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亭杜骐征 徐凤彩 杨肃仝选 七言古诗 五言律诗一 ◆七言古诗 老将行(陈子龙) 登州行(李雯) 登州行(陈子龙) 登州行(宋存楠) 登州行(朱灏) 迟暮行(徐孚远) 迟暮行(陈子龙) 迟暮行(李雯) 西陵曲(顾开雍 
-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楚国先贤传曰:暨,韩王信之后。祖术,河东太守。父纯,南郡太守。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畿至大辟。暨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 
-   冯跋   冯跋,字文起,长乐信都人,其先毕万之后也,子孙食采冯乡,因以氏焉。晋永嘉之乱,祖父和避地上党。父安,雄武有器量,为慕容永将,永灭,跋东徙和龙,家长谷中。跋夜梦天门开,神光赫然,烛于庭中。永康末,拜中卫将军。建始元年, 
-   愍懷太子   愍懷太子名遹。字熙祖。初惠帝晚成。武帝遣才人謝玖給事惠帝。因而一作是。有娠。臨娶賈妃。遣致一作迎玖。西宮。遂生愍懷。與諸王子共戲。惠帝來朝。謂諸王子也。執其手。世祖曰。是汝兒也。乃縮 
- 历法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璇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天之动也,一昼一夜而运过周,星从天而西,日违天而东。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居以列宿,终于四七,受以甲乙,终 
- 陈寿,随县人。洪武年间,他由国子监生被授予户部主事。永乐元年(1403),升为员外郎。后出任山东参政,所到之处他都以爱民为务。因夏原吉的推荐,他被召为工部左侍郎。皇太子在南京监国时,陈寿每天都陈述兵民困敝的情况,还找机会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丧礼】南齐高帝建元四年尚书令王俭采?中朝谅闇议奏曰权典既行丧礼斯夺事兴汉世而源由甚远殷宗谅闇非有服之称周 
- 【提要】 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象后世那样森严,大臣对君王可以直言无忌。但在这种良好的语言环境下,说话也是需要技巧的。 【原文】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 
-   ◎经一章   △或问吾子以为大人之学一段   问友仁:"看大学或问如何?"曰:"粗晓其义。"曰:"如何是'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曰:"放心者,或心起邪思,意有妄念,耳听邪言,目观乱色,口谈不道之言,至於手足动之不以礼,皆是放也。收者, 
- 明 蒋悌生 撰毛诗小序辩説书小序与诗小序虽皆昔人序作者之意然二序关于后学功效大不侔书序可无诗序不可无难一概论也盖书者当时纪载之书其本文史臣已序作者之意如五子之歌太甲说命等篇史臣既序其作书之由篇中更端处 
- 宋 朱子 集注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徳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O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 
- △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二菩萨众品第四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世尊今者已说声闻功德。复愿说诸菩萨具足功德。何以故?一切功德从此出生。尔时世尊,知其所念。告舍利弗。彼佛刹中有无量百千亿诸菩萨众皆来集会。所有出家菩 
- 	祖堂集卷第七	祖堂卷七 夹山	夹山和尚嗣花亭,在澧州。师讳善会,姓廖氏,汉广岘亭人也。受业龙牙山,依年受戒于荆门。后通经论,时称学海聪辩天机。初曾京口已转法轮,后因道吾指,参承花亭,密契玄关,便栖夹岫。	师有时曰:“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当谛听今我与汝。宣说洛叉陀罗尼。是陀罗尼难得值遇。由如诸佛。出于世间。阿难若有众生。得此陀罗尼能受持者。是人所获功德如持洛叉佛无异 
- 十诵律卷第二十一(第四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受具足戒法第一佛婆伽婆王舍城外住。尔时未听比丘作和尚阿阇梨。未有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时诸比丘以初未有和尚阿阇梨故。作袈裟衣不如法。著衣亦不如法。 
-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十二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序(二)	重刻圆觉经序	夫缘生无性。生佛之迹本虚。无性缘生。圣凡之形宛尔。随业感而报分优劣。逐境浪而识变精粗。如来大光明藏。是众生净觉之 
- 一卷。明张宁撰。生卒年不详。张宁字静之,号方洲,海盐(今浙江海盐)人。明代宗景泰五年进士,官给事中,出知汀州知府。他工书画,善诗文,著有《方洲集》二十六卷,《读史录》四卷,《奉使录》二卷与本书。此书杂记琐事见闻,其中科举 
- 诗别集。宋杨甲著。一卷。诗十八首。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又有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本,诗亦十八首,但其中有一首与《两宋名贤小集》本异。又有民国李之鼎《宋人集》甲编本,内容、编次同于《两宋名贤小集》本;另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