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仲安集钞

吕定

怀古

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风波几万里,苍茫云霭间。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闲。神仙渺无迹,徐福去不还。空馀蓬莱阁,千载留人寰。

追和苏子瞻游峡山寺韵

山迥宝华阁,水绕金锁湾。尘虑顿焉息,于兹开我颜。疏钟日夕动,老僧休下还。天风吹白云,悠悠满松关。归猿有馀悲,月明啸空山。仙人自何来,翱翔八极间。手把玉芙蓉,吟笑锵佩环。歌罢忽飞去,千峰堆翠鬟。

赴京

太白楼前雨乍收,画船挝鼓上皇州。肯因离别牵愁思,要把勋名事壮游。千里关河旗带月,一天星斗剑横秋。胸中剩有安边策,此去应当献冕旒。

奉天门朝贺

晓□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深殿卷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嵩呼齐祝恩如海,散作阳和满世间。

调兵

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旌旗影动秋风肃鼓角声回夜月高。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

扈驾

八月秋高战马肥,观兵郊外振天威。一声凤吹迎鸾驭,五色龙文杂衮衣。剑战横空金气肃,旌旗映日彩云飞。令严星火诸军奋,直斩单于塞上归。

班师

紫塞回鸾雪正晴,王师百万拥连营。马嘶大地山河壮,旗卷长空日月明。龙虎台高千嶂耸,凤皇城近五云生。圣颜有喜天心顺,中外欢闻奏凯声。

登东岳山

海内名山孰与齐,清风掖我上丹梯。鹏程九万扶摇近,世界三千指顾低。瀑挂天门惊霹雳,雨蒸日观出虹霓。太平会见东封盛,玉简金书焕紫泥。

雪夜

漠漠同云遍海涯,晓风寒逼绿窗纱。飞扬鳞甲三千界,妆点楼台百万家。何处妙歌金帐酒,谁人清对玉梅花?便应石鼎融冰水,乌帽笼头自煮茶。

望岱岳

岱宗东望郁嵯峨,万丈仙桥鸟外过。秦树千年空老大,汉碑终古不消磨。天坛夜静乘星斗,石磴春深长薜萝。记得旧游曾载酒,颓然峰顶放长歌。

望峄山

极目东山秀色浓,紫霄千叶醉芙蓉。题诗尚记仙人洞,飞佩曾过玉女峰。树老孤桐秋露下,碑残古篆暮云封。何时再醉天门月,卧听清风万壑松。

登彭城楼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夫坟前草树稠。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空馀夜月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

戏马台

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夜宿甓社湖

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月明孤屿生楼阁,夜静飞仙过佩环。借问孟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绿杨湾。

金陵旅夜

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几更。枕上故园蝴蝶梦,枝头斜月杜鹃声。银笺欲写长相忆,滚滚江流不尽情。

过小孤山

八月灵槎沂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峰头楼阁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登翠云台

一柱中流亦壮哉,分明世上有蓬莱。帘开庐阜层层出,船泛岷山滚滚来。夜冷神龙蟠水府,天青仙佩下瑶台。闲将玉管吹明月,勾引翩翩彩凤回。

游匡庐山

欲向匡庐观瀑布,便从鼓蠡骤楼船。一声长啸来丹壑,千丈飞流下碧天。洞里楼台无岁月,云中鸡犬有神仙。凭谁呼起巢松者,醉拥宫袍对酒眠。

度大庾岭

凿破鸿蒙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过峡山寺

峡江江上峡山寺,落日峰峦翠作堆。云拥半字楼殿出,天然一幅画图开。仙人采药和光洞,释子翻经化台。顾我红尘车马客,题诗无暇扫苍苔。

登越王台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百粤山川秋历落,三城楼阁晚峥嵘。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

浴日亭和苏学士韵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光摇宇宙花生眼,影动阑干酒上颜。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

游海珠寺

何年神物抱珠游,遗向沧浪第一洲。五色化成金世界,六鳌擎出宝香楼。光涵蛟室星辰动,影落龙宫日月浮。万古团团大地里,磬声敲彻海门秋。

登广城楼

三尺龙泉事远游,越王台上望南州。一天雨过千山晓,万里风来五月秋。江郭楼台蛮客市,海门烟日蜃家楼。临戎不有安边策,应愧常何荐马周。

谒金华寺六祖法堂

坐阅人间几百年,双趺浑似后来禅。空门明镜台前地,寂寂红尘境外天。风劲法林从虎过,云生咒钵解龙眠。至今月到层楼上,共应祥光午夜圆。

右《说剑闲吟》,此三世列祖龙虎上将军吕公遗稿也。吕氏出宋丞相正惠公裔。其曾孙守袭庆府,死金人之难,详具《宋史》。中子大理公因徙新昌家焉。公固大理公第五民,讳定,字仲安,以武显教宗朝,爵至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最贵倨矣。吾吕家声,赖公籍籍,其一时功名富贵,邑父老相传,赫赫若前日事。至其胸罗星斗,腹笥经书,发为诗歌,引商刻羽,直登作者之坛,则概乎尠有知者。国初,族祖从覆瓿中得公遗稿二十八首,珍收焉。今足未睹其全书,而亦可以想见其为人,必忠孝英特,有当年岳武穆、刘顺昌之风。噫!若公者,武备而兼文事,宋人而踵唐音,其流风馀韵,足以传矣。余旧曾手摹一编。置之案头,兹宰松溪,偶简奚囊,获此,遂付欹劂,以永其传。读公诗者,幸繇一斑窥全豹云。裔孙继梗跋。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一·陈衍
  {团圆}·佚名
  第一折·乔吉
  鲍溶诗集原序·鲍溶
  卷三·周权
  卷376 ·佚名
  序·陈岩
  卷八十七·曹学佺
  沧浪吟集钞·吴之振
  题词·佚名
  卷四百五十五·佚名
  10、退婚·蒲松龄
  第六回 土条蛇游园赚禄 范公子许字石崇·蒲松龄
  王沂孙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孚先·唐圭璋

      孚先号梅心,西昌(今江西泰和县西)人。   木兰花慢   富州道中   访梅江路远,喜春在、剑川湄。正雁碛云深,渔村笛晚,茸帽斜欹。旧游不堪回首,更文园、多病减腰围。惟有秋娘声价,风流仍似前时。   依稀壁粉旧曾题。

  • 胡仔·唐圭璋

      仔字仲任,舜陟子。仕为建安主簿、晋陵令。绍兴十二年(1142),右从事郎,广西路经略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卜居吴兴,号苕溪渔隐。著有苕溪渔隐丛话一百卷行于世。   满江红   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占云山万叠,烟波

  • 第二十一回 继父母封诰邀荣·陈端生

    第六卷第二十一回继父母封诰邀荣诗曰:药石犹言百病除,早闻玉诏拜尚书。若非复出岐黄手,岂得重叨雨露殊。才入词林归州府,又称喉舌列皇储。一时清望人争羡,共说朝端热可知。季春十二又开篇,时值风和日暖天。新雨过时花气好

  • 第五十八回 掌上明珠方入手 天边破镜又重圆·萧晶玉

    却说镇国王此时尚未安歇,同公子双印父子二人在灯下观看古书,讲些旧典。只见安宁走进来,把方才之事回了一番。高公说:“把他二人带来!”安宁答应,将二人带进,战战兢兢跪在面前。高公问道:“那一位是翰林公的如

  • 卷一百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 明 曹学佺 编 方外二 释皎然【字清画吴兴人】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野风吹白芷山月揺清轸诗祖吴叔庠致君才不尽身当青山秀文体多

  • 唐诗拾遗卷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拾遗卷一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上太宗皇帝帝京篇三落日双阙昏廽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褰幌翫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防鳯肃来仪鹤纷

  • 帝纪第一 文帝上·令狐德棻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遯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其后曰普回,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

  • 徐则传·魏徵

    徐则,东海郯县人。 小时候沉着稳重,没有不良的嗜好。 跟从周弘正学习,喜欢《周易》、《老子》、《庄子》,擅长于议论,名声远播都城。 徐则叹息说:“名声不过是实质的外表,我怎么能舍去本质而去追求外表呢?”于是怀有栖隐山林

  • ●皇朝通典卷八十三·佚名

    刑四 ○刑四 詳讞一 △詳讞一 (臣)等謹按我朝紀綱整肅刑讞最詳律法例條既己屢經修定至內外刑官審擬各案俱於年終覆奏時恭候睿裁無非矜慎用刑惟平惟允所謂辟以止辟而刑期無刑者至詳且盡矣然猶慮有司奉行未當弗克深體聖懷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一百二十九刑部四祭祀明律祭享凡大祀及庙享所司不将祭祀日期预先告示诸衙门者笞五十因而失误行事者杖一百其已承告示而失误者罪坐失误之人 若百官已受誓戒而吊丧问疾判署刑杀文书及预筵宴者皆罚

  • 榕村语录卷十五·李光地

    春秋一古史书事月日而已无以时者惟鲁之旧史名春秋意者鲁史记事以时欤【自记】圣人删述六经都是一以贯之春秋游夏不能赞一词直是圣人胸中权衡丝毫不差游夏等下笔便恐不能不错柰何观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词则知赞易

  • 华夷有别[原极第一]·王夫之

    圣人审物之皆然而自畛其类,尸天下而为之君长,区其灵冥,湔其疑似,乘其虫壤,峻其墉廓,所以绝其祸而使之相救。故曰,圣人与天地合德者,岂虚获哉。且让我们看看天地最初生成的场面,实在是极其伟大的啊!浩浩荡荡,产生了金,用以为凿;产生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书太虚大师遗墨后·太虚

    大师俗姓吕,浙江崇德人。相传为晚村后裔,出家后讳言其身世。顾大师以建立现代僧伽自命,言行颇异乎其他长老大德,如与他教举办宗教联谊会,牵涉科学谈佛法,要求参政权之类,时为舆论所讥。惟大师天资颖异,文学根底甚厚。在蜀时,常

  • 富克锦舆地略·祁寯藻

    边疆地理著作。清祁巂藻纂。一卷。巂藻字春圃,号实甫,山西寿阳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官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礼部尚书致仕, 著《䜱䜪亭集》。其父为清代著名地理历史学家祁韵士,故巂藻于舆地之学亦有著述,此志即其一。记富克

  • 朱子读书法·佚名

    四卷。南宋张洪(生卒年不详)和齐熙 (生卒年不详)合编。张洪字伯大,齐字充甫,皆鄱阳(今属江西)人,事迹不详。张洪在《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中称:咸淳(1265—1274)中执教于四明,齐客游浙东,二人相遇,商榷此书,而刻诸鄞

  • 眼镜会·孙了红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讲到这眼镜会的缘起,委实可发一噱。最初有几个珠玉商人为联络同业的感情起见,择定每星期六举行聚餐会一次。与会的人依着次序轮流担任做东道。有一次,内中一个珠宝商在席间忽向同业夸口起来,他

  • 孔子传·钱穆

    钱穆撰。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初版,列入《沧海丛刊》。书稿完成于1974年,因审议者认为“不得认易传非孔子作”,搁置逾十三年。作者认为司马迁《孔子世家》真伪混杂,次序颠倒,后人之孔子新传或失之贪多无厌,或失之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