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余少好讀董生書,初得凌氏注本,惜其稱引繁博,義蘊未究。已而聞有為董氏學者,繹其義例,頗複詫異。乃盡屏諸說,潛心玩索,如是有日,始粗明其旨趣焉。《繁露》非完書也。而其說《春秋》者,又不過十之五六。然而五比偶類,鑒緒屠贅,尚可以多連博貫,是在其人之深思慎述。而緣引傅會,以自成其曲說者,亦未嘗不因其書之少也。余因推思董書湮抑之繇,蓋武帝崇奉《春秋》本田平津,董生實與之殊趣。生於帝又有以言熒異下吏之嫌,雖其後帝思前言,使其弟子呂步舒以《春秋》義治淮南獄,且輯用生《公羊》議,時複遣大臣就問政典,抑貌敬以為尊經隆儒之節耳。史公稱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天下學士靡然響風。則當日朝野風尚可以概見。其後眭孟以再傳弟子誤會師說,上書昭帝,卒被刑誅。董云:「難有繼體守文之君,不害聖人之受命。」殆謂如孔子受命作《春秋》,行天子之事耳。弘乃請漢帝索求賢人而退,自封百裡,是直俗禪位也。故史獨稱贏公一傅能守師法。當時禁綱嚴峻,其書殆如後世之遭毀禁,學者益不敢出。乃到劭公釋《傳》,但述胡毋,不及董生,階此故已。韻崇古學,今文益微,《公羊》且被譏議,董書更何自存?是以荀爽對策,請頒製度分別;應劭撰集,中有斷獄之書。則知易代幸存,都未流布,今並此而佚,惜哉!非隋唐人時見徵引,則宋世且無從輯錄此書矣。雖真贗糅雜,而珍共球璧,豈不以久晦之故與?國朝嘉道之間,是書大顯,綴學之士,益知贊研《公羊》。而如龔自珍、劉逢祿、宋翔鳳、戴望之徒,劉宋皆莊存與甥,似不如莊之矜慎。闡發要眇,頗複鑿之使深,漸乖本旨。承其後者,沿訛襲謬,流為隱怪,幾使董生純儒蒙世詬厲,豈不異哉!

  《義證》之作,隨時札錄,宦學多暇,繕寫成帙。以呈長沙師,師亟取公錢刊行。舛駁疏舛,自知不免,惟通識君子,恕其愚蒙,匡其闕誤,則幸甚。

  宣統己酉十月,平江蘇輿敬識於宣武門內小絨線胡同寓廬。

猜你喜欢
  论书第二·孔鲋
  泾野子内篇卷六·吕柟
  论语纂笺卷三·詹道传
  第三十卦:《离卦》·佚名
  知实篇第七九·王充
  春秋左传补注卷六·惠栋
  卷二十五·张廷玉
  卷三十三·朱熹
  卷七·佚名
  卷五十九·道世
  卷四十一·佚名
  高僧傳卷第六(義解三)·慧皎
  缵 日 宗·太虚
  金刚仙论 第二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三·彭定求

        卷253_1 【登鹳雀楼(一作朱斌诗)】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卷253_2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卷253_3 【凉州词二首】

  • 卷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四五言古李白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原注潭在秋浦桃胡陂下余新名此潭一统志池州府清溪源出洘溪山与石人岭水合北流汇为玉镜潭又东流经府门外复折而北至清溪口入大江】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宋

  • 庄宗纪三·薛居正

    天祐十六年春正月,李存审城德胜,夹河为栅。帝还魏州,命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权知幽州军府事。三月,帝兼领幽州,遣近臣李绍宏提举府事。夏四月,梁将贺瑰围德胜南城,百道攻击,复以艨艟扼断津渡。帝驰而往,阵于北岸。南城守将氏延赏

  • ●卷二百三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九。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八日丙子,尽十六日甲申。   甡之尝试以允文二劄论这昔岁马家渡之役兀术(改作乌珠)出舟於江官军不战而溃金人遂陷建康蹂践江浙至四明而回当时议者谓方金人进舟欲渡时

  • 宋史全文卷五·佚名

    宋真宗一戊戌咸平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改元。丁丑,蔡州学究丁可名上言[1]:诸经板本多误。上令择官详校,因访群臣通经义者,以崔颐正对。上曰:『朕宫中无事,乐闻讲诵。』因召颐正于后苑讲《尚书﹒大禹谟》,赐五品服。它日,谓辅臣曰:『

  • 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六月。丙寅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巳皆如之。记注  ○浙江巡抚张曾阳滟<扌戋>奏、浙江学政关防。封缴礼部核销。报闻。  ○出使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

  • 三、上学以后·包天笑

      上学以后,我进步倒也不慢,每天认识方块字,约近二十个字,不到两个月,已认识了一千字了。这些方块字,坊间是依着一部“千字文”而刊印的,倘再要认识生字,那就有一种在千字以外的方块字了。这些认方块字教法,只认识

  • 张纍传·张廷玉

    张蠧,字廷玺,江浦人。正统七年(1442),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历任郎中,有能干的名声。景泰初年,皇上赐给敕书任他为吉安府知府。当地风俗崇尚巫神,每天都搞迎神活动。张蠧在路上遇到这种活动,把神投进水中。不久他患了危病,当

  • 虞顺德·周诒春

    虞顺德 字思诚。年四十一岁。生于上海。已婚。子一女二。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同仁医院。及天津官立医学堂。光緖二十二年。自费游美。入西馀大学。习医科。光緖二十六年。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托兰脱医院实习。又入

  • 礼记析疑卷四十六·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燕义冠昏乡射聘五篇皆首揭本义不应此篇于篇首漫引周官庶子之文且终篇言燕羣臣并未及公与族燕之礼而篇首特言庶子之职何义乎盖因篇末有献庶子之文注家引周官以证而编者误置萹首耳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

  • 卷十八·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八宋 高闶 撰文公二六年春葬许僖公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夏季孙行父如陈臧文仲以陈卫之睦也使行父继旧好且娶焉行父季友之孙公孙无佚之子也以王父字为氏季氏自是世执鲁国之政秋季孙行

  • 论知行难易·太虚

    知行难易,因所对之事不同,应分四句论之,各有所当,未可一概。一、对人生物质环境而言:行易知难,孙文学说举十证证之已详,可勿待更议矣。二、对自己修身进德而言:则古书“知之匪艰,行之唯艰”,知易行难说,盖甚确切。此非于各自对身

  • 佛 法 要 略·太虚

    ──在武昌佛教会讲──佛法广大,约之可分三层:一、五乘共同佛法:五乘者,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是也。五乘共同教义,于世出世法无不包罗。世即生死义,在生死界内为世间;能解脱生死为出世间,故人、天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

  • 象田即念禪師語錄卷一·佚名

    書記淨癡錄門人本致輯崇禎己卯冬,結制小參。「『聞聲悟道,見色明心』『觀音將錢買胡餅,放下手卻是饅頭』,這般話也大奇特。山僧則不然,夜半摸得個拂子,拈起也是拂子,放下也是拂子,也有些子奇特。拈起時,直得乾坤陡暗;放下時,從教

  • 华阳集·张纲

    宋人张纲(1083—1166)撰。四十卷。纲字彦正,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一作金坛人)。大观政和间试舍法三中首选。除太学正,迁博士,累官给事中。初与蔡京、王黼不合,南渡后与秦桧不合,致仕。桧死,召为吏部侍郎,兼侍读。终

  • 林泉随笔·张纶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张纶撰。一卷。有《今献汇言》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作者生平不可考, 自署“淮浦”人。作者在本书开头谈了他的写作动机。他认为,书籍除《论语》、 《孟子》之外,像子史、诗文词赋乃至异端

  • 海上花列传·韩邦庆

    又名《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中国近代长篇小说。韩邦庆撰。初刊于作者自编文艺刊物《海上奇书》,自1892年2月至10月共出14期,刊28回,1894年出版单行本。1982年人民文学社重新排印出版。韩邦庆(1856—1894),字子云,

  •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佚名

    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与虚空藏菩萨经同本异译。而有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