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法一味论之十宗片面观

  佛法一味,所谓“内证离言,应机巧说妙法味”。而一味之佛法,从一种方式以言之,可别为教理与观行之二门。由教理门以言之皆教理也,由观行门以言之皆观行也。今且就观行门略论之。

  观行门可大别为真空观行门与假相观行门。行门之所契达者,皆为空假不二,假空俱非之中实法界。而中国所传十宗可系列为两行如下:

    真空观──成实──中观──禅宗──天    台──共基之戒律                                            中实    假相观──俱舍──唯识──密宗──华    严──共庇之净土

成实、俱舍二门,可达中实法界一分之择灭涅盘;中观门、唯识门以下,俱可达中实法界全分之无上转依。然建立“中实法界观门”者,则为天台华严二宗,故天台以真空观融摄假相观而成空假双遮双照之中道。而华严以假相观融摄真空观而成假空俱存俱泯之法界。然真空门妙极于禅宗,而假相门妙极于密宗,故行证之妙门,独于此二为崇。盖天台、华严著重于玄妙的描写,致行证反成无力也。至律宗之戒律为观行定慧共依之基础,且为建立流通各观行法门于人世之必循仪范,了然可知,不待更释。唯净土宗之往生十方净土,在现行之意义上,若达行证之极,虽成实,俱舍亦证涅盘而无待往生净土,然为一生未能极证而防退堕计,则皆有托庇于某一佛圣的清净国土之需要。不唯禅宗有“有禅有净土”的修法,而密宗亦有密严、香拔拉等。成实俱舍虽未明求生他方佛净土,而亦有期生得闻佛法的有佛法国中之意。今各宗间之通行之净土门,以西方极乐与兜率内院为最广。上生兜率内院以亲近弥勒,则虽不谈他方佛土之声闻众,亦可依归;故诸净土门又以兜率净土摄机为普遍焉。

前二系列中禅密二宗,为空相二门最高极诣之对峙双峰,其直趋行证之力最强,故其自尊而抑他亦特甚。禅宗则自称“宗下”、而以“教下”概称其余,密宗则自称“深密”、而以“浅显”概称其余。要皆禅宗或密宗独盛之后,禅宗语录与密宗咒轨有自成一藏势,乃于一味佛法中发生如此绝然对峙之分别耳。然此非囿于禅宗、囿于密宗者所能知,而在深入禅或密之热诚者,又万非冷静之理智能致其感悟;故此虽为博达教义教史者所明见,卒无以解习禅习密者之囿焉。

  (见海刊十五卷四期)

 


猜你喜欢
  五 锡兰岛之佛教·佚名
  卷五百一十四·佚名
  卷第四·智旭
  十地经论 第三卷·佚名
  卷十三·佚名
  卷第八十七·佚名
  第四卷·知礼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七卷·世亲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佚名
  评沈译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善行学·太虚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四·函可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五(之上)·智俨
  卷七·聂先
  04.说地遍品·佛音
  上海佛法僧园法苑之新建设·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友仁·唐圭璋

      友仁字仲父,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官永州郡丞。   水调歌   金石萃编云:郡丞晋陵张友仁仲父,以   绍定庚寅二月十六日游澹岩,赋水调歌   石屋势平旷,峭壁几巉岩。妙哉天造地设,谁复谓神剜。畴昔涪翁题品,曾说人寰稀

  • 第一章 敷演家门·屠隆

    @@〔末上〕高人妙理通弦索。换羽移宫且为乐。请看水底一灯明。照见莲花都不着。【满庭芳】洒落天才。昂藏侠骨。风流千古靑莲。万金到手。一日散如烟。许氏淸虚慕道。与夫君同隶神仙。官供奉淋漓诗酒。傲

  • 卷十三·杜文澜

    卷十三离别难柳永词、万氏注云、此词俱用十二侵韵甚严、按宋韵侵第二十一部、醉思仙[醉思仙]吕渭老词、尚未散拂天香句、万氏谓、不应比前段怎惯不思量句多一字、非散字羡、则拂字羡也、按王氏校

  • 巻十九·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九宋 邵浩 编栾城饮酒过量肺疾复作朝防麫尘居夜傍糟牀卧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史君信寛仁高会慰寒饿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

  • 卷五·张宪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玉笥集]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五       元 张宪 撰古诗【四言】野亭肃肃野亭在彼中野眷眷隐君寝处其下修竹映户华松覆瓦阑楯高明檐楹潇洒丰草鲜?杂花妖冶弦有清瑟饮有文斚远青层来平碧

  • 卷九十·列传第二十八·脱脱

        赵元 移剌道(本名按) 高德基 马讽 完颜兀不喝 刘徽柔 贾少冲(子益) 移剌斡里朵 阿勒根彦忠 张九思 高衎 杨邦基 丁暐仁   赵元,字善长,涿州范阳人。辽天庆八年登进士第,仕至尚书金部员外郎。辽亡,郭药师

  • 卷二十一 太平興國五年(庚辰,980)·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子朔,上御崇元殿受朝。   庚辰,遣供奉官、閤門祗候王僎使高麗。   初,劉繼元降,其官吏將卒往往亡命山林,久未歸服。於是降詔撫諭,令所在陳首,悉與洗滌前罪,等第給賜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唐介劾张尧佐   皇祐三年十月丁酉[1],殿中侍御史里行唐介责授春州别驾。初,张尧佐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力争,又请王举正留百官班,卒夺尧佐宣徽、景灵二使。顷之,复除宣徽使、知河阳。

  • 二〇 再是县考·周作人

    上边所说是关于县考的一般情形,底下却要讲自己所经历的事了。考试既然是士人出身的正路,那么我们那时没有不是从这条路走的,等得有点走不下去了,这才去找另外的道路,那自然都是后话,如今且表过不提。日记里记戊戌年(一八九八

  • 徐陵传·姚思廉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祖父徐超之,为齐郁林太守,梁员外散骑常侍。父徐扌离,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死后追任为侍中、太子詹事,谥号贞子。母亲臧氏,曾经梦见五色云变化为凤,栖息于左肩之上,然后生了徐陵。当时有位宝志上人,人称

  • 太平公主传·欧阳修

    太平公主,为则天皇后所生,则天皇后喜爱她超过了别的公主。荣国夫人死后,武后将太平公主舍为女道士,以求冥福。仪凤年间,吐蕃请求将公主下嫁给其赞普,武后不欲将她弃于夷狄,便真的修筑宫观,如同方士薰沐斋戒,以拒绝和亲之事。过

  • 李新传·张廷玉

    李新,濠州人。从太祖渡江,多次立功。攻战龙湾,授予管军副千户。攻取江陵,晋升为龙骧卫正千户。攻克平江,晋升为神武卫指挥佥事,调守茶陵卫,多次晋升到中军都督府佥事。十五年(1382),在孝陵驻扎,赐封为崇山侯,年食禄一千五百石。

  • 礼三九·徐松

    拜扫〔给臣僚假拜扫先茔〕原题作「拜扫」,文意不明,今改。【宋会要】真宗景德四年二月四日,车驾朝陵,驻跸西京,诏随驾文武臣僚有先茔在洛者,赐告祭拜。其掌事有二员者,令更代而往。 大中祥符四年三月十六日,车驾幸汾阴回,驻跸

  • 郑润田·周诒春

    郑润田 年二十七岁。生于香港。未婚。初学于香港圣斯梯芬学校。宣统二年。游英国。入伦敦大学。宣统三年。入北明翰大学。民国二年。自费。由英赴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铁路运输科。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

  • 答善因问(九则)·太虚

    问一:五遍行心所,是否属现量所摄?  答一:且看是何识之五遍行,若是第八识及前五识之五遍行,是属现量;若是第七相应,则属非量;若在第六,则通三量,待临时方定。问二:现量是否要离念?  答二:夫经论中所谓离念者,是离三界有漏心心所之

  • 佛说大乘十法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五千人俱,无量菩萨众。尔时彼大菩萨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净无垢妙净宝月王光,集彼菩萨大众中。尔时净无垢妙净宝月王光菩萨摩诃萨,即从坐起,舍莲花台往至佛

  • 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僧肇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何则夫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

  • 人谱·刘宗周

    明末刘宗周的重要伦理学著述之一。分为正篇和续篇。论述了关于人的本性和道德修养方法的理论。受阳明心学影响,他认为心即性,具有至善的道德价值。“无善而至善,心之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谱正篇·人极