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寡见卷第七

吾寡见人之假者也。迩文之视,迩言之听,假则偭焉。或曰:“曷若兹之甚也?先王之道满门。”曰:“不得已也,得已则已矣。得已而不已者,寡哉!”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

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如贤人谋之,美也,诎人而从道。如小人谋之,不美也,诎道而从人。

或问:“五经有辩乎?”曰:“惟五经为辩。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舍斯,辩亦小矣。”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鹑兮。去之五百岁,其人若存兮。或曰:“譊々者天下皆说也,奚其存?”曰:“曼是为也,天下之亡圣也久矣。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譊々之学,各习其师。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矣!”或曰:“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何谓也?”曰:“玉不雕,玙璠不作器。

言不文,典谟不作经。”或问:“司马子长有言,曰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也,当年不能极其变,终身不能究其业。”曰:“若是则周公惑,孔子贼。古者之学耕且养,三年通一。

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恶在其《老》不《老》也。”或曰:“学者之说可约邪?”曰:“可约解科。”或曰:“君子听声乎?”曰:“君子惟正之听;荒乎淫,拂乎正,沈而乐者,君子不听也。”或问:“侍君子以博乎?”曰:“侍坐则听言,有酒则观礼。焉事博乎?”或曰:“不有博弈者乎?”曰:“为之犹贤于已耳。侍君子者贤于已乎?君子不可得而侍也。侍君子,晦斯光,窒斯通,亡斯有,辱斯荣,败斯成。如之何贤于已也。”鹪明冲天,不在六翮乎?拔而傅尸鸠,其累矣夫。

雷震乎天,风薄乎山,云徂乎方,雨流乎渊,其事矣乎?魏武侯与吴起浮于西河,宝河山之固。起曰:“在德不在固。”曰:“美哉言乎!使起之固兵每如斯,则太公何以加诸?”或问:“周宝九鼎,宝乎?”曰:“器宝也。器宝,待人而后宝。”齐桓、晋文以下,至于秦兼,其无观已。或曰:“秦无观,奚其兼?”曰:“所谓观,观德也。如观兵,开辟以来,未有秦也。”或问:“鲁用儒而削,何也?”曰:“鲁不用儒也。昔在姬公用于周而四海皇皇,奠枕于京。孔子用于鲁,齐人章章,归其侵疆。鲁不用真儒故也。如用真儒,无敌于天下,安得削?”灏灏之海,济,楼航之力也。航人无楫,如航何?或曰:“奔垒之车,沈流之航,可乎?”曰:“否。”或曰:“焉用智?”曰:“用智于未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乘国者,其如乘航乎?航安,则人斯安矣。

惠以厚下,民忘其死。忠以卫上,君念其赏。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诚哉,是言也!或曰:“弘羊榷利而国用足,盍榷诸?”曰:“譬诸父子,为其父而榷其子,纵利,如子何?卜式之云,不亦匡乎!”或曰:“因秦之法,清而行之,亦可以致平乎?”曰:“譬诸琴瑟郑、卫调,俾夔因之,亦不可以致萧韶矣。”或问:“处秦之世,抱周之书,益乎?”曰:“举世寒,貂狐不亦燠乎?”或曰:“炎之以火,沃之以汤,燠亦燠矣!”曰:“燠哉!燠哉!时亦有寒者矣。”非其时而望之,非其道而行之,亦不可以至矣。

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秦弘违天地之道,而天地违秦亦弘矣。

猜你喜欢
  卷十五·蔡清
  此木轩四书説卷一·焦袁熹
  卷七十七·程公说
  卷五十九·卫湜
  卷四·冯复京
  原序·陈启源
  封禅第五十·管仲
  春秋五论·吕大圭
  卷十八·苏辙
  卷四·顺治
  第十五章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下)·梁漱溟
  卷二十九·佚名
  如来赞叹品第六·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如愚居士·唐圭璋

      满庭芳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因习业、自营度日,未尝谒见豪贤。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翛然。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造遮蜴石道,直至水石曹边。都系束修已镪,舍为助道

  • 四集目录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录十二卷九十三癸卯元旦元旦试笔题玉云龙如意题元人岁朝图降旨加赈山东江南等处州县诗以志事民数谷数癸卯春帖子题宋人九阳消寒图降旨加赈安徽被灾贫民诗以志事降旨豫省加赈诗以志事题仇英迓

  • 卷二百六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斗野藁支张蕴字仁溥邢州人理宗时为礼部郎官与浮玉施枢往还相善有斗野藁支一卷云间勌倚柁楼闻鹤唳半生此地一经过机云故宅荒凉月湖海新秋浩荡波晓艇

  • 列传第四十八 韩麒麟 程骏·魏收

    韩麒麟,昌黎棘城人也。自云汉大司马增之后。父瑚,秀容、平原二郡太守。麒麟幼而好学,美姿容,善骑射。恭宗监国,为东曹主书。高宗即位,赐爵鲁阳男,加伏波将军。父亡,在丧有礼,邦族称之。后参征南慕容白曜军事,进攻升城,师人多伤。

  • ●卷二百四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乙酉,尽二十七日乙未。   十七日乙酉王彦收复华州。   金房开达州驻劄都统制王彦遣统制郭湛统押军马前去收复华州有第七将官邢进等於十一月十七日到华州城

  • 卷第一百一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十三〔起居维大渊献(己亥),尽上章困敦(庚

  • 卷八·陆以湉

    ◎奔走《诗》:“予曰有奔奏。”传、笺之义各不相合,正义乃强合之,既以“奏”为“宣布”之义,又以“奔走”之义属之,其说难通。传以为“喻德宣义”,于“奏”之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正统十一年春正月己巳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是日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奉天殿受之并受正旦朝贺礼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皇太后 皇后免命妇朝贺○庚午文武百官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辛未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

  • 闲中今古录摘抄·黄溥

    宋太祖建隆庚申受禅后,闻陈希夷只怕五更头之言,命宫中转六更方鼓,严鸣钟。太祖之意恐有不■〈车丸〉之徒,窃发于五更之时,故终宋之世,六更转于宫中,然后鸣钟殊不省。更庚同音也,至理宗景定元年,历五庚申,越十七年末,宋亡而希夷五

  • 三四七 军机大臣奏进呈江西陕西解来应毁书籍片·佚名

    三四七 军机大臣奏进呈江西陕西解来应毁书籍片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十四日据江西巡抚海成解应选及应毁书籍前来,除应选各书交四库馆办理外,谨将应毁书六种,原封进呈。再,本年六月陕西巡抚毕沅奏缴违禁书籍一折,奉旨:俟回銮后呈

  •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吴晗

    要知道《金瓶梅》这部书的社会背景,我们不能不先考定它的产生时代。同时,要考定它的产生时代,我们不能不把一切关于《金瓶梅》的附会传说肃清,还它一个本来面目。《金瓶梅》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所集中描写的是作者所处时代

  • 第十九章 21·辜鸿铭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辜讲同一位学生(子贡)说:“伟大人物的失败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当他失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但是,当他失败中从新走出的时候,所有的人会像以前一样

  • 庄子天下篇述义后记·马叙伦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正是学术界开放以后「百家争论」的开始(周盛时学术掌于王官),那时如老聃、荀卿、韩非、庄周的著作最为杰出,尤以庄周的著作更是文质彬彬,不过其中如外篇或已有为庄子之徒所作,至杂篇顾名思义已非庄子所作什

  • 法行品第十·佚名

    於是宝女。白世尊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如来乃讲往古去世一切德本诸佛正典。何谓世尊,菩萨所行遵修经典为行法乎。善哉世尊,愿说菩萨所行之法。佛告宝女。志性清净则为菩萨所行法也。坚固亲友则为行法。有反覆者则为行法

  • 卷五百二十九·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二尔时善现复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知一切法无相无得亦无所作。云何能圆满六波罗蜜多。云何能圆满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云何能圆满真如乃至不思议界。云何能圆满苦集灭道圣

  • 百论疏卷中·吉藏

    百论疏卷中之余释吉藏撰破一品第三破邪门有二。一破神品明众生空此文已竟。今是第二七品破法明于法空。若利根者既知无人即悟无法。所以然者。人本法末。本无故末即无。二人法相待无人可待。即知无法。但钝根未悟。虽

  • 頖宫礼乐疏·李之藻

    十卷,明李之藻撰。之藻字振之,仁和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编首列頖宫祀典,次列仪注,次列名物器数,共成八卷。第九卷为启圣祠及名宦、乡贤祠,附以乡饮酒礼。第十卷附以乡射礼。其中如释奠仪之散斋、演乐、涤牲诸

  • 礼记纂言·吴澄

    三十六卷。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江西崇仁人。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荐擢翰林应奉文字。泰定初年开经庭,澄为讲官,曾主修《英宗实录》,诏加为资善大夫,广招门徒,从学者数千百人,卒谥文正,为元代着名学者,着有《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