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前言

  袁采,字君载,宋代信安检(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登进士第三,官至监登闻检院。曾任乐清县县令,廉明刚直,政声颇佳。

  在乐清,袁采修县志十卷,又著有《政和杂志》、《县令小录》等,可惜多亡失。《世范》一书就是作者在乐清时所著。

  由于袁采对为人处事、人伦教育特别感兴趣,而且也很有研究。为了在乐清这个地方淳正风俗,化导人伦,他于宋孝宗五年写成这本《世范》。最初书名叫《俗训》。然而,出人所料的是,该书一成,远近便争相抄录。"假而录之者颇多,不能遍应。"袁采这才开始刻版印刷。

  印行时由他的同学、府判刘镇作序。刘镇拿到此书时,爱不释手,"详味数月",给这本书以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本书"岂唯可以行诸乐清,达诸四海可也;岂唯可以行之一时,垂诸后世可也"。就是说袁采这部书其价值足以刊行全国,流传后世。于是,刘镇建议袁采将书名改为《世范》。袁采谦虚地认为言过其实,但最终还是同意更名为《世范》。后世又称《袁氏世范》。

  《世范》共三卷,分睦亲、处己、治家三门。这本书论述立身处世之道不同与一般著述,其语颇有见地,且深入浅出,极具趣味,极易领会和学习。《四库全书》在《袁氏世范》提要里讲:"其书于立身处世之道反覆详尽。"又说:"大要明白切要,使览着易知易从,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

  卷一睦亲,主要讲家庭和睦相处的道理和方法;卷二处己,论述个人修养、为人处世之道,对人一生当中经常遇到的富贵贫贱、成败得失等都作了哲理性的阐述;卷三治家,是持家兴业的一些道理,亦颇精彩。《世范》一书的论理并不像其他古代修身齐家的书那样古板正统,相反,袁采思想非常激进,甚至敢于反传统。他是从实用和近人情的角度来看待立身处世的原则的,而不是像一些老学究那样,把"四书五经"、孔孟之道那一套伦理强加在人们头上。譬如,袁采的《世范》提倡家庭的成员应该是平等的,父子兄弟之间都是平等的,可以保持各自的性格特点,即便是家中的长辈,也要以自己超乎别人的修养来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不能压服别人。子女也没必要屈从长辈的权威。

  《世范》里有许多句子确实都是金玉良言,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等,不胜枚举。《世范》传世之后,很快便成为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历代士大夫都十分推重该书,都将它奉为至宝。今天我们在校点该书时,也深深地为书中的一些卓越深邃的见地所打动,为它对世态人伦的深刻认识所折服,认为该书的确堪称立身处世的楷模。尤其是在今天,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浏览该书,如同交给你一把打开世态不解之门的钥匙,使你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世事,使你终身远祸近福,万事顺达。

  袁采的《世范》面世以来,流传甚广,故版本较多,我们依据《四库全书》所收《袁氏世范》为底本,进行校注。对于原书中的讹误之处,随手改正,不再另出校勘记。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译文采用译述的方法,旨在充分阐明其道理。同时,在每一篇之后,加点评文字,或录历代立身处世的故事,与正文相参;或剖析原文,以解读者之惑。另外,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我们在每一段原文之前都加拟了标题,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此一并注明。

  由于学识水平有限,点校过程中,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不吝赐教。

  修远于1998 年11 月3 日《四库全书·世范》提要臣等谨案:《袁氏世范》三卷,宋袁采撰。考衢州府志,采字君载,信安人,登进士第三,宰剧邑,以廉明刚直称,仕至监登闻检院。陈振孙《书录解题》称:采尝宰乐清,修县志十卷。王圻绩《文献通考》又称:其令政和,时著有《政和杂志》、《县令小录》。今皆不传。是编即其在乐清时所作,分睦亲、处己、治家三门,题曰:《训俗》。府判刘镇为之序,始更名《世范》。其书于立身处世之道,反覆详尽。所以砥砺末俗者,极为笃挚。虽家塾训蒙之书,意求通俗,词句不免于鄙浅,然大要明白切要,使览者易知易从,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明陈继儒尝刻之秘笈中,字句讹脱特甚。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宋本互相校勘,补遗正误。仍从《文献通考》所载,勒为三卷云。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郑玄
  闕文第四十·苏舆
  ●眷旧鉴第六(二十六案)·徐谦
  卷三·陈继儒
  序·李塨
  程伯刚墓志铭·程公说
  卷一百二十六·卫湜
  自序·湛若水
  卷十一·李钟伦
  贫富第十七·桓宽
  卷五百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全文·佚名
  正信刊应取之态度·太虚
  东瀛采真录·太虚
  中观论卷第三·龙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简介·黄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都是南宋时黄异编集。黄昇生平事迹不详,《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最后有他自撰的词,标作“黄叔旸”,并注明“名昇,号玉林,又号花庵”.所以这两个选本的&

  • 古乐苑衍録卷四·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衍録卷四明 梅鼎祚 编杂纪【评解驳异】古歌【说苑载孔子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在耳言政事之恶譁而喜肃也夫蟪蛄之声必在山林之地违山十里则朝市矣市有蟪蛄之声则朝有蜩螗之沸政之譁也甚矣史记云

  • 卷六十七·宋(金)·蒋一葵

    【密国公】 〔字子瑜。兴陵之孙,越王长子,南渡后封胙国公。正大初,进封密。所居有樗轩,又有如庵。完颜宗室中第一流人也。〕 密公字画得于苏、黄之间。参禅于善西堂,《自题写真》曰:“枯木寒灰亦自

  • 卷二·戴冠

    胡穆仲,婺之永康人也。至元中,与弟汲仲并寓于杭。穆仲尝风雪高卧,午不启户。道士黄松瀑悯其清苦,言于真人杜南谷,南谷馈以酒米薪炭,皆不受。赵文敏尝求汲仲撰罗司徒父墓铭,赠遗甚厚。汲仲曰:“吾不能为宦官父作铭,请辞。&

  • 宋史全文卷四·佚名

    宋太宗二庚寅淳化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御乾元殿受册尊号。曲赦京城系囚,改元。赵普以病免朝谒。疾笃,三上表致政。上不得已,以普为西京留守兼中书令。二月,国家因唐制,建昭文、史馆、集贤院于禁中,昭文、集贤置大学士、直学士,史

  • ◎活佛进香记·吴虞公

    章嘉活佛偕随员黄欣泉,中将熙宝臣并荷兰国治港公司总经理陈锡周等十余人,外有普陀代表少青和尚、了强大师、根新大师等亦六七人。于本月十四日下午,趁江天轮船超等大餐间(闻该船招待礼亦颇优)。十五日早晨抵宁波招商码头。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纪昀

    列传唐 【七】○唐七侯君集 张亮 薛万均【万彻 盛彦师卢祖尚 刘世让 刘兰李君羡 王君廓】侯君集张亮薛万均△侯君集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入秦王幕府数从征累擢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除隐太子用其策居多王

  • 一七一 北伐成功·周作人

    北伐成功是近年的一件大事,中国南北总算统一了,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的话,若是在事实上却是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因为这乃是蒋介石专政的起头,犹如辛亥革命之于袁世凯,民六打倒复辟之于段祺瑞一样,事情很好可是结果却是很坏的

  •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梁启超

    李鸿章之家世 欧力东渐之势 中国内乱之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名进文,母沈氏,有子四人,瀚章官至两广总督,鹤章昭庆,皆从军有功。鸿章其仲也。生于道光三年癸未(西历一千八

  •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古代天文著作凡二十一家,多达四百五十卷,但是到了著录《隋书·经籍志》的唐代,大约全都失传了,今知年代较古远的天文著作如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经》、《黄帝天文占》等最早

  •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本传是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的合传。窦婴和田蚡都是汉初权重一时的外戚,灌夫因军功封为将军,他们之间的倾轧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典型事例。这篇文章通过对他们三人生平和相互斗争的描述,展现

  • 提要·王世贞

    臣等谨案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撰世贞字符美号弇州山人太仓人宣大总督忬之子嘉靖丁未进士厯官南京刑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苑传其书専载明代典故凡盛事述五卷异典述十卷竒事述四卷史乗考误十一卷表三十四卷分六十七目

  • 附録六·佚名

    朱文公文集约束榜(节录)一、契勘诸县民讼人户,自合从条次第经陈;其公事各有条限,民户越诉亦有断罪刑名。往往县道不能结絶,遂至留滞,引惹词诉;兼又有人不候本县照限追会圆备予决,便卽先行经州,紊烦官府。今立限约束,自截日为始,应

  • 卽位年·佚名

    己亥孝宗大王十年,清國順治十六年五月5月4日○甲子,〈初四日。〉孝宗宣文章武神聖顯仁大王昇遐于昌德宮大造殿。○午刻屬纊,令史官鄭重徽,書大漸二字,出示于外,用己丑故事也。時大臣及吏曹判書宋時烈等以《儀禮》爲位哭,在於

  • 卷十·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十      宋 黄伦 撰海岱惟青州【按此段经解永乐大典原阙】嵎夷既略潍淄其道无垢曰嵎夷地名乃青州极处洪水滔天嵎夷亦被其害水患既去嵎夷之封略可定矣潍水出琅琊箕屋山北至都昌县入海淄

  • 提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左氏博议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祖谦有东莱书説已别着録是书相传祖谦新娶一月之内所成今考自序称屏处东阳之武川居半嵗里中稍稍披蓬藋从予逰谈余语

  • 无极宝三昧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九十亿人。皆如文殊师利等。是时竹园四面周匝。地自然生文陀般华。种种妙色非世所有。华华各有百万之叶。华上各各有佛坐之。佛上各

  • 卷十六·彭绍升

    居士传十六颜清臣韦城武传颜清臣名真卿。琅邪临河人也。举开元中进士。擢制科。天宝末年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举兵为诸郡倡。扼其冲。大破贼。肃宗即位。赴行在。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立朝严重。直道而行。不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