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通辩论第四

曰:二有一乎?

曰:二无一。

曰:二有右乎?

曰:二无右。

曰:二有左乎?

曰:二无左。

曰:右可谓二乎?

曰:不可。

曰:左可谓二乎?

曰:不可。

曰:左与右可谓二乎?

曰:可。

曰:谓变非不变,可乎?

曰:可。

曰:右有与,可谓变乎?

曰:可。

曰:变只。

曰:右。

曰:右苟变,安可谓右?苟不变,安可谓变?

曰:二苟无左,又无右,二者左与右奈何?

羊合牛非马,牛合羊非鸡。

曰:何哉?

曰:羊与牛唯异,羊有齿,牛无齿;而牛之非羊也、羊之非牛也,未可。是不俱有,而或类焉。羊有 角,牛有角;牛之而羊也、羊之而牛也,未可。是俱有而类之不同也。羊牛有角,马无角;马有尾,羊牛无尾。故曰:“羊合牛非马也。”

非马者,无马也。无马者,羊不二,牛不二,而羊牛二。是而羊而牛,非马可也。若举而以是,犹类之不同。若左右,犹是举。

牛羊有毛,鸡有羽。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谓牛羊足一,数足四;四而一,故五。羊牛足五,鸡足三,故曰:“牛合羊非鸡。”“非”,有以非鸡也。

与马以鸡,宁马。材不材,其无以类,审矣。举是谓乱名,是狂举。

曰:他辩。

曰:青以白非黄,白以青非碧。

曰:何哉?

曰:青白不相与而相与,反对也。不相邻而相邻,不害其方也。不害其方者反而对,各当其所,若左右不骊。

故一于青不可,一于白不可,恶乎其有黄矣哉?黄其正矣,是正举也,其有君臣之于国焉,故强寿矣。

而且青骊乎白,而白不胜也。白足之胜矣而不胜,是木贼金也。木贼金者碧,碧则非正举矣。

青白不相与,而相与,不相胜,则两明也。争而明,其色碧也。

与其碧,宁黄。黄,其马也,其与类乎!碧,其鸡也,其与暴乎!

暴则君臣争而两明也。两明者昏不明,非正举也。

非正举者,名实无当,骊色章焉,故曰“两明”也。两明而道丧,其无有以正焉。

猜你喜欢
  广器·孔鲋
  论功第五十二·桓宽
  論衡校釋卷第二·黄晖
  卷二十一·程公说
  卷四十二·冯复京
  卷六十·江永
  卷三·蔡卞
  第三十卦:《离卦》·佚名
  卷四十·高闶
  卷二·张尔岐
  卷四·张虙
  贵直论第三 壅塞·吕不韦
  论语正义卷十八·刘宝楠
  在加尔各打孟加拉佛教会欢迎会讲·太虚
  竹 阴 闲 话·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人杰·唐圭璋

      人杰,“全”已见。诗渊“人杰”作“仁杰”。宋徐光溥自号录亦作“仁杰”。“人杰”当即“仁杰”。诗渊共收人杰词四十一首,与“全”重者二首。   瑞鹤仙   飞花闲院落。渐燕觜泥融,蜂须香薄。风光未全恶。有出林

  • 第二折·马致远

    (卜儿上,云)自从白侍郎去了,孩儿兴奴也不梳妆,也不留人,只在房里静坐。俺这唱的人家,再靠些甚么?昨日茶坊里张小闲来说,有个浮梁茶客刘一郎,要来和孩儿吃酒,孩儿百般不肯。今日他说要自来,等来时再做计较。(丑扮小闲引净刘一郎

  • 卷246 ·佚名

    罗烨 小说开辟 小说纷纷皆有之,须凭实学是根基。 开天辟地通经史,博古明今历传奇。 藏蕴满怀风与月,吐谈万卷曲和诗。 辨论妖怪精灵话,分别神仙达士机。 涉案钥刀并铁骑,闺情云雨共偷期。 世

  • 卷十七 茕斋歌诗四十八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七茕斋歌诗四十八首 酬 答 ○ 酬谈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洲。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 ○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桃竹书筒

  • 卷二百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杂乐器类五言古箎           【梁】沈 约江南箫管地妙响发孙枝慇懃寄玉指含情举复垂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曲中有深意丹诚君自知五言律拍板          【

  • 卷一百十二·列传第四十二·逆臣上·脱脱

        ◎逆臣上   ○耶律辖底(迭里特) 耶律察割 耶律娄国 耶律重元(涅鲁古) 耶律滑哥   《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贵贱位而后君臣之分定,君臣之分定而后天地和,天地和而后万化成。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四○五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五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初十日陕西巡抚臣秦承恩跪奏,为查明汇奏事。窃照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底汇奏。陕西省自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五年据各属陆续缴到《纲

  • 尹艷传·脱脱

    尹..字耕叟,潭州长沙人。性情刚直端重严肃,开始在郡学,士人朋友都很怕他。宋朝以词赋取士,末年,只有闽、浙赋压倒四方,尹..与同郡人邢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诸人做赋,体裁务必典雅,每一篇赋问世,士人争先学习,由于这样湘赋与闽

  • 明堂位·戴圣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

  • 贵直论第三 知化·吕不韦

    知化原文:三曰: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以虽知之,与勿知同。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 可以过?此贤主之所

  • 佛说太子和休经·佚名

    僧祐录云失译今附西晋录佛在罗阅只国耆阇崛山中,与菩萨万人俱,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诸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梵释及人民、鬼神、龙,无央数共坐。阿阇世王太子,名为和休,与长者子五百人,各持金花伞盖,从罗阅国出行,与太子相随俱

  • 撰集百缘经卷第二·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报应受供养品第二  (一一)船师请佛渡水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伊罗拔河边有诸船师。止住河侧。尔时如来将诸比丘。诣彼聚落。欲渡于水化诸船师。是诸人等。见佛来至。各怀欢喜。乘船渡

  • 卷第二十三·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 初来意者。前明化主赴感。今明助化赞扬。及显位体所依。故次来也

  • 野草·鲁迅

    散文诗集。鲁迅著。北平北新书局1927年出版。除《题辞》外,收《秋夜》、《影的告别》、《雪》、《好的故事》、《过客》等二十三篇散文诗,均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这些作品真实地表现了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阵

  • 帝内经灵枢略·佚名

    黄帝内经灵枢略,编者不详。约出于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内经灵枢略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为《黄帝内经灵枢》之删节本。分别节取《灵枢经》原书中〈天年〉、〈诀气〉、〈大惑论〉

  • 春秋胡传考误·袁仁

    一卷。明袁仁撰。袁仁认为,胡安国由于激愤王安石之废《春秋》于学官,于是承皇帝之命而作传,其目的在匡时,故多借题发挥。虽然胡氏用意是好的,但却不合于经义。袁氏此书即专门驳正胡氏之失,其中如谓周月非冠夏时、盟宿非宿君

  • 七知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作七智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一)A. (An%guttara-nika^ya,增支部)VII.64 Dhamman~n~u^、(二)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经(大正藏第一册)、(三)增一阿含经等法品第三十九(大正藏第二册)合为四异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