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二十七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七。

  起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尽其日。

  和州进士何廷英上书。

  和州进士何廷英谨斋戒沐浴昧死裁书惶恐顿首拜献於皇帝陛下臣闻欲成天下之大业必顺天下之人心欲安天下之生灵必从天下之所欲坑戮儒生见秦邦之鹿逐贺驭英豪致汉室之龙兴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此古今之通论也。恭闻我宋太祖皇帝诏曰:朕应运开基推诚待物顾干戈之渐偃虑华夏之未安渴听谠言庶臻治道。又曰:或闻利害朕当善听而行无以逆鳞为惧此太祖皇帝尚贤求谏之意也。恭闻太祖皇帝谓进言(者曰:)朕求正言以规已失昔禹拜昌言世称其美今朕苟能得言岂惜拜之乎!。又前有草泽之士上书辞甚悖慢事涉轻罔亦恕而礼遣之此太祖皇帝礼贤乐谏之德也。噫嘻万世之下圣子神孙苟能守祖宗之宏规修祖宗之至道则朝廷何忠乎!不治天下何忧乎!不安顷自秦桧误国以来奸臣相继植党擅权无气温至钳天下之口结天下之舌於今几年矣。国家利害人不得言之言之则。

  祸不旋踵矣。大者殛於海隅小者毙於囹圄以至在朝则以讹言为禁捕在学则以谤讪为屏罚科举则以时忌为弃黜遂令天下之忠臣义士抚膺扼腕相视切齿高举远引甘心自弃於南山之南北山之北或佯狂於闾阎或飘蓬於江海或慷慨而悲歌或如痴而似醉至於郁郁而病愤愤而死者多矣。臣,於是时进退不能自知无用法免土木其形骸水云:其心志隐於岩石泉水下处於丰草长林者二十年矣。每采一枝撷一蕙耕朝云:留言作月登山临水瞻望天庭未尝不讴吟感戴陛下之盛德洪恩也。故尝仰天而誓曰:苟有寸谋尺计可以补国家而朝廷暮窜岭表死而无憾岂意谏书纟至慈父不讳哭声尚未止泣血尚未乾所以冒刀锯忘鼎穷言天下之利害者是臣当死之秋也。臣窃谓不入公门者孝子之常礼不徇末节者忠臣之大权顺常礼则三年之丧不可去从大权则一煞费苦心之忠不可辞愿陛下恢乾坤之量开日月这明少延微臣以毕愚衷诚天下之幸也。臣窃谓今日之势为陛下可忧者三可惑者三可寒心者三可痛哭者三继之以可勉者三亦可贺者。又三何谓可居者三臣闻居安而虑危有备则无患陛下以今日这势为安耶为有备耶。若为安则天下封疆为胡虏(改作北庭)所攘者十分之九而陛下所守者东南一隅耳臣未知其安也。既知其危岂得恬然高枕尚迟疑面未举耶。若以为有备则立功之边臣死矣。敢战之勇士老矣。将坛尚未筑兵算尚未成未知其有备也。既知其无备何不毅然早图之此臣所以为陛下忧者一也。臣闻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窃见前日结胡虏之(删此三字)好(下添北庭二字)罢天下之兵诛大将而挫忠臣之锐窜元戎而销壮士之心如虎如貔如熊如罴散而之四方矣。今日所招之而未来引之而未至是犹伤怀之鸟未能无疑失水之鱼未有顿苏在今日之良将不可以不早用大兵之鱼未有顿苏在今日之良将不可以不早用大兵不可以不早兴中原不可以不早复前耻不可以不早雪苟或良将不能用则中原不能复则前耻不能雪矣。此臣所以为陛下忧者二也。臣闻以德报德以直扫怨陛下忘陷国之兴冤从和戎(改作边)之下策屈天子之尊遣皇华之使冒霜露涉关河问起居贺正朔赂之以重宝待之以至礼千需万索惟命是从粤於今年之春修立京师止罢榷场拒却商旅取夺财贿遂至沿江临近之民奔走惊惶几月未定至今两淮之民朝忧。

  夕虑蹙额而相告曰:父子未我保乡土未我安诚谓今秋冬必复奔逃而存亡未可知也。呜呼人心动摇有如是也。国势危削有如是也。将恐奸雄乘隙祸起萧啬不可胜言者。此臣所以为陛下忧之者三也。何谓可惑者三臣闻虽有知慧不如乘势虽有钅兹基不如待时今敢时已至矣。势已顺矣。陛下移兵北渡驻跸淮南亦良策也。然而理有未至者臣窃虑之陛下。且以防边进兵於淮南则虚张声势漏泄天机胡虏(疑必生诡计与其後时受制於人孰。若顺时乘势而先动之为愈也。。又况三军士卒闻举兵则欣跃争先万一逆其心遏其志则三军之情。又复挫矣。胡虏(改作强敌)之奸(改作谋)。又复纵矣。此臣怕以为陛下惑之者一也。臣闻圣人以四海为家百姓为子治则同其乐乱则同其忧陛下自和戎(改作议和)以来偷安独乐斯民愁叹者於今几年矣。及其国势已迫事体将危,於是费国用造御舟舣於海岸欲为避寇(改作迁避)再侵江浙陛下不免乘大舟入沧海以为可逃其患也。设。若胡虏(删此二字)发舟前逐。且波涛万里浩涉无津涯进之不能退之不得当是之时社稷委弃宗庙邱墟其祸不可胜言此臣所以为陛下惑之者二也。臣闻。若药不螟眩厥疾弗瘳故善医者投药於未病之前不善医者投药於已病之後呜呼病已成矣。药何济焉今日胡虏(删此二字)之病如痈之结日复一日将恐毒势一溃流血万里疮痍四海矣。伏睹前岁朝章所报有草莱之士因陈边事以不合时议窜斥远方夫为草莱之贱而敢直言则可尚矣。而罪亦可赦矣。振天威扼谠论复使忠臣义士(钳口结舌)天下闻之孰不伤痛此臣所以为陛下惑之者三也。何谓寒心者三臣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高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且陛下今日之视臣如手足乎!如土芥乎!如犬马乎!臣未暇详晓姑执一二而陈之伏睹前右相张浚因西北失利蒙朝廷屏不远方憔翠无聊者几年矣。粤於丙子年方沐恩量移差遣意谓一新忠臣补饰前过岂期鹤发之亲遽亡邂逅之章复上朝命一出速於星火逐之再去惊怖魂飞呜呼四十年之闲离乡关弃坟墓扶老携幼委质为臣岂无所望哉!不谓入桑榆之境斥烟瘴之乡泣血搥心无所赴愬陛下曾怜之乎!太尉刘以数千之兵当百万之众运。

  筹决胜多多益办初无罪名一旦夺其权职尚困盐车未副舆议陛下曾思之乎!如赵荣者虽是陷於虏廷(改作北庭)而志在我宋持金石之心脱虎狼之口归於朝廷如投父母反被囚锁复送虏廷(改作北庭)孤忠愤怨屈辱无告陛下曾知之乎!如此之类不可胜计遂令天下忠义之士离心离德者正缘是耳此臣所以为陛下寒心者屯臣闻君子不党君子说有党乎!彼有附前日之党者必守和戎(删此字)之议(者也。)谓苟非和戎(改作议和)则太母亦未归苟非寝兵则生民亦未安呜呼为是说者何不通之甚也。殊不知使诸将未罢则胡虏(改作金人)之灭久矣。中原恢复亦久矣。太母回銮亦久矣。柰何自和戎(改作议和)之後渊圣尚未归中原尚未复财用日耗人心日离谗诌之人炽矣。忠义之士去矣。中国之势愈衰矣。胡虏(改作强敌)之势愈纵而无厌矣。此臣所以为陛下寒心者二也。臣闻京师者诸夏之根本也。天子之所居也。昔周家所以建都洛邑者以其得天地之中华(删此字)也。项羽所以失关中不能王者以其失天下之冲要也。(呜呼中华)冲要之地反不为朝廷所居耶尝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於夷者也。夫夷狄之类圣王所以居之化外而声教所不及者(删尝闻至此三十四字)今也。欺天罔地(删此四字改作朝廷僻在一隅北庭)妄自尊大辄陈秽质而僭以大号敢示猥名而讳於大朝俾中国遣送之物称之曰:贡献屈中华(删此三字改作内境)之民比之以臣妾自旷古来未有受辱如朝廷也。未有忍辱如陛下也。此臣所以为陛下寒心者三也。何谓痛哭者三臣闻父母之雠不兴共戴天兄弟之雠不与同履地陛下曾念父母兄弟之雠乎!当时陷贼(改作敌)之臣几成倾国之祸虏(改作敌)骑临而三军降京城陷而万民哭我先帝弃宗社而播迁复自东而北度天愁地怨鬼哭神悲胡沙(改作边)尘(漠漠而去住何归塞路茫茫而徘徊莫进痛念祖宗之业悲思骨肉之亲追社稷以伤情悼生灵而挥涕日复一日憔翠圣颜年复一年消靡睿算遂至霞升云:举而有终天永久之别呜呼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至如渊圣皇帝一陷虏廷(改作北庭)三十年矣。父既没母亦归兄弟离散宗庙邱墟伶仃一身羁麻外国春去秋来而神消魄黯水远山遥而心驰魂飞天下闻之悲咽在陛下手足之爱想变未忘然而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将恐岁华荏苒钟鸣漏尽虽欲痛之其可及乎!此臣所为陛下痛哭者一也。臣闻天下者祖宗之天下社稷者祖。

  宗之社稷陛下今日所以膺无敌之贵享无偷之富者皆祖宗之基业陛下曾念祖宗之艰难乎!既曰:念之则祖宗之山陵安在哉!今陷胡虏(改作北庭)之区矣。想夫牛羊踵迹狐兔腥膻(改作纵横)神碑断而秋草衰享殿焚而墓烟霭铁关闭而尘积金龙潜白虎伏朱雀暗昧玄武沈缩柏露朝悲松风夜号呜呼以祖宗功德之隆岂期有今日之事乎!以圣子神孙甯忍坐视而不救乎!此臣所以为陛下痛哭者二也。臣闻汉王都关中而曰:游子悲故乡是山川闾里故旧未忍忘也。陛下曾念中原之氏族故国之宫闱乎!自祖宗积德累功垂二百年仙源庆积金枝玉叶可谓繁衍盛大当时拱辰环极声佩鸣珂近者则百诸王之宫远者遂分南北之宅以至居京畿之内外而宦游於四方者类皆天府之神人龙宫之仙客也。一切入戎虏(改作悍敌)之手杀之而死者半鞭笞而为奴隶者半不甘其屈辱而自尽者半奔亡而不知其存者。又其半也。非独是耳曾不闻宫娥妃子乎!禁宇开而别君王胡虏(改作边骑)驱而出京国关河岁暮风雪天寒蹂践珠翠於千军远涉沙尘於万里对黑山青冢三千粉黛。又岂一昭君之悲乎!呜呼三十年闲死者已为孤塞寒乡之鬼矣。其或存者望故乡帝里哀鸣天地泣度朝昏其谁知之乎!此臣所以为陛下痛哭者三也。何谓勉之者三臣闻投之机会闲不容发今日之天下危如累狼陛下端拱临安以为金城汤池之固曾不知大海东北万里如掌设。若胡虏(改作敌人)肆计别出奇兵多乘船舫随其波势沿海而上骤。若风雨直至钱塘国势两逼无计可逃设或如此为之柰何与其坐视一隅不。若权都金陵壮其国势况金陵胜概地称天险龙蟠虎踞阙居自然咽喉控带萦纡错盘在今正为冲要之区也。陛下早推宸断速任旧人今日天下军民之所欣慕胡虏(改作北庭)之所畏服者张浚刘是也。愿陛下早复其旧职早委其兵权统率三军长驱前进如是则东免海道之不测北无胡虏(改作强敌)之警忧进之则吉视犬羊(改作边睡)天威不迫事贵速成此臣所以为陛下勉之者一也。臣闻人之所俗天必从这夫中原之民游泳太平衣冠礼乐沈潜圣化凿井耕田讴歌击壤含哺而嬉鼓腹崦游陶陶遂有生之化初不识干戈兵革之事一旦遭鲸鲵虎狼之恣父母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为被发左衽之民。

  (删为被至此七字)饥寒苦役无所告愬思念圣朝日夜不忘。若大旱之望云:霓今果能乘势取之简食壶浆以迎王师矣。陛下翠华驻跸东吴几年於兹矣。凡执鞭。

  策而备扈从为爪牙而蒙驱使者以至老将旧兵三军士卒类皆西北之人襁负而从竭蹙而趋则关河之信誓(必相)见也。彼亦情之所锺心非木石,岂不怀桑梓念坟墓怀亲戚之旧今日思归之切咸愿死战可不因其心顺其势乎!此臣所以为陛下勉之者二也。臣闻阃内之政任於相阃外之政任於将夫用兵之法无定议顾方略如何耳。且委用良将可持一定而为胶柱鼓瑟者乎!故当任之以腹心委之以便宜庶以量其形势运其谋算无牵制之失臣窃观绍兴十一年胡虏猖狂(删此四字改作金人)逼犯(删此字)淮南是时诸将合谋大战而胜胡(改作金)人败北弃甲曳兵而走方乘势袭其後当群凶(改作北人)丧魄之际正吾军得志之秋天下咸谓可以建中兴之功雪前日之耻岂期庙堂之上意在和戎(改作修和)投鼠忌器急追将士不令前进由是诸将之志消三军之气索犬羊之(删此三字改作而敌)氛愈炎炽矣。天下生民愈益愁叹矣。呜呼前车之覆後车之戒今日事当一新乌可复蹈前日之辙乎!此臣所以为陛下勉之者三也。何谓可贺者三臣闻鼎新而革故否极而泰来此不易之论中华(改作原)之忧辱已甚矣。胡虏(改作北敌)之罪恶贯盈矣。天怒於上人怨於下天人共诛,岂有识者不愿为之今日之举可谓上应天下顺人自然乾坤辅德祖宗降灵仗大义举大兵云:行雨施电掣风驰旌旗烂天戈矛却日历两淮渡大河扬天子之威问匈奴(改作边庭)之罪三军并进万里不归其仁东收辽海西复秦关自南而北直至幽燕平其巢穴(改作国都)绝其种类(改作徒党)大报深冤尽雪前耻取迎渊圣收寻皇族洒埽山陵慰安宗社迁重器而归六宫於上国详延故老搜访旧人招流亡振孤独兴利除害去杀胜残顿复山河重恢社稷此臣所以为陛下贺之者二也。臣闻文王五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陛下一怒非独安天下之民。又将得天心焉大抵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故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此理之必然也。当时虎啸而生风龙兴而致云:

  此得贤之诵可作矣。威加海内复归故乡此大风之歌可举矣。勒功燕然刻石湘江分茅裂土大赏功臣绘丹青於云:台纪勋庸於帝籍国家闲暇晏然无警柳营静而归马卧榆塞空而边雁飞玉关昼锁戎野(改作沙漠)春耕冠带百蛮车书万国当是之时方为太平此臣所以为陛下贺之者三也。臣所陈前策非一已这私谋实天下之公议陛下。若欲上应天心下顺民情迎穹汉之休祥消邦家之灾变除臣所请另无长策苟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则失其机会矣。陛下。若以臣言为忠则陛下熟览臣书预为之计。若以臣言为妄则斩臣之头以令天下臣将充人闲游地下追龙逢比干矣。呜呼一兴一亡尽在今日惟陛下痛思之干冒天威引首待罪谨昧死奉书以闻臣诚惶诚恐。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猜你喜欢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范晔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七十四·宋濂
  五代春秋 全文·尹洙
  第九回 刘伯温定计破敌 陈友谅挈眷逃生·蔡东藩
  卷第一百八十六·胡三省
  卷第六十四·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七·佚名
  钦定金史语解卷二·佚名
   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林语堂
  黄潜善传·脱脱
  胡世宁传·张廷玉
  四二 看守所·邹韬奋
  马关条约·佚名
  张慰如·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六十九·吴景旭

      壬后集中之下  元诗  三瓦  辍耕録曰陈众仲尝题乐全堂有能守不成三瓦戒之句人多不知所出按史记防传云天尚不全故世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注陈犹居也  吴旦生曰东园客谈云予家有堂名乐全虞奎章为予记之翰林

  • 疏香阁词·叶小鸾

    明 叶小鸾捣练子 暮春月夜春寂寂,月溶溶。落尽红香滕绿浓。明月清风同翠幕,夜深人静小窗空。后庭花破子 夜思朝来烟雨繁,金炉香缕翻。坐久还慵立,眠多愁梦烦。掩重门、落花流水,依稀随断魂。如梦令 辛未除夕风雨帘前初动,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二·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六月丙戌朔土鲁番回夷马黑麻速坛差夷使脱列等贡马匹方物宴赏如例 初辽东东宁卫指挥胡孝臣等为虏盗其马蓄惧得罪乃潜兵出塞掩杀住牧熟夷二十六人诈称对阵斩获以白饰副总兵种继误以捷报之抚按巡按御史张铎

  • 卷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五 【起庚午汉献帝初平元年止乙酉汉献帝建安十年】 凡十六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东汉宗室诸王东海王羡等至曹丕称帝俱降爲侯今不於丕称帝之年见之而提叙於诸王嗣封之年不予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二·阿桂

    十二月庚午温福五岱奏言【臣】等带领满洲绿营官兵共二千名从山神沟起程十八日至向阳坪地方【臣】五岱察看巴朗拉山势实为峻险惟水晶湾小路尚可绕越因适降大雪路径为雪所封亦难行走但官兵已与贼人相近再无退回之理而鄂

  • 卷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九乾隆二十年春三月庚寅命防赞大臣达尔党阿会同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进兵上谕军机大臣曰达尔党阿奏带领索伦兵三百名于三月初三日至军营初六日起程继大兵前进达尔党阿所领系索伦劲

  • 读例存疑卷十九·薛允升

    礼律之二仪制合和御药乘舆服御物收藏禁书御赐衣物失误朝贺失仪奏对失序朝见留难上书陈言见任官辄自立碑禁止迎送公差人员欺陵长官服舍违式僧道拜父母失占天象术士妄言祸福匿父母夫丧弃亲之任丧葬郷饮酒礼合和御药:巻首

  • 谢安传·房玄龄

    谢安,字安石,为谢尚的堂弟。父谢裒,官至太常卿。谢安四岁时,谯郡桓彝见之惊叹说:“此儿风神秀丽清朗,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差。”到童年,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善于行书。少年时拜访王氵蒙,与王氵蒙清谈多时,离去后,王氵蒙之子王

  • 韩擒虎传·魏徵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迁居到新安。 他的父亲韩雄,以勇猛有气节而闻名,在北周做官,官职到大将军、洛陽、虞州等八州刺史。 韩擒虎年少时,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 他又喜欢读

  • 卷一百五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知人宋哲宗元佑三年尚书 丞王存乞明论朋党所在状曰臣今月十八日同三省延和殿奏论王觌罢谏议大夫除外任差遣事伏蒙陛

  • 卷四十 宣宗南迁·李有棠

    卫绍王至甯元年秋九月甲辰,宣宗即位。讳珣,本名乌达布。显宗庶长子,母曰昭华刘氏,大定三年癸未岁生。安封温国公,进丰王。泰和中,赐名从嘉,徙封邢,改封升,所至著祥异。至是,卫王被弑,迎于彰德府,遂即位。改是年为贞祐元年。乙巳,谕

  • 卷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雍正元年七月上谕共二十六道初六日谕八旗都统等八旗世袭佐领及世职官员有年幼者於供职之处未曾历练若不令人指敎何由谙习规矩以底於成就嗣後凡十六岁上朝之佐领着委令一员率领指敎

  • 三 无可无不可·林语堂

    中国人的忍耐虽属举世无双,可是他的“无可无不可”,享盛名尤为久远。这种品性,吾深信又是产生于社会环境。下面有一个对照的例子,故事虽非曲折,却是意味深长,堪为思维。吾人且试读英国文学里汤姆&#8226;博朗(TomBrown)母亲

  • 第21章·老子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1)。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3)。其精甚真,其中有信(4)。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5)。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6)。

  • 报本元禅师·惠洪

    禅师名慧元。生倪氏。潮阳人也。垂髫嶷然。群儿剧于前。袖手趺坐而已。父母商略曰。儿材地如此。宁堪世用。意事佛僧。可耳。元闻之。即前拜辞。依城南精舍。诵法华经。年十九。剃落受具。游方至京师。华严圆明法师者

  • 祖庭事苑卷第二·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雪窦瀑泉多闻楞严经云。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记诸善言论语.序云。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西乾正作乾。西乾即天竺国五印土。或云西天。西乾皆译

  • 脉象统类·沈金鳌

    诊法著作。清沈金鳌撰。一卷。金鳌有《沈氏尊生书》 已著录。作者认为人之有病,由七情所感,六淫所侵,轻重深浅,脉象必现。但人与人异,且病有阴阳之殊,寒热虚实之别,如不明晰脉理脉象,难以诊断无误,故对脉诊较为重视,

  •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如一

    《即非禅师全录》,清如一说,明洞等编,二十五卷。卷首收像、道影赞、序;卷一收圣寿山崇福禅寺语录;卷二收广寿山福聚禅寺语录;卷三收升座、小参、秉拂;卷四收法语;卷五收举古、拈古;卷六收颂古、代古、答古;卷七收机缘、答问;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