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言体第四

凡人耳目所闻见,心意所知识,性情所好恶,利害所去就,亦皆同务焉。若材能有大小,智略有深浅,听明有暗照,质行有薄厚,亦则异度焉。非有大材深智,则不能见其大体。大体者,皆是当之事也。夫言是而计当,遭变而用权,常守正,见事不惑,内有度量,不可倾移而诳以谲异,为知大体矣。如无大材,则虽威权如王翁,察慧如公孙龙,敏给如东方朔,言灾异如京君明,及博见多闻,书至万篇,为儒教授数百千人,只益不知大体焉。维王翁之过绝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下,又数阴中不快己者。故群臣莫能抗答其论,莫敢干犯匡谏,卒以致亡败,其不知大体之祸也。帝王之大体者,则高帝是矣。高帝曰:「张良、萧何、韩信,此三子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故得天下。」此其知大体之效也。王翁始秉国政,自以通明贤圣,而谓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举措兴事,辄欲自信任,不肯与诸明习者通共,茍直意而发,得之而用,是以稀获其功效焉。故卒遇破亡。此不知大体者也。高帝怀大智略,能自揆度,群臣制事定法,常谓曰:「庳而勿高也,度吾所能行为之。」宪度内疏,政合于时,故民臣乐悦,为世所思,此知大体者也。王翁嘉慕前圣之治,而简薄汉家法令,故多所变更,欲事事效古。美先圣制度,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释近趋远,所尚非务,故以高义,退致废乱,此不知大体者也。高祖欲攻魏,乃使人窥视其国相及诸将率左右用事者,知其主名,乃曰:「此皆不如吾萧何、曹参、韩信、樊哙等,亦易与耳。」遂往击,破之。此知大体者也。王翁前欲北伐匈奴,及后东击青、徐众郡赤眉之徒,皆不择良将,而但以世姓及信谨文吏,或遣亲属子孙,素所爱好,咸无权智将帅之用,猥使据军持众,当赴强敌。是以军合则损,士众散走;咎在不择将。将与主俱不知大体者也。动如雷震,住如岳立,攻如奔电,取如疾风,前轻后重,内实外虚。周亚夫严猛哮吼之用,可谓国之大将军。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棋疏张置,以会围,因而伐之,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目,以自生于小地,然亦必不如。察薛公之言黥布反也,上计云取吴、楚,并齐、鲁、及燕、赵者,此广地道之谓也;中计云取吴、楚,并韩、魏,塞成皋,据敖仓,此趋遮要争利者也;下计云取吴、下蔡,据长沙,以临越,此守边隅、趋作目者也。更始帝将相能防卫,而令中死棋皆生也。更始帝到长安,其大臣辟除东宫之事,为下所非笑,但为小卫楼,半城而居之,以是知其将相非萧、曹之俦也。夫言行在于美善,不在于众多。出一美言善行,而天下从之,或见一恶意丑事而万民违,可不慎乎!故易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所以动天地者也。」王翁刑杀人,又复加毒害焉。至生烧人,以五毒灌死者肌肉。及埋之,复荐覆以荆棘。人既死,与木土等,虽重加创毒,亦何损益?成汤不省纳,无补于士民,士民向之者,嘉其有德惠也。齐宣之活牛,无益于贤人,贤人善之者,贵其有仁心也。文王葬枯骨,无益于众庶,众庶悦之者,其恩义动人也。王翁之残死人,观人五藏,无损于生人。生人恶之者,以残酷示之也。维此四事,忽微而显着,纤细而犹大,故二圣以兴,一君用称,王翁以亡。知大体与不知者远矣。圣王治国,崇礼让,显仁义,以尊贤爱民为务。是为卜筮维寡,祭祀用稀。昔楚灵王骄逸轻下,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斋戒洁鲜,以祀上帝、礼群神,躬执羽绂,起舞坛前。吴人来攻,其国人告急,而灵王鼓舞自若,顾应之曰:「寡人方祭上帝,乐明神,当蒙福佑焉,不敢赴救。」而吴兵遂至,俘获其太子及后姬以下,甚可伤。王翁好卜筮,信时日,而笃于事鬼神,多作庙兆,洁斋祀祭。牺牲淆膳之费,吏卒办治之苦,不可称道。为政不善,见叛天下。及难作兵起,无权策以自救解,乃驰之南郊告祷,搏心言冤,号兴流涕,叩头请命,幸天哀助之也。当兵入宫日,矢射交集,燔火大起,逃渐台下,尚抱其符命书及所作威斗,可谓蔽惑至甚矣!

猜你喜欢
  卷二十·陈士元
  松阳讲义卷十二·陆陇其
  卷四十九·冯复京
  卷八·江永
  谢短篇第三六·王充
  君臣下第三十一·管仲
  书蔡氏传旁通卷二·陈师凯
  周礼全经释原后序·柯尚迁
  应酬译文·洪应明
  贫富第十七·桓宽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卷六·佚名
  菩萨行与大乘胜解·太虚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记·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翼龙·唐圭璋

      巽龙字伯雨,号蒙泉,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淳祐十年(1250)进士。   案清都   梦雨随春远。征衫薄、短篷犹逗寒浅。裁芳付叶,书愁沁壁,水窗竹院。别来被篝梅润,暗麈积、旧题纨扇。许多时,间了阑干,放得藓痕青满。   谁念

  • 卷二十七·阮阅

      ●卷二十七·咏物门  《杜集》及马与鹰甚多,亦屡用属对,如:“老骥倦知道,苍鹰饥易驯。”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老马倦知道,苍鹰饥着人。”“骥病思偏秣,鹰愁怕〔苦〕笼

  • 卷之五·魏庆之

      口 诀   三不可   危稹逢吉曰:诗不可强作,不可徒作,不可苟作。强作则无意,徒作则无益,苟作则无功。骊塘文集   八句法   方回言,学诗于前辈,得八句法: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

  • ●宦遊偶記卷上·陈惟彦

    石埭陳惟彥劭吾辨開州無教案斷楊氏承襲事爭開州報災事書田其嘴事判婺川命案辭安順府釐捐整頓貴州釐金免黎平票差催糧緝匪得殺人案記龍世渭事記鴨販事○辨開州無教案光緒甲午四月三日余涖任開州 【 先是丁丑以助振獎大

  • 文帝纪·令狐德棻

    (上)太祖文皇帝姓宇文,名泰,字黑獭,是代州武川人。他的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被黄帝灭掉,子孙移居北方原野。有一个叫葛乌菟的,雄杰英武而多有谋略,鲜卑人仰慕他,推举他为领袖,统率十二个部落,世代担任部落首领。他的后人叫普回,因

  • 刘宗周传·张廷玉

    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他的父亲刘坡是一个童生。他的母亲章氏怀他五个月时他父亲死了。生下宗周后,家里酷贫,章氏把他带到外祖父家里养育。后来因为宗周的祖父老而且生病,他回去侍候,挑水砍柴,煮药烧粥。但是宗周身体虚弱,母

  • 杨爵传·张廷玉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纪二十岁才开始读书。家庭贫困,烧柴薪代替灯烛。在陇上耕种,总是挟带书册来读。兄长做官,忤逆知县被拘囚狱中。杨爵投书辩冤,一并被拘囚。等到下任知县来后,杨爵上书诉讼冤屈。新任知县称杨爵为奇士,当

  •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十·允禄

    八旗都统等议覆据署理副都统事务叅领祖应祥奏称每逢天坛地坛祈谷坛大祀前一日各官出城外斋戒请将钦防大臣御史及察旗叅领侍卫内令一半在城外稽查斋戒官员等语【臣】等伏思天坛地坛祈谷坛三大祀八旗应斋戒官员俱于祭之

  • 提要·章世纯

    【臣】等谨案四书留书六卷明章世纯撰世纯字大力临川人天啓辛酉举人官至栁州府知府是编説四书者六卷又内集一卷乃所着子书散集一卷乃所作笔记明史艺文志总题曰留书入之儒家类中然説四书六卷之前有天啓丁卯世纯自序后有

  • 卷九·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九宋 高闶 撰庄公二七正春未人姜氏会齐侯于防防伐地齐志也齐侯来而夫人出会之也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两恒星者常见之星有名可知者也夫日入而星见天道之常也既夜而恒星不见则其余星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澄观

    第五福田甚深。问中初标告。以福田是照导引生。又施为诸度之前导。故问目首也。二显问端分三。初举法按定。佛为生福之田。名为福田。田德无二名为等一。此理共许。二云何下正显疑难。谓田既是一植福应齐。施报有差由

  • 成实论 第八卷·佚名

    成实论 第八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三报业品第一百四问曰。经中佛说三种业。现报生报后报业。何者是耶。答曰。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

  • 梦泽集·王廷陈

    明代诗文别集。王廷陈(字稚钦)著。旧刻于家塾,嘉靖四十一年(1562)其弟王廷瞻刻于淮阳,嘉靖四十四年(1565)其侄王同道又刻于吴中,均为17卷。诗赋11卷,文6卷。万历十八年(1590)王追伊重新翻刻,万历三十年(1602)王追淳又

  • 咸淳临安志·潜说友

    南宋地方志。咸淳四年(1268)知临安府潜说友撰。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临安,府名,南宋行在,治今浙江杭州市。原书一百卷,今存九十五卷。宋刊本在明成化年间尚多完好,后逐渐散佚。宋本初归浙江海盐胡氏、

  • 东槎纪略·姚莹

    台湾地方志。清姚莹(1785—1852)撰。五卷。莹字石甫,号展如,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历官知县、按察使。镇守台湾多年,熟悉地理民情。此编约当道光九年(1829)成书,记事止道光六年,约七万余字。分复建凤山县城、埔里社纪略、噶

  •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刘鉴

    简称《切韵指南》。等韵学著作。一卷。元刘鉴撰。成书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刘鉴,字士明,自署关中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自序说“仆于暇日,因其旧制,以成十六通摄。作检韵之法,析繁补隙,详分门类,并私述玄关六段,总括

  • 训蒙骈句·司守谦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

  •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方会

    禅宗语录。宋仁勇、守端等编集。一卷。杨岐方会(992—1049),北宋禅宗僧人,杨岐派的创始人。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包括仁勇编《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守端编《后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语录》、《潭州道吾真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