:“四十岁了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 【读解】 一方面,“四十而不惑。”(《为政》)一个人的发展到了四十岁就基本上定型了,能辨疑解惑,对许多问题都有自

  • 居业録卷一·胡居仁

    (明)胡居仁撰○心性第一今人言心学者便要说静时无心居仁问之设若无心亦须有理彼又应曰静无而动有彼信以为静时眞无心与理矣夫天命之性与生俱生不可须臾离故静而未有事接之时则此心未动此理未发然此时此心寂然在内此理全

  • 卷六·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六宋 李明復 撰桓公程頤曰桓公名允惠公子隱公弟桓王九年即位桓謚也闢土服遠曰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程頤曰桓公弑君而立不天無王之極也而書春王正月公即位以天道王法正其辠也謝湜曰君為國之大

  • 卷十一·僧祐

    中论序第一长安僧睿中论序第二昙影法师百论序第三僧肇法师十二门论序第四长安僧睿成实论记第五出论后记略成实论记第六新撰抄成实论序第七周颙诃梨跋摩传第八江陵玄畅作菩萨波罗提木叉后记第九未详作者比丘尼戒本所出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智旭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疏义一切佛语心品之二第五如来藏自性清净门二。初疑问。二答释。初中二。初举佛语。二疑同外。今初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