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洙传

王洙,字原叔,应天府宋城人。少年时聪明博学,学问记忆超过常人。初次考进士时,与郭稹同为一人保荐。有人控告郭稹谎称已为祖母服完丧,负责保荐的人想将王洙从连坐中解脱出来,召见王洙对他说:“我不再保荐你了,你可以换一个保荐人。”王洙说:“你仍保荐我,我不愿换人。”结果与郭稹都被取消参试资格。后再次参加考试,考取进士甲科,补任舒城县尉。因审查县民钟元杀妻一案有不实的错误被罢免职务。

后调任富川县主簿。晏殊留守南京时,对王洙非常礼遇,推荐他做府学教授。后被召到京城任国子监说书,不久改任国子监直讲。校订《史记》、《汉书》,升任史馆检讨、同知太常礼院,后任天章阁侍讲,专门在迩英阁阅读皇帝的宝训、要言。积功升任太常博士、同管勾国子监,参加《崇文总目》修撰,书成后升尚书工部员外郎。修撰《国朝会要》,加级任直龙图阁、权同判太常寺。因犯在赴进奏院赛神会时与妓女混坐在一起的错误,被御史上奏弹劾,降职调出朝廷,做濠州知州,后调任襄州知州。

这时正好贝州士兵叛乱,各州郡也都骚乱不安,襄州佐史请求停止训练检阅士兵,王洙不听。他又请求不给真兵,王洙说“:这样反而会使人不安。”于是下令发派守府库的士兵,照常训练检阅,人们便再没有敢哗乱的了。

调任徐州知州。当时京东饥荒,而朝廷讨论决定禁止经商的胡人,并收柴草充税,但仅送了一半柴草作税时,朝廷又取消禁令。王洙下令将剩余一半用谷粟来交纳,引导愿意输送粮食的人来饣甫养流民,并招募身体强壮的流民当兵,得到一千多人,盗贼也因此衰败平息。官吏上报他的最佳政绩,被认为是京东第一名,调任亳州知州。后又做天章阁侍讲、史馆检讨。

皇帝将要在明堂举行祭祀,宋祁说:“明堂制度很久没人讲,王洙深通《礼》学,希望能与他共同准备祭典的礼仪。”皇帝下诏将王洙调回太常寺,再迁兵部员外郎,命他撰写《大飨明堂记》。后受任史馆修撰,升任知制诰。朝廷下令儒家学者制定雅乐,很久没有决定。王洙与胡瑗新制钟磬,而两人所造的竟在形制容量上都完全相同无异。皇..五年(1053),朝廷在南郊举行典礼,王洙劝皇上使用新造的乐器,后来很多人都反对,终于没有再用新乐器。

夏竦去世,赐谥号“文献”。王洙在草拟制文时,将名称封住退还给皇上说:“臣民不应与僖祖皇帝用同样的谥号。”并进一步说:“从前官吏将王溥谥为‘文献’,将章得象谥为‘文宪’,后者字虽异但音相同,两人的谥号都应改正。”于是太常重新给夏竦谥为“文庄”,而且王溥、章得象都更改谥号。

曾出使契丹,到达革华淀。契丹命刘六符来备宴,且说耶律防善长绘画,从前到宋朝访问时,曾画了皇帝的圣像带回来,要拿着这画到王洙所住馆中来。王洙说“:这里不是瞻仰拜见皇上圣像的地方。”刘六符又说他怕这张画像没有画出皇帝的真貌,要派遣耶律防再次前往宋朝为皇帝画一张带回,王洙极力拒绝他。

王洙曾说全国田税不均衡,请朝廷用郭谘、孙琳提出的千步开方法,颁布各州县来平均田税。贵妃张氏去世,在皇仪殿治丧,追册封她为温成皇后。王洙对皇后丧礼的稽考取舍不符合礼制,暗中与内侍宦官石全彬附会当时的事。陈执中、刘沆在中书省,喜欢他帮助了自己,便提拔他为翰林学士。后来在温成皇后的陵园中建立她的庙,而且要用乐队,令礼院议定。礼官的议论不统一,王洙便令礼直官们填写官府印发的专用笺,送上议论结果请求用乐队,朝廷听从这一说法。礼官吴充、鞠直卿传送公文给开封府,要求治礼直官擅自发放官方专用笺的罪。知府蔡襄为他开脱不加过问,但谏官范镇又上疏对礼院议论皇后园陵前后不一致的原因进行质问。御史接着也批评议论个不停,宰相怀疑吴充等讽刺议论的对象,将他们全都罢免排斥出朝廷。

后来王洙因为哥哥的儿子王尧臣做了参知政事,被改任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被罢免去一个学士头衔,却换来两个学士头衔而且是侍讲和侍读学士。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年,京东河北一带秋谷大丰收。王洙上奏说“:近来边区籴进粮食,增报虚价数倍,虽后来又稍微延缓交送粮食的日期,但最终还是用实钱以及山川湖泽物产来偿还,因而导致政府财用紧蹙。请求借用内藏库的禁用钱,趁现在这个好时候以平价买进京东、河北地区的粟,用来供给边区,就可以轻易地缓解方便边境的籴买粮食之急。”又说“:近一时期选任谏官、御史,凡是被执政大臣曾推荐过的,都不能入选。而那些能够磨砺自己行为、加强修养的读书士子,稍被大臣赏识,也反被闲置不任用,很可惜。”在他得病一个多月后,皇帝遣使者问候说:“病好了些吗,能起来侍奉经席吗?”这时他已不能起床了。

王洙博览群书,甚至对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训诂、篆隶等学问,都无所不通。到去世,被赐谥号叫“文”,御史吴中复说王洙的官级不应得谥号,于是停止。参加修撰《集韵》、《祖宗故事》、《三朝经武圣略》、《乡兵制度》,著有《易传》十卷、杂文一千多篇。他的儿子叫王钦臣。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六·李心传
  卷十六·吴广成
  ◎李丽华的一个秘密·佚名
  卷七十八·杨士奇
  卷四十·杨士奇
  战国策卷二·鲍彪
  二六 画谱·周作人
  卷二十一 下 律历志 第一下·班固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陈寿
  卷一百·阿桂
  六九、宋辟公乃桓侯辟兵其元年当周安王二十二年·钱穆
  卷七十七·赵汝愚
  卷二百七·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64.晁错削地·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钱塘 王琦 撰乐府三十首远别离【江淹作古别离梁简文帝作生别离太白之远别离久别离二作大?本此】远别离古有皇【缪本作黄误】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 卷十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一预宴六十九人诗八十四首【左庻子】九十四【年六十二】三王有乞言百年曰期颐惟我君之德本仁以聚之养老之珍具食齐视春时先饭辩尝羞则下天上施四畅交乎中百官得其宜考时月

  • 本纪第七 前废帝·沈约

    前废帝讳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也。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生。世祖镇寻阳,子业留京邑。三十年,世祖入伐元凶,被囚侍中下省,将见害者数矣,卒得无恙。世祖践祚,立为皇太子。始未之东宫,中庶子、二率并入直永福省。大明二年,出居

  • 齐本纪下第八·李延寿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娉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和公主。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元象中,封长广郡公。天保初,进爵为王,拜尚书令,寻兼

  • 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六十六·张廷玉

        杨廷麟 万元吉 郭维经 詹兆恒 陈泰来 王养正 曾亨应 揭重熙 陈子壮张家玉 陈邦彦 苏观生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勤学嗜古,有声馆阁间,与黄道周善。十年冬,皇太子将出阁,

  •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九·柯劭忞

      张庭珍 庭瑞 张立道 梁曾 李克忠 稷   张庭珍,字国宝,临潢全州人。父楫,金商州南仓使。太宗四年,籍其民数千来降,命监榷北京路课,改北京都转运使,因家焉。   庭珍性强毅,通知经术,尤长《左氏春秋》。宪宗元年,授必阇

  • ●旧京琐记引·夏仁虎

    余以戊戌,通籍京朝。日月不居,忽逾一世。沧桑数变,逢此百忧。鬓发已摧,名业未立。华灯照夕,明镜窥晨。谓可以已,复何言哉!回忆年时,如隔梦寐。鹪巢既营,菟裘将老。端居鲜事,何以送日。不为无益,奚遣有涯。检书惧劳,耽吟嫌苦。出畏

  • 二〇 兴房的住屋·周作人

    与蓝门隔着一个明堂,南边的一排楼房,是第三进房屋,与东边的堂屋是并排接连着的。“大堂前”左右各一大间带后房,又西边一间,都属于诚房所有,再往西一共五间带楼,西端的一楼一底,由立房典给外姓,居中“小堂前”,后为过廊不计外,其

  • 李琪传(附李繵传)·欧阳修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他的哥哥叫李王廷,唐朝末年考中进士及第,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刚好遇上母亲逝世,家里无法安葬,只好通过乞讨然后安葬了母亲。王廷饥饿地睡在简陋的房屋中,听说这事的人都很同情可怜他。服丧三年期满,回

  • 燕昭王收破燕·佚名

    【提要】 燕昭王欲报仇雪恨,故先从招揽人才着手,这一点他还算是明智。贤士郭隗向他说明了如何对待人才就有如何不同的结果,他描述的对待人才的几种情形颇耐人寻味。 【原文】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

  • 纲鉴易知录卷八三·吴楚材

    南宋纪孝宗皇帝纲 甲申,二年,春正月,金人执胡昉,寻遣还。目 昉至金,金人以失信执之。帝闻昉被执,谓浚曰:“和议不成,天也。自此事当归一矣。”诏王之望以币还。既而仆散忠义以书进金主,金主览之,曰:“行人何罪?

  • 凌道扬·周诒春

    凌道扬 年二十九岁。生于广东宝安县。父善元。任牧师。未婚。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得学士学位。为约翰声编辑。宣统元年。以官半费游美。入麻省农业学校。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入耶路大学。习森林科。民国三年

  •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三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依趣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於四依趣善能具足.何等爲四.所謂依趣於義不依趣文依趣於智不依趣識依趣於

  • 卷第五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三若于此事有过去爱结系。亦有未来耶。乃至广说。此中诸结有二种。一迷自相。二迷共相。迷自相者谓爱恚慢嫉悭结。迷共相

  • 卷二十七·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七郑介夫邹志完江民表陈莹中传郑介夫名侠。福州福清人也。少刻苦好学。治平中擢进士甲科。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都监安上门。熈宁六七年间两河关辅大旱蝗。民又苦新法。流亡载路。介夫绘所见为图。极陈新

  • 重订西方公据叙·彭绍升

    吴门诸信士集西方公据一书行世。阅今四十余年。板渐模糊。或欲重刊新本。属予校其得失。予阅其书。所绘诸图。诱掖之意颇勤。而於古德遗文。信手攈拾。都无伦次。其词句亦间有谬误。不可不正也。於是芟烦补阙。厘为七

  • 黄箓九阳梵炁灯仪·佚名

    《黄箓九阳梵炁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超度亡灵。行道者设斋燃灯,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九天生神上帝、九阳梵气天君、九州神君、九幽地狱冥官等神灵。

  • 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给孤独园,为阿难说二咒,是但对扬阿难而说,非有别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