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闲适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

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昴藏老鹤虽饥,饮啄犹闲,肯同鸡鹜之营营而竞食?偃蹇寒松纵老,丰标自在,岂似桃李之灼灼而争妍!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静处观人事,即伊吕之勋庸、夷齐之节义,无非大海浮沤;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园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席拥飞花落絮,坐林中锦绣团[衤因];炉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珑液髓。

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处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买胭脂。

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得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意。吾人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炮凤烹龙,放箸时与□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共瓦砾何殊。

“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造花唤作小儿,切莫受渠戏弄;天地丸为大块,须要任我炉锤。

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闲。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猜你喜欢
  第五十七卦 巽 巽为风 巽上巽下·佚名
  外篇·王夫之
  卷三·沈棐
  卷首上·汪克宽
  卷七·李明复
  月令明义卷首·黄道周
  卷九下·佚名
  初品第一·佚名
  卷五百八十六·佚名
  论议品第五·佚名
  卷三十·道世
  《附录》·宗喀巴
  佛说转法轮经·佚名
  卷七十五·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曹穞孙·唐圭璋

      穞孙字颖实,号许仙,瑞安人。官承直郎。   贺新郎   题江心   极目天如画。水花中、涌出莲宫,翠楹碧瓦。胜景中川金焦似,勒石□□□□。尚隔浦、风烟不跨。妖蜃自降真歇手,涨平沙、妙补乾坤罅。双寺合,万僧夏。  

  • 连妙淑·唐圭璋

      妙淑,宋宫人。   望江南   寒料峭,独立望长城。木落萧萧天远大,□声羌管遏云行。归客若为情。   樽酒尽,勒马问归程。渐近芦沟桥畔路,野墙荒驿夕阳明。长短几邮亭。

  • 卷一百六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九 曾几 岭梅 蛮烟无处洗梅蘂不胜清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坐入江南梦园林雪正晴 邓帅寄梅并山堂酒 甓社湖边路诗筒得报回旧时云

  • 列传第八十七·刘昫

    ○徐浩 赵涓 子博宣 卢南史附刘太真 李纾 邵说 于邵  崔元翰于公异 吕渭 子温 恭 俭 让 郑云逵 李益 李贺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父峤,官至洛州刺史。浩少举明经,工草隶,以文学为张说所器重,调授鲁山主簿。说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正统元年三月丁卯朔 上御正朝策会试举人刘定之等一百人制曰自古帝王肇建国家图惟宁永必有典则以贻子孙考之禹汤文武概可见矣继统之君率由典常今闻长世若夏之启商之中宗高宗祖甲周之成康盖表表者也其所以保盈成之运隆

  • 金佗稡编卷二十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二宋 岳珂 撰吁天辨诬二淮西辨绍兴十一年八月九日甲戌臣寮上言伏见枢密副使岳飞蚤称敢毅亟蒙奬拔不十年间致位三孤且复使之握重兵居上游其所委付可谓重矣而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之

  • 志卷第十二 高丽史五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地理三。○交州道本貊地后为高勾丽所有历新罗至高丽。 成宗十四年分境内为十道以春州等郡县属朔方道明宗八年始称春州道后称东州道。 元宗四

  • 秦王从荣传·欧阳修

    秦王从荣,天成元年(926),以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升任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移镇河东。长兴元年(930),当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从王景死,从荣在各位皇子中年龄最大,又掌兵权。然而他的为人轻浮狡猾而狠毒,喜欢

  • 董俊传·宋濂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务农,长大涉猎书史,善于骑射。金贞..年间,边境战事紧急,藁城县令设立靶子召募兵将,射艺优良者提升为将领。众人没有谁能射中,只有董俊一发中的,于是率所募士兵抵御南下蒙古大军。乙亥年(1215)蒙军南下

  • 卷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一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丧礼丧葬之礼通乎上下各有差等无敢僭踰历朝大丧首遗诏次部议而仪注事例附焉宗藩及品官恤典嘉靖隆庆以来数更条例今着其见行者以便遵守大丧礼洪武三十一年高皇帝

  • 卷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七十二选举略【一】【臣】等谨按选举之义昉自虞周汉以前举士举官类出一途自唐以试士属礼部以选官属吏部而科举铨选乃判为两事历代言考绩者或六条或四善或置审官院考课院或立三任二任之等或定考

  • 卷三十二·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二请召对疏【万历二十一年】    王鍚爵臣请题昨日鍚爵於三月中以病乞骸蒙皇上不即放弃许其召见啇量国事使之心安臣因自念去国二年到京三月

  • 第七章 7·辜鸿铭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辜讲孔子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贫是富,我都一视同仁。即使学生只能送来仅有的很少的拜师礼,我也会像教其他学生一样去教他。”

  • 礼记析疑卷二十二·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杂记下如三年之丧则既顈其练祥皆行练祥行者补祭非除服也既顈行眀未顈不得行也三年之丧行明余丧不得行也余丧有主者则彼自及时而举练祥即此人为主既顈后亦不得追举知然者上除服兼诸父昆弟此独举三年

  • 卷一·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一宋  林之奇 撰尧典        虞书昔在帝尧昔在者篇首起语之辞书序自为一篇故以昔在帝尧起于篇首如孔氏序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郑氏云昔在者使若无先之者唐孔氏云在昔者自下本上之

  • 佛说法集经卷第五·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慧命大目揵连白佛言。世尊。若菩萨作是思惟。我能说法集。如是菩萨则不能说。何以故。有我见者生如是心。我能说法。彼人听法。若人远离我相。是人不见我能说法他能闻法。不见彼二非不

  • 禅门锻炼说·戒显

      江西南康云居山真如禅寺晦山戒显着坚誓忍苦第一夫为长老者。据佛祖之正位。则应绍佛祖之家业。作人天之师范。则应开人天之眼目。人天眼目者何。佛性是已。佛祖家业者何。得人是已。为长老而不能使众生开悟佛性。

  • 春秋随笔·顾奎光

    二卷。顾奎光撰。顾奎光字星五,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顾氏博学多识,诗、古文俱有名于时。乾隆十一年进士,历任泸溪、桑植知县,堪称循吏。除此书外,顾氏还有《然疑录》一书行世。此书乃其读《春秋》之心得。不载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